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原因却是多种的。
一位先生拥有了自家花园,有一次他在自家花园里散步后,感觉到他自己像是树上的落叶一样孤独飘荡,他最终认为他自己是不幸福的,为了赚钱他与家人少与沟通相聚,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祝福,所以除了钱之后,他没有更多值得珍惜的事物。
某些人士永远都在无休止地奔波劳碌,他们有了房子就想换成更大的房子,有了工作想换成更好的工作,有了积蓄想赚得更多的钱……他们潜意识里会和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做对比,当比不上他人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幸福了。这些欲望,指使着人们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他们体现了一点社会现象,某些人到了功成名利甚至要到生命的尽头时,才意识到平凡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而他们以前从未珍惜过、只觉得荣华富贵才会幸福。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同样的我们有一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现代社会中,或许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乐于无私奉献的人也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得很痛苦。
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社会资讯发达,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却越来越少,大家很容易造成了心里的闭塞。所以懂得多渠道、合理的分享,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因素。
有些人的幸福感是简单的:农民们在地里辛勤地劳动,虽满头大汗,但他们认为有好的收成就会有幸福的日子;一个男孩因为有了心爱的女孩,努力工作赚钱最终让所爱的女孩快乐,男孩也感到幸福;有的人认为,劳累地工作一天后回到家里感受到爱意、在公司里与同事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争名夺利,这就是幸福。这可以归纳为“幸福就是在美好的环境中,有着美好的人际关系,能将事情都做成功”。但要达到这三点真不容易啊。不少人信奉儒家思想,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求取功名要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他们认为这样的人生才幸福。还有些人认为,要在简单、安全、和谐、温暖的生活中感受幸福。人们常说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幸福,简单分两种,一种是程度的简单,就是思考的事情简单,复杂的程度低。另一种是数量的简单,就是每天思考的复杂的事情少。而生活中的安全感,包含着情感的安全感(例如不得罪他人、彼此之间不勾心斗角、不被他人出卖),身体的安全感(例如不要得病与受伤),法律的安全感(例如不会犯法,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收入、福利的安全感,以及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