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我说,有一个容易发怒的人只要遇到一个可以倾述的对象,必定会在15分钟内开始诉说那令自己恼火的事。那件已经过去了11个月的事至今令他怒气难消,他似乎也找不到其他可谈论的话题。在圣诞节,他发了1万美元的节日奖金给34个员工,人均奖金300美元,结果没得到任何一个人的感谢。他埋怨道:“我真后悔,居然给他们发奖金。”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全身都是有毒的。”我深切地同情这位全身是毒的人。他已经60岁了,根据人寿保险公司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人们的平均寿命在74岁上下。如果他足够幸运的话,那么还有十几年的光景,但他却因为已过去的事而浪费生命中近一年的时间去愤恨,实在让人感到可笑和悲哀。
愤恨与自怜之余,他应该认真地自我反省,为什么员工拿了钱后不感激?是否因为工资过低、工作时间过长,或是员工们认为圣诞节奖金本来就是应该得到的福利。也许他自身就是一个苛刻而不会感恩的人,所以员工们都不愿去感谢他。又或许他们认为大部分利润都是需要缴税的,还不如当做奖金发给大家。也可能这些员工真是自私、狭隘而不懂礼节,但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都可以借用英国约翰逊博士的那句名言:“感恩是富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指望从每个人身上轻易得到。”
因此我要强调的是指望别人感恩本身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这证明你还并不了解人性。如果你救了一个人,也许你会期望他感恩,可是著名的刑事律师波维茨在他出任法官期间先后拯救过78个罪犯,使他们免于死刑,最后却没有一个人登门道谢,甚至哪怕寄来一张圣诞卡。
耶稣曾经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来帮助十个瘫痪的病人,使他们能够正常行走,但只有一人对耶稣表示感谢。耶稣问他的门徒:“其余九人呢?”
“他们全跑掉了,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就消失的没影了。”
耶稣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假若我们给了别人一点儿恩惠,又怎能奢望得到比耶稣还多的恩惠呢?
如果涉及钱,那就更不要奢望了!查尔斯·史瓦特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曾帮助过一位挪用公款炒股的银行出纳员填补了亏空,让他躲过了牢狱之灾。这个银行出纳员并没有感谢他,当然“谢谢”是说过的,但这种感恩的“谢意”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就开始跟史瓦特对着干,完全不顾念这位曾经救过自己的人。
如果你给了亲戚100万美元,他应该会感谢你,是吗?安德鲁·卡耐基曾这样资助过他的亲戚,然而在他死后,这位受赠的亲戚持续不断地用恶毒的语言诅咒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卡耐基把三亿多美元捐给了慈善基金会,而只给了他的亲戚100万美元。如果卡耐基能够复活的话,一定会感到震惊。
世事与人情皆是如此,不要指望会有任何改变。既然如此,那么何不坦然接受呢?我们应该像极具智慧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那样去看待世事,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碰到背后说我坏话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忘恩负义的人,我都不会惊讶或忧虑,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一个没有这些人存在的世界。”马可·奥勒留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吗?我们每天都在抱怨别人不知道知恩图报,究竟是谁的过错呢?这是人性,是我们忽略了人性。不要指望别人感恩,如果我们偶然得到别人的感恩,那就当做是生活中的意外之喜吧!如果没有也大可不必难过。
我想在这里指出的是,忘记恩惠是人的天性,如果我们期待着别人感恩,那么你将是自寻烦恼。
一位纽约的老太太,她整日抱怨自己很孤单,没有亲戚去看望她。若有人前去看望她,她总会不停地说上几个小时,说起她侄儿小的时候她是如何辛苦地照顾他们,说他们患麻疹、腮腺炎、伤风咳嗽时,都是在自己的精心护理下才恢复健康的。孩子们跟她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她还资助一个侄儿读完商学院的课程。
后来这些侄儿们没人回来看望过她,只是出于义务偶尔回来。他们都害怕回去见她,因为他们都知道一去便要坐上几个小时听她讲过去的事情,听那些老调重弹和无休止的埋怨。在威逼利诱后,侄儿们仍不愿回去看望她时,老太太就使出了杀手锏:假装心脏病发作。医生在给她检查的时候发现她的心脏病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得了心脏病。医生说她因为过于情绪化而引起心悸,这样的情绪性病症,依靠医学手段是无法治疗的。
这位老太太需要的是关怀和关注,但她误认为需要的是“感恩”,大概她永远也无法得到侄儿们的感恩了,因为她直接向他们索取自己认为理所应得的回报,却恰恰导致了相反的结果。
生活中有太多和她一样的人,因为别人不懂感恩而感到孤独,甚至觉得被人疏忽而生病。他们渴望被关心,但却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唯一能得到爱的方式是付出而不求回报。听起来这句话似乎不切实际,但其实这恰恰是追求幸福最好的方法。我明白这一点是因为我亲眼见证了家中发生的事。我家那时候非常贫困,常为欠的债还不上而发愁,但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愿意救助他人,他们每年都会尽力省出一点钱寄给孤儿院。他们从未去拜访过那家孤儿院,除了收到感谢的回信,未曾有人前来专门感谢过他们。不过他们已得到回报,因为他们在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的过程中,并没有期待得到任何的感激和回报,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我到外地工作以后,每逢圣诞节都会寄钱给父母,让他们买些各自喜欢的东西,可他们总是舍不得花钱。当我回家过圣诞节的时候,父亲才告诉我他们用那些钱买了煤和日用品,送给了城里一位独自抚养了很多孩子的贫寒母亲。付出而不求回报,是他们生活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快乐。
我相信父亲已达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分享快乐的理想境界,亚里士多德说:“懂得生活的人,内心的理想境界便是享受助人带来的快乐。”
我还要强调一点:要寻求真正的快乐,必须首先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恩于你的念头,获得这种快乐只能是享受付出时的愉悦。为人父母者常会埋怨子女不知感恩,正如莎士比亚塑造的人物李尔王所说:“不懂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加痛噬人心。”
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教导这些孩子,他们又怎么知道要去感恩呢?忘恩本来就是人的天性,如同杂草一样随时会生长;感恩则像玫瑰,需要细心地培育以及用爱去滋养。如果子女不知感恩,责任也许正在于父母。如果我们从不引导他们去感谢别人,又怎么指望他们来感激我们呢?
我认识一位在木箱制造厂工作的芝加哥朋友,他工作非常辛苦,可周薪却只有40美元。他娶了一位寡妇,妻子说服他借钱供养她和前夫的两个儿子上大学,他仅有的40美元周薪用来买食物、燃料、衣服、交房租和还欠款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但他还是艰难地坚持了四年,却从来没有为此抱怨过。
后来这两个孩子感激过他吗?没有。那两个孩子认为这是作为继父的责任。他们不曾觉得对这位含辛茹苦供他们读书的继父有所亏欠,哪怕说一声谢谢都没有必要。责任在两个孩子身上吗?也许如此。但这位母亲责任是不是更大呢?她认为她的两个儿子不该有这种感恩的义务,不想让她的儿子活在感恩的“心理负担”中。于是她从未对孩子们说:“你们的继父负债供你们读大学,是个多好的人啊!”相反她的态度却是,“那是他作为继父份内的事,你们只管放心使用就行了。”
她自认为那是在为孩子们着想,没有给他们增加思想负担,而事实上她给了孩子们一种危险的暗示,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这个世界有义务来帮助他们。果然,后来她的一个儿子因向老板“借”了一些钱而深陷牢狱。
我们一定要记住,应该教育孩子学会感恩,这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
我姨妈便从未抱怨过子女不知感恩。小的时候,姨妈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同时照料她的婆婆和母亲,两位老人围坐火炉前的情景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难道姨妈照顾两位老人不知道辛苦吗?我想她肯定是很辛苦的。但从她的神情上,根本就觉察不出丝毫的不快和不耐烦。她由衷地爱着她们,无微不至地照顾,让她们感觉到了家的温馨。而姨妈还有六个子女需要抚养,她却从不认为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对她而言一切都是份内的事,也是她心甘情愿去做的。
姨妈如今已守寡二十多年,她的五个已成年的子女都非常爱她,都想接她到自己家住。孩子们同她感情很深,从来不会觉得烦,这是出于“感恩”吗?当然不是。这是源于真正的爱!从孩子的时候起,他们就生活在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中,而今他们的母亲需要照顾,他们向这位不求回报的母亲报以同样的爱,这是顺理成章的。
我们应谨记,如果想有感恩的子女,那么自己必须先成为懂得感恩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影响很大,不要在孩子面前诋毁别人的好意,也不要说:“瞧,表妹送我的圣诞礼物竟然是手工的,她竟舍不得花一分钱。”像这样看似极小的言行却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应该这样说:“表妹送来的这份圣诞礼物一定是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她真用心!我们见了面要感谢她!”这样我们的子女就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乐于称赞和感恩的性格。
培养快乐心境的第三条原则:
与其担心别人不知感恩,不如不要有所期盼。还记得吗?耶稣在一天内救治的十个瘫痪病人中只有一个向他表达了感谢,你难道认为自己应该比耶稣得到的更多吗?
获得快乐的唯一途径:不要预先期待别人的感恩,不求回报的助人就是在享受施与的快乐。
感恩是一种需要培养的品德,希望自己的子女知道感恩,就必须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成为心怀感恩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