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里生活了很多年,却不知道邻居姓什么;孩子有一大堆的玩具,但却没有机会去结识周边的小伙伴;家里的老人已经成了城市的“新移民”,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和交互空间……这正是大多数城里人生活的常态。
社区缺少温度,让住户找不到归属感的症结往往不是因为房子不够豪华、小区景观不够漂亮、建筑外墙不够华丽,而是缺乏供人们进行社交的场景。针对这一痛点,一些思路开阔的开发商或服务商正尝试着通过引入社交机制,将住户与住户连接在一起,让住户能在社区里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说到地产项目中的社交元素,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建个咖啡馆、酒吧、高尔夫球场或高端会所,这就太简单了。提供社交场所只是构建社交最原始、最简单的一步,而德信地产、奥伦达部落、阿那亚旅游度假村和YOU+国际青年社区则使住户之间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起深度连接。这些住户不仅在一起玩,还可能成为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居住体验上,当人们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就会寻求更为高级的社交需求,比如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显然,这种更高级的需求是无法通过一个好的户型、一个精美的园林来满足的,让邻里之间互动起来才是关键。因此德信地产提出了“彩虹桥计划”,以社区为切入点,以人的需求去塑造产品,通过唤醒社区空间,连接家人与家人、邻里与邻里,乃至家与城市。
德信彩虹计划的五大体系既有针对儿童的“七彩童梦”、针对中青年业主运动健身和社交需求的“风华缤纷”、针对老人的“幸福颐养”,还有针对所有业主的“绘梦园彩”以及“趣活乐享”。投业主之所好,让各年龄段的业主都能找到自己的专属天地,才能让他们有参与的积极性。
被业内赞为中国社群四大神盘之一的奥伦达部落为业主打造了足球聚落、话剧社、诗社、小海舞团、合唱团、花友会、油画聚落、高尔夫聚落等等上百个聚落,将一群有共同话题的人连接在一起。
奥伦达部落的业主多为知名大学的教授、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声名赫赫的医生、顶尖律师、顶尖画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明星导演、歌唱家、红二代、企业家、地产老板等,这些人不仅多才多艺,更是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奥伦达部落通过社群的经营,使得这些意见领袖产生了“一旦加入就会收获知音无数,错过一次活动都会心里痒痒”的感觉。这里没有陌生人,更不会让业主“好山好水好无聊”。
本质上讲,奥伦达部落既不是开发商,也不是服务商,而是一家面向财智人群的“幸福运营商”。那些在这里找到了幸福感的业主们自然不忘知恩图报,奥伦达超过90%的房子都是通过老业主的介绍卖出去的。
秦皇岛阿那亚旅游度假村既跟奥伦达有雷同,但又有很多创新之处——很多业主都成了阿那亚事业的合伙人、股东,阿那亚每赚一块钱,也有他们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帮助阿那亚拉新的动力更大。而在潜在业主的眼里,老朋友的信用背书,显然比广告更靠谱。
有跟邻里社交需求的当然不限于精英圈,草根们跟邻居交朋友的愿望也毫不逊色。
在看电视剧《欢乐颂》的时候,很多人都很向往能在合租的房子里面遇上樊胜美、安迪这样的真心朋友。事实上,这两年兴起的长租公寓为一些白领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YOU+、自如、魔方公寓等长租公寓的基本运营思路都是压缩公寓内部的公共面积,扩大租客的共享空间。在十几、二十平方米的房间内设有休息、洗浴、餐饮等空间,这些都是共享的。社区内还开辟了多种聚会、视听、工作等公共场所,年轻租客离开自己的小空间就可以开展社交活动,租金也可以承受。
为了撮合与营造公寓的社交属性,YOU+公寓实行“三不租”政策,即45岁以上人群不租,有小孩不租,不爱交朋友不租。更为奇葩的是它的社交考核制度,即每个月要认识10位公寓内的朋友,并且必须参加一次社群活动。
对比YOU+公寓严苛的租客社交章程,蘑菇公寓显得相对宽松一些。作为分布式公寓的典型代表,蘑菇公寓只是把租客们的性别、星座、爱好和工作公之于众,以防止不爱射手座的偏偏遇上,头疼处女座还要与其住在同一屋檐之下。
2016年春节,魔方公寓举办的除夕包饺子、元宵煮汤圆等活动,满足了漂泊的异乡人对心理意义上的“家”的渴求感。
虽然也有很多住户反映长租公寓的居住体验并没有原本设想的那么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公寓确实笼聚了一批差不多年纪并有望碰撞出火花的人。打通居住和圈子,让房子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盒子,而是一个家,这将成为未来公寓发展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