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乘欧美各国卷入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加紧侵略中国。日本利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进行讹诈。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当面向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内容共分五大项:一是将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益让予日本,并加以扩大;二是延长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为99年,承认日本在南满及东部内蒙古的特权;三是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四是中国沿海港口、岛屿不得租借或让给他国;五是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的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与九江、南昌间及南昌与杭州、潮州间的铁路修筑权完全让给日本,日本在福建有开矿、建筑海港、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日本在中国有传教权。日本一面要求袁世凯保守秘密,从速解决;一面向东三省、山东、旅顺、大沽等地增兵,进行恐吓。袁世凯阴谋称帝,极想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就派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和日本代表谈判。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袁世凯48小时内答复。这时“二十一条”内容已被各国获悉,均表示强烈不满。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于5月9日除第五项内容外,其余条件全部应允。
5月25日,陆征祥与日本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消息传出,舆论哗然,举国一致认为是奇耻大辱。国内各阶层人民游行示威,掀起了反对袁世凯卖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爱国运动。汉口学生和商民群起捣毁日本商店,上海日资工厂工人罢工,北京、镇江、福州等地先后发生了不同规模的爱国示威。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人们把5月9日作为国耻纪念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