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联想创造法

联想创造法

时间:2023-08-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联想创造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联想创造法,是把某个领域的某个现象与其他领域的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联想创造法则更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这是弗莱明运用同类联想创造法创造出来的第一个成果,也就是以两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为媒介进行类比的方法。第三类是接近联想创造法。这种联想法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关的事物,从而导致新的发明和创造。

联想创造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联想创造法,是把某个领域的某个现象与其他领域的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科学家和发明家借助于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大脑,从某些客观世界的偶然现象中受到启发,联想到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从事物的根本规律出发,进行一定的创造,从而发现自己酝酿已久的但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办法。

创造是人类在项客观世界进军并改造主观世界取得进步的主要步骤。可以说,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创造。由于创造的方法不同,因此,取得的成就也不同。在自然科学领域,要进行创造性的发现,科学家和发明家灵活的、善于思考的头脑是最重要的。人们不可能每次取得成功都遵循一定的固有的模式,即使是采用同一种方法,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应用和创造特点。这就好比在不同的时间内,同一段河流所流过的水是不一样的。而联想创造法则更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联想分为3类。第一类是同类联想创造法。美国二极管发明家弗莱明在研究二极管的过程中,就曾应用了这种联想创造方法。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灯泡寿命时,在灯泡里另外封进去一根铜线。当灯丝通电发热时,他发现这根铜线上竟然产生了微弱的电流。爱迪生发现这种电子发热现象,后被称为“爱迪生效应”。但当时却未想到它的应用。几年后,弗莱明在试验新式检波器时却联想到了这个效应。弗莱明想,只要在抽气的玻璃泡内封入两个金属片,如果阳极给予正电位,阴极给予负电位,接通电源后,阴极灯丝变成白热状态,电子便连续不断地从灯丝奔向阳极形成电流;如果阳极给予负电位,电子就不会再飞向阳极,这样就能把交流电变为单向流动的直流电。这种整流作用正好可以用作无线电的检波。于是弗莱明便把这个玻璃管与电极接收机的天线回路接通,阳极接受的高频电流经过整流后可以使电报机工作起来。试验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二极管诞生了。这是弗莱明运用同类联想创造法创造出来的第一个成果,也就是以两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为媒介进行类比的方法。

第二类是对比联想创造法。在弗莱明发明二极管不久,美国人德福雷斯特设想:既然二极管能产生新的效应,那么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再加入第三个电极,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于是,德福雷斯特就在电子管力加入了第三个电极,这是一片不大的锡箔,其位置恰好在灯丝与阳极之间。初看没什么特殊之处,但正是这个不显眼的小电极改变了无线电世界的面貌。德福雷斯特惊奇地发现,在第三极上施加一个不大的电信号,就可以改变阳极电流的大小,而且改变的规律同信号一致。他马上意识到,这种情况表明了第三个电极对电流具有控制作用。这就是他在1906年发明的三极管。他把三极管的第三极和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相接,就变成了检波器,使通信距离大大增加。由此可见,从二极管到三极管的发明过程是,对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把一个事物的特征推广到另一个事物中去,这就叫作对比联想法。

第三类是接近联想创造法。这种联想法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关的事物,从而导致新的发明和创造。诺贝尔在研究炸药的过程中,曾多次遇险。家人和伙计们多人丧命,他决心研制出一种安全炸药。炸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硝化甘油和火药。诺贝尔想:硝化甘油是一种液体物质,要能找到一种合适的固体物质来吸收它,便会提高它的化学稳定性。于是,诺贝尔便找来各种各样的多孔物质进行试验。终于找到了硅藻土这种合适的物质,按照硝化甘油和硅藻土3∶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了一种黄色固体炸药,经爆破实验取得了成功。后来在此基础上,诺贝尔又制成了糨糊状的硝化甘油,称为胶质炸药,解决了炸药的受潮、受压可能产生的渗漏危险,彻底解决了炸药的安全贮存和运输问题。

联想创造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发明方法。它要求人们善于把不同的事物与自己的研究对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想象力,这样就能做出新的甚至是伟大的发明或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