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要奢求自己的寿命可以无限延长,死后躯壳不会腐烂,甚至还会复活,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使自己的精神永存于人间。比如老子、孔子、孟子,他们的寿命早已结束,躯体也早已腐烂,但他们的精神留了下来。诸葛亮也想如此,所以他决定,无论多么辛苦也要把最宝贵的心得传下去。我们到现在还记得诸葛亮,就表示他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从中受益匪浅。
诸葛亮夜观星象,客星倍明,主星幽暗,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姜维提议用祈禳之法加以挽回,诸葛亮遂授以禳星之法让其准备,以此延长自己的寿命。对此我们没有权力说它没有用,也没有资格说它没有用。就算你说它有用,我们也没有资格说它有用,所以对这种既不能反对,也没有权力去赞成的事情,我们只好存疑,所谓存疑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感觉。
但是,我们知道,诸葛亮并不相信祈禳之法,也并非真的要靠这一套来延长寿命,这完全是一种障眼法:第一,可以安定人心,告诉大家不要惊慌,只要他作法,就可以再活12年;第二,可以趁机调养身体,因为最起码能有一个不受干扰的场所,能够安静调养身体;第三,他要观察一下军中的状况,然后再做最后的决策。
关羽和诸葛亮晚年都过得这么辛苦、艰难,值得吗?我们知道,英雄最怕的就是白头发。一个人白头发一出来,就说明体力衰退、精力不足了,后面的时间也有限了,心里就会有压迫感。所以,关羽到最后,不像年轻时那样洒脱,败就败了,以后再杀回来就好了,他知道自己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身手没有以前灵活,受伤后也恢复得很慢,所以做什么都顾虑重重。诸葛亮也一样,他如果这个时候还年轻力壮,时间和精力都很充沛,就会无所畏惧,可是他知道自己身体已经不行了。
老天这样安排其实是合理的,因为任何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必然的过程,因此诸葛亮急着传授姜维兵法,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最起码要有一个可靠的人替他完成。
看到诸葛亮,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开始想想自己,当阶段性的任务完成以后,下一个阶段要怎么去做。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对接班人要特别用心,每一个家庭对继承人要特别教养。
话说回来,关羽和诸葛亮都过得这么辛苦,值不值得?我觉得当然值得。如果你有机会做关羽,你不做吗?如果你有机会做诸葛亮,你不做吗?不做才怪!虽然很辛苦,但总归是值得的。
时值八月,秋风瑟瑟,诸葛亮在帐中施祈禳之法,地上布置主灯一盏及大小灯数盏。如果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寿命可增12年;如果主灯熄灭,则其必死。诸葛亮传令闲杂人等不得入帐,然后开始祈禳。
有人说诸葛亮祈禳,目的在逃避死亡,我想每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诸葛亮不会一心一意寄希望于通过祈禳来延长寿命,否则的话他会言行失常。他只是很平静地面对这件事。不过,他肯定想好好保护军队,使之安全地撤退到后方。前面已经分析过,诸葛亮有好几个可供实施的方案,但就目前的情况,唯一可行的恐怕就是让大家以为他真的在祈禳,使蜀军内部获得平静,他病重的消息就不会走漏,司马懿也就不太容易看出蜀军营中的变化,我想这是祈禳的最大作用。
一个人可以表达求生的意愿,但意愿能否达成,还得由老天决定,诸葛亮对此心知肚明。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要合理地怕死——生命可贵,不能轻生。中国人最反对的就是自杀,因为人没有权力自杀。好死不如赖活着,就算活得很辛苦,也要坚持下去,不能轻易放弃。但是,当你应该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不必逃避,不必恐惧,更不能怨恨。诸葛亮表达了求生的意愿,但他更知道知天敬天,听从天意。
由于蜀军长时间没有动静,司马懿怀疑诸葛亮病危,派夏侯霸引军前去哨探,魏延见有人偷袭,急忙闯进帐中禀报诸葛亮,没想到祈禳的主灯随之而灭。
如果祈禳的主灯不灭,诸葛亮经过一个周期,即一个礼拜的运气、打坐,身体也会有短暂的恢复。而现在秋风随魏延入帐,吹灭主灯,气氛为之陡转,变得很不安宁,病人很难承受这种打击。姜维非常气愤,认为魏延是故意的,但诸葛亮否认这种说法。我们也不能因此怪罪魏延,那样会不公平。魏延虽自以为是,但自有他的长处。我相信他不是故意的,虽然他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遗憾。
诸葛亮很理性,也很公正,绝不因私心而冤枉任何人。诸葛亮对魏延早有成见,且一直未消,所以才会认为魏延跟他不配合。但诸葛亮不会因此怀疑魏延阻止自己祈禳,要取自己的性命。
魏延率兵击退了来袭的魏军,而诸葛亮的祈禳也就此中断。为了能使自己的平生所学传承下去,诸葛亮又开始伏案写作,坚持要完成兵书。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自古以来,人都必有一死,没有人可以例外。可是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寿命太短暂,只有区区几十年。诸葛亮也这么认为,可他很清楚生死是由老天决定的。
诸葛亮躺在病榻上,将汇集平生所学的兵书传给姜维,并嘱咐其用心研读。接着,诸葛亮唤马岱入帐,附耳低声言语,授以密计。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做法是:如果话说得很大声,就是给所有人听的;如果话讲得很小声,就是专门给一个人听的。可见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只对马岱放心。诸葛亮没有交代马岱不要声张,但是马岱自己知道要保密——你这么小声告诉我,就是怕别人知道,何况所讲内容也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我就危险了。诸葛亮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马岱一方面很感动,一方面也很小心,因为这种事情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又唤杨仪进帐,说自己死后,魏延必反,特授杨仪锦囊一个。诸葛亮不怕杨仪泄露机密吗?他当然会担心,可他也知道如果顾虑重重,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更重要的是魏延对杨仪是一百个不服气,认为自己是大将军,而杨仪只是长史。二人素来不合,彼此间有很严重的矛盾,所以诸葛亮才会很坦然地把这件事情交代给杨仪,并说到时候只需按照我说的做就可以顺利除掉魏延。诸葛亮临终还在想着国家大事和全军安危,还在解决将来可能发生的难题,实在是让人敬佩。
人在死前是会回想往事的。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往事可想,所以很少回忆从前,多半会展望未来,因此小孩儿最喜欢说长大了要怎么样,而不会去想以前的事情。可当人老了以后,就不太敢想未来,因为未来是很短暂的,未来就是面对死亡,所以老年人最常做的就是回忆从前的辉煌,那样心情会比较愉快。
人在临终的时候,也一定会回忆起一生的种种。我们把它当作倒带,就像我们把一个片子放完以后,再把它倒回来,回想自己这一生到底怎么样,到底对不对得起自己,到底对自己有个什么交代。从幼年到青年、中年、壮年,一直到现在,尤其是那种很重大的事,比如伤害过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救过别人或者被人所救的关键性事件,都会一一呈现。诸葛亮也一样,这一路走来的各种事件,或欣慰,或懊恼,或感动,都会慢慢地回忆出来。
诸葛亮临终前,坚持出来看看营寨和将士。他不是舍不得把北伐这种博取大功的事情交给魏延、姜维,而是因为魏军的统帅是司马懿,如果没有司马懿,诸葛亮会很放心地让魏延、姜维出去打仗,自己在后面练兵,然而这些人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只要曹魏让司马懿带兵,诸葛亮就非要自己出来不可。诸葛亮每次听到司马懿被冷冻,就松口气,一听到司马懿又出来了,就有点儿担心。他看得非常透彻,其实当时整个曹魏难对付的就是司马懿一人。
所以,诸葛亮明知自己体力不支,也要出来看看士兵,这一招也是做给司马懿看的,因为他知道,只有他能吓唬得了司马懿。当然,他也很想跟大家告别,但他告别的方式跟一般人不一样,因为他要维护全军的安全,所以要装得很威严,好像是出来巡视,而不是告别。这种情况如果传到司马懿那边,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司马懿会以为诸葛亮的病好了。
将士不约而同下跪,请诸葛亮保重,一方面也是为他祝福,觉得他的病似乎好了,另一方面又感觉他好像离他们越来越远了,不像以前那样日夜跟军士非常亲密地接触。诸葛亮当然很清楚,大家的感觉会传递到他的心里头,所以他感动得泪流满面。
公元234年,诸葛亮迎着秋风,望着“克复中原”的旌旗,叹曰:“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说完,羽扇落地归天了。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病故,蜀军退兵的消息,急忙率兵追击蜀军。当他远远看到诸葛亮的车子时,不禁大惊失色。因为司马懿已经被诸葛亮吓坏了,他搞不清楚诸葛亮到底是真死还是假死,突然间看到诸葛亮,下意识就想赶快撤退。
诸葛亮早已预料到在他死后司马懿会来追击蜀军。因为如果司马懿不追,就无法向将领们交代,将来他的皇帝如果知道了,也会觉得他是怕得不敢打,那岂不糟糕?所以,他非追不可。一旦司马懿追击,蜀军一定会损失惨重,所以诸葛亮就交代,照着自己的样子雕一个木头人吓一吓司马懿,让他不敢再追。这就是诸葛亮,临终都不忘自己的重大任务,死了都不忘自己士兵的安危。
看到诸葛亮就这样走了,我想很多人都有不想再看下去的感觉。本来看《三国演义》看得很起劲,看到关羽死了,就不想再看了,觉得后面没意思,但忍不住还是继续看,因为还想知道结果如何。又看到诸葛亮也死了,就把书一合,真的不看了。谁是魏、蜀、吴的主人,谁最终一统天下,已经完全不重要了,他们不过是在那儿打乱仗而已。唯一值得关注的司马懿,给大家的印象很不好,他再怎么厉害,也无法取代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很多人谈《三国演义》的时候,对关羽的事迹很清楚,对诸葛亮六出祁山很佩服,但对诸葛亮死了以后的事情,都不太清楚,觉得这些已无关紧要。一个人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可以从后代人的心理反应看得很清楚。
蜀军利用诸葛亮交代的退兵之计,顺利摆脱了司马懿的追击。然而魏延却在半途烧毁栈道,断了蜀军的退兵之路。
魏延是不想让蜀军回西川,因为他认为诸葛亮死了,大家伤心归伤心,但国家大事还是要办的,自己可以带领大家继续北伐,而且一定会成功。魏延对自己的策略信心满满,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现在诸葛亮死了,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了。
而且魏延对诸葛亮让杨仪当统领很不服气,所以干脆把回西川的栈道烧掉,让大家都回不去,然后跟他一起去北伐。他以为大家会听他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一厢情愿。一个人一旦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就糊涂了,就不听劝告了,那么,他十有八九要走上死路。
王平怒骂魏延,说他造反。因为王平觉得魏延一直跟丞相唱反调,诸葛亮之所以不喜欢魏延,就是因为他有谋反的可能。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魏延是否真要造反,但他的这种行径和作风,确实让人生疑,难怪王平直截了当地骂他。我觉得他们双方都没有错,我们既不是王平,也不是魏延,仅凭主观猜测,没有办法断定孰是孰非。
就在王平怒骂魏延之时,马岱却悄无声息地走到了魏延这一边。我们可以猜到,诸葛亮当初低声交代马岱说:我死了以后,魏延一定会造反,那个时候你要跟魏延站在同一阵线,这样你才有机会杀他。所以马岱依计行事。他如果跟王平一样公然反对魏延,魏延就会跟他壁垒分明,他就不能接近魏延将其杀掉。
我想这也是诸葛亮事先部署的一个很周密的措施,知道没人能杀得了魏延,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取得他的信任,在他没有提防的时候下手,因为人在这个时候是最脆弱的。马岱假装说坚决支持魏延,魏延听了之后很高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有任何一股力量支持,他都会非常感激,所以他没有怀疑马岱。马岱给魏延造成这样一种错觉后,就比较容易下手了。
马岱随魏延一起去攻打汉中城池,杨仪在城前迎战。杨仪没有那么聪明机智,只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按照诸葛亮交代的办法去做,否则他跟马岱不可能有那么默契的配合。他看到一切都如诸葛亮所料,于是依照诸葛亮生前的指示,轻骑而出,手指魏延,笑着说:“丞相在日,知汝之后必反,教我提防。今日果然应其言。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魏延到这个时候,还不警觉,竟然大笑说:“诸葛亮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于是张开嘴巴,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不料马岱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诸葛亮不用魏延的计策,可能是大错,魏延心中没有诸葛亮的存在,也是自取败亡。如果诸葛亮事先没有交代杨仪和马岱,恐怕这场戏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可见,诸葛亮不但把生前的事情安排好,还把死后可能发生的事情都预先做了防范,这是多么了不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