李晓华,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8年,下放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88年底,在香港创立“华达国际投资(集团)公司”并出任董事局主席。李晓华是第一个同时荣获联合国颁发的“科学与和平奖”及“和平使者奖”两个奖项的中国人,并有一个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2001年美国《福布斯》中国内地百位富豪排名,李晓华排在第16位。李晓华从一个毫无家世背景和经济基础的无名之辈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商业巨子,他的传奇与“一掷千金”的富有,早已成为世界舆论的中心和中国百姓生活的话题。
1.李晓华的成才成功史
李晓华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人家,由于家境清贫,全家六口人挤住在一座没有窗户、只有一道门的七平方米小平房里。从哈尔滨辗转迁移到北京的父母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工厂做工来养活四个儿子。据李晓华回忆,那时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每天吃的是玉米面粥和窝窝头,年节时能吃到点儿菜团子,还要几个兄弟分一个,到学校刚上完一节课,肚子就饿得咕咕叫。小时候因为没钱坐车上学,自己就每天沿着公共汽车线路追着车跑,眼巴巴地看着车上有钱的同学透过车窗和自己打招呼。
虽然家庭生活十分拮据,但有文化的父母还是用微薄的生活费为李晓华四兄弟请了家庭教师,并对他们严加管教。在北京吉祥胡同小学毕业后,李晓华到北京二十二中读书。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和同代人一样忙得不亦乐乎。1968年,年仅17岁的他便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浩大洪流,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那儿一干就是8年。
8年磨炼之后,李晓华终于辗转回到北京,他不忍心再给操劳了半辈子的母亲增加负担,开始了一个男子汉的拼搏。为此,他当过锅炉工、炊事员,还做过贩卖服装的小本生意。在一次广交会上,他看到了一台美国生产的冷饮机,他意识到这台机器会“下蛋”,于是倾其所有买了下来。
1981年,他用果汁机在北戴河开始创业历程,那年夏天,他带着这台冷饮机到北戴河海滨卖冷饮,很快便实现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1984年,当中国内地很多人还在为“万元户”而欢呼时,李晓华已经成了中国第一代百万富翁。然而这并不是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1985年他放弃了国内舒适的生活,远渡重洋来到日本留学,在那陌生的国度里,一边学习一边寻求发展的机会。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老板桌上的报纸有条不起眼的新闻,“中国生产的’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价格一路上扬。”
凭着敏感的直觉,李晓华感觉到机会即将来临。他立即返回国内。几番周折李晓华与“101”结成了生意伙伴,并成为“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经销代理商。
1988年底,李晓华在香港创立华达国际投资(集团)公司,出任董事局主席,开始发展旅游、贸易、地产等业务。
自1990年起,李晓华开始把投资的重点转向国内,在北京、山东、云南、吉林等地设有十几家企业。如今,李晓华的事业已遍及世界,在中国香港、日本、欧美设有数家分公司,投资数亿元,业务涉及电子产品、房地产、生物科技等。
2001年,李晓华再度转战海外,进军生物工程。同年,美国《福布斯》中国内地百位富豪排名,李晓华排在第16位,总资产20亿美元。
2003年,中华慈善总会鉴于李晓华为慈善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授予李晓华为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同年,美国育英大学授予李晓华荣誉博士称号,以表彰他为人类健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及在工商企业的杰出管理才华。
2004年,国际企业家联合总会授予李晓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企业领袖”称号。鉴于李晓华在中国商业智业领域里的出色实践和贡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授予李晓华“中国营销业坐标人物”称号。同时,加拿大加中企业家协会授予李晓华名誉会长称号。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李晓华在得知灾情后,也积极地参与到了为四川同胞捐款的行列中。
2.李晓华热心慈善得人心
李晓华之所以受人敬仰,不仅是因为他的富有,更在于他富有以后又将财富回馈于人民,用于改变贫穷,消除愚昧落后。李晓华说:在我穷困潦倒的时候,我在北大荒做一个农民的时候,没有人肯嫁给我。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只凭爱心与执著,连真爱都得不到。如今,李晓华拥有了巨额财富。他说:“拥有财富就是拥有责任。”李晓华热衷于慈善事业。截止2008年,他本人和公司已捐助了约一亿元。
1992年他为希望工程捐款200万元,在北京平谷山区建起一座包括计算机室、电化教室在内共有24个教室的现代化综合学校——晓华学校,解决了750名学龄儿童的就学困难;1993年,他出资36万元负担河北省贫困地区10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还捐资100万元在北京市崇文区小学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1994年,他为母校北京22中捐款2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以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1995年,他向黑龙江省教委捐款200万元,其中100万元在绥化市建一所“晓华中学”,另100万元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北大荒建立了“黑土地教育基金”,用以表彰那些在北大荒教育事业上作出成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云南地震后,他捐资50万元在云南最困难的禄劝地区建立了一所综合学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重新就读的机会……
1996年3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鉴于李晓华为世界慈善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将国际编号3556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晓华星”。从此,李晓华的名字一直闪烁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他的事业伴随着他的成功,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是所有东西方媒体瞩目关注的焦点。
李晓华常说:“人应充满爱心,懂得去爱别人、帮助别人。”数年来,李晓华为贫困地区、灾区、教育、科技、体育等公益事业累计捐助3000多万元人民币。
李晓华是一位非常重情义的人,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要懂得回报,要学会感激。今天他虽然有钱了,但是他更关心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
他向中国及其他国家捐巨款,救助贫困失学儿童残障人士等。他是一位世界公认的慈善家,也是一位促进世界和平的友好使者。他曾多次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三次接见李晓华,对他的和平善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弱智儿童是最值得关注的群体,是最无助的人。这些无辜的孩子是最应该得到人们同情和关爱的,因为他们思维简单、不会照顾自己。不会呼吁社会援助。当弱智儿童的家庭对获取帮助丧失信心的时候,一个以慈善公益事业为己任的企业——北京脑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真诚向社会奉献爱心。2000年北京脑康公司通过中华慈善总会设立了“救助弱智儿童基金”捐助了大量资金,向弱智孩子提供援助,捐赠了价值百万元的“脑力智宝”胶囊,使许多儿童得到康复。
北京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热心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而这家公司的投资人就是李晓华。他认为:“中国最值得关注的是困难群体,先富起来的人应该承担起那份社会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对于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我责无旁贷!”
在2008年,四川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以来,一直牵动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心,他们迅速采取行动,纷纷慷慨解囊,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李晓华也于2008年5月19日下午将为地震灾区捐赠的60万元人民币交到国侨办主任李海峰手里。8月5日,李晓华再向四川灾区追加捐赠440万元人民币的药品,两次捐赠款物合计500多万元人民币。
李晓华表示,面对四川汶川遭受的地震灾情,自己感同身受,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3.善于随机应变的李晓华
人们总习惯把香港华达投资集团的董事长李晓华称作“北大荒走出的亿万富翁”。与其说是对他人生经历的一种描述,更不如说是对他昔日生活所培养出的一种敬业精神的认可。每当提起李晓华,行内的人都会跷起大拇指说“特神”。
李晓华的神,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他在市场中能随时改变经营方针,因此总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在市场中游刃有余。
20世纪80年代初,李晓华第一次南下广东,实现了他冷机。谁曾想到过了10年后,中国各大中城市街头很常见的这种喷泉果汁制冷机,在当时,别说李晓华,全北京近千万人恐怕也没什么人见过。他当即下了决心:就买这个了。
去一趟广州,李晓华没有买众目所瞩的新潮时装和据说好赚钱的家用电器,却抱着一台喷泉制冷机兴冲冲地回北京了。他选择了北戴河,那是北方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他出设备,一位当地的朋友出场地和人员,一间冷饮商店红红火火地开张了。
那一个夏天,这台冷饮机出尽了风头。大老远避暑的人们,游完泳渴了,累了,或是在太阳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冷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着汗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一杯接一杯,那种清凉、甘甜的感觉直沁心底。
那是一个难忘的夏天,已届而立的李晓华尝到了实实在在的成功,他的喜悦溢于言表。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商业敏感和决策能力充满了自信。
时间过得飞快,天渐渐高了,云渐渐淡了,太阳已不像往日那样炽烈,北戴河海滩着泳装的人越来越少了。如果这个夏天无限期地延长,生意一直火暴下去,该有多好呀!可四时更迭的自然规律无可选择,秋天来了,带来了北方寒冷的气息,竞争激烈可想而知。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
朋友得知他要将冷饮机就地让出,替他着急了:你那冷饮机简直就是印钞票的机器,你现在要卖他,你怎么这么傻。
然而,事实又一次证明了李晓华的朝前意识。第二年夏天,这种冷饮机在北戴河海滨挤作一团,恐怕100台都打不住。
李晓华的生意哲学就在于随机应变,急流勇退,这也是他总能不断赚钱的原因。当市场空缺时果断介入,拼命赚取最大的利润后及时改变生意方向,做出相应对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切忌贪婪无度,死抱着一棵摇钱树不放。“没有永不干涸的河流”,一门生意不会永远都那样红火的。所以要及时改变方向,多方面发展生意。
后来,李晓华用手上的那批最初的原始积累涉足新的生意。李晓华发现,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国家文化政策的相对滞后性,并没有及时发现人们这种消费心理的改变,更没有给予引导。
李晓华想,如果能人为地创造出一种精神文化生活,来弥补人们空虚的业余生活,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取丰厚的收入,而且也是为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做出一种贡献,肯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由于李晓华看到当时的电影和电视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欣赏需要,所以他买了一台录像机和一个大屏幕投影机,在秦皇岛与人合作放开了录像。结果场场爆满,门口的票贩子把票炒到10元一张,仍有人解囊而人。
生意干得十分顺手,他的过人才智在有意无意中充分展开、延伸……个体户中的知名人物,这时他算得上是北京响当当的大款了。当大部分中国人的商品意识还未觉醒的时候,他座下的新款式奔驰280已在同行中抖尽了风光。
这样走下去,日子满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然而,李晓华丝毫没有功成名就的感觉。雄心无尽的他隐隐感到,更宏大的事业需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展开。随后,李晓华在香港成立了华达投资公司,凭借着他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在房地产市场上游刃有余,获得了亚洲地产界的称赞。
仔细分析李晓华成功的每一步,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及时地进行每一笔交易,原因就在于他对市场全面的分析形成的洞察力,对市场的敏感性,他能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相时而动,必须以实力为先导。变的结果是为了日趋完善,而不是更加恶化。因此,在做决策之前,必须首先对市场做出正确的分析和预测,当然这要取决于个人对市场现象的判断力和观察力。
4.李晓华的成功经营理念
凡是成功者,大都历尽千辛万苦而百折不挠,拥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生命历程,忍受过常人所无法忍受的痛苦。他被苦难浸泡过的灵魂,比那些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打发光阴的人们更有分量,更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当早期的痛苦记忆成为他的宝贵财富之时,他已经受到上天的垂青,和过去灰暗的日子说再见了。李晓华就是一个在北大荒锻炼了8年,而后自己创业成为大富豪的奇才。他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机敏的商业嗅觉
李晓华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看到并了解了果汁机的功能之后,当即就意识到这是一棵能够生产出大批金币的摇钱树。于是,他决心攻占这个广交会上的唯一美国产品。事实证明,李晓华的商业嗅觉是灵敏的,他在北戴河海滨经营了整个夏天,每杯果汁卖2角,李晓华一下子赚到了10几万元。他购买了那台当年被称为北戴河一景的果汁机,是李晓华抓住商业机遇的开端,也充分显示了他独特的商业嗅觉。
2.用真诚去打动他人
当李晓华得知广州商品交易会上的冷饮机是样品,只展不卖时。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先是结交朋友,出钱请展商吃饭,再送名烟名酒,直到展商为情所动。鉴于李晓华的盛情难却,遂将果汁机卖给了李晓华。李晓华为了这台果汁机,已经到了囊空如洗的地步。就是因为他的真诚和破釜沉舟的勇气,他才成为当年北戴河第一台果汁机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3.用诚信去推广产品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经儒家的提倡,“信”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李晓华经商懂得有诚信去推销产品,把儒家思想融入了经商的理念中,说明他在骨子里是一个儒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