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金巴
1952年,出生于拉萨“雪”的一个农奴家庭;
1965年,进入拉萨水泥厂当学徒,先后干过锻工、车工等;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2000年,先后担任拉萨水泥厂汽车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水泥厂副厂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
2000年,创建拉萨远大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荣获第二届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
2011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提名、“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感动西藏人物”荣誉称号;
2012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局评为“安康企业家”,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洛桑金巴同志现为自治区总商会副会长、 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拉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公司简介
拉萨远大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公司)是2000年10月,经拉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2012年增资为4000万元),性质为非公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青藏路17号。现有员工495人,其中95%以上是当地的藏族农牧民。远大公司在董事长洛桑金巴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十余年艰辛创业,已发展成为生产经营水泥、页岩烧结砖、房地产租赁和物业管理的综合性企业。截至2015年6月,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5亿元,是公司初创时的40倍。累计上缴税金1.3亿元,已连续十二年获得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授予的“纳税大户”光荣称号。
远大公司下辖一个水泥厂、两个子公司和远大农民工艺术团。水泥厂有三条立窑生产线,年设计能力25万吨。主要生产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子公司分别为西藏红墙烧结砖有限公司和拉萨远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远大农民工艺术团成立于2005年,现有演员45人。
2006年和2011年,全国工商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两次联合授予公司“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 2008年,公司获自治区总工会和区安监局组织的“安康杯”活动优胜奖;同年,公司进入拉萨市“八强企业”行列;2010年,中华全国总工会、 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公司“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模范职工之家”;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4部委,授予公司“县级文艺院团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先进单位”“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 自治区授予远大公司“全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单位”称号;从2011年起,公司连续4年获得国家安监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安康杯”活动优胜奖;2013年,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2年,洛桑金巴董事长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放弃“铁交椅”,捧起“泥饭碗”
在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拉萨远大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洛桑金巴就是杰出的代表之一,是时代的先锋,是西藏各族人民的骄傲,其事迹和精神是西藏非公企业成长的生动范本。
出生于农奴家庭的洛桑金巴从小在饥饿和贫穷中长大,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炼了作为家中长子的洛桑金巴吃苦能干和敢于承担的可贵精神。
时代造英雄,洛桑金巴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
1988年,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拉萨水泥厂党委任命洛桑金巴担任车队队长,实则是一个没人啃的“苦馍馍”:车队连年亏损、人心涣散、百废待举。面对如此困境,洛桑金巴没有退缩,而是高举改革大旗,果断实行承包制,一举扭亏为赢,车队实现了华丽转向,而这也是洛桑金巴在改革中的第一次绽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90年,洛桑金巴担任水泥厂副厂长,主管全厂后勤和车队工作。当时的后勤管理不善,混乱不堪,职工怨声载道。洛桑金巴深入调研,毅然决定落实责任,依法治人。半年之内,后勤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职工和领导好评如潮。
1999年,水泥厂下属公司——雪城公司危机四伏、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边缘。在危难之际,水泥厂党委再次决定,由洛桑金巴兼任雪城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格桑金巴对内狠抓技改、稳定生产、建章建制;对外协调银行、开拓市场、强化营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雪城公司摆脱困境,经济状况大为好转,职工收入增加,人心逐步稳定。1988—2000年,洛桑金巴在群众的拥戴下,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西藏大型国有企业的高层领导岗位。曾先后担任拉萨水泥厂汽车队党支部书记、队长;水泥厂副厂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洛桑金巴在拉萨水泥厂取得的三战三捷,为他的国企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0年,洛桑金巴服从拉萨水泥厂党委的安排,放弃了大型国企高管的“铁交椅”,捧起了民营企业的“泥饭碗”,创建了远大公司,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洛桑金巴在带领100多名员工创业致富的过程中,遇到了缺少资金、技术薄弱等诸多困难,但他一一突破,始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为西藏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依法治理企业,诚实守信求发展
洛桑金巴同志曾说:“我过去是国有企业的一名高管,现在作为私营企业法人,虽然身份和岗位变了,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变了,但是,依法治企、诚实守信发展企业的路子丝毫不能变。”公司成立之初,唯一的一条水泥生产线,由于设备老化,产品质量不稳,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他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带领职工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改造了既有生产线,又新建了两条生产线,使产量提高了70%,在水泥行业站稳了脚跟。2003年,他力排众议,引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创造了“两个第一”,即全世界海拔第一高的烧结空心砖厂,西藏第一家绿色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厂。2005年,他在全区非公企业中,率先实行企务公开,落实员工对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劳资双方由被动消极的雇佣关系,变为互动发展的双赢关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公司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每年请有执业资格的税务师事务所代表税务局进行涉税审计。十五年来,公司已累计上缴税金5000多万元,连续七年获得区、市、县纳税大户、纳税先进企业荣誉称号,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公司在诚实守信的规范中经营发展,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了区、市、县党委、政府的认可,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大力的支持。远大公司从单一生产经营水泥的小型企业,发展成为生产经营水泥、页岩烧结砖、房地产租赁和物业管理的综合性中型非公企业。资产总额从公司成立之初的600万元,增长到2.5亿,增长了40倍,员工的收入年增长率在10%以上。成为西藏自治区知名度较高的明星企业,并进入了拉萨市“八强企业”行列。
◎以质量为根本,诚实守信创品牌
公司成立之初,水泥产品沿用原雪城公司二分厂使用的“高争”商标。2002年初,洛桑金巴同志从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以质量为根本,诚实守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一是在全区同行业中,率先引进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按照体系标准规范工作质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二是启用“高远”商标,创建自己的品牌。他亲率销售部员工,跑市场,下工地,向客户解释更换商标的原因,消除客户疑虑,接受“高远”品牌。三是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强化“高远”品牌。如在西藏、拉萨电视台做广告,印发《敬告客户书》等。四是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绝不掺假、短斤少两。五是高度重视售后服务。对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帮助。六是从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公司坚持以质量为根本,诚实守信创品牌,十多年来,从未出现任何质量事故,客户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年年为100%,市场份额稳定增长。从2008年起,公司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无质量投诉企业”光荣称号。“高远”商标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创立了远大公司的企业品牌。
洛桑金巴董事长与公司员工的合影
◎保障职工权益,诚实守信促和谐
洛桑金巴十分重视保障职工权益,诚实守信促进企业和谐。在劳动用工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办事。除临时短期季节工外,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公司工会代表职工签订了集体合同。在社会保险方面,公司根据国家规定,为员工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费用,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优。在收入分配方面,实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合理制定员工工资,适当拉开收入档次,根据企业效益逐年提高员工收入。并按时发放员工工资,从未出现过拖欠、克扣现象。即使在藏中电网限电停产期间,仍为员工每月发放生活费。为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工会依据相关法律,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订了《劳动争议处理办法》。他坚持科学发展观,累计斥资上千万元用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2002年,通过了国家环保达标验收,改善了生产环境。公司坚持发放劳保用品,对特殊岗位的员工发放岗位津贴,保障了员工身心健康。在安全生产方面,他主持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从公司成立以来,无重大安全事故。2008年和2009年,公司获得了区总工会、区安监局颁发的“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奖。2011年2月,西藏自治区授予公司“全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打造企业文化,诚实守信聚人心
企业文化反映了职工的价值取向,折射出企业的凝聚力。洛桑金巴十分重视打造企业文化,以凝聚人心、提振人气。一是通过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每年春节、藏历年、五一、五四、国庆和厂庆,公司都以部门和车间为单位,组织职工文艺汇演,寓教于乐。不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拔河、赛跑等体育比赛、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二是组建远大农民工艺术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2005年,公司成立“远大农民工艺术团”。艺术团除了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为社区、农牧区、部队和社会公益活动义务演出外,还代表自治区参加国内文艺比赛,并获得多项大奖。三是鼓励职工成为学习型职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公司每年制定职工培训计划,职工必须接受一定课时的理论培训和岗位培训。在区总工会的支持下设立了“职工书屋”。对考入成人大学的职工保留工资和岗位。为了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对参加自学考试和国家职业考试合格的,给予报销资料和考试费用。为了保证员工培训的常态化,公司按规定足额提取了职工培训经费,并充分使用,保障了职工的教育权和发展权。为了改善学习风气,公司还出台政策,对子女考上内地西藏中学和大专以上院校的职工,给予800元奖励。公司通过打造企业文化,诚实守信凝聚人心,逐步形成了“求实、进取、和谐、创新”的远大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热心公益事业,诚实守信为社会
洛桑金巴热心公益事业,诚实守信回报社会。公司坚持捐资助教、送文化下乡、送药下乡、扶贫助困和爱心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如2002年3月,公司出资40余万元,修建马乡常木村小学。以后每年“六一”向该校赠送办公用品、体育用具和学习用品等。截至目前,公司为该校累计捐资60多万元。2004年6月,公司出资19万元与自治区环保局联合发起拒绝白色污染的“布袋行动”,在全区引起强烈反响。十余年来,公司和洛桑金巴个人已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500多万元。公司十分重视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及分流职工再就业,截至2010年年底,公司吸纳了400多名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解决了45名国有企业下岗及分流职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公司每年为当地农牧民增收千万元以上。仅以2014年为例,就为当地农牧民增收2 561多万元,其中,增加工资收入802万元,原材料供应收入1 621多万元,运输劳务收入138多万元。为农牧区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洛桑金巴是远大公司的创建人,是长期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少数民族企业家。他始终坚持诚信创业,诚信发展。他为西藏非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做出了贡献,他的事迹值得学习和传颂!
作者:朱冠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