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现在流行什么,你可以果断地告诉他,现在流行跨界经营。
的确,现在世界各地的企业大亨个个跃跃欲试,他们在本行业里玩得风生水起的同时,竟然还嫌不过瘾,又去玩跨界经营。意大利的奢侈品名牌范思哲宣布与中国的某集团牵手,准备在成都建造一栋范思哲公寓;阿玛尼看着范思哲搞房地产眼红,也跑到中国,要建造豪华住宅,专供艺术家使用,名字都起好了,就叫“阿玛尼艺术公寓”;美国一家休闲快餐Chipotle,平日里因为宣扬环保、绿色食品被人称道,忽然跨界经营玩起了“环保和可持续价值诉求的服装”,包括卫衣、T恤等。跨界经营好像成为了国际惯例,陶华碧的“老干妈”,曾经一度也面临过这个问题。
“老干妈”自从问世后,就一直有人怂恿陶华碧:既然企业已经这么大了,现在又流行搞房地产,你也投点资搞点房产吧。搞地产挣钱容易,比做辣酱强多了。
当时陶华碧把这些建议都当作了耳旁风。她说:“我做本行,不跨行,就实实在在把它做好做大、做专做精。”
陶华碧从来不想做其他行业,她是一个一件事做到底的人,她认准的事,就要踏踏实实地做下去。她从来不想跨界经营,唯一能让她动了心思的是,延续生产。
也许有人会说,延续生产和跨界经营不是一回事吗?为何还两种说法?
实质上,跨界经营和延续生产有着必然的联系,可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延续生产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的相邻产品;跨界经营就是指生产完全不搭边的两种产品,这两者产品之间没有任何类似或相同点。比如经营奢侈品的范思哲来中国搞房地产,就属于完全不搭边的跨界经营。
陶华碧在经营“老干妈”时,她没有产生过搞其他产业的想法,其实,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她维护了“老干妈”品牌的单一,使得“老干妈”具有鲜明的调味品的标识。但是她也并不是固步自封,在最初只有一款风味豆豉的基础上,她大胆创新,开发了“老干妈牛肉末风味辣酱”“老干妈香辣菜”“老干妈风味腐乳”“老干妈油辣椒”等近20种产品,尤其是“老干妈风味腐乳”的上市,销售产值直逼“王致和腐乳”。
“老干妈风味腐乳”在最初实验开发之时,作为“老干妈”的掌门人,陶华碧是有过考虑的。在“老干妈”系列里,不论是“老干妈”香辣菜,还是“老干妈”牛肉末、“老干妈”干煸肉丝,原材料都离不了辣椒,唯有这“老干妈”风味腐乳,彻底地脱离了“辣”,可以说是一项大胆的突破。
陶华碧思考良久,此时调味料的战场上,正是硝烟弥漫之时。“王守义十三香”大胆进行改革,开发了包子饺子调料包、麻辣鲜、炖肉料、炖鸡料、炖鱼料等上百个品种;一直在酱油界独大的海天集团投资了20亿,欲打造“调料品王国”,要知道,在此之前,海天只是专注做大酱油。近年来,海天不仅进军了“恒顺醋业”的地盘,进军“太太乐”独大的浓缩鸡汁和鸡精,还闯入了李锦记把控的蚝油品地盘。海天野心勃勃,开始侵入“老干妈”的辣酱地盘,他家的“海天招牌拌饭酱”专门面对学生这个群体,虽然并没给“老干妈”造成多大威胁,可他攻城略地的势头不减,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隐藏着的危险。
陶华碧眼看着调味料的战场上硝烟滚滚,她并没有惊慌失措。她知道,动中求静,临危不乱才是一个企业家的风骨。虽然她没有很高的文化,却因为常年生活的折磨和拼搏,给了她面对敌手凌厉进攻的隐忍和看透世情的目光。这目光使她遇到任何事都不会害怕,而是积极思考对策,咬紧牙关,走出一片新天地。
都说女人是生活的弱者,我却从陶华碧身上看到了一个被生活压榨的女人遇强则强的坚韧。现在经常有些媒体称呼事业成功的女性为女强人,殊不知,这个“强”字的背后,有着多少的艰辛和泪水。2015年的世界锦标赛上,郎平作为中国女排的教练,让中国女排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在最后一局和东道主日本的比赛中,中国队又一次战胜了日本,拿下了世锦赛的金牌。记者采访郎平的时候,被称作女强人的郎平竟然哽咽了,她说:“做一个强人,要面对各种困难……”
是啊,陶华碧也时常被人称作女强人,她不坚强,就没饭吃。一个单身女人,为了两个儿子的未来辛苦奔忙着,她吃的苦太多了,那些苦水把她浸泡成了女强人。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愿意小鸟依人,生活在安乐窝里?她难道不想吗?可是命运让她的安乐窝坍塌了,从此后,她自己就做了那坍塌房屋的顶梁柱,她不能倒下,她一旦倒下,她的孩子将会失去供养……
陶华碧久经磨难,对商业上的竞争淡定安然,她并不是不想做得更大做得更强,而是她深知,一个企业只有独特,才能在众多的产品里被人牢牢记住。辣酱就是她的“老干妈”最主要的特色,陶华碧必须要考虑全局。
陶华碧还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曾有一款碳酸饮料品牌,是国内三大饮料品牌之一。这种饮料的名字叫“汾湟”,如今已经淹没在商界滚滚的硝烟里,甚至没有几个人认识它了。辉煌的时候,它曾与非常可乐、健力宝齐名,在市场上拥有不错的份额。进入2000年后,这种饮料忽然衰败了,除了在四川本土几个营销点还能看到它的身影,全国其他地区已经很难看到它的踪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汾湟的产品品种开发得过大了,甚至可以说汾湟有跨界的趋势。本来汾湟的长项是生产以儿童为消费对象的小食品,例如奶棒、棒棒冰、泡泡糖等,之后它实行产品多元化,进军碳酸饮料市场,并且投入的设备资金等已经大大超过它本身的能力。碳酸市场和儿童食品跨度过大,步子迈得过大了,把汾湟给扯没了。
陶华碧经过几度考虑,决定恰当地进行产品延续,即开发几个新的品牌,来对付调味界激烈的竞争。她并不支持跨界,比如去做房地产什么的,她只是准备在原有风格豆豉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产品延续而已。
接着,她的“老干妈干煸肉丝”上市了。又接着,她的“老干妈风味腐乳”上市了。当“老干妈香菇酱”出厂时,众人惊呆了。“老干妈”新出的一系列产品,与其说是调味品,不如说是调味品的拓展——佐餐开胃菜。这些新品种,完全可以在没时间做饭的时候当作菜来吃。陶华碧用她精明的生意头脑,发现调味料的市场趋于饱和,自己的“老干妈”一直作为餐桌的配角存在于一隅,可是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单单一款调味品很难满足众人的需求,尤其是忙忙碌碌的白领和中层阶级,他们对“老干妈”的要求,不仅仅是调味的需求,他们更讲究生活质量,希望有一款开胃菜,在不想做饭的时候摆上桌子,成为餐桌的主角。陶华碧根据市场反馈,在原有调味品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几种佐餐开胃菜,她想赌一把。
可以这样说,陶华碧赌赢了。她的佐餐系列,因为有风味豆豉的营销打底子,再加上曾经的传统渠道和展示销售路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避免了前期的探索成本。
陶华碧进行产品延续,虽然对曾经的产品进行了延伸,可并没有超出原有品牌的特色,开胃菜也好,调味品也好,都是可以互通的,实际上,很多人食用“老干妈”时,也是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比如有的人就用它做菜做汤,有的人就用它拌饭,有人就用它当菜吃,所以,陶华碧把“老干妈”调味品过渡到佐餐开胃菜,其原因也很明晰:第一,因为调味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二,开胃菜既有调味品的特点,也有佐餐开胃的特色。而调味品的名字听起来就有点单调些。
开胃菜是从辣椒酱研发出来的,所以说开胃菜是辣酱的“干儿子”,毫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