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人太多,我不敢说话
7岁的陈旭,在家总有说不完的话,也很顽皮。但一见到生人,陈旭就不说话了。
春节假期时,陈妈妈带着陈旭参加老同学聚会。其他同学的孩子见到大人都主动问候,而陈旭却一声不吭。在陈妈妈的催促下,陈旭才轻轻地说了一句:“阿姨好!”开饭之前,其他孩子很快就一起玩游戏,陈旭却总站在妈妈身边,不说话,也不和孩子们玩。
回家以后,妈妈问陈旭怎么回事,知不知道这样做很不礼貌。陈旭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人一多,我就不敢说话。而且,他们全是陌生人,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陈妈妈也很疑惑,“你天天在家不是话很多吗?为什么不知道如何开口呢?”
心灵困惑
孩子的困惑
一年级的陈航:家里来了陌生人,我就躲在屋子里。因为我不想说话。为什么妈妈偏要让我一个个去问好呢?
二年级的尹夏:每次家里来客人,爸爸都要我背英文诗。可是一见到那么多人,我就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可怎么办呢?
六年级的张毅:上周班里组织演讲,私底下我准备得很充分,还给爸爸妈妈预演了一遍。可一上台,看着台下那么多双眼睛,我就卡壳了。磕磕巴巴才讲完。这是怎么回事?
父母的困惑
辛先生:儿子从小到大都内向,很少说话。尤其是人多的时候,他更是一句话也不说,就黏着我。孩子慢慢长大了,如果不能与人交往相处,那可是大问题啊?
文女士:我常说女儿小凡调皮捣蛋,是小魔王。可见过女儿的人都说小凡乖巧文静,那是因为小凡一见陌生人就什么话也不说。这是不是社交恐惧症啊?
答疑解惑/当众说话不可怕
过于羞怯影响人际交往
我们不敢在大庭广众发言、朗读,当着众人的面讲话就脸红心跳,遇到陌生人就局促不安,手足无措,那是因为我们比较羞怯。
有点儿害羞胆怯的心理是正常的。不过要是羞怯过了头,就会影响我们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了。如果因为胆怯而不敢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好意,那会造成很多遗憾的。
问问自己到底怕什么
我们可以自问:“我到底是在怕什么?”是怕自己说错话,还是怕大家笑我?
接下来,再问:“如果我做了胆怯的事会有什么损失吗?”如果没有任何损失,那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呢?如果有损失,那么尽量避免。当我们感到自己很紧张,可以暗示自己“不要怕,只要说了第一句,我就能讲下去”,等等。
讲出心中的害怕
如果因为胆怯说不出话来,我们可以学着把胆怯的心情表达出来。
保险推销员小李有一天去见一位大客户,他很紧张害怕,说话也卡壳。后来,小李就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地说出来了,“一见您,我就害怕得无法畅所欲言……”说完这句话,他的恐惧感就消失了。
如果我们胆怯,也可以说出来,比如:“有这么多陌生人,我很紧张,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连舌头好像也不听我使唤了……”慢慢地,我们就能把话说顺了。
多练习,不要怕出丑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要有自信,不要怕出丑。不妨倔强一点儿,越怕出丑就越要鼓励自己多说多练。
我们可以先在亲人和小伙伴中间多发言,然后再到熟人多、生人少的范围内锻炼,再发展到生人多、熟人少的场合,循序渐进去锻炼说话。
写给家长的话/如何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
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为什么孩子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常常不敢表达自己?这是因为孩子的不自信,孩子担心自己的表达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不敢表达。要想让孩子能自如地表达所思所想,首先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经常受打击而很少得到鼓励的孩子会产生错觉:“我是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因此,当孩子不敢说话时,家长应该用鼓励来代替责备。“没关系,下次会做得更好。”“今天表现很好,主动跟大人打招呼,跟小朋友们也玩得很开心,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家长应该信任孩子,对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热切的回应和正确的指导。
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缺少社会交往也会让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见到陌生人后变得内敛沉默。父母带孩子参加活动之前,要跟孩子介绍今天会见哪些人,怎么称呼,有哪些小朋友,他们叫什么名字,有多大,等等,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在见面时有种自然的熟悉感。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熟悉环境,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给孩子准备一个麦克风
美国父母的一个方法值得借鉴——给孩子准备一个麦克风的玩具或者拿家里真正的麦克风。让孩子从小就熟悉放大自己说话的声音,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表述能力。在大家面前把孩子的声音放出来,比如唱歌,朗诵,等等,这都是对他的鼓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