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说好了考第一买礼物,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说好了考第一买礼物,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时间:2023-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案例爸爸妈妈是骗子珊珊最讨厌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了。可是第二天,她就把秘密说给了乐乐的妈妈。可以说,这是爸爸妈妈的“缓兵之计”。说话算数,做大人的“小老师”不要因为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我们也学着不诚信。这样爸爸妈妈也会受影响,努力“说到做到”。如果孩子付出努力,却因为家长失信而达不成心愿,他们会失望甚至绝望。

经典案例

爸爸妈妈是骗子

珊珊最讨厌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了。

一次,珊珊爸爸承诺只要珊珊考了前五名,就带珊珊去动物园。可是,当珊珊真的考了第五名,爸爸却说没时间,推到了下周。到了下周,爸爸连这件事情都不记得了。

妈妈也总是出尔反尔。有一次,珊珊平时最拿手的英语没考好,就骗妈妈说成绩还没出来。后来,妈妈得知成绩已经公布了,就追问珊珊怎么回事,还许诺说,即使考得不好,也不责怪。

冲着这份承诺,珊珊把自己的分数告诉了她,没想到妈妈的脸色立即“晴转阴”,严厉地责备她。从此,珊珊再也不敢相信妈妈的话了。

珊珊说:“每到这时候,我都会想起电影《麦兜的故事》,麦兜的妈妈让他吃药,说吃了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结果麦兜吃了药。病好了以后,妈妈却再也不提去马尔代夫的事了。麦兜再问,妈妈就说,发了财再说吧。

我理解麦兜,觉得他和我一样可怜。以后爸爸妈妈再怎么向我许诺,我都不相信他们了,全是骗人的!”

心灵困惑

孩子的困惑

一年级的雷泽:爸爸妈妈,你们总教育我别说谎,可你们为什么总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呢?

五年级的吴晶:我把好朋友乐乐的秘密告诉了妈妈。她承诺不说出去。可是第二天,她就把秘密说给了乐乐的妈妈。这下,乐乐再也不和我说话了。妈妈怎么可以这样出尔反尔?

六年级的秋月:半个月前,妈妈领了稿费,特别高兴,一回到家她就说:“街上新开了一家饭店,什么时候我们一家人去那吃饭,我请客!”可是,一拖再拖,拖到现在,她都没兑现。妈妈怎么可以不守信用呢?

父母的困惑

宁女士:当时忙,只不过随口答应了,孩子怎么较起真儿了,非要履行呢?

舒先生:为了给孩子动力,虽然他的要求不合理,我们还是答应了。想着到时候用别的办法拖一拖。一次还没事儿,两次孩子就生气了,说我们说话不算数,我们做家长的也委屈,孩子怎么不理解呢?

答疑解惑/如何让爸爸妈妈“说到做到”

常食言,是大人的不对

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爸爸妈妈应该认真地履行对我们的承诺。所以,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是他们的不对。

承诺,是大人的“缓兵之计”

爸爸妈妈明明不能做到或者不想做,为什么还要承诺呢?为了让我们听话,为了让我们有动力完成目标,爸爸妈妈许诺: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怎么怎么样。虽然这些许诺是超出他们承受的范围或者是不合理的。

可以说,这是爸爸妈妈的“缓兵之计”。他们可能觉得小孩子记不住事,很快就会忘掉这个承诺。没想到我们竟牢牢记住了他们的话,一直都在等着诺言兑现。

医治大人的“说话不算数”

爸爸妈妈的这种“通病”并不是“无药可治”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办法让爸爸妈妈“说到做到”,保证信用。

当父母说话不算数时,我们可以安排一次“亲情下午茶”,和他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不妨先给爸爸妈妈讲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后,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我说杀猪是哄孩子的。你怎么真的要杀?”

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便会觉得大人的话不可信,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就不会有效果了。”说完,曾子果真把猪杀了。

听完这个故事,爸爸妈妈就会意识到他们的“说话不算数”已经引起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危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你的苦恼和困惑和他们说一说了。

当然,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让爸爸妈妈敞开心扉,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许诺,也许我们就能发现自己怨恨的“故意的欺骗”仅仅是“善意的谎言”。

提出便于实现的要求

当我们要求很高的时候,爸爸妈妈满足不了,又不能伤我们的心,只能答应之后反悔。所以当下次提要求的时候,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尽量提一个自己喜欢、父母又能轻易满足的要求。

说话算数,做大人的“小老师”

不要因为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我们也学着不诚信。不妨当爸爸妈妈的“小老师”,答应他们的事情及时做到。这样爸爸妈妈也会受影响,努力“说到做到”。

写给家长的话/孩子虽小,但绝不可欺

大人失信,后果严重

父母失信于孩子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孩子付出努力,却因为家长失信而达不成心愿,他们会失望甚至绝望。

更严重的是,作为孩子崇拜和依赖的对象,家长的每一句话对孩子来说都如同圣旨一般。一旦孩子发现父母对他们的承诺不过是一时的哄骗,他们就会大为疑惑和失望,心想:“父母都可以说话不算数,这个世界上还能相信谁呢?”这种恐慌感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危机,从此,他们可能再也不相信父母了。

怎样才能做到“说话算数”

一个重点就是不轻易许诺,不随口答应。为了达到眼前的目的,一些父母就随便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这是不可取的。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应该认真地想一想:“这种要求是不是合理?这个要求能不能答应?”只要是那些合理的、能兑现的,就可以认真地承诺,然后一步一步去兑现。

假如这个要求不合理、不能兑现,那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和底线,不要答应。

成人间的交往注重言而有信,对孩子也要一言九鼎,不能食言。因此,哪怕承诺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家长也要认真去做。这样,孩子日后也就会养成信守诺言的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