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治疗心痛的药方

治疗心痛的药方

时间:2023-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请给我开一个治疗心痛的方子吧。”其实提到治疗心痛,我的确有个很好的药方,其中有一味药就叫作运动。尽管这样的方法不足以彻底医治人们的心痛症,但它却足以转移我们对痛苦的注意力。除此以外,培养信仰、医治心痛的另外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拥有一种健康快乐的人生观,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与永恒。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胡乱臆想,《圣经》是最好的证明。

“请给我开一个治疗心痛的方子吧。”

病人万分痛苦地恳求医生。望着眼前这位愁容满面的男子,医生摇摇头。他告诉病人问题并不在他的身体上。因为无法克制自己的悲伤情绪,他才会感到如此痛苦,这其实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医生建议他寻求精神医师的帮助,于是病人就出现在了我的办公室里。一见面,他就向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不再那么痛苦?每个人都有悲伤,但我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勇敢地面对它。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可是心却还是那么乱,”他苦笑着对我说:“给我开点药吧。”

其实提到治疗心痛,我的确有个很好的药方,其中有一味药就叫作运动。心理出现问题的人应该尽量避免静坐或是冥想,而相比之下,运动却可以很好地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减少我们胡思乱想的时间。于是,在无谓的思想负担被解除了之后,精神也就自然会感觉轻松,痛苦也就随之消散。不仅如此,根据科学报导,肌肉在运动的时候会兼顾我们另一半大脑的活动,这也让大脑的工作压力得以均匀分配。运动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具有宣泄情绪的作用。

一位退休律师送给他身边的年轻人这样一句话:医治心灵创伤最好的办法就是拿把刷子把裤子狠狠地刷一遍。他对那位终日陷在痛苦中的年轻人说道:“对男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拿起斧头劈柴,一直劈到你筋疲力尽为止。”尽管这样的方法不足以彻底医治人们的心痛症,但它却足以转移我们对痛苦的注意力。无论你的心痛到了何种地步,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尽管这点做起来非常难,而且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不断地遇到让自己难过的事情,但还是要坚持并且强迫自己投身到生活的主流中去。找老朋友聊聊天或是尝试结交一些新朋友,经常去外面散步、骑车或是游泳、打球,总之是要让自己尽可能运动起来。你还可以争取做一些有意义的项目,让自己沉醉其中。忙碌状态下的人最容易忘记烦恼。当然,前提条件是要保持自己思想情绪的健康稳定,并且要让自己忙碌得有价值、有意义。有时候对某件事情的狂热不过是种表面的逃避,它只能暂时帮人抵御痛苦,却不能永久治愈人的心灵,比如说狂欢派对和酗酒。

通常来说,缓解心痛的最有效果的办法还是释放自己的情绪。现代人有一个非常愚昧的观点,那就是不可以在人前表现自己的悲伤。大人教育我们不可以在他人面前哭泣,不可以因为情感流露而掉眼泪。但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和规则完全违背了自然的法则。当人的心里觉得悲伤或是身体感受到疼痛时,就应该选择哭泣,这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权利,是我们应该有的自然反应,本应该得到好好的珍惜和利用。

压抑自己的悲伤,阻挡它的自然流露,将所有的情绪埋藏在心里,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和初衷。悲伤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产物,就像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需要加以控制,给予释放。无论男女,一场彻底的哭泣都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心痛。不过我也需要提醒大家,这样的方法不宜频繁使用,因为滥用的结果会让哭泣成为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了,就会成为一类不健康的情绪疾病,甚至可能导致精神错乱,所以无节制的情绪释放也是需要避免的。

我收到过许多朋友的来信,他们和我讲述挚爱之人离去后的伤痛。他们所说的情况大都十分相近,例如因为害怕回忆过去的种种,所以无法回到曾经一同生活过的地方。他们有些是夫妻,有些是家人,但如今却天人永隔。活着的人害怕回到老地方,害怕遇到熟人,他们不愿意触碰曾经的记忆。

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想要医治心痛,秘诀之一就是要尽可能保持正常、自然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代表我们对感情不忠或是淡漠。悲伤是一种过程,正常情况下,个体可以通过时间的作用来慢慢恢复到从前的状态,进而投身到之前的工作生活中去,担负起原有的社会责任。一切都可以回到原点,并且再次向前迈进。

如果我们想要更有效地治疗自己的心痛,那么可以选择相信信念。信念会帮助我们抚平内心的伤痛。所以,当我们坚信信念的存在,并且彻底清空自己的思想,将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信念时,就可以忘记心痛。坚持定期清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人,就可以从痛苦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且最终抚平自己那颗受伤的心。每一代人都需要经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磨难,我们这一代人也不例外,我们的痛苦不会比先辈们来得多,但是他们之所以没有生活得像我们这般紧张与惶恐,是因为他们很早便明白信念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依靠信念,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解救自己逃离痛苦的深渊。

17世纪最伟大的精神领袖劳伦斯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这一生里我们已经看到并且知道了天堂的宁静,那么我们应该不断训练自己,学习上帝的亲切、谦虚以及博爱。”我们不需要背负悲伤与精神的痛苦,因为它们远远超出了我们可以负荷的重量。所以,请相信信念吧,它会医治人们的心痛,它一定不忍看到我们在苦海中沉沦。伟大的信仰会帮你抚平心中的痛楚,缝合心痛的伤口。许多人在尝试信仰疗法后,都向我传来了捷报。他们证明了我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有效的。

除此以外,培养信仰、医治心痛的另外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拥有一种健康快乐的人生观,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与永恒。以我为例,我坚决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死亡,有的只是时空上的差距。有些生活状态我们看不见,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就像现在和将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我们可以说时间是永恒的,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无边无际的。拥有这种积极的思维模式让我不再害怕面对生与死的问题,我感觉到每一天都是快乐与满足的。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胡乱臆想,《圣经》是最好的证明。《圣经》的语言在我读来非常有趣,它向我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而我也坚信科学最终会给我们一个完满的解释。比如它问我们:“当人离开地球时会怎样?”伟大的哲学家亨利·柏格森说过:寻找真理的最好方法是用直觉去感知,用疑问去推导,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用直觉去捕获。有些人之所以能抓住这个闪光的瞬间,正是因为他们“知道”何为最关键的时刻,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亲身体验。

我经常在自己的书中引用一些伟大人物的言论,它们都是人生的金玉良言,我对其也一直深信不疑。日积月累的沉淀,磨炼出了我心中的那份信念,但真正发现这一点已是多年之后。

当时我的爱人刚刚过世,所有的道理都抵挡不了天人永隔的痛苦。但至少它们还是帮我减少了那么一点的悲伤,给了我喘息的机会。我明白这是人生的必然,也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失去爱人。活在信念之中让我内心得到了宁静,帮我渐渐远离了痛苦。

这话说的是无论我们眼前看到什么,无论眼前的景象有多奇妙,全都比不上信念为我们预备好的结果。只有相信信念的力量,完全跟从它的指引,才能真正地看到生活赐予我们的盛景。只有追随自己信念而活的人,才能经历所谓真正的奇迹。我们看不见、听不到、甚至是想象不出信念的力量将为我们带来的一切,但只要你的信念足够坚定,你必将实现心中的愿望。这是信念法则对人类的承诺,承诺我们幸福的生活与永远的快乐。

生与死为两界。活着的人抓不住逝去的生命,阴阳两隔是无奈的结局。原谅我用“阴阳两隔”这个词语,因为人总是无法忽略分离这个自然的事实概念。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在超心理学、超感官感知以及预知、心灵感应和超视(以上这些在从前被视为无稽之谈的内容,如今已被认可为科学的一部分)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的这些意念之力可以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事实上,我们正处于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的边缘,它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向人们揭示了灵魂的存在以及思想的不朽。

自许多年前,我就开始着手记录一系列的事件,通过这些记录我发现并且可以确定地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运动的宇宙空间里的。在这里,生命而非死亡是基本的原则。我相信那些向我描述他们自身经历的人所说的话,我也相信他们向我暗示的那个精神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的思想纠结缠绕在一起,形成一张网,让生与死不再分离。于是生命的另一面不再是单纯的死亡。那些在跨越生命后的人,无疑是生活在了另一个更高的空间里,他们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智慧,所以,其实他们并没有走远,他们就在我们的不远处。将来终有一日,我们也会去那里与他们会合,那时便意味着再一次的团聚。我们可以在精神的世界里再续前缘。

威廉·詹姆士,美国著名学者,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与发现。他最后这样总结道:人的大脑只是灵魂的安息之所,当思想发生转变后,我们会忽然发现自己走入了一片崭新的空间。随着我们精神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岁月的增长与阅历的丰富,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宇宙的广阔无边,而当我们死去之后,不过是进入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欧里庇得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曾经坚信人的第二次生命将会是永恒。苏格拉底对此也表示赞同。他有一句名言:“善良之人的今生与来世都将远离罪恶。”

著名的神经科医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的故事。在生命即将离去的前一刻,病人忽然抬眼看着坐在床边的医生,从嘴里报出一个又一个人的名字。医生将这些不认识的名字一一记录了下来,然后拿给了病人的女儿。他向病人的女儿问道:“这些人都是谁?你父亲在说这些名字的时候感觉像是看见了他们。”

“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亲戚,”女儿解释说,“但是在很早以前他们就都去世了。”

医生告诉我们,他坚信那个垂危的病人在最后一刻看见了这些人。

我的好朋友威廉·塞奇夫妇住在新泽西州,我经常会去他们那里小住。在塞奇先生,也就是塞奇夫人口中的维尔去世几年之后,塞奇夫人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弥留之际,塞奇夫人的脸上露出了让人惊奇的表情,她闪动着迷人的笑容说道:“你怎么来了,维尔?”无疑,她在床头又一次看到了她深爱着的丈夫。

亚瑟·高德弗瑞,知名的广播人物,在讲述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时,提到这样一段内容:当时他正在驱逐舰上打瞌睡,忽然间他的父亲站在了他的身边,伸出双手,向他微笑:“你很久没回家了,孩子。”高德弗瑞对着父亲说:“是啊,很久了,父亲。”

不多久,亚瑟就被人叫醒了,因为家里拍来了电报,告诉他他父亲去世了。亚瑟再也没有机会回去与父亲相见了,于是梦中的相遇成了他弥足珍贵的回忆。

同为广播人物的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莱曾经一度陷入丧母之痛中无法自拔。一直以来,这对母女的关系非比寻常。一天夜晚,玛丽从梦中醒来,她静静起身坐在床边,忽然间她感觉到,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妈妈来到了我的身边。”尽管玛丽没有看到妈妈,也没有听到妈妈的声音,但是她却坚持相信:“妈妈并没有离开我——她就在我身边。”

已故的划时代的精神领袖人物拉佛斯·琼斯的爱子在12岁那年离开了他。在拉佛斯的眼中,儿子是块珍宝,但就在他欧洲之行的途中,孩子在家里得了重病。在进入利物浦前的那个夜晚,琼斯先生躺在自己的床上,恍然间陷入了一股莫名的哀伤,而就在那之后,他似乎又感觉到自己被拥入了上帝温暖的怀抱。那一刻他感觉到了平静,感觉到爱子正向自己缓缓走来。

船靠岸了,孩子离开的消息传到了琼斯的耳朵里。原来孩子离开的时候,正是那个奇怪的夜晚,他感到上帝的到来,感到孩子正向他靠近。

布莱森·凯尔特夫人是我的一位教友,她的姨父和3个侄女都死于一场家庭大火。那场火灾让凯尔特夫人的阿姨重度烧伤,3年之后,她的阿姨也离开了人世。当最后徘徊在死亡线上的时候,她的脸上忽然闪耀出了一抹粉红。“那里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她说,“他们都来到我身边,拍拍枕头让我好好安睡。”

一定有人会说上述这些人所说的内容不过是种幻觉、梦境或是影像,但我不这样认为。这么多年来,我经常陪伴那些处在弥留之际的人,和他们讲话。我捕捉他们脸上的所有细节,数不清的人和我讲述了一个相同的画面:美丽的土地上闪动着光芒,每个人都感觉无比安静。这样的影像在我的脑中深刻而又清晰。

《圣经·新约》里说,生命永恒不灭,但重生需要一个过程。它描述了耶稣受难时的场景。救世主出现、消失又再次出现,人们有时可以看见他,有时又找不到他。这儿有人说看到他了,一会儿他又消失不见了,就像书里说的:“你见我后又不能见我。”换句话说,我们所爱之人,即使他的生命已经结束,只要我们相信,他们便会一直在我们身边,甚至是帮助我们。

一个朝鲜小男孩在给母亲的信里这样写道:“我身上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偶尔在夜里,当我害怕的时候,我就看到爸爸走到了我的身边。”事实上,这个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10年了。当小男孩满怀希望地问自己的妈妈:“你觉得爸爸会在朝鲜战场上陪着我吗?”母亲的问答是:“当然。”尽管我们生活在高科技的时代,但在面对这样的事实时,却又无法不去相信它们是真实的。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向我们证明:这是一个动态的宇宙,在其中充斥着各种神奇的力量,从电能到电子能到原子能。尽管如此,大自然依然蕴藏着无数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整个宇宙就像是一个具有思想能力的大花园,生动并且充满活力。

我从不怀疑天堂的存在,我坚信人死之后会继续以另一个生命形式存在。我相信生与死不过是两种现象,死不过是在生后的另一种延续方式。死去的人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存在。永生并不是以死亡为起点,现在我们就在永生的旅程中,生活在永生的环境里。生与死的改变不过是种表面形式,我们说生命结束了,其实是开始了另一段更美丽的旅行。

我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对我的思想影响很深。她是个十分健谈的妇人,思维也很敏捷。她喜欢环游世界,喜欢参加各类宗教集会,并和各地的基督领袖们交流心得。她将自己的生活填得很满,过得十分富足。母亲是个幽默家,十分贴心,我喜欢和她待在一起的感觉。在周围人眼里,母亲光彩照人,人见人爱。

成年之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抽空回家看看我的母亲。我总是期待走进家门的那一刻,我想着每天早晨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兴奋地讲述各自的见闻,那是多么有趣的事情。我喜欢一家团聚的感觉,喜欢大家一起有说有笑的气氛,但是最后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她去世后,我们将她的身体轻轻地埋进了南俄亥俄州林奇堡的墓地里。母亲年少的时候就住在林奇堡。记得在离开她的那天,我几乎心痛欲绝。那是个夏天,我们带着她离开家,搬到了这个她永远栖息的地方。

秋天来了,我万分思念自己的母亲,我想和她在一起。没有她在身边,我觉得那么孤单,所以我决定去林奇堡。在火车上的那晚,我整夜都沉浸在当初的快乐时光里。我很难过,因为我知道一切都变了,这种快乐不会再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第二天,我来到了那座小镇。天气很冷,我走在墓地里,天空灰暗得不见一丝光彩。我推开墓地的旧铁门走了进去。我的脚踩踏过地上的枯叶,最后停在了母亲的坟旁。我悲伤而又孤单地坐在那里,忽然间,阴云散开了,太阳露出了脸。阳光洒在远处俄亥俄州的山头上,给它镀上了一层金光。那座山有我童年的记忆,我在那里长大,喜欢那里的一切。很早以前,当母亲还是个女孩的时候,她也在那里嬉戏玩耍。

我似乎听到了妈妈的声音。我知道妈妈并没有开口,但就是能感觉得到。我用心灵的耳朵听到她在说话,一字一句,清楚而又准确。那是母亲惯用的调子,她对我说:“为什么你要如此在意生死呢?我不在这里。你认为我会选择待在这个黑暗阴冷的地方吗?我其实就在你身边,一直都与你们在一起。”我的心亮了起来,我是那么高兴,我知道自己听到的一切不是虚幻,我没有在做梦,我兴奋得差点喊出声来。我站起身,将手放在墓碑上。我忽然明白了这不过是一个安放肉体的地方,身体可以被困在地下,但灵魂却不可以。母亲闪亮的灵魂还陪伴在我们身边。她没有待在坟墓里。

我走出了墓地,没有回头。我喜欢去母亲的墓地,坐在那里回忆过去在一起时的种种快乐。我不再单纯地将它看成一座坟墓,我把它当作一个标志,一个告诉我们她不在那里的记号。她会和她所爱之人在一起。

信念会告诉你灵魂永生的秘密。用你的心,用你的信念去祈祷。让祈祷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让信念成为你精神的支柱。将这思想融入到你的意识之中,这样奇迹就会发生。

永生是积极合理的信仰,而信念则是治疗病痛的最好药方。

箴言妙语

■缓解心痛的最有效果的办法是释放自己的情绪。

■当人的心里觉得悲伤或是身体感受到疼痛时,就应该选择哭泣,这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权利,是我们应该有的自然反应,本应该得到好好的珍惜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