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章前,请试着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下面的情况:
每一周,我只是不断地在忍受工作,我的目的只是想办法撑到周末假期。
我总是把时间花在应付当前工作,很少思考下一步,对未来没什么想象力。
我有许多愿景一开始喊得震天价响,但到头来却都变成不切实际的画大饼。
我心中的愿景常常改变,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周遭的人总是被我弄得很模糊,我无法很清楚地跟他们表达我的愿景。
在打造自己成为一位领导者的道路上,“愿景的力量”(The Power Of Vision)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愿景培养我们对“下一步”的热情,也因为有愿景,我们会开始不仅着眼于眼前的事物,会进一步养成高瞻远瞩的远见,知道方向,然后聚焦,保持“可以更好”的态度,不让人生局限于得过且过。
求学的时候,我的一位大学教授曾经问我一件事:“你觉得在五十岁的时候,健康状态会是怎么样的样貌?”我当时回答,希望自己的身体在五十岁的时候还能够正常地运作。
教授试图进一步引导我,他问道:“可以更具体一点吗?”我因此能够清楚地回答:“希望在五十岁的时候,自己可以很轻松地做做三十分钟缓和性的运动(例如慢跑、散步、爬楼梯)。”当时我只有二十几岁!
后来意识到,教授的重点是要提醒我,为未来的健康描绘清晰的“样貌”。这对人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的“未来”都不一样,可能是三十岁,可能是五十岁,甚至于更老的年纪。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身体状况会是怎么样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容易去想象未来的身体状况,而是基于当下,也就是生病了,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们通常对较长远的时间是比较缺乏“自觉性”的,无论是健康、家庭、人际关系或是工作,通常是面临障碍才开始思考。
很多人认为愿景很模糊,其实不然。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愿景只是把思考的时间轴拉长,它并不抽象,有时候甚至比工作上的策略与方法还要具体。
三个关键能力,打造愿景的力量
某种程度上,愿景对个人而言更具体的意义,就是一颗自我的“期许之心”。为什么我们会需要一个预见未来的能力呢?就是有这样的期许之心。
对自我的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很多时候是基于自己最强的优势。每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过程(求学、社会化),会淬炼出自己较为擅长的事物,这些事物往往能为自己带来成就感。期许则是站在这个基础上,调动更庞大的热情,让我们能用更高的标准来完成目标,更愿意寻求改进空间,不轻易满足于“还可以”的模糊标准。
一个带有期许之心的人,除了热情之外,通常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有助打造愿景的第二项关键能力。
真正有价值的想象力比天马行空更具策略性。全球创新式破坏大师,同时也是哈佛教授的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描述这样的能力为:把不同知识领域、产业、地区的东西,建立出人意料的联结能力。
因为未来还没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想象”,而这个想象,是着眼于目标的价值基础上。
我们可以试图问问自己:我习惯如何将不同领域的事物联想在一起?这样的过程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很多优秀的领导者知道有助于产生想象力的时间与地点,他们知道如何运用“放松的情绪”来冥生联想,这也跟打造愿景的第三项关键能力“如何保有独立思考时间”息息相关。
在个繁忙的都市里,我们做事情想东西其实都需要静下心来,才可以做得更快。所以西洋谚语说:“Slow down, move fast.”有许多创新的企业例如3M、Google,他们甚至把这个部分设计成工作流程的一部分,愿意给员工自己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上面三点都可以让我们的愿景有实践的方法,而我们要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在忙碌的日程安排中,下面是一些可以在生活与工作中运用的技巧:
扩大视野
成语说物以类聚。我们总是跟自己相近似的人事物聚在一起,所处的环境其实极为单一。应该花时间接触具有差异性的信息、人际关系,从中观察和自己的不同点。多看多听少说,找出不同,在生活中花时间学习新的事物,有助于我们看得更深更远。
跳出舒适圈
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E.F.Schumacher)曾说过一句名言:“一盎司的练习,通常比一吨的理论更值得。”当我们的工作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将愈来愈容易把事情做到一定的水平,因此也开始不太在意能不能更进一步,专家称此为“OK 瓶颈”。
但对于远大的愿景而言,如果不投入时间精进能力,是不可能会有突破性的质量,我们在看到清楚的目标后,更应该要时时鞭策自己,保持挑战现状的动力。
学会自我激励
心态是愿景之母,也就是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假如我们连自己都无法激励,那更无法激励伙伴朝愿景迈进。我们可以时时养成激励的习惯,保持乐观的态度,再把这种态度聚焦于工作上,为热情列出优先级,想方设法让创造愿景的过程得到收获以给自己一些奖励。
静思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比较安静、高质量的时间给自己。好好问自己,在未来的定位是什么?丢掉过度的社经地位枷锁,好好想想“我是谁”“我想要到达哪里”“该做哪些事情才能办到”?
可视化愿景
例如我们之前说过的故事,假设这个愿景是与健康有关的,就想一想自己在五十岁的健康状态,不只是说要运动,还有自己的体态、外形、样貌,尽量把五十岁的自己想得很清楚。
可以把健康,从内到外透过画面描述出来。这样的过程也可以运用在自己的事业、财富,或者是生涯规划上。
成就感往往比成功更具吸引力
许多人认为拥有愿景的人,因为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所以比较容易成功。我想分享一个不同的观点,就是对自我而言,成就感往往比成功更来得引人入胜!
有很多人不一定有很好的规划,或者没有这样的远见,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人生(很多是指财富指标)。我们形容这样的成功,可能是因为好运气,而不是他自己设计出来的。所以在这里,我认为成就感的价值会比成功高一点点。
因为有愿景有想法,我们会启动很多的准备。当这些一步步的准备在人生不同阶段都有所获得的时候,那无疑对自己的人生将更珍惜、更快乐。
例如我毕业于商学院,一开始对自己的职涯也是顺其自然。毕业后就进入企业从事营销的工作,在七八年的营销领域当中,获得很好的经验,虽然在别人的眼里感觉很成功,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点成就感。
后来我花了时间分析内心的期许,发现能够“影响别人做出改变”这件事更能激起自己的火花,因此就愿意放胆尝试做一个很大的转弯,离开营销环境,非常冒险地进入人力资源领域。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对未来思考很久。我在想,除了能够发展自己,另外还能运用哪些影响力去帮助其他的人,让所有的作为对自己的同事、周遭的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当时我仿佛看见未来的图像,看到即将超越过去的自己。这中间不用多说有很大的挑战,不过我想人生就是这样,有压力才会有成长。而在未来的愿景里,我们不只是协助自己成长,而是让周边的人也可以有很正面的能量。这样的愿景人生,我想就是每一位学习如何成为领导者的人,都很愿意面对一个充满成就感的未来。
阅读本章后,请试着做做看下面的练习:
今天就选择一件小事情小习惯来进行调整,体验一下“当下改变”的心情,并且在做到之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在朋友圈里找一个能够作为标杆的对象,进行观察,并与他们讨论他们的愿景,以及想要达到的位置。
每个月安排一个安静的时间,好好想想“我想要到达哪里”“我这个月做了与这件事相关的行动吗”“那么下个月该做哪些事”这些问题。
试着把脑海中抽象的愿景,转化成一幅清晰的图像,并记录下这幅图像有哪些具体的指标。
仔细检索自己目前的工作项目中,哪些是与愿景有关的,并尝试用比较有野心的方式,为它们定出更高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