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择业焦虑和恐惧心理
焦虑和恐惧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忧虑、焦急不安、恐慌、烦躁及某些生理反应。轻度的焦虑和恐慌,人皆有之,是正常的事情; 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压力,迫使人积极努力;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则会干扰人的正常行为,容易导致人的心理疾病或生理疾病。
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许多人会感到焦虑和恐惧。他们体会到就业形势的严峻,考虑自己发展的前途、命运的归属这一重大问题将得到解决,唯恐出现差错,影响一生的发展。而现实中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害怕在就业时遇到矛盾。一方面社会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自己感到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唯恐自己的理想愿望不能实现。因此对就业的前景忧心忡忡,害怕参加就业。表现为思想负担重、紧张集中、心神不宁、萎靡不振。生活中意志消沉,长吁短叹、寝食不安,有的同学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低沉消极。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多跑几回怕辛苦,多问几次就怕受气,本来通过努力就可能解决的问题,由于恐惧畏难心理的影响,就放弃了机会。这些心理都不利于毕业生完成最后学业和顺利就业。
(二)过于自负或过于自卑心理
由于不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有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时会产生过于自负或过于自卑的心理。前一种人对自己就业的条件评价过高,因而对择业过于挑剔。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或者是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自以为不怕找不到工作,所以对就业的要求比较高,对就业的地区、单位、职务、报酬、工作条件、发展前途、出国机会等都进行挑剔。如此挑选,有时就会造成失误,失去了有利于自己就业的机会。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所以容易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脱离实际。后一种人对自己评估不高或过低,因而择业信心不足,表现为自卑。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一些学习成绩平平或过低,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学生。他们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缺乏勇气,不敢竞争、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而是被动地等用人单位来选自己,或者去依靠社会关系来谋求就业,这种自卑的态度往往使他们失去了本来可以得到的机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缺乏自信、自卑畏缩已经被视为一种人格缺陷,陷入这种心理误区,将对自己一生不利,影响个人发展和理想的实现。
(三)择业中的盲从和冲动心理
部分毕业生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又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对自己的竞争能力缺乏信心,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因此,在择业时产生盲从的心理,对于“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感到茫然,一切只是随大流。还有些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性,心境受到多重择业因素的困扰,面对现实处境,缺乏应有的冷静和自控能力,心情急躁,坐立不安,牢骚满腹。在求职时缺乏计划性,考虑不周,办事草率,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机会或影响择业效果。
(四)思维落后和求稳求全心理
有的大学生对原来所学专业存在思维定式,用过去职业门类的老观念,来思考对职业的选择。他们不了解社会分工的职业门类是随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严重地影响到他们选择职业的视野,甚至失去一些本来可以选择的机会。思维定式还反映在“一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上,有的毕业生对择业和就业持特别谨慎的态度,恪守专业对口的传统模式,一种职业一经选定,就不能再加以改变,这种思维定势使他们不敢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职业,害怕一旦选错就终身难改了。
有的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求稳求全,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力,从而妨碍了自我推销的有效开展。一些毕业生求全而慎重,对未来职业的利弊权衡过于周密,主观色彩严重,面对选择表现出迟疑、忧郁的心态,缺乏果断性,最终影响择业的成功。事实上,在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终身学习已经是一种社会潮流,“一业定终身”已经是传统的观念,择业将呈动态发展趋势,人们将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职业的转化和发展。
(五)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毕业在即,一些大学生由于某些主体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者遇到一些挫折,加之平时缺乏应有的品德修养,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经常表现的有损坏物品、报复、对抗、拒绝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问题行为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毕业生的顺利择业,同时可能违法乱纪,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发展。
(六)消极等待和怀才不遇心理
一部分毕业生对就业采取了消极和等待观望的拖延态度。他们觉得自身条件比较好,对一般单位不屑一顾,品头论足,挑三拣四,错失了许多良机。其实他们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白白浪费了许多机会,结果只好闲在家里,消极等待机会的到来。每年年底找不到工作的往往就是这些毕业生,对这些毕业生,用人单位也越来越缺乏信心。
有的毕业生自视能力超群,不是一般人才,但在择业时却处处碰壁,于是抱怨自己没有施展才能的机遇,没有遇到伯乐,于是整天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其实,认为怀才不遇是一种心理误区,毕业生只要有真才实学,不怕没有人不认识,土里总是埋不住金子的。问题是自己是否有真才实学,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学历文凭或学习中的一些成就,还要看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是社会需要的“才能”。正确的做法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采取行动弥补自己的不足,主动推销自己。
(七)攀高和嫉妒心理
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近年来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一直居高不下,一些人在明显的功利动机、求富动机和求名动机驱使下,理想化成分占上风,在择业上一味攀高,把眼光盯在大城市、大单位、国家机关、赚钱的企业上,而对农村的、西部的、小型的单位不予以考虑,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去体验一下。这种心理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是社会上劳动收入不公平,工作、生活条件差距大;主观上是毕业生对当前企业改革、社会竞争、再就业任务重的形势不了解,对自己的评价不准确。
在择业中还有一种嫉妒心理。一些人不去努力参加择业的竞争,而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就产生嫉妒,说风凉话讽刺挖苦,甚至打小报告、造谣中伤,背后使坏。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与对手势均力敌、不分上下。他们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以求得心理上的补偿。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应当端正心态,只有不断努力,发展对方不具备的能力,才能真正超过对方。当实力不足时,就应该审时度势,转移目标,在其他方面表现自己超过他人。任何嫉妒只能害人害己,不能使自己得到任何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