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你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除秘书、医生外,由于战争环境条件的限制,一般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一般在战争爆发后就当兵,有的没有上过学,有的仅上过初小,如韩桂馨读过高小,能认字读报、写点文章,讲话有点水平,就算文化水平较高了。针对这种文化程度低的现状,毛泽东告诉他们,除了干好工作以外,就是读书识字,提高文化水平,他说,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他要求工作人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据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就是他们现成的老师。他不但亲自为他们改正错别字,布置和检查他们的作业,还创造条件,办业余学校,自己掏钱买教材,请老师辅导、提高卫士、护士们的文化水平,也利用各种机会派遣工作人员脱产学习。
毛泽东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机会送卫士们去学习,操上这份心,凝聚了一个领导干部对下属的关怀,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在战争年代,如果一位指挥员自己不能看懂往来电文,要靠别人来读,有时是会贻误大事的。因此,早在苏区时期,毛泽东就开始规定身边的勤务员和战士们都要抓紧时间学习文化。有的警卫员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毛泽东只好首先教会他写好自己的姓名,然后进行简单的普及教育,认识一些常用字。这事毛泽东很有经验和能力,从湖南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办过工人夜校,大革命时期他又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运干部,几乎都是从初小或文盲起步。因此,一有战争间隙,就是战士们读书认字的时候,随手折下一根树枝当笔,大地当纸,就可以识字。毛泽东总是将中国方块字讲得生动形象。
据李银桥回忆,转战陕北时,他随毛泽东在黄河边进行社会调查,写了日记让毛泽东过目。毛泽东接过他的《旅行集》看后,忙抓笔帮他改成《旅行记》,接着将它全文修改一遍,特别给他讲了一番“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最后大笔一挥批道:“写得很好,大有希望。”并签上“毛泽东”三个字。事后又建议李银桥把这个《旅行记》寄回家,让他父母看看。
李银桥父母高兴地看到儿子参加革命后的进步,村里人也争相传阅毛泽东的批示。
到西柏坡后,毛泽东又决定送警卫战士参加轮流培训。他对警卫排长阎长林说:“现在的形势发展这么快,你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就会落后了。”他叫阎排长写出警卫排战士名单,整整20人,毛泽东在名单上圈圈划划勾出14人,他告诉阎排长:我要送他们去文化学校学习,等他们学习回来以后,再把你们6个人送去学习。你们留下的也要边工作边学习。
临行前,毛泽东与14名战士合影留念,又是一番鼓励,当有战士提出让毛泽东为他们写几个字留作纪念时,毛泽东欣然同意:“可以,去拿你们的学习本子来。”
随后,毛泽东在每个本子上面都写上了“现在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这一句话,还签上自己的名字。
午饭时,毛泽东听说有人舍不得离开西柏坡,就边吃边跟大家聊天。他说,你们不愿意走,我也舍不得你们离开。他动情地说,“一年多来你们对我的帮助很大,不论打仗与否,无论我到哪里,我总有房子住,能休息,能办公,有饭吃,有水喝,我特别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但是我也不能把你们都留在我身边,放一辈子哨呀。那样会误了你们的前途,也埋没了人才。你们现在才20出头,最大的也只有30上下。今后的路还长着呢。你们要好好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一旦工作需要,组织上会交给你们重担子挑的,我们对你们是很信任的。将来做什么工作,就看你们学习和锻炼得怎样了。路子是要靠你们自己去走的。我相信你们将来都会成为党的好干部。”
出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需要,毛泽东就派遣了这批同志到刚成立不久的中央机关文化补习学校学习去了。
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参军前只上过小学二年级。1943年到1945年又在358旅教导营学习了两年文化。到毛泽东身边当卫士后,深感文化水平低,渴望去学校补习文化。
1950年5月,报载中直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招生,就向毛泽东谈了自己的看法。说自己今年23岁了,再不上学就没有机会了。毛泽东犹豫一下,同意了。在李银桥的练习本上,许多中央领导人给他题词留念,鼓励他学文化。
毛泽东的题词是:努力学习,学好后再做工作,为人民服务。
朱德的题词是:提高文化是学习一切的先决条件。
刘少奇、周恩来、邓颖超等人都题了词勉励他学好文化。
但乘兴而去,失望而归。由于学校教学秩序根本不好,学校也只是一个大院,没有课堂,乱哄哄的,不出一个礼拜,李银桥又回到了中南海。
1954年的一天,毛泽东交代叶子龙和李银桥,提议为警卫战士和身边人员办一个业余学校。他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建设不好社会主义。我身边的人文化程度都太低,不学习不行。教育不普及,文化不提高,国家就富强不起来。”
李银桥回忆说,“他让我从他工资中拿钱,由张国兴管理员买来课本和笔墨、字典、地图、作业本等,70多人每人发一套。并以他的名义请来了王近山、朱进礼、周启才等5位教师,分别教授语文、数学、地理、政治、自然等课程。业余学校的课堂设在一排小平房里,每天除值班人员外,大家都去上课,一般上下午各上一堂课,每堂上一小时。”
业余学校从1954年开办到1957年结束,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70多名警卫战士和工作人员,基本达到初中毕业程度的文化水平。
这期间,毛泽东就成为大家的兼职家长,经常检查大家的作业本,并予以查漏补缺。
有一次,封耀松的作业本上,老师批了5分,毛泽东喜形于色。可是当他阅览完了,笑容已消失,“嘿”了一声说:“你们那个老师也是马大哈呀。”
封耀松紧张地凑过脸去。那是他默写的白居易的《卖炭翁》,毛泽东指着其中一行道:“这句怎么念?”
“心忧炭贱愿天寒。”
“你写的是忧吗?哪里伸出来一只手?你写的是扰,扰乱的扰。怪不得炭贱卖不好价钱,有你扰乱么。”
封耀松脸涨红了,抓挠头皮窘笑。
“这句怎么念?”
“晓驾炭车碾冰辙。”
“这是辙吗?到处插手。炭还没卖就大撤退,逃跑主义。这是撤退的撤。”毛泽东抓起笔给封耀松改作业,“虚有5分,名不副实。”
于是,封耀松的5分变成了3分。
毛泽东实际上是业余学校的第6位老师。毛泽东请来的那5位老师只教一门功课,毛泽东哪门功课都教。从查字典、四则运算,到史地时政,他都给身边人员讲。就是平时写家信,青年人写情书,有请教他的,他都改正错别字,那个“的、地、得”的用法,毛泽东不知给大家讲过多少遍。
毛泽东说过,青年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又说,祖国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一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他对青年人在战争年代耽搁的时光,或由于在他身边工作误了前途,是于心不忍的,他总是为年轻人着想,以极大的耐心帮助身边工作人员提高文化,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无止境,学海无边。
毛泽东帮文化低的战士提高文化,也要求其他的干部要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毛泽东一生就是这样实践的。他不知翻烂了多少的线装中国古典书籍。年过花甲还坚持学习英语,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毛泽东对青年人学习上的操心,其实就是着眼于长远,是对祖国未来的企盼和憧憬。
现在我们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年轻学子都埋头苦学,以期将来大有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又不得不感叹毛泽东办事的眼光。
毛泽东关心身边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是最值得后人称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