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章前,请试着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下面的情况:
我常常有一百个想法,但是碰到真的要行动的时候,又觉得意兴阑珊。
一天当中,我总是这个工作还没完成,就去做另一个工作,很少做好做满。
每周的工作太辛苦了,所以一到放假,我总是玩得筋疲力尽,反而更累。
做事的时候我很容易分心,在受到干扰停顿后,又很难重振精神重新开始。
身为主管,我团队中的人个性五花八门,因此常常各做各的,很难有成效。
每个人都想一步到位,但又经常事与愿违。怎么样协助工作伙伴发挥执行力,是我过去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重点。
我发现市场很多有关执行力的书籍,都着重于方法论的方面,谈到如何处理人与事的关系、资源与目标的关系。但我的经验是应该回到最根本,去探讨什么事情会影响我们决定如何行动。
这是为什么在上个章节我们会先讨论“人的态度”,因为从态度到行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不太可能舍弃态度面,单纯借由改善方法来促成对的行动。
坚持微小的纪律
还记得之前提到每个周末参加红十字会的故事吗?那个故事谈的是我们对事情的坚持。但是要怎么样把坚持的情绪转化为实际行动呢?我们从故事中可以发现,当时的我并没有先拟定什么伟大执行计划,而是从微小的习惯开始着手,也就是从一点一滴的自律,去累积行为的发生。
人往往不需要完美计划,只需要坚持微小的纪律来促成行为。
就像在职场上,我看多太多执行力不彰、拖延工作的案例。只要进度一落后,工作者就会找出很多借口,例如身体不适、心情受影响、家庭哪方面出现紧急状况,而这一切,其实主管都了然于心、看在眼里。
我分享一件小事,你我都不陌生。在过去三十年的职业经历里,这么多年我很少请病假,请假的次数非常少,那是什么原因呢?当然并不是因为我身体特别强壮,而是因为为了要贯彻自律的行为,我事前做了许多防范功夫。
无论是休假或是法定假日,我一定规划好储备精力的时间。我说的不是休闲娱乐,而是在那之外,还要有一个充分让精神、身体得到休息的安排。我觉得人并不是不需要放松,而是要注意不要玩过头,例如熬夜或是从事太过消耗体力的活动,休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要调整身体到最佳状态。
有时候一个人对工作负不负责任,从对身体负不负责任就可以看出。
纪律就是自主地去改变环境
反观这样自律的行动是怎么养成的呢?我想到过去的求学经验,许多有关习惯、自律行为的建立,都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扎根做起。
我是在美国完成大学学业,欧美的教育方式跟东方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都知道欧美的学校很喜欢训练学生问问题,让学生有充分设定问题、研究问题、发表心得的空间,远远超过老师讲授式的教学时间。
这并不只是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精神而已,它其实是一种训练独立自主的行为模式。今天你要研修一门课的目标是什么?不只是为了拿到一个A+ 的成绩,而是更上一层的,要学生了解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会想选修这门课。要怎么样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透过什么方式可以产生满意的成果?那完全是一个“自主性”的摸索。
透过这样的方式,欧美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叫自己当自己的主人。
因为是自主性学习,所以成果是对自己负责,从而养成一种责任心与荣誉感,然后去催生出自律行为。例如学生就会开始思考,要用多少时间完成这些课程,也许会做一些规划表,来看怎么样完成目标,这都是一种自律的练习。
“自主性”是自律、负责任的基础。我们观察有纪律的人,通常都是自主地去改变环境,而不会让环境的变化来影响自己达成目标的进程。
了解人的四大行为模式
养成自主性的人,把这样的习惯带到职场上,也都会产生很正面的效果。这是自我要求的部分,可是我们在职场上遇到的人五花八门,在这里也要考虑到,当在团队中执行任务的时候,大家的习惯可能不太一样。无论你是不是一位主管,我们都必须去了解大家的行为模式,借以检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
具创意型的行为模式
特点:喜欢自己做主,思考力很强而且很在乎目标与策略。这样的人通常用思考去主导行动,以目标为导向在乎成果。他们也非常有自信,有比较强的意志力,总是喜欢扮演推动者的角色。比较有长远的思维。
缺点:比较天马行空,看见自己的需求胜于别人的需求,所以也经常陷入固执、强迫个性,以至于喜欢支配别人,这类型的人通常沟通能力也比较弱。同时,也因为比较缺乏执行力,所以会大大降低事情的成功概率。
具说服型的行为模式
特点:在人群之中最善于表达,喜欢自己成为注意力的中心点。这样的人非常富有好奇心,常常见猎心喜,对事情拥有很强的热忱,因此充满干劲却缺乏尾劲。经常轻易地承诺却不思考自己的执行能耐。同时这类型的人他们比较愿意投资资源去学习,充实自己,比较有长远的思维。
缺点:因为是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事情,所以也经常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在沟通的时候经常会打断别人的对话,而加入自己的主张,沟通能力比较弱,又时常随着喜恶来变化原本的计划,所以常常是参与多却难以执行到底,点子很多却不专精。
具计划型的行为模式
特点:这类型的人有比较强的执行力,以如何达成具体的行动为目标,非常重视效率。他们对于眼前的事物会深思熟虑,并且追求完美。因为追求完美,所以他们重视细节,有较强的企划、组织、管理能力,非常在乎事情的成败,但是他们在意的成效,往往是属于比较短期而明显立见的。
缺点:因为要考虑完美的面向实在太多了,所以具计划型的人通常行动的速度也比较缓慢。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考虑再三,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做事情时经常陷入顾此失彼的结果,也容易照表操课、照单全收,做起事比较僵化,不会有自我改进的思维。
具协作型的行为模式
特点:性格内敛容易相处,待人处事在表征行为上非常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并且在沟通的时候通常没有什么攻击性,所以人际关系不错,EQ非常地好。所承诺的事情多半是为了负责任的自我期许,所以通常能使命必达。而这样的成效,一般而言是属于比较短期的。
缺点:这样的人比较内敛,所以不容易表现出个人的情绪。他们比较喜欢跟着大家的意见走,不轻易讲出内心真正的意见。如果你做错了,他也不愿意当面指责,所以如果你是他们的下属,往往连自己做错什么都不会知道。他们目标感并不强烈,虽然会照单全收,但是不太愿意承担成败责任,不善于做大方向的决策。
当我们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一种行为模式,也了解同事是哪一种,就可以在工作上作出完善的配合与沟通。同时,也能够根据行为模式来了解自己的“短板”,也就是不足的地方,然后对症下药!
让团队先改变、再优化、后固化
由于现在是讲求团队合作的时代,我认为单方面修正自己的行为尚不足够。透过上面的四种行为模式,我们在职场上可以思考,怎么样透过伙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行沟通,导入一个有共同价值的工作计划,促使好的行为不断发生。
我们能轻易理解大家都不是完美的人,那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善?
透过四大行为模式,其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制定计划之前,我们可以仔细地构想,大家认同哪些价值?共同的愿景是什么?有哪些事是当务之急,并且对“团队”最为重要,而非个人。
在有共同的价值与目标之后,大家都敢于承认自己的短处愿意做“改变”,进一步才是引进管理方法,例如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来进行行为的实践,产生“优化”来修正行为。
最后,我们只要记住,把这些改变与优化,一步步放置到最微小的行动开始着手,让纪律、自主性“固化”为日常行为的习惯,这样逐步地调动大家在工作上做对事、做好事的节奏感,日积月累,我们在行为上就能真正有所进步,有所突破。
阅读本章后,请试着做做看下面的练习:
找出一天当中最富精力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做当天最重要的事,并且直到做完才能停止。
在做重要工作的时候,排除网络与环境的干扰,离开手机、e-mail、网络的控制,给自己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
制定一个小规模计划开始养成纪律,这里指的不是多喝水、每天准时起床,而是例如每周完成三件重要的事、连续一个月不迟到与准时下班这类的事。
尝试了解同事的行为模式,找出他们特别擅长的与欠缺的,重新思考一个同样的行动,该怎么跟他们配合。
引导团队朝“做事”的方向进行一个进度,而不是空谈。例如开会的时候,不只是讨论目标、愿景,还要进一步讨论怎么解决问题,或是执行的具体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