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的朋友家人

我的朋友家人

时间:2023-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案例案例一:敢说我坏话,打得他满地找牙一天,张羽的好友悄悄跟他说:“李新在班里到处说你坏话,说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说你经常看不健康的东西!你以后要注意了!”在“案例一”中,李新的行为确实过分,让我们也深感气愤,但张羽却把维护自己的名誉变成了报复。无论他人的伤害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对手化为朋友,永远是智者之举。

经典案例

案例一:敢说我坏话,打得他满地找牙

一天,张羽的好友悄悄跟他说:“李新在班里到处说你坏话,说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说你经常看不健康的东西!你以后要注意了!”张羽听到好友这样说,顿时觉得很气愤,说道:“他个渣子,我又没找过他事!”那好友道:“你忘记啦!那天他想借你那双品牌球鞋穿,结果你没借他!”得!张羽更是生气了。

而更让他气愤的是,过去一直跟他关系不错的女生,最近总对他躲躲闪闪,看他的眼神还带着警惕。是可忍孰不可忍,虽然他向要好的几个朋友解释了一番,大家出于理解不再多想,但张羽始终咽不下这口气。因此,他特意找几个朋友帮忙看着李新,要抓他个正着。

一日中午,好友急急忙忙找到张羽,说李新又在班里跟别人说你坏话,张羽愤怒地跑过去,进了班直接走过去,拎着李新的衣服领子就是一巴掌扇过去,把他按在脚底下拳打脚踢。同学们拦的拦,叫班主任的叫班主任。虽然事后都对他二人做了处分,但张羽依旧对李新恨之入骨,而李新也未曾咽下那口气,一直想找机会揍张羽一顿。

案例二:一份情书的风波

沈燕在翻书桌箱的时候,竟翻出一封写着“沈燕亲启”的信,而令她手足无措的是,这竟然是一封情书,还是她暗恋许久的班长写给她的。

沈燕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告诉好友,好友说这机会难得。于是,沈燕下了决心。放学后,沈燕拉着好友来到班长座位上并羞涩地将一封信塞给他。

然而等到第二天,班长对沈燕说:“不好意思,咱还是做朋友吧!”面对这样的回答,沈燕蒙了,她急忙找出那封信给班长看,班长看后皱着眉头说:“这可能是别人的恶作剧!”说完后,尴尬地走开了,留下沈燕一个人欲哭无泪。

沈燕把事情告诉好友,好友仔细地回忆了一遍,说:“前两天我经常看到穆珊坐在你那里,还翻过你的书,她一直看你不顺眼,应该是她捣的鬼!”

果然,后来班里就传开沈燕真情告白被甩的丑闻,而最得意的莫属穆珊。所有同学都以为沈燕会迁怒穆珊,然而令大家奇怪的是,沈燕不仅不找穆珊的麻烦,每次见到穆珊还脸带笑意。

过了许久,大家才回过味儿来,原来是沈燕不想与她斤斤计较。也正是如此,大家反而更加喜欢沈燕,班长对沈燕也多了许多敬意,倒是穆珊,还特意偷偷写了封信向沈燕道歉。

案例评析

过去时常听身边的朋友说:“我到死也不会原谅那个伤害我的人!”的确,无论别人的伤害是无意还是故意,都已经给我们造成了痛苦。可记恨也好,报复也罢,折磨别人的同时,我们同样也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在“案例一”中,李新的行为确实过分,让我们也深感气愤,但张羽却把维护自己的名誉变成了报复。可报复过后不是痛快和畅爽,反而是更深的仇恨和事端。试想,若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让周围的朋友看到如此冲动、暴力的我们,势必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假如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去记恨一个或许只是过客的人,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而且还会使我们就像一只围着磨盘转的驴子,只看得到眼前的愤怒和恨,却始终放不开自己去接受更广阔的天空。甚至在走路、吃饭、睡觉时,脑海中都在想着用怎样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愤怒。

西德尼·史密斯曾说:“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愤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

其实,真正伤害我们的,事情本身只占到一半的原因,而另一半则是我们自己的无法原谅。在“案例二”中,沈燕所承受的恶作剧堪比耻辱,但她却没有丝毫的怨恨和报复,依旧坦然面对一切,不因愤怒失去理智,做出更加难堪的事情。她的这份大度不是怯弱,而是比仇恨更需要勇气的宽容,因此,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得到了更珍贵的友谊。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仇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宽恕却首先能使我们获得一身轻松。如果是有人故意伤害我们,那么他的目的无非是看着我们痛苦难过,但假如我们依旧开开心心,只会使他更加尴尬难堪。可若对方是无心伤害,我们的谅解和宽恕,亦是对他的一种解脱,使之对我们充满感激和敬意。

不妨回头想一想,我们似乎都是在遭受磨难的过程中渐渐成长起来的。

因为曾有伤害过我们的人,所以我们的心智越磨越强;

因为曾有欺骗过我们的人,所以我们的智慧越垒越高;

因为曾有鞭策过我们的人,所以我们的斗志越激越昂;

因为曾有遗弃过我们的人,所以我们的独立性越来越好;

因为曾有绊倒过我们的人,所以我们才懂得跌倒后爬起来。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感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假如没有夜的黑,我们又岂知星辰的魅力?

让你更受欢迎的小技巧

主动表示敬意,化敌为友,赢得掌声

林肯在竞选总统前的演讲上,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的父亲,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稍后他又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接着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这时,所有的嘲笑变成了掌声。

曾有议员对林肯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无论他人的伤害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对手化为朋友,永远是智者之举。即便做不成朋友,彼此相安无事也比处处针锋相对的好。

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于伤害我们的人,给他们最大的惩罚,无非是让他们陷入良心的谴责中,而不是义正严辞地与之争辩。有句话叫“解释等于掩饰,掩饰等于事实”。有时我们说的越多,别人不一定相信,而越保持安静,反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赖。时间久了,公道自在人心。

分清情况再做决定

给那些伤害我们的人留出解释的时间,如果他并非有意,我们应当大度地放下成见,原谅他的过错,这样会让我们得到一份更加真挚的友谊。若对方是故意伤害,也不需要与之记恨或报复,笑一笑,反而会让自己获得一身轻松。

父母引导

被仇恨蒙蔽双眼和心智是非常可怕的,家长们从电视或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一些青少年犯罪的事情,而起因往往就是那些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小事,结果却弄得深仇大恨一般,惹祸上身。因此,家长必须注重对孩子青春期成长的正确引导,以避免孩子冲动地做出傻事。

晚饭前,儿子和父亲正在看电视,而电视中正在播报两个少年因被朋友出卖,冲动之下将其砍杀的事情。面对这样的事情,父亲问儿子:“你觉得那两个人做的对不?”儿子说:“对什么呀?就是杀了那人,不也把自己搭进去了吗?这两个人太傻了!”父亲说道:“嗯!太冲动了!如果有人出卖了你,你会怎么做啊?”儿子说道:“顶多揍他一顿!”父亲说道:“他要是拿着刀找上门来呢?你就不担心他比这两个小伙子还莽撞?”儿子一时无语,想想也是。

父亲继续说道:“以后的路还很长,要接触的人会越来越多,有心眼不错的,但也有心态不正的!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太计较不会有好结果!相反,不去计较,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儿子坐一旁,理解地点点头。

上了中学,孩子虽对自身的约束越来越强,凡事也会三思而后行,但有时依旧难以自控。所以,在平时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借助一些既定的事实来引导孩子,使孩子渐渐地清楚仇恨的恶果,亦明白宽恕他人的好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