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我完善比接受教育更重要

自我完善比接受教育更重要

时间:2023-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说来,教育是人类依靠书本和教师来逐渐发展心智的一个过程。这时仍有一线希望,那就是通过“自我完善”来获得教育。伊莱休·伯里特16岁时在一个铁匠铺当学徒,他整个白天都必须在那里工作,甚至有时还需要加夜班。由于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我完善的如饥似渴,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他认为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得到教育,即便每天需要花上12~14个小时的时间在铁匠铺里工作。

一般说来,教育是人类依靠书本和教师来逐渐发展心智的一个过程。然而,由于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或是错失了这个机会,一些人没有接受过教育。这时仍有一线希望,那就是通过“自我完善”来获得教育。我们身边存在着众多完善自我的机会,也有着大量有助于完善自我的资源。现在,我们能找到各种各样有益的资源,诸如质优价廉的书籍、免费的图书馆、夜校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因缺乏资源而不进行完善自我的借口都是缺乏说服力的。

回首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之前,我们发现,人们要获取知识遇到过诸多困难。那时书少且价高,学习条件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在每天的繁忙工作之余,人们还要投入学习,借着昏暗的烛光,他们克服身体上的疲倦以达到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不得不让人惊叹和佩服。一些成功人士有时曾面临着身体上的障碍——眼疾、肢体残疾或其他的病痛,然而他们顽强地克服了这些困难。相比之下,我们的学习环境优越,完善自我的机会众多,书籍汗牛充栋,但我们获取的知识却少之又少,难道我们不该以此为耻,好好反省吗?

完善自我意味着必须具备这样一种感知:对改进自我充满渴望。如果你有这样的渴望,那么只要战胜了自己,战胜那个玩物丧志的自己,就能成功地完善自我。我们应该避免做一些无聊的事情,诸如看闲书、打扑克、玩台球、讲故事、盲无目的地闲逛等,用来做这些事的时间都应该被好好利用起来。对于那些力求完善自我的人来说,“在他们的道路上有一头狮子”,这头狮子就是自我放任,我们只有战胜这个敌人才能够取得进步。

我无需知道一个年轻人整天所做的事情,只要知道他是如何利用晚上的时间,我就能够预测他未来一生的状况。他把玩乐消遣看得越重要,那么他未来一生中物质化程度就越高。反过来,他若把玩乐消遣视作自我放任,认为它只是毫无意义地消磨时间而已,那么他未来将会取得成就。

人们年轻时利用休闲时间的方式,往往为以后的人生定下了基调。它让人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否已经死亡,或者他们是否把人生仅仅当作是一次享乐的旅程。

很多年轻人或许还没有意识到玩物丧志的危害,当你把整个晚上或休假的时间任意地挥霍掉时,它并没有给你品格的塑造带来任何益处,相反你的品格在逐渐堕落。

年轻人经常会发现他们一不留神就落后于自己的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好好审视自己,就会发现他们曾一度停止过努力,浪费了许多可利用的时间,没有进行广泛的阅读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当别人在进步的时候,他们自己却故步自封了。

把休闲时间用于阅读和学习是一种正确的方式,这也正体现了你高贵的品性。历史上有许多利用休闲时间来进行学习的著名事例。成功人士们没有把休闲时间用来玩乐的意识,而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哪怕牺牲一部分睡眠时间和进餐时间。

伊莱休·伯里特当年的学习环境极其艰难,但是他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美国著名的慈善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若将今日的年轻人置于和他同样的环境,恐怕能成大器者寥寥无几。伊莱休·伯里特16岁时在一个铁匠铺当学徒,他整个白天都必须在那里工作,甚至有时还需要加夜班。但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他还是做到了不断充实自己。他随身携带一本书在口袋里,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看,晚上看,休息时也看,甚至吃饭的时候也在看,他利用了任何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点滴的时间也不放过,而这些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常常是不加利用,任其随意流逝的。每天早上,当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或者贪于玩乐的孩子还在床上伸懒腰、打哈欠、刚将眼睛睁开的时候,年轻的伯里特就已经在学习了。

由于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我完善的如饥似渴,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一位富有的绅士曾提出资助伯里特去哈佛读书,但是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得到教育,即便每天需要花上12~14个小时的时间在铁匠铺里工作。他是一个有坚定决心的孩子。他抓住工作间隙中点滴的空暇时间,并把它们当做黄金一样珍惜利用。他与格拉德斯通一样,都相信现在节约时间,以后就会有大的回报,现在若是浪费时间,自己就会退步。伯里特在铁匠铺上班之余,凭借自己挤出来的点滴零碎时间学习,仅在一年时间里就掌握了7门外语。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令我们难以想象。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没能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能力,而是我们不够勤奋。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职员的脑子要比他们的雇主的脑子更聪明,能力也更强。但是这些聪明的职员们却无心提高自己的能力,他们的头脑被享乐主义所占据,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玩乐消遣上了。等到他们年纪越来越大时,他们就越发意识到自己这一生只能靠给别人打工为生,继而开始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