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夜间盗汗和体重减轻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些是淋巴瘤的症状,也不知道早上关节僵硬和容易晒伤或许预示着他们可能患有红斑狼疮。而四处抓取社交网络帖子的机器人则完全有可能注意到这些线索。”2017年6月,“连线”网站的一篇文章称,有朝一日,社交媒体网络可能能够诊断用户的疾病,能够在用户知道自己生病之前向他们发出提醒。
临床试验大数据专家、也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沃尔·切布姆认为,借助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对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推测出用户的健康状况。比如关于头痛和恶心的帖子,逐步减少的运动计步数量,表明去药店次数不断增加的手机GPS数据以及表明协调性不知不觉中慢慢变差的打字准确度,都说明该名用户可能健康状况堪忧。
随着大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社交网络与医疗的交集将会越来越多。但健康是一个非常私密的话题,很多人并不希望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数据被医疗机构抓取,如果自己最近并没有做过身体检查,却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提醒“你可能生病了”,用户可能不仅觉得唐突,而且会心生反感。
但患者会希望与相关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这给专门针对医患关系的垂直类平台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在这样的网络中,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跟同行做一些业务交流,而患者不仅可以从与自己“同病相怜”的病友那里得到慰藉,还可以从医生、理疗师那里得到在传统医疗中只有几分钟的面诊里得不到的温馨指导。
通常,医生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刻板、保守的,因此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医生对社交网络这些新事物也不敏感。但事实是,根据CDW Healthcare在2015年的数据,在26~55岁的医生里,有87%的人在使用社交媒体;在56~75岁的医生里,有65%的人在使用社交媒体。
医生们认识到了社交媒体的价值,正越来越多地与同行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医疗研究和讨论,并利用它获得患者的护理信息,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和网络。事实上,60%的医生认为社交媒体能提高患者接受医疗护理的质量。对医生来说,专门服务于他们这个群体的垂直社交平台已成为刚需。
2011年3月,通过社交网络的模式,将高质量的医生人群聚集起来,整合资源在医生之间分享病患的医疗数据的垂直社交平台Doximity上线。到2014年年底,Doximity的会员人数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增加到了40万人,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美国医生加入了这个网络。
Doximity在中国有一大批追随者,其中做得最好的是“医联”。在上线后,“医联”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使用户数达到了40万人。由于中国的医生总数比美国多得多,所以“医联”的覆盖率实际上要比Doximity低得多。但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医疗行业长期受到严格管控,尤其是公众普遍对医疗相关的网络缺乏信任,“医联”取得这个成绩已是相当不错了。
与医生相比,患者的数量要大得多,如果能发动患者都上网,则基于数据分析的医疗将会高效许多。
2008年,谷歌推出健康服务Google Health,用户可向Google Health导入病历、处方、检查结果等医疗记录,其提供的互动工具可提醒用户回诊或取药。但不到4年,Google Health就因影响力不足而被迫关闭。Google Health原负责人Adam Bosworth认为这项服务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社交基因,无法鼓励用户上传个人健康数据。
2013年年初,在TED大会上亮相的慢性病病人专属社交平台Patients Like Me则完全克服了Google Heath的不足。在这里,用户不仅乐意分享自己最隐私的健康信息、指望从和自己“同病相怜”的过来人那里得到帮助,而且他们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至少能给予他人感情上的抚慰。
Patients Like Me还能为病人提供自测工具,而自测的数据则可以与研究人员分享,这样一来,患者间接地为研究人员提出同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做出了贡献。
Patients Like Me的用户做出的另一个贡献是可以成为临床试验的被试者。据估计,临床试验工作中30%的时间都花在了被试患者的招募上,而募集患者的艰难也被列为导致临床研究推迟的首要原因。通过社交网络招募被试患者,能减少试验成本,帮助研究人员更快找到治愈疾病的方法。Patients Like Me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为超过45000项临床试验自动匹配到了被试成员。
在中国厦门,也有一个团队在2014年推出了Patients Like Me的中国版产品,连最初的名字“病患如我”也是直接从Patients Like Me翻译过来的。可能是为了规避知识产权纠纷,“病患如我”后来改名为“觅健”。“觅健”的功能跟Patients Like Me大同小异,但也有一个独特的亮点,就是推出了类似于“分答”的知识付费功能。
由于中美两国人口悬殊,因此作为中国医疗细分领域冠军的“觅健”的潜在用户规模要比Patients Like Me大得多。这也意味着,“觅健”能掌握更多的用户数据,因此它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也要比Patients Like Me大得多。
医生与医生、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其一,他们虽然对彼此有需求,但并非是刚性需求,主要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其二,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尖锐,相处要容易得多。
然而,医患之间的关系却要复杂得多:其一,他们对对方的需求都是绝对的——离开了医生,患者无法被治愈,离开了患者,医生可能无法谋生;其二,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还存在金钱关系、交易关系,再加上医疗行为具有人命关天的特殊性,因此医患之间要建立起绝对的信任是很难的。
医患之间这种既彼此离不开又很难相互信任的关系,几乎是医疗领域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医院常见的“先收钱,再看病”,不仅伤了病人的心,也为医院和医生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如果能让医患双方在移动互联网上建立起与利益无关的纯粹的社交关系,等关系到位了,完全互相信任了再收钱诊病,就会好很多。
在医患社交平台“优医比邻”和“健康580”上,医生都会先无偿地分享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经验,患者在看过(可能还亲自尝试了相关方法)后如果觉得很满意,他就会认为这个医生很靠谱。一个医生如果连续多次分享靠谱的帖子,让患者不花钱也能得到医疗帮助,那他就很容易受到患者发自内心的爱戴。这些患者会成为医生的“铁杆粉”,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为医生吸引更多的粉丝。医生可以直接在App上建群,让自己的粉丝在里面群聊。
等双方之间的深度信任关系建立起来了,医生再提供收费诊断或其他服务,患者就不会有抵触情绪了。这个时候,患者会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值”,而医生也不会觉得患者“难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基于社交的口碑效应,让那些医术和人品都不错,但之前由于知名度不高而很难脱颖而出的普通医生有机会与声名显赫的大专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医患之间的社交让医生之间更加平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收获。
小医生也有机会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并间接地增加收入,这将使更多的医生得到鼓励,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医术。长期下来,受益的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而是整个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