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故事
故事一:魔鬼式的学习毁掉了考试
新一轮考试成绩下来了,这次谷苗的同桌薇茜的成绩比谷苗高出30多分,兴高采烈的薇茜无心地说了句:“这次终于超过你了!”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谷苗以为这是同桌在跟自己较劲,甚至联想到每次考试,薇茜都是在跟自己比。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这次是输了,是一种耻辱,薇茜很可能正在心里嘲笑自己。于是,为了下次考试考出超过薇茜的好成绩,要强的谷苗开始对自己展开魔鬼式的学习训练。
每天早晨,她都比其他学生早起一个钟头,早早来到教室复习功课。就连课间的时间也不再去找别人玩或闲聊,到了晚上,上完晚自习,谷苗依旧抱着一堆厚厚的复习资料回宿舍,一直学习到深夜一两点钟。大家都劝她别那么拼命,薇茜也常说她这样学习对身体不好,但是谷苗哪里听得进去,只在心里暗暗较劲:“下次考试,我一定超过薇茜!”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学习中,眼看着考试将近,然而谷苗却坚持不住了,在考试现场,她看着那些平日里对她来说小菜一碟的题,此刻就像一块块巨石一样压着她。终于,谷苗因用脑过度,体力不支,晕倒在考场上。
故事二:跨栏比赛输了,他确实比我强
在学校组织的春季体育运动会上,已经连拿三次100米跨栏冠军的吴鹏,这次却输给了隔壁班的汪洋。
本来大家都是来看他再次夺冠的,却想不到是这种结果。隔壁班的汪洋显然对自己能赢了一直以来的冠军感到沾沾自喜。还故意跑过去对吴鹏说:“别气馁,秋季运动会你还有机会!”周围的人看着这一幕,以为吴鹏会恼羞成怒,反唇相讥,但吴鹏只是笑一笑。
颁奖典礼时,主持的老师把话筒递给吴鹏,问他此刻想对冠军说些什么,吴鹏接过话筒笑着说:“我很佩服汪洋的实力,平时训练时他就是最能吃苦的一个,我今后要向他学习,更努力些才是。希望在下次的比赛中,我们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吴鹏的这番话让刚才还得意扬扬的汪洋很惭愧,看向吴鹏的眼神变得有点复杂了。而周围那些原本替吴鹏惋惜的同学都为吴鹏这段话鼓起掌来。
比赛过后,吴鹏一身轻松,丝毫不为自己输了感到难过,也没有压抑感,依旧开开心心地上课、训练、和朋友们游戏。吴鹏对汪洋更是没有丝毫记恨,两人从此以后成了最好的伙伴,虽然他们依旧在竞争,却并不互相妒忌,而是互相鼓励和祝福。
智慧的力量/学会欣赏比你优秀的人
总是要求自己是最棒的,总要争第一,这就是争强好胜的心理。其实,拥有这种心理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激励我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只是,过度的争强好胜,可能就会对我们的身心和人际关系造成一些伤害。所以,从另一方面说,争强好胜又未必是好事。在对自己有一个高要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于别人的优秀,应该有欣赏的态度,而不要产生嫉妒心。懂得欣赏别人,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因为欣赏的同时,你会向他学习。相反,你若心存嫉妒,只会对别人的优秀产生排斥心理,又怎么会有进步?
在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儿勉强,但不可否认,示弱可以让我们放下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示弱,不是懦弱,是一种智慧,是可以让自己放下包袱,获得心灵自由的大智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一直保持与人为善的心态,不会因为别人比我们强就产生忌恨心理。
智慧锦囊/高调夸别人,低调对自己
优秀的人通常不会吝啬对别人的赞美,而对自己的成绩,也不会过多地张扬。做一个优秀的人,不仅要成绩斐然,更要在态度上保持谦虚。谦虚使人进步,这谦虚里,既包含了对自己所取得成绩的客观态度,也包含了对别人成绩的认可。
锦囊一:对别人的进步表示称赞
对于同学取得的成绩或进步,要给予鼓励,适当夸奖。不能因为别人进步了,你就觉得受到了威胁,在态度上就表现出妒忌。这不仅显得你不大度,更妨碍了你的进步,也有损同学之间的友谊。别人进步了,是别人努力的成果,是值得尊重的,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的进步,自己才会进步。
锦囊二: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不骄傲
就像我们会赞美别人取得的成绩一样,我们如果有了点儿成绩,也会得到大家的夸奖,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成绩要有清醒的认识,不骄傲,不炫耀,更不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以至于想下来都难,弄得自己时时紧张,担心被别人超过。
适度的谦虚和低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父母引导/让孩子学会示弱
孩子争强好胜,与家长平时的宠爱脱不了干系。比如,让孩子在家中享有各种各样的优先权、独占权,从而滋生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使其习惯了心理上的优势地位,喜欢胜利、领先等带来的满足感,无法接受和容忍失败和落后。
家长若想引导孩子放下争强好胜的心理,首先得纠正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和影响。
接受孩子的失败
家长不是只在孩子有进步时才关注他,孩子失败了,应该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并让他明白,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要让孩子感受自己对他的关心,使孩子获得情感的归属感和心理的安全感,也有助于减轻其争强好胜的心理。
让孩子学会享受过程
家长需要让孩子清楚,进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步登天。让孩子学会察觉自己的进步和努力,而不是只看重结果。孩子若懂得从过程中享受快乐,自然不会再凡事急功近利、争强好胜。
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用奖励去鼓励孩子进步,或取得成绩,这是很多家长引导孩子的误区。比如:“这学期你得了第一,我就给你买……”这种鼓励本身就充满功利性,从而导致孩子的努力也充满功利性。
所以,想让孩子放下争强好胜的心理,就应该让孩子体会到进步的过程是快乐的,而不是最终他会得到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