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诚感人,以德服人

以诚感人,以德服人

时间:2023-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孙权因为害怕刘备反攻,派人到南中,散布蜀军失败的消息,并鼓动南中兴兵作乱,以威胁蜀国。见此情形,诸葛亮深感无奈。这一点,我们要非常感谢诸葛亮。这一点,马谡倒是和诸葛亮不谋而合。随后,两军交战,孟获派出的两员大将战败被俘,诸葛亮亲自为他们松绑,并热情地款待他们。因此,诸葛亮死后,孟获那边的人不但痛哭不已,而且还替他造庙。

孙权因为害怕刘备反攻,派人到南中,散布蜀军失败的消息,并鼓动南中兴兵作乱,以威胁蜀国。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当然想过自己的处境和出路。这时候退休,归隐山林,不但说不过去,而且实际上行不通。魏、吴一定会派人来礼聘,如不答应便可能会谋害他全家。如果干脆向魏或吴投降,把这个烂摊子甩掉,那当初又何必下山,徒然辛苦这么多年?算来算去,只有硬着头皮,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熬到诸葛亮这种地步,已经是毫无退路了。既然如此,当初的隆中对是不是应该修正一下,以便做好准备,重新振作起来,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呢?

建兴三年,蜀国边境的蛮王孟获联合建宁太守雍闿起兵犯境。诸葛亮得知消息后,上奏朝廷,决定亲率大军前去平定叛乱,可是后主刘禅却只在后庭斗蟋蟀,迟迟不来上朝。见此情形,诸葛亮深感无奈。

在历代的皇帝中,有很多是自愿登基的,有的甚至是想尽办法才登上皇位,但也有很多根本就不想当皇帝,只是被迫才当的,刘禅就属于后者。像他这样的人,我们可以把他叫作制度上的悲剧人物,因为是当时的制度害死了他。

刘禅不喜欢上朝,一心只想着玩,以他的个性和当时的处境,就算想当这个皇帝也当不好,何况他根本就不想当。勉强刘禅当上皇帝又能怎么样呢?刘禅后来之所以很相信宦官,就是因为只有宦官整天陪着他玩。一个是看到他就讲道理的人,一个是看到他就陪他玩的人,他当然更喜欢后者。这样一来,诸葛亮就很为难了,他是刘禅的辅佐大臣,样样管就显得太霸道了,很容易让人怀疑他的动机,所以诸葛亮知道刘禅因为斗蟋蟀而不上朝,并没有多加劝说。

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当时的世袭制度不好。很幸运的是世袭制度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看《三国演义》,一定要把制度的问题撇开,不能再学那一套,难道只有刘家的人才能当皇帝?不一定的,改朝换代已经不是一两回了。自家人有能力继续当皇帝,当然没有话讲,可要是没有能力,何不让有能力的人当呢?

诸葛亮如果是想通过攻打孟获,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吗?诸葛亮决定亲自去打孟获并非为了别的,而是因为孟获犯境在先。

我们中国人说,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可是你打我,那我不能不抵抗,因为我们要固本安边。诸葛亮此番是为了安边,而不是为了侵略,不是为了使南中成为蜀国的殖民地才去打孟获的,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刘禅听说诸葛亮要亲率大军去平乱,非常紧张,马上说“相父不要弃朕而去,否则吴、魏来犯怎么办?”如果刘禅自己想管事,那他会恨不得诸葛亮走得远远的,最好能在外多打几年仗,自己也好治理国家。可刘禅这样说,就足见他根本没有那种想法,他非常依赖诸葛亮,并不想打击诸葛亮或夺诸葛亮的权,自己好作主张。

其他大臣也劝说诸葛亮不要亲征南蛮,但诸葛亮坚持己见,不为所动。要是诸葛亮是个很霸道的辅佐大臣,他说要亲征南蛮,谁敢有不同的意见呢?现在有不同的意见,就说明他这个人并不霸道。从周围的人跟诸葛亮的互动来看,说明诸葛亮平时还是很尊重大家的,否则他说你们凭什么反对我,或者说吾意已决,谁再反对就斩,也行啊,可他从来没有这样,这是诸葛亮非常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他跟其他辅佐大臣不一样的地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孟获所代表的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不如我们中原发达,当时如果没有诸葛亮去攻打孟获,西南的开发又要推迟若干年了。这一点,我们要非常感谢诸葛亮。诸葛亮开拓西南,并不是去侵略少数民族,而是用自己的文化去吸引他们,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归顺我们,这才是我们爱好和平的表现。还有我国的东北一带,也不是靠打仗得来的,靠打仗会死伤很多,而且还不一定会成功,而靠先进的文化就不一样。我们知道,满清入关之后,前几位皇帝都非常热情地主动汉化,就是因为中原的文化先进,否则要中原人主动去汉化满人,谈何容易?

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现在有些人一提到文化就想到物质文明,这是我们应该反省的地方。文化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我们胜过世界其他民族的,是非物质的文明。虽然近四百年来我们在物质文明上输给西方,但我们还有更好的非物质文明值得好好发扬。诸葛亮当时就是利用文化上的优势去跟孟获互动,这个跟打孙吴和曹魏是不一样的。

诸葛亮亲率大军到达云南后,驻扎在永昌城中,一夜,随行而来的大将马谡,来到诸葛亮帐中,诸葛亮便趁机询问马谡对此次交战有何高见,马谡说擒拿孟获容易,让孟获心服很难。马谡说的这一点让诸葛亮非常欣赏,因为诸葛亮知道,要打孟获太容易了,一个礼拜就能把他打下来,可是要想让孟获心服口服却不太容易,就算打赢了他,蜀军一退,他又要反叛了,这样害得自己疲于奔命不说,还会影响蜀国的北伐大计。但是现代的西方国家就没有诸葛亮的这种想法,他们认为我比你强我就要打你,还要把你打得不能翻身,却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双方扯多少年都扯不完。诸葛亮一开始就想去感化孟获,而不是强行地去压制;要让他们心服口服,而不是存心要把他们打得很惨。这一点,马谡倒是和诸葛亮不谋而合。随后,两军交战,孟获派出的两员大将战败被俘,诸葛亮亲自为他们松绑,并热情地款待他们。

这种事情如果是曹操来做,我们就会说曹操是想收买人心,可是由诸葛亮来做,我们就会说诸葛亮是想收服人心。一个是收买,一个是收服,不同的人来做,我们给予的评价也不一样。想收买人心的人所做的事情并非出于真心诚意,而是为自己接下来的为非作歹做掩护。可是诸葛亮没有这种想法,他收服人心的出发点是想大家好好相处,彼此谅解,并不是自己要从中获得什么利益。因此,诸葛亮死后,孟获那边的人不但痛哭不已,而且还替他造庙。这些都不是诸葛亮想要的,一个人不想要而自然获得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如果诸葛亮勉强他们一定要这样做,那他死后孟获那边的人肯定是高兴而不是悲伤,这其中的道理非常值得我们用心体会。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对自己人比较严苛,对外国人比较宽松,其实这才是一个文化大国应有的心态,但是千万要记住,只有自己的文化优势还在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否则就是懦弱的表现。诸葛亮现在不是懦弱,也不是怕死,他有文化上的优势,知道自己这样做对方不会说他是懦弱,好像自己打不过别人,想要别人手下留情一样。诸葛亮打败他们轻而易举,但他仍这样热情地款待,表现出来的修养与仁德,那两位南蛮将军也心中有数。

由于文化水平的差距,当时南方人跟中原人的表达方式不大一样,这两位将军说话相当直接。他们说并不是自己想打仗,只是首领孟获下令要打,作为下属没有办法不得不打。我们中原人大概不会讲这样的话,但是他们习惯于心里想什么就直接说出来,从他们的举止行动以及各种反应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文化跟中原文化差别还是挺大的。

诸葛亮宴请完孟获手下的两员大将,便送上厚礼,放他们回去了。不久后,蜀军与孟获再次交战,诸葛亮略施小计,便生擒了孟获及其部众。

孟获当然不服,老实讲是因为他的文化水平不高。有见识的人会从中知道诸葛亮并不简单,没见识的人才会觉得他徒有虚名,不过如此而已。现在孟获看不懂诸葛亮,所以他马上就要吃亏了,包括跟他在一起的人,都要跟着倒霉。

诸葛亮释放孟获,孟获连谢都没谢一声。因为他认为诸葛亮是耍诈擒获自己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习惯正面交战,根本就没有什么兵法。可是诸葛亮没有必要跟他硬拼,略施小计他就跑不掉了。孟获不服气是孟获的事,诸葛亮怎样抓他是诸葛亮的事,我们只能说孟获中计是活该,谁叫他打不过人家呢?可是他就是不服,我们也要尊重,因为他不懂得其中的奥妙所在,只是用自己的水平来衡量。

其实诸葛亮不仅放走了孟获,还释放了随同孟获被擒的士兵,并且赠送他们酒食米粮。这样就是马谡所讲的要收服人心,而不是要侵略这块土地,把孟获这些人打死,你怎么知道除去了孟获,不会来个比他更坏的人呢?况且这些人很自然地让孟获来领导,一定有原因,外来人最好不要随便介入或者评判这些事情。

现在很多西方国家都不懂这些,老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说别人不对。你怎么知道撤了这个领导人,换下一个领导人就不会乱呢?诸葛亮那么早以前就看懂了这些,这是西方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都应该好好学习的。

诸葛亮善待士兵,还送他们粮食,士兵们感动之余,一定会慢慢地传出去,说诸葛亮多好,不是来打他们的,而是来照顾他们的。一个是侵略人家,一个是教化人家,这是西方跟我们最大的不同。

诸葛亮善待孟获,但孟获并不领情,回到山寨就开始谋划反叛了。但这次依然以失败告终,孟获的将领趁孟获酒醉,把他捆绑起来送给诸葛亮。

诸葛亮还是以礼相待,因为他根本就无心杀孟获,而是想收服他,否则第一次就杀了。孟获对诸葛亮说,这次只要放他回去,他就会率众来降,当然不会是真话。要投降现在投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回去率众来降呢?所以这分明就是孟获的遁词。可是,诸葛亮还是装作信以为真的样子答应了他。要是诸葛亮把脸一板,当场揭穿孟获的谎言,看起来很聪明,结果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然而诸葛亮是个真正聪明的人,平常不会表现出很聪明的样子,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深藏不露。

凡是想迫不及待地表现出来的聪明都是小聪明,真正大智的人是若愚的。看起来笨笨的人才可能有大智慧,看起来非常聪明的人其实都不过如此,这种道理只有中国人最清楚。一个人不懂得含蓄,不懂得深藏不露,知道点儿什么就赶紧外露,是很粗浅的表现。现在诸葛亮装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更能显示出他的智慧。

孟获一再被擒,都不心服,怎样对待这样的人?如果诸葛亮现在放弃当初的计划,那他大老远地赶来不就前功尽弃了吗?就像很多父母,都说拿自己的孩子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怎么说都不听,想放弃教育了。父母把孩子养这么大,现在放弃了,那以前受的苦有什么意义?所以,就算碰到孟获这样的人,诸葛亮也不应该放弃。

孩子不可能没有救,只是父母的力道不足而已,哪天力道足了,孩子就听你的了。孟获就像个不听话的小孩儿,要是诸葛亮的耐心不足,第一次对他笑眯眯的,第二次对他还算客气,第三次就翻脸斩了他,那就说明诸葛亮前面都是装的了,并没有什么诚意。一个人要经得起对方的考验,这一点诸葛亮做到了。他第一次抓到孟获后笑笑,孟获不知道是真是假,第二次也很热情,孟获还不知道是真是假,诸葛亮就这样捉了放,放了再捉,孟获使出各种招数,诸葛亮逐一破解,总共七次擒得孟获,七次都无条件释放了。

诸葛亮最后一次释放孟获,还送了一些粮食和衣服给孟获的军士,告诉他们回家好好过日子,不要老想打仗。一经战乱,军士死的死,伤的伤,日子很不好过,所以都发自内心地请求孟获不要再打了。孟获可能也觉得这样打下去对不起自己的部队,心也开始软化了,只不过以他的个性,要他马上表示投降恐怕还做不到。

孟获一定也没有想到,连妻子祝融夫人也劝他投降。他周围的人一开始都跟他站在一起,要共同对付诸葛亮,现在一层一层地剥掉了。此时孟获可能觉得自己慢慢变得孤单了,渐渐脱离群众了,于是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分了。这些都是诸葛亮想要达到的效果,现在逐渐在兑现。可见,很多事情刚开始好像没有效,但随着力道加强,就开始产生作用了。

孟获表面上还是很坚强,认为诸葛亮每次都引他上当,这样的胜利是不光明的,所以始终不认输,语气还是很硬,说一句“我不投降”就走了。他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叫人送干粮给他,告诉他好走,好好去找一个地方。这么一来,孟获最后的一道防线就崩溃了。

如果孟获被诸葛亮追赶、辱骂,他还会抵抗,而诸葛亮却完全尊重他的选择,他真正地被感动了,觉得自己太不像话了,做人不能这样。所以后来他跟诸葛亮讲,虽然自己没有经过什么教化,但是心也是肉长的,自己如果再不投降就是无耻。孟获此次投降是真心的,而且是长远的。

孟获投降,率众把土地献给诸葛亮,他是诚心诚意要投诚的,从此归顺蜀国。如果诸葛亮接受,就表示南川成了蜀国的殖民地,那跟外国侵略并无二样。然而,诸葛亮原封不动地还给孟获,说仍旧由他来管,所有的人民和财产蜀国都不会动。孟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又恳求诸葛亮指派官员来治理此地,诸葛亮说一切照旧,这次来是为了修好,不是来占领土地、统治人民的。诸葛亮用实际行动,使得所有南中人民永远感谢他的好意。

诸葛亮没有带回任何奴隶,没有掠夺任何财产,也没有指派一名官员,反而使得南中人民自愿归并到蜀国,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中华民族不靠侵略来扩大版图,只是把自己的德行修得非常好,使得四方的人闻风而来,自愿归属到我们的版图里,这种状况是世界上非常少有的。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值得吗?肯定是值得的,因为从那以后,诸葛亮不再担心南方作乱,从而可以一心一意地完成北伐使命。当然,这个使命能不能完成,那是另外一回事。他千里迢迢来到这不毛之地,历经千辛万苦,用无比的忍耐,最终获得了非常显著的胜利,而这种胜利并不是带回什么有形的东西,而是带来无形的、长远的和平,这才是老百姓最大的福气,这才是真正的胜利的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