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养接班人的远见

培养接班人的远见

时间:2023-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终究免不了一死,因此,每个人年老的时候,大可不必惊慌,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所有的事情办完再走。所以接班人的妥善安排十分必要。诸葛亮却认为这并非万全之计,不予采纳。诸葛亮听说姜维侍母尽孝,这成为他思索的重点。冀县并非军事要地,但是他的母亲居住在那里,现在听说诸葛亮派兵攻打,他想到自己的母亲处境危险,非常慌张。姜维带兵前往冀县,在城外与魏延交战,魏延依诸葛亮之计诈败而逃。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因此,每个人年老的时候,大可不必惊慌,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所有的事情办完再走。不如效仿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潇洒态度:“酒店打烊,我就走!”来去清白,何必挂虑?但是,对事业和组织而言,则不能说走就走,撒手不管。因为群龙无首势必会引起各种纷争,造成很大的混乱与危机。所以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绝对不能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只要出现了这种局面,势必会引起各种矛盾,造成很大的混乱与危机。所以接班人的妥善安排十分必要。将育才制度化,让继任者承接得宜,才能保证组织的长远发展。

诸葛亮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蜀汉的一位领导者,他有责任培育继任者,让事业得以生生不息,不至于因为他的去世而导致蜀汉的衰亡。

祁山在现在甘肃礼县东、西汉水的北侧,位于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进军路线上,山上有十分坚固的城池,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对魏延一开始就没有好感,要不是刘备劝阻,早就砍了他的头。后来刘备一再提拔魏延,并让他随同入川。魏延东征时已封为镇北将军,甚得刘备信任。这次追随诸葛亮北伐,他向诸葛亮建议取道子午谷,攀援秦岭,然后直扑长安。诸葛亮却认为这并非万全之计,不予采纳。魏延怏怏不乐,幸亏赵云以半百高龄,连斩曹军五将。关兴、张苞建有奇功,魏延趁机骗取安定城。蜀军士气大振,打算攻取天水。

中郎将姜维向天水太守马遵献策,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待赵云来攻打时,才内外夹攻。此计果然奏效,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冲开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幸好张翼、高翔赶来救援,赵云才得以逃回大寨,向诸葛亮说中了敌人之计。又说姜维年纪轻轻,功夫了得。当地人告诉诸葛亮: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三国演义》我们看到现在,应该很清楚一句话,叫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会培养出一些人才,人才不会集中在某个地方。南中的孟获是个人才,西北的姜维也是人才,到处都有人才。所以诸葛亮经常说,不要小看当地的人,当地人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现在姜维就是这样,虽然地处偏僻,却年纪轻轻就有大将之风。因此,我们到一个新地方,千万不要自大,一定要尊重当地人,入境随俗,先了解适应,然后再提意见,这样会比较实际。

一个人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他,不赏识他,而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直到有一天伯乐来了,一眼就看出你是人才。我们常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姜维就是一匹千里马,需要有伯乐来慧眼识英才。

赵云就是一个伯乐,他见多识广,除了会打仗,还会识人,一交手就知道对方的高下。韩德的四个儿子一出手,赵云就知道不过如此,很快就将他们斩于马下。但是碰到姜维,赵云觉得这个年轻人了不起,此地会有这样的人才,真是出乎意料,因此回去后就告诉诸葛亮,姜维不简单,对他要另眼看待。

诸葛亮感叹遍访贤士,尚未遇见姜维这样文武兼备的人物,他在想什么?诸葛亮因为太操劳,年纪虽不大,但体力已衰弱,日渐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注意寻找传人,授予自己生平所学,以期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因此,当诸葛亮听说有姜维这号人物时,感觉很好奇,姜维的事迹听得越多,就越觉得这是他要找的人。

中国人常说年少时要慎选师父。年轻人如果跟错了师父,学五年就等于浪费五年,而且后患无穷,现在的人随便拜师,其实是不合适的。但同时,年老时也要慎选徒弟。纵观历史,很多师父把徒弟教得很好,但十个师父有八个死在自己徒弟手上,因为徒弟若不干掉师父,就不可能取代师父的地位。因此,很多师父就留一手,这也很糟糕,如果每个师父都留一手,技艺就会一代不如一代。诸葛亮走的是正道,并不想留一手,但他也深知随便收徒非常危险,因此一直以身作则,非常重视这件事情,非常谨慎地选徒,现在他选中了一个人,就是姜维。

诸葛亮听说姜维侍母尽孝,这成为他思索的重点。当年徐庶跟刘备在一起的时候,曹操得知徐庶很孝顺母亲,就把徐母当作人质,骗徐庶过来。现在,诸葛亮听说姜维很孝顺,也想在姜维母亲身上动脑筋。

这一点,诸葛亮跟曹操在形式上可能是一样的,但动机和结果却截然相反。从动机上看,诸葛亮诚挚地邀姜维过来帮忙;曹操则不管徐庶跟自己立场是否相同,不管徐庶愿意与否,都要强迫他过来。从结果上看,姜维会得到重用,人尽其才;而徐庶在刘备那边不能够发挥才干,只是迫于无奈才依从曹操,他在曹操身边简直是受罪,曹操也并不在乎。所以,我们看事情要重视动机和结果。如果只看到形式,就说诸葛亮跟曹操一样,那是不合理的。

得知姜维之母住在冀县,诸葛亮派魏延前去攻打。别的地方被攻陷,姜维都会指挥若定,颇有大将之风,可是一听说冀县被打,他就特别敏感。冀县并非军事要地,但是他的母亲居住在那里,现在听说诸葛亮派兵攻打,他想到自己的母亲处境危险,非常慌张。这也证明,姜维确实很孝顺。

姜维带兵前往冀县,在城外与魏延交战,魏延依诸葛亮之计诈败而逃。魏延那么轻松地将姜维骗入冀县,姜维为什么不会怀疑?可见对于一个侍母至孝的人,得知母亲有难时,必定第一时间前去搭救,往往不会先冷静地分辨真伪,以防受骗。现在姜维心中别无他念,只想救母,所以轻易地就上当了。

诸葛亮叫夏侯楙帮忙招降姜维,他只想保命,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所以满口答应,而自己却对来龙去脉一无所知,这就是天命。如果夏侯楙有点儿智慧的话,一定会想:姜维有这么重要吗?是我重要还是他重要?为什么让我去招降他?是不是他将来会怎么样?可夏侯楙根本没有去想,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使他这么糊涂。可见,人是很有意思的,时而聪明时而糊涂,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一个脉络,知道什么时候该聪明,什么时候该糊涂。

我们常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此话不假,我们作为旁观者时,对错是非、前因后果都一清二楚,好像我们很高明。可是一旦身处其境,我们就不辨真伪、稀里糊涂了,这都是因为人有私心。夏侯楙现在就有私心,他不管姜维怎么样,也不管魏军怎么样,只求保住性命,所以就很糊涂,容易上当。

夏侯楙投降其实也是假的,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逃回魏国,因为他在魏国有地位,在蜀国不过是个降将。这一点诸葛亮很清楚,诸葛亮就是利用夏侯楙的这种心理,来玩一出游戏。

夏侯楙在去冀县的路上,碰到一群自称来自冀县的老百姓,说姜维已经投降诸葛亮了。夏侯楙有些疑惑,果真如此的话,诸葛亮为什么还叫他去招降姜维呢?再找其他老百姓问,都是这么说,又见这些百姓的衣着打扮都是冀县的,夏侯楙就深信不疑了,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诸葛亮设计骗他。兵荒马乱中,一般人都容易被片面的资讯所蒙蔽。

如果夏侯楙有点儿警觉性,叫探子去探明真假,再想想原因,就不会上当了。可是他没有,可见他脑袋空空。夏侯楙一到天水就大骂诸葛村夫,又说姜维已经投降,这样一来,就把姜维推上了绝路。这正是诸葛亮要夏侯楙做的。

如果以职位衡量,夏侯楙是都督,姜维不过是将领,夏侯楙分量要重一点儿。好不容易抓到都督,为了一个姜维就将其轻易放掉,合算吗?这得看怎么算,如果按照目前的状况,当然不合算,可如果往长远看,将来姜维为蜀国做出的贡献,显然是夏侯楙不能比的。

所以,我们看事情不能光看眼前,一定要看长远。可惜现在的人多半以眼前利益为重,没有想到未来。当然,要具备这种眼光是需要历练的。诸葛亮很清楚,抓夏侯楙易,收服姜维难,而姜维人才难得,无论如何要收过来好好教导,所以诸葛亮这次特别用心,将擒孟获时总结出的一套以柔克刚的方法用在姜维身上,效果显著。

见蜀军正在运粮,姜维前去拦截,途中却中了蜀军埋伏。老实讲,即使诸葛亮这么高明,偶尔也会中计。思维再缜密的人也难免有疏失,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命中。姜维此时方寸已乱,无法像平常那么镇静,因此也会犯错,会中诸葛亮的计。何况,姜维遇到的是比他更高明的诸葛亮。所以,姜维上当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姜维比诸葛亮还高明,他可能早就出头了,早就取司马懿而代之了。所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个道理始终是存在的。

当姜维返回冀县时,发现城池已经被魏延占领,只得改走天水。姜维到了天水,以为回到家了,高喊“快开城门”,但城上却乱箭齐下。因为夏侯楙到天水后告诉太守马遵,说姜维已降诸葛亮,所以大家都视姜维为敌人,当然不会放他进城,甚至放箭想把他射死。这也是诸葛亮设计所要达到的一种结果。

正当姜维四面受困,走投无路时,他的母亲却突然出现了。姜维的母亲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以一个妇道人家,现身于乱军当中。这绝非偶然,而是诸葛亮的安排,是要在非常安全的保障之下,让他们母子相见。诸葛亮老早就跟姜母沟通好了,他告诉姜母你的儿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非常赏识他,他在曹魏的领导之下,终究没有好日子过,就算官升得再大,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他能够归顺我们蜀国,可北定中原,重振汉室。姜母对这些也早有所闻,所以当她看到诸葛亮的时候很高兴,说姜维应该跟诸葛亮才对,现在诸葛亮肯收留他,作为母亲,她非常感谢。相比之下,曹操跟徐庶母亲的互动过程就完全不同。

姜维的母亲说姜维好糊涂,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熟悉。当年徐庶回到许都去见母亲,徐母第一句话就说:“儿啊,你好糊涂!”天底下母亲的心情是相同的,在母亲的心目当中,儿子再大也还是孩子,如果做错了事情,必然是犯了糊涂。

现在姜母一见姜维就说,你好糊涂,有这么好的机会,居然还执迷不悟,还在打什么呢?赶快过来拜见诸葛丞相。姜维想了想,前有诸葛亮,后有关兴,根本没有退路,只好投降。诸葛亮慌忙下车而迎,拉着姜维的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天遇到你,吾愿足矣!”

少年慎择师,老年慎择徒。诸葛亮说的是真心话。姜维大喜拜谢,共商取天水、上邽的计策。于是天水、上邽、冀县三地悉归蜀汉。远近州郡,也都望风归降。诸葛亮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这一次北伐,获得姜维这一员大将,确实是最大的收获。诸葛亮自知年纪逐渐变大,急需培养接班人,得到姜维,当然是“吾愿足矣”。

一个人到底是圣贤还是凡人,关键在一个字——“无”,“无”的程度高,他就是圣贤;“无”的程度低,他就是凡人。就像出门不带钱的人才是有钱人一样,一辈子老在“有”这个层次打转的人,其实很可怜,就是我们所讲的“想不开”。非要抓住权力不放的领导,身心疲惫,你要权力干什么?你认为“有”就有,你认为“没有”就没有?员工尊重你,你没有也等于“有”;员工不尊重你,你“有”还是等于没有。其实“有”和“没有”,是如影随形的,是永远并存的,不可能割裂的。

一个领导在创业初期,确实应该亲力亲为,带领大家一起奋斗。但当企业走上正轨后,领导就要逐渐放手,将权力移交给下属。这就像教小孩子走路一样,当一个小孩儿蹒跚学步时,你扶着他,他才敢走路;如果你一开始就撒手不管,小孩儿就会摔倒,以后他就不敢走了。等他渐渐走得稳了,就要放开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如果此时你还不放心,还要扶着他,那他一辈子都不会走。

管理员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开始,领导要带着员工,教会他们怎样做,否则是不负责任,领导的责任是保证员工能够完成工作。员工成长到什么程度,你就放手到什么程度,这个“度”要自己去拿捏。

“无”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到合理的地步。很多领导都是从“有”开始的,所以舍不得放权,或担心员工做不好,这样一生占有权力会很辛苦。刚开始,领导要样样做给员工看,因为你有经验,知道该如何做。等你把所会的知识都传授给员工后,就要逐渐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而你得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员工成长了,你也得成长。当你的员工不太相信你,或者他们给你提出很多意见,或者你交代的事他们推三阻四,甚至玩点儿花样,你就应该明白问题出在你身上,要从自身找原因。老是责怪别人的人是不可能成长的,而随时检讨的人,才会不断地提高。

其实,人生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有”,到死亡以后就变成“无”。领导者要体会到这一点,从“有”慢慢修炼到“无”。在“有”的时候,你会不断成长,越来越好;当你过了50岁之后,渐渐地腿没有力气,眼睛模糊,牙齿松动,头发掉落,就应该进入“无”的境界。如果这时候你还要继续奋斗的话,就会有损健康。就像诸葛亮一样,他是智慧的化身,且一生勤勉。当了蜀国丞相后还凡事亲力亲为,就连处罚士兵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过问,生怕别人处理得不公正,结果劳累过度,英年早逝,给蜀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领导应该做无形的工作。有形的、具体的工作,要交给基层员工去做。领导做的都是伤脑筋的工作,伤脑筋谁看得到?但是伤脑筋是有作用的,想想这个人为什么不高兴,怎么抚慰一下;想想那个人是不是太嚣张,怎么牵制一下。这些都是无形无迹的,写工作报告的话根本写不出来。培养接班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正道,企业能否得以延续在此一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