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料定孙权有联合之意,所以决定随鲁肃前往江东说服孙权共同对抗曹操。到了东吴,孙权并没有马上接见诸葛亮,而是先让他会见江东群臣,然后再共商大事,这是孙权很高明的地方。如果他一听说诸葛亮来了,二话不说就先请过来见面,就会留下很大的后遗症。因为这件事不是孙权跟诸葛亮就可以决定的,否则他们两个人谈妥就好了,还管东吴的大臣干什么呢?只是那样的话,就无法出现孙权所希望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局面了。所以孙权决定先让诸葛亮去碰碰钉子,看看他能否说服张昭等人。如果说服了,孙权借力使力就解决了很大的难题。如果诸葛亮连这些人都说服不了,孙权就要重新考虑是否应该跟刘备联合起来抵抗曹操了。于是孙权跟鲁肃讲,先让诸葛亮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让他会见东吴大臣,然后再一起议事。
但诸葛亮怎么会有心情休息呢?他内心万分焦急,刘备那边危险重重,孙权这边早一天下定决心联合抗曹,刘备那边就早一天得到保障。但他也不能强行去见孙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于是只好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急事要缓办。急事急办,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急事缓办,先让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再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走,才会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当。
鲁肃安排诸葛亮跟江东谋臣见面,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整天把这些人当作个案研究,因此对他们的情况一清二楚。但诸葛亮并没有显露出来,而是见谁都说久闻大名、久仰久仰。诸葛亮从来不轻易把自己的真相显露出来,这是非常高明的。
落座后,诸葛亮知道,自己再怎么跟他们讲都没有用,倒不如先听听他们怎么说。所以他并不先开口,而是从容不迫地拂拭着扇子,看哪一方会先沉不住气。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要想达到诸葛亮的这种境地,需要靠后天不断地修养。
在双方都不开口的情况下,张昭率先发难。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刘备未得他时还能割据城池,有了他后反不如当初,难道管仲、乐毅就是这样的吗?诸葛亮面对东吴群儒,不但不谦虚,反而夸口自大,说新野兵马不到一千,却以火烧水淹抵挡了夏侯惇和曹仁的数万兵马,就是管仲、乐毅也未必能如此。诸葛亮一个人要面对那么多人,而且所有人都对他不怀好意,如果他再谦虚,岂不要被众人压死?如果他一来就请各位多多指教,说自己那边处境危险,请东吴相助一把,那大家就会一起把他轰出去——原来你是想求助我们东吴,借助我们的力量去抵挡曹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诸葛亮不能用常态来表现。所以他出其不意,用毫不谦虚的口吻,张口就让大家奇怪他怎么会这样说话。只有这样,群儒才会把诸葛亮当对手,诸葛亮的实力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只有人家把你当对手,你才会产生抵抗的力量,否则如果所有人都不把你当对手,你就无从显示力道了。因此,我们平常一定要谦虚客气,但在特殊情况下,就得当仁不让。
诸葛亮有备而来,对东吴所有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研究过各个诸侯及其手下人物的性格及经历。像东吴这些文臣,每一个人他都有一套资料,包括这个人是怎么来东吴的、后来表现如何、在孙权心目中有何分量、会讲什么话,诸葛亮事先都有很仔细的研究,因此现在才会胸有成竹,相信凭自己一张嘴,就能让那群文臣哑口无言。
果然,只要谁顶撞诸葛亮,想给他难堪,诸葛亮就马上指出那个人的丢人的事。一个人的底细要是被别人摸清楚了,就会变得很没有底气,再加上句句击中要害,气势自然会降下来。之前那些东吴文臣气焰很足,想在气势上压倒诸葛亮,没想到被诸葛亮这么一还击,立马就无言以对了。
诸葛亮在辩论中说自己不治经典,这是什么道理?中国人说没钱就是很有钱,说有钱反而往往都是装的。一个很有钱的人不会在乎骑一个破自行车,但要叫一个没多少钱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小资去骑破自行车,打死他都不会骑,借也要借一辆汽车来开。这就是内外虚实的呈现,里面一实一虚,外面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同样,一个没读什么书的人最怕人家说他不读书,因此一定要装得很有学问的样子;而一个学问很充实的人,别人怎么笑他,他都根本不在乎。诸葛亮将经典研究得一清二楚,因此才敢说自己从来不治经典。那些文臣一天到晚读死书、治经典,只会背一些古人的词句,却根本做不到活学活用。而诸葛亮却能活用各路经典,这是他赢过东吴文臣的地方。
一个人的基本功要好,基本功不行就去工作了,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果诸葛亮第一次去江东就被群儒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他出山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他没有那个才气,也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还不如安心隐居山野。
其实,借东风也没什么神秘的,不过是运用了一点儿天文学的知识,吹东风的时候偶尔会有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吹西风,诸葛亮准确地掌握了这个规律,并且运用到战争中了。对任何工作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甚至在一开始做的时候就要预想到会遇见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想好解决方案与应对方法,这样才能临危不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