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龙
十年磨一杯
徐荣培生于1970年,今年刚满44周岁,这个中年男人麾下已经拥有三家公司,这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商业王国。
他的成功源自于他的专注,有人形容他和他的产业是“一杯子就是一辈子”,极为形象生动,说的是他就以一只“杯子”为主业,成就了足以努力一辈子的大事业。
徐荣培的经历很简单:先是卖茶叶,接着卖杯子,然后就自己开公司,听起来像配套产业。这个过程,有点儿像网上最近流传的小故事:一只鸡蛋被人挤压时,蛋壳会从外向内破裂,体现出了外界压力;当这只鸡蛋决定孵出小鸡时,蛋壳也会从内向外迸裂,但那是发自于内在的生命力。让我们先来听听徐荣培的“孵蛋记”——
1993年,23岁的丽水青年徐荣培进入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销售部门连续工作了7年。这7年时间,茶叶生意比较好做,做配额,走渠道。后来他开始在公司里做日用品开发业务,初步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虽然销售业绩一路不错,可那毕竟只是份工作不是事业,他还是想自己创业,直接“破壳而出”。
2000年,30岁的徐荣培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成立杭州同富日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保温杯的进出口贸易。当时市场上刚刚流行起保温杯,可是相当缺乏中高端产品。他就索性聚集全世界产品,围绕中国人的购买习惯,用专业营销手法满足市场需求。得益于国内低廉的生产成本,短短几年,公司由几个人发展壮大到上百人,产品线也由保温杯扩展到保温壶、厨具等。不过,徐荣培并未满足,“做外贸更多还是替人代工,拿不到主动权”,他决定打造自己的品牌。
2002年,徐荣培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良品生活”。由于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在调研中也发现消费者对国内自主品牌认知度很低,“同样品质,消费者更加青睐国外品牌,尤其在高端产品中更为明显”。出于天然的谨慎,徐荣培并未立即推出“良品生活”,决定先探探路再说。
2005年,徐荣培决定投资办厂,为公司配备强大生产能力,“在市场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这种从外贸到实业的跨度并非一蹴而就,直到三年之后,他的工厂才开始盈利,并在设计、加工、品牌上形成自己独到的优势。
2007年,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他创先引进英国保温杯知名品牌“TOMIC”,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杭州特美刻日用品有限公司。这是一着高棋,就像足球队直接引进明星外援,一夜之间就拉高了比赛层次。借着品牌的力量,他一举将TOMIC保温杯打进国内市场,并成功在全国开设了400多个专柜。
“搞企业允许失败和走弯路,经验和认识都是在市场实践中积累出来的,不是坐着讨论出来的。”失败并不可怕,就怕不敢面对。2008年,徐荣培决定专业运作TOMIC保温杯品牌,并重金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操盘。有了品牌与方向,很自然就扛过了接下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批同类企业纷纷倒下,TOMIC业绩不降反增。
2008年,徐荣培在衢州建立了“TOMIC乐茶”专业保温杯和茶具加工厂。在杭州的解百商厦、杭州大厦、银泰百货和华联商超,在上海的梅龙镇广场,在武汉的王府井商场,在合肥的鼓楼商厦等全国各地卖场,其业绩一路上扬,到处都能找到TOMIC专柜。
2009年,薛晓路导演的公益电影《海洋天堂》在山东青岛开机拍摄,TOMIC携手李连杰前往支持。在国外,TOMIC也已成为各大卖场保温杯的主流品牌,深受青睐。北美和欧洲各大连锁超市都在卖其产品,年销售额一度达到3000万美元。
2011年,徐荣培一掷4000多万元,在杭州钱江新城华联时代大厦买下了整整一层写字楼。
细数起来,在保温杯、保温壶、厨房用具行业,徐荣培的“商业王国”已有整整十年专属行业经验,年营业额已达到3亿元以上。目前已是一家集研发、造型、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水具生产销售企业。公司通过多年品牌推广和终端产品销售实践,针对不同客户制定相应产品,曾先后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成功合作。其中经典案例有: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中国税务、李宁、奔驰、奥迪、比亚迪、惠普、贵烟、一汽大众、平安基金等。
何以把一只杯子做成大产业?“此前十年只能算是练兵,否则,根本没有资格和基础与国际品牌竞争”,在徐荣培看来,直到2010年,他才真正摆脱盲目摸索的状态,迈过品牌打造的企业发展门槛。创业十年之后,TOMIC营收终于超过亿元大关,徐荣培的“品牌战略”初定,他依然谦虚谨慎,自称“做实业的小公司,还得稳步向前发展”。
生意就是生活
杯子是日用品,生意就是生活。
怎样把生意做大?那就是最大限度照顾客户生活。如何照顾客户生活?徐荣培的回答很简单,就是你得知道对方要什么,就是你能替客户多想一步,这就叫专业。就说喝杯茶吧,你往保温杯里加一个小小茶隔,销售额就会立马提升!
他非常善于揣摩客户心理——“消费者到商场购物,往往更注重品牌而非价格,在选中品牌之后,才考虑价格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用品牌吸引消费者。”他以买车这种消费行为为例,“中国消费者只要有一定经济实力,一般都是首选德国车,其次才是日本车,到最后才会选择国产车”。在他的商业观察视野中,国内消费者基本都是这个规律,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一些产品确实让人不放心,另一方面就是国外企业对品牌的宣传和塑造不遗余力,导致国内品牌与之相比影响力上差距过于明显。
“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要有敢于挑战世界高端品牌的勇气。”徐荣培说,这就像打牌下棋一样,最关键要有整体布局。在调研中,他发现,国内低端市场基本上都是价格竞争,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很难挤进去,挤进去也难以取得更大发展;而国内高端市场则大半被日本品牌占领,能与日本品牌竞争的也只有国外品牌。
因此,徐荣培将他的品牌之路设计为“双响炮”——一是用源自于英伦的品牌TOMIC吸引消费者,占领高端市场;二是全力打造“良品生活”这一本土品牌,让其狙击国内中低端市场,这就叫“洋为中用,以洋养中”。TOMIC是个纯正的英国保温杯及厨房用品领域品牌,具有近百年历史,品牌底蕴深厚,在欧美市场很有影响力。2007年,徐荣培一举买断TOMIC品牌在远东地区的永久使用权,旨在用英国知名品牌打破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在保温杯这个行业,TOMIC正是徐荣培引入的“强大外援”,目前的产品设计除了英国团队之外,还引入了香奈儿以及德国的设计团队。在这一只杯子上,从设计到品牌,从生产到质量,已经具备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生活所需的一切元素,其他的就是价格、渠道以及销售策略等,而这又正是拥有本土优势的中国民营企业最擅长的。
徐荣培起家于杭州上城区红门局,身为上城区政协委员,他以一个生意人的眼光,从“品牌、渠道、研发、生产”四大产品线来作观察,对上城区的发展作了自己的描述——江南好风景全在杭州,杭州好风景又尽在上城。多年往来于国内国外,他已经对街巷里弄拥有足够的审美经验,他也总是在每次回到国内时不习惯于视觉和心理上的落差。我们和国外相差最大的是什么呢?他归纳的结果是两点,一是文化,二是审美。没了这两点,中国人走到哪儿都会显得非常老土没自信。
所以,他给上城的建议和设计杯子是一样的:“一定要有设计,一定要有审美,上城一定要成为全杭州最美的街区,环境变了,心境也就变了,就会养成贵族气。然后就会生出很高的附加值来,那几乎是一定的。”
什么是生意?生活就是最大的生意。
治企若烹小鲜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一定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到位。
其实,治企业也如此。“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徐荣培看来,“治”的技术,重点就是要考虑“恰到好处”四个字。做企业,心中要有客户,心中也要有员工,凡事都有分寸,则万事可成。
当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句话,或许在今天需要重估。正是在这种功利化的价值导向下,中国正变成一个“急之国”,每个人都争先恐后,不顾一切,坏了心态,少了温情。徐荣培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他希望生活在一个大家笑容满面、以和为贵的环境里。
所以,他管理企业的方法有一点“奇怪”,考量标准包括“数字”和“素质”两方面——一方面是要有产品销售数字考核等硬指标,另一方面还要有激情、文化、提升等软价值。徐荣培身上有种谦谦君子之风,总是念叨着“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的古训,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尽量把身边事搞好,就能达成小范围的幸福感。
在他的企业里,最值得一提的非“水果奖”莫属。每位提出新鲜创意的员工,创意一经采用,员工本人及其所在的团队,便会获得水果奖励。说到这个,徐荣培眼里闪着愉悦的光,“我们要在团队中形成正能量,员工一有好的创意,就要在短时间内将创意放大,让员工的价值被看见,从而产生一种被认同感,这样便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就像其产品调性一样,徐荣培在经营企业时,也不断在琢磨企业文化的“功能性”与“舒适性”。他说:“现代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将心比心,我希望能让员工在一个集体里愉快地、被认可地工作,让员工在企业里有个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希望建立一种‘务实、创新、关怀’的企业文化,通过良性的企业竞争,让企业走得更远,让员工在良性的环境里实现自我提升。”
在培养团队上,徐荣培引用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不惜花大价钱送员工去上浙大总裁班,去国内外参展,进行出国交流学习等。生活中的徐荣培,和大多数男人一样,很少逛商场,但一有时间,他也会去逛逛网络商场。从2011年年底开始,他就开始意识到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的重要性,在产品研发、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总投入了7000多万元,开辟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并与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合作,一起利用新技术,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
徐荣培喜欢那种生活里的精致与温暖,他在钱江新城宽大的办公室里,望得见“日月同辉”的杭州大剧院和洲际酒店。窗前有把精致的椅子,像是由无数根窗棂做成。我对这把椅子的设计赞叹不已,徐荣培笑说:“我们所有的生活想象就像这把椅子,舒服并且自然美好,那就是最高境界。”
企业名片
杭州特美刻日用品有限公司引入拥有悠久历史的英国品牌TOMIC,目前是一家集研发、造型、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水具生产销售企业。主营产品包括高档保温杯、水晶玻璃杯、保温容器及高档厨具等。TOMIC从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每年销售额翻倍增长,2013年市场零售总销售额约5亿元,其中高档保温杯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约10%,2013年双“十一”创下单日成交额过800万元的销售纪录。除TOMIC产品之外,其外贸出口营业额亦超过3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