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

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途径

时间:2023-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是特定历史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沿内容,进入21世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与其所拥有的创新型人才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二)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实现社会力量多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组成部分,是在大学生生长期大量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中逐渐养成的。

创新是特定历史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沿内容,进入21世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与其所拥有的创新型人才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国家大学生群体的创新素质水平不仅决定了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现代化程度,还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战略潜力。因此,在知识信息主导生产关系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水平,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一)科学分析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和创新需求

1.创新意识强烈,存在主观创新需求

当代大学生,由于其自身与生俱来的时代优越感,导致这一群体在面对客观世界时,经常具有较强的怀疑精神,这种怀疑精神作用于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自然的本能之上,便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主观的创新需求。

2.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

创新思维指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的脑部思维活动,而创新能力是指应用于大学生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再现、信息重组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当前,由于高校本科生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直接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明显高于创新能力,呈现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3.缺乏一定的发现创新点能力

大学生在校阶段,往往是按照专业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而由于目前高校专业划分过于精细,使大学生所涉及的知识口径趋于狭窄、知识面呈线型分布。这种知识结构不利于大学生在学科交叉处或边缘学科范围寻找创新突破点,导致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发现创新点的能力。

(二)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实现社会力量多方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组成部分,是在大学生生长期大量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中逐渐养成的。目前由于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并不充足,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为了培养大学生具有长期性的创新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自身内化的品质特征,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广泛联系多方面社会资源,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实现大学生多方培养,给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对于理工类大学生,高校应该主动与社会企业取得联系,在相关企业设立长期固定的本科生实习基地,实行校企共建、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培养的模式。使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充分的生产实践,从而扩展自身创新活动的范围,并在实际生产中完成提出创新、验证创新、实现创新的实践过程,弥补在校创新教育重口号、轻实践的不足。

对于文史经管类大学生,高校更应该针对其创新实践难于开展的特点,多方联系政府部门、管理机构、金融系统、兄弟院校等单位,为其设立实习基地,使文史经管类大学生获得广阔的创新活动空间。

(三)充分发挥班导师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选任优秀专业课教师担任班导师制度,在大学生学业期间,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社会活动甚至是生活方面的日常事务都与班导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班导师不仅是大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指导者,也是大学生学术理论和知识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同时,班导师的治学态度、处世原则、人格品德也都能对大学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以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为大学前沿培养目标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班导师作用,增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效果。

第一,班导师要把握好角色。在大学生和班导师之间创造平等的创新环境,使班导师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消除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地位差别,给大学生提供轻松、平等的创新空间;第二,注重提高班导师队伍创新素质。在大学生教育中,大学生与班导师的接触最为频繁,班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常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要经常性地以学术互访、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班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班导师队伍整体的知识面水平和理论深度,从而在班导师群体之间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班导师队伍的整体创新素质水平。使大学生在创新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班导师多方面的学术指导,更能够获得创新方法、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引导和班导师优秀创新品格的正面影响。

(四)以校园文化为主导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是主导校园风气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针对性明显,在引导学生意识方向和思想潮流方面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具有经验丰富、指导性强等特点,是实现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不可忽略的有效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方面优势,从加大宣传力度、扩展影响范围、提高活动频率、创新方式方法等角度入手,打造特色鲜明、种类繁多的校园文化品牌,营造公平竞争、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

首先,学校应该长期大力地坚持创新教育的宣传,重点可以落实在揭示人类社会知识发现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和精神,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人文思想和创造过程。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创新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并从自身角度出发,切身体会到创新的时代要求,培养强烈的创新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范围,大力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创新氛围,在开放中培养人才,在交流中提高能力。如着力打造创新竞赛、创新沙龙等品牌活动,鼓励大学生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体系,大胆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并投入大量经费,奖励创新成果,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积极参与、竞相创新的良好氛围;再次,经常性地组织和开展前沿科学、边缘科学以及交叉学科的讲座和报告,并采取多种方式向大学生提供创新知识及创新技能的辅导,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创新前沿的热点问题,掌握创新方法,了解创新渠道;最后,定期开展大学生创新成果汇报会,以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实例激励其主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