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赵锡成博士暨家族基金会,向哈佛大学及哈佛商学院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向哈佛商学院捐赠400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用于设置“朱木兰及赵锡成家族奖学基金”,专门资助获奖的华裔学生;另3500万美元将用于兴建一座名为“赵朱木兰中心”的新型高管教育设施。
这份礼物还是对已故赵朱木兰夫人的特别纪念。作为赵氏家族——这一美籍华裔族群中成就最为杰出、身份最为显赫的家庭里倍受爱戴的女主人,赵朱木兰女士平凡与伟大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只接受值得尊敬的人捐赠的哈佛大学,对赵氏家族充满敬意。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说:“赵氏家族,特别是赵朱木兰夫人对高等教育所秉承的坚定信念,将会激励着一代代的哈佛学子。”
这是赵氏家族数十年如一日进行慈善回馈的一部分,在祖(籍)国中国,赵氏家族也广泛参与经济建设和慈善事业,出钱出力,无私奉献。
因为在经济与社会事业上贡献卓著,赵氏家族在中美两国具有深刻广泛的影响力,被视作精英典范。赵锡成受到改革开放后的历届中国政府高规格礼遇。在美国,他被列入“国际航运名人堂”,获评“杰出移民奖”“杰出成就奖”“杰出公民奖”以及“霍雷肖杰出美国人奖”等。2013年5月,赵锡成博士和女儿赵小兰共同获颁“2013年怀海德社会事业奖”。
世界航运名人 全球华人榜样
赵锡成祖籍上海嘉定,出生时正值战乱,饱受离乱之苦。不幸中的万幸是,他的父亲赵以仁先生是一位豁达开朗、深具远见,且重教育人、以教育救国的小学校长,家境虽清贫,但赵锡成掌握的知识却非常丰富。这是他身处前途渺茫时期与很多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背景,这也成了他后来最终走向卓越的最根本的基础。
赵锡成说:“父亲毕生从事农村教育,为人正直豪爽、兢兢业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我是家中独子,家教有方,懂得礼貌,深得长辈宠爱,但父亲仍唯恐我被过于娇宠,便携我住小学内,以儒家‘忠、孝、节、义’精神严加管教,对我日后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并终身受益匪浅。”
1941年,13岁的赵锡成考入私立勤业中学。中学时期,他是一名体育健将,热衷组织足球、篮球和乒乓球赛事,使健康运动之风遍及校园及社区。这项爱好,让他深深领会到团队精诚合作的精神,也借此奠定了凡事皆要追求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以及与人共处务须和谐的信念。1946年,他在父亲建议及督导下顺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主修航海专业。1949年5月修毕学科后,他被派至叔叔赵以忠船长的“天平轮”上实习。但因战火已逼近上海,上海港口被封锁。“天平轮”被令辗转分至华南各港,疏运“国民政府”物资。“天平轮”于12月初抵达台湾,从此赵锡成与叔叔赵以忠一家相依为命。
赵锡成父亲长其叔叔仅七岁,但长兄如父,对弟弟极尽关怀及培养;叔叔对其子赵锡成视如己出,多方照顾;对他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尤其秉承其父与叔的为人纯朴、处世真诚并重孝道,对长辈的滴水之恩都涌泉相报,还一脉相传体会分享快乐之本的真谛,奠定了乐善好施的基础。
1949年的台湾,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举目无亲的赵锡成多蒙叔叔的多方照顾及鼓励,同时禀赋过人的他年纪轻轻就获选充任“有庆轮”任“代理二副”,待遇优越,这对思乡心切的他也算是一些安慰。但每每想起天各一方的父母,不能事亲以孝,赵锡成都心事重重、郁结难抒。
台湾时局尚不稳定,但人心思定,民间的谈婚论嫁大行其道。有好心人愿做赵锡成的红娘,帮他这个俊朗潇洒的小伙子找到另一半。不过,他早已心有所属,虽与心中佳人断了消息,但他非常肯定一定会找到她——她就是朱木兰女士。天随人愿,经过一年多的苦心寻找,他果然找到了朱木兰,两情相悦,彼此同心,又得朱木兰父母的认可,两个年轻人便于1951年在台北喜结连理。
朱木兰给赵锡成带来了新希望,一扫他生活中的所有阴霾。为了这个新希望,也为了守护这个小家,赵锡成更加努力工作。一年中,他有10个月在海上。也因为他刻苦努力、技能超卓、智慧过人,他很快便从代理二副升为二副,后又晋升为大副及代理船长。
赵锡成晋升之速“史无前例”,因为当时船上论资排辈严重,年轻人很难获得升迁机会,他的卓越之处在于每次都能把握机会赢得认可。他常常提起一件有意思的趣事,在他任代理船长时,一位资深引水员登轮来找船长,他应声招呼,对方不懈地瞄了他一眼:“就你?这么年轻就想当船长?”这让他有些沮丧又有些惊喜,因为他真的是“年轻有为”了。这件事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路。
他能够成功驰骋海疆,还来自他对大海的热爱,他对海平线上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与向往。也因此,他从未间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1958年,他报名参加了“考试院”举办的甲级船长特种考试,不但一举夺魁,还破了历年的考试纪录,震动业界。台湾的四大报纸——中央日报、中华日报、联合日报和新生报争相报道这位29岁的“船长状元”,盛赞他聪明好学,热情真诚,尽职尽责,前程似锦。
赵锡成说,他谨遵父训“好男儿四海为家”,以事业为重,但与亲人长期离别的思念之苦始终令他难以释怀。幸得夫人朱木兰女士全力支持,终让他登上更高台阶。
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赵锡成毅然告别薪金丰厚的航海生涯,请准政府和公司,只身越洋赴美继续深造。赵锡成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充满艰难与挑战,也充满希望。他要克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还要兼职打工养活自己。在突破层层困难后, 1964年,赵锡成取得圣约翰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同年他创立了福茂航运公司,即福茂集团的前身。公司主营航运、贸易和金融业务,初建时规模小、实力弱,几乎是白手起家。
外界曾质疑赵锡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但他确实表现出了远大梦想和卓越的执行力。赵锡成坚持把诚信和声誉作为事业发展基础,福茂公司在他手上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也因此,福茂公司获得很多客户的青睐。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农林部以及后期于70年代初由联合国发放的援助物资,多次由福茂公司全部承包运输,为赵锡成的事业带来极好的机会和利润。
1975年,福茂公司事业蒸蒸日上,为应市场之需,公司决定在日本订购三艘1.7万吨的大型货轮。当时,赵锡成长女赵小兰刚刚大学毕业,在福茂公司实习。赵小兰执笔起草了一份周密的业务发展计划书,先同全球第二大谷物公司柯克(Cook Industries)签订多份长期租船合同,并与美国银行谈妥贷款后,再会同股东在日本船厂订造新轮,最后向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劳德(LLOYDS INSURANCE)作风险投保,把智慧、胆识与努力巧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风险降低到最小。这三艘货轮于1977年先后在日本落成下水,由柯克公司董事长夫人、美国银行执行人夫人和赵小兰分别主持掷瓶仪式,祝贺乘风破浪,一帆风顺!这三艘货轮增强了福茂公司实力,对公司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福茂公司也由此跻身世界航运公司先进之列。作为这支崛起巨舰的船长,赵锡成受到业界与学界的普遍关注。
1982年3月,赵锡成应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及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航运论坛”之邀,发表题为“国际航运之前瞻”的专题演讲(Keynote Speaker)。当时,赵锡成借用“举一反三”和“利令智昏”两句哲理颇深的中国成语,向美国人深刻地分析阐述了国际航运的前景,并准确预测了国际航运的持续衰退。之后,国际航运真如其判断,持续衰退8年之久,赵锡成震动美国业界。
赵锡成的准确判断来自对世界航运发展的深刻认识,他说:“航运业和商业房地产业类似,是由多种相关行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的业务,十分复杂。而且受全球经济的制约,风险由造船、需求、运量、融资、利息、货币交易等多种因素牵制,因变量太多很难预测。”他说:“当时航运业看起来是鼎盛时期,使得很多人利令智昏,都想来淘金。我全面系统地分析船运业前10年的发展,发现相关指数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快,同时透过对船运业产业链的分析研究,发现当时正孕育并隐藏着‘泡沫航运’的险象。”
基于利空判断,赵锡成果断地在航运业衰退之前卖掉了手中所持的全部船业股票,及时规避了风险,保存了实力。而后用这笔雄厚的资金转做当时冷门的外汇交易,获利丰厚。这又让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历经几十年的奋斗,福茂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美国航运界的主力公司之一,赵锡成也进入航运界名流之列。至今,赵锡成已是世界级航运企业家,是在国际社会声名卓著的美国“华人船王”。2004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他被列入“国际航运名人堂”。
白手起家而后比肩世界,赵锡成的成功崛起之路为无数美国华人树立了成功榜样。同时,他也极大地鼓舞了海外华人创业者融入主流商界、挑战世界级成就的信心。
心系祖(籍)国 鼎力支持中国发展与进步
赵锡成崛起于美国,扬名于世界。在这个过程里,他始终心系祖(籍)国,竭尽所能地将事业发展与中国联系起来,冀望为中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中国造船业面临新船订单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赵锡成第一个伸出了援手。其实在80年代初,赵锡成就有意到中国订造船只,只是机缘来得迟了一些。1987年,时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的潘曾锡先生率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简称CSSC)代表团访问美国。在访问的最后一站——纽约,彼此久仰但尚无机会会晤的两位校友潘曾锡与赵锡成终于相遇。9月8日,CSSC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了赵锡成的宴请。次日,CSSC代表团在纽约曼哈顿区山王饭店举行招待酒会,邀请纽约航运界重量级人物100多人与会,其间赵锡成对会议的举办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作了重点发言。原中国驻纽约总领事汤兴伯在招待酒会上向潘曾锡透话说,赵锡成表示了向中国订购新船的意向。为进一步沟通,招待酒会之后,汤兴伯驱车带赵、潘至总领馆潘曾锡的下榻处。之后,赵锡成说出了自己的意向,即打算建造15万吨和4.8万吨的散货船,他询问潘曾锡CSSC是否有意建造,同时也咨询了CSSC的付款方式,以及中国造船技术和质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洽商,赵锡成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造船业有了初步认识,觉得可以合作。
随后,赵锡成与公司董事开会商量此事,董事们都觉得对中国了解不够,风险较大。但他的夫人朱木兰女士对赵锡成的创新潜力极有信心,非常支持他;同时,朱木兰女士还挺身而出,愿陪他一道到中国考察。
同年11月18日,赵锡成夫妇乘坐的CA302航班降落广州白云机场,开始了中国购船之行。11月19日,夫妇二人在潘曾锡先生的热忱伴同下,应邀参加了文冲船厂为大连海运学院建造的实习船“育龙”号的下水典礼,并考察了该船的建造质量。11月21日,赵锡成夫妇从广州飞赴北京。11月23日,原中国船舶总公司总经理胡传治带领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CSTC)出口处副处长李必忠、王慧尔和江南造船厂总会计师王德宝及总经济师龚金根等,在CSTC接待室,就江南造船厂为赵锡成建造1+1艘6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进行意向性谈判。11月26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接见了赵锡成夫妇,鼓励赵锡成向中国订购新船。11月30日,赵锡成夫妇飞抵上海,李必忠会同江南造船厂高层,就为赵锡成建造1+1艘6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进行正式谈判,并签订了初步意向书。12月1日,双方整整谈了一天,于当晚就技术规格、船价、付款条件、银行担保以及交船期等方面签订了一份终结意向书。
赵锡成与夫人的首次订船之旅,紧张、忙碌、有序,为之后的成功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88年2月27日,江南造船厂派出代表团到达纽约,与赵锡成进行技术、商务谈判,并于3月15日签订了合同。3月25日,江南造船厂写了一份“关于美国FOERMOST航运公司65000吨散货船合同谈判代表团工作小结”报送CSTC出口处,小结称:“从大局看,从长远看,确有一定的深远意义和良好影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在赵锡成之前,中国尚无一艘散装货轮出口到美国市场,与赵锡成的签约对中国造船业走进发达国家、走向国际具有深远影响。赵锡成回忆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造船业处于历史最困难时期,虽价格稍廉,但工业和技术基础,尤其工艺上难与先进国家匹敌。“身为华裔,理应助一臂之力”。
在赵锡成牵头帮助中国造船业走向国际后,中国造船业不断走向强大。在中国造船业做大做强的过程里,赵锡成的支持有增无减,除了广泛介绍客户,扩大中国造船业的国际影响外,他还在中国造船业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2002年,世界新船订单急剧衰减,赵锡成再次向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先订购了12艘17.5万吨好望角大型散装货轮,后又续订数艘20.6万吨同类货轮,造船周期延续至2012年,这让他成为全美洲在中国订购新船的最大客户。2005年1月4日是令赵锡成和中国造船业兴奋的日子。当天,上海浦东举办一场盛大仪式,赵锡成订购的世界最大吨位绿色环保型“安梅号”,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命名下落成下水。
因为赵锡成为国内造船业所作的独特贡献,他一直被国内造船界亲切地称为“中国造船界、航运界的老朋友”,被誉为“对中国开拓国际造船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航运企业家”,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与船业界的尊敬,并受到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李克强、朱镕基、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和嘉勉。
2007年11月2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会见了赵锡成。俞正声当面感谢赵锡成长期关心家乡发展,对中国船舶工业和上海航运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俞正声说:“上海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长兴岛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希望赵锡成先生继续关心上海,支持上海,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赵锡成对俞正声的号召积极响应,他其实也一直对中国造船业信心百倍。2004年7月,他在德国汉堡举办的国际造船工业贸易交流会上做演讲时说,中国造船业可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他说:“中国政府对船舶工业发展高度重视;中国造船业人才济济,具有自行发明创造的能力。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具有崭新的先进设备,达到了国际标准。如中国造船企业能在生产效率、技术水平、配套设备、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继续发挥潜力,有朝一日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绝非难事。”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到2010年中国即成为全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在自己最为擅长的商业上给予中国以切实帮助,表现了赵锡成务实的一面。另一面,他还善用个人能量,参与到推动海峡两岸和解、促进沟通与交流的历史进程中来,为后来的两岸“三通”提供了重要借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关系呈现政冷经热的状态。而要在政治上跨前一步,就需要一位协调中美、熟知两岸形势的联络人。赵锡成刚好适合扮演这个角色,他与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是校友,又与美国布什家族渊源甚深,是作为海峡两岸联络人的不二人选。
1990年6月,赵锡成担任第六届交通大学美洲校友总会董事长,他表示校友会将为促进中美友好、加强海峡两岸友好往来作出努力。其间,他积极联络,组织了台湾新竹、上海、西安、北方和西南五所交大共同参加在美国新泽西州召开的校友联谊会,出席者达500多人,大会隆重而热烈,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皆致信庆贺。江泽民的贺信是由美洲校友总会荣誉董事陈小津先生亲自带到的,其内容为:“以校友的身份诚挚欢迎各位学友随时来祖辈生活和创业的故土看看,寻访亲友,旅游观光,为增进母校与海外学术界联系,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作出新的成就。”
1993年11月18日,江泽民前往美国西雅图出席美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其间,他曾在旧金山与赵锡成做简短会面。11月18日上午,江泽民在出席了佐顿市长邀集的早餐欢迎会之后,即来到宾馆会议室会见一群特殊的客人,此次聚会召集人即赵锡成。此次会面的主要内容后来披露在1994年12月30日出版的《上海交大报》上,该报以“江泽民主席在旧金山和校友亲切恳谈”为题,形容他们的会见“犹如同窗攻读,倾诉衷肠”。配发的两张图片则分别为:“赵锡成学长向江主席赠送银盘纪念品”以及“校友们与江主席欣然合影留念”。
而后,1996年4月8-15日,台湾新竹、上海、西安、北方及西南五所交大分别隆重举行了交通大学的百年诞辰盛典。经过赵锡成的积极筹划组织和多方支持,美洲校友代表一行170余人,历时三周巡回参加了五校的“校友庆校庆活动”。
庆校庆的高潮发生在7月9日,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赵锡成等从美国专程回国的50多位校友代表。会见中,江泽民深情地说道、月是故乡明,希望海外华人多回来看看。当日中午,交大校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王荣生总经理、陈小津副总经理在人民大会堂盛情地招待全体成员午餐。赵锡成代表全体成员致词:“感谢伟大祖国日益富强,让我华侨扬眉吐气!感谢交大老师乐育英才,使海外学子学有所成。饮水思源,重温旧境,所到各分校都激发了浓浓的祖国情,同窗爱,从心灵深处祝愿祖国国运昌盛,兴旺发达。”
这是众交大校友多年憧憬的寻根之旅,开创了意义深远的两岸“交大先通”之壮举。后来,赵锡成又连续担任交通大学美洲校友总会董事长达11年之久,继续为两岸教育上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奔走。
中西合璧式教育 造就美国首位华裔部长
在世界航运以及中国经济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赵锡成,在教育下一代上也开创先河、硕果累累。在他与夫人的教育下,他们的女儿赵小兰(Elaine Chao)成功打破“华人无法真正走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宿命,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女部长。
在赵小兰出生的时候,赵锡成还只是船上的二副,常年奔波于世界港口之间。赵小兰在医院降生时全赖赵锡成慈祥仁厚、遇事镇定、处事周全的岳母大人朱田慧英夫人,直到赵小兰满月,赵锡成才赶到女儿和太太身边。对于每位父母来说,给小孩起名字是一件大事,朱木兰交代丈夫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儿起名。赵锡成因对她们母女心存歉疚又极为疼惜,他反复思量,想到了朱木兰的善良、包容与贤淑,也想到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忠勇和仁孝,“赵小兰”这个名字便油然而生。赵锡成当时一定想不到,“赵小兰”这个名字日后成为美国华裔乃至世界华人的骄傲。
赵锡成说:“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是社会的财富,我们把培养孩子放在家庭生活的首位。一脉相承,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伟大的‘牺牲精神’,与其他父母一样,愿为教育孩子付出所有精力,从没有想过自己要发财。我们对孩子要求‘严而不苛’,奉献给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为人之道,是不断进取的人生观,是无从用数字来衡量的价值观,是一种人格魅力,是一种像金子般闪光的品质。”
赵锡成从小就接受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教育,他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全身心地奉献给自己以坚定的信仰,为教会做事,为社区服务,为慈善捐助。他说:“我们取优秀科学西方教育方式之精华,按时分粮,因材施教,中西合璧,精心呵护,培育了以大女儿小兰为首的六位女儿。从幼灌输她们在宁愿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的原则下,有责任发展自己的天赋,有权利向自己定的标准挑战,有能力全面施展自己的才华。”
以赵小兰为首,赵锡成六个女儿——赵小兰、赵小琴(Jeanette Chao)、赵小美(May Chao)、赵小甫(Christine Chao)、赵小亭(Grace Chao)、赵安吉(Angela Chao)皆是社会精英,且都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这样的成果,是赵锡成中西合璧式教育的成功,也是他既重视言教也重视身教的成功。
赵锡成一生都忠于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拼搏进取、奋发图强。六个孩子无一不受此影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而朱木兰女士更是以半百之龄重进学堂,以优异成绩拿下硕士学位,为女儿们树立了完美的人生楷模。
赵小兰说:“父母总是要求我们做到最好,教导我们热爱竞争,永远不要害怕尝试,永远尽最大的努力,永远与自己的标准竞争。即使我们成功了也要继续改善自己,使得这个世界因我们的积极贡献而变得更好。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平的,我们的表现完全在于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将自己击败。这些课程让我学了很多。我从不认为父亲要求得过多,相反,我感谢父亲总是要求我做到最好,并为我的一生准备得这么好。”
赵小兰忘不了父亲初到纽约时一人打三份工的艰难,即便艰难,父亲仍是满腔热忱、兢兢业业,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也忘不了一家人最早住进的那间小小的一居室公寓,虽然拥挤,但从来都是井井有条、一丝不乱,充满温馨与梦想。
因此,在赵小兰还是孩童的时候,她就学到了严于自律、自强不息的文化精髓。在她的学习与生活中,她忠于自己的梦想,且扎扎实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全心付出,执著追求。
也正是如此,赵小兰才能一步步超越自己。1961年她跟母亲赴美与父亲团圆时,她还是一个在自由女神像下浮想联翩的小女孩。因为完全不会英文,她曾受到同学嘲笑,但到1971年,她不仅有了一口流利英语,还以高分完成中学学业;在取得荷里克山大学学士学位后,她又更进一步考入哈佛商学院,1979年以全A成绩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你知道我大学刚毕业时的目标吗?我仅仅希望自己能够生存……”赵小兰回忆说。生存是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落地扎根的现实。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赵小兰曾帮助父亲打理公司,做得风生水起。生存已不是问题,她期待做更大突破,试图打破亚裔族群“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玻璃天花板”,这一点受到了父亲和母亲的热情支持。1983年,赵小兰成为13名“白宫实习生”中唯一的一名亚裔人士,3年后正式从政,出任联邦政府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1988年又相继担任联邦政府海事委员会主席及交通部副部长等职,先后处理了泛美航空公司客机被炸案、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案,并主持了旧金山大地震后的公路修复工作。海湾战争期间,赵小兰负责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调度,为军方提供后方运输支持,样样工作都干得非常出色,并且自始至终表现出一种大度从容、处变不惊的女中豪杰本色。
2001年1月11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提名赵小兰出任劳工部部长。出人意料的是赵小兰再三婉拒,认为时机还没成熟。直到老布什出面,她才接受了。1月31日,赵小兰宣誓就职,她在致辞时说:“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的爱心和严而不苛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我始终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赵锡成说:“华裔在美国入阁,创造了新的历史,意义深远。内人与我为女儿感恩祈祷,无比欣慰。因这也是所有华裔的骄傲。”
赵小兰是美国首位任美国总统内阁的华人,更是二战后,唯一任满八年,任职最久的劳工部长。任内,她提升国际交流,改善美中关系,并于2008年代表美国总统率代表团赴京参加奥运会闭幕式,也是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最高核心人物。小布什称赞赵小兰:“有处理行政事务的极高天赋、饱满的热情,以及帮助他人创建更美好生活的意愿。”开创历史又圆满完成历史使命,赵小兰把父母亲给予的天赋、品质发挥到了极致。
至今,赵小兰持续致力于中美交流,默默扮演“民间大使”角色。更进一步,她还接棒家族慈善事业,与父亲一起为中美的慈善事业奔走。她的行为受到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可与尊重,先后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作为父亲,赵锡成给予了赵小兰所有的精神财富以及宝贵经验。赵小兰感激父亲的一路披荆斩棘。2006年6月18日的父亲节,赵锡成收到了赵小兰特别的礼物——北美世界日报刊发的祝文《献给我的父亲赵锡成》。“是他,在44年前,带领我们全家踏上了这块能够创造神奇的土地。这里虽处处充满挑战与艰辛,但我们跟随着父亲,勇敢地开始寻找我们的‘美国梦’。”
父亲赵锡成评价赵小兰时说:“赵小兰希望能成为亚裔移民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开路先锋,能与同胞共勉共享。更重要的是,她在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能具有放大效应,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并着力贡献造福于社会。”
赵小兰和赵锡成的名字,也因此一起嵌入华裔历史,成为里程碑式的标志。“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特意于2010年11月颁发“杰出家庭传承奖”给赵锡成家族,成为首个以家族为单位的获奖者,开创其创馆30多年来的先例。与赵家交往甚密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也曾经对太太芭芭拉严肃地说:“应该向赵家学学如何管教孩子。”
事业与家庭的精神基石 赵朱木兰女士的平凡与伟大
赵锡成是赵氏家族进入美国、融入美国,并创造出伟大成就的领路人。而在任何一位取得不朽功勋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一位默默付出、坚定支持他的女性,支持赵锡成建功立业的是赵朱木兰女士。
几乎在赵锡成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重大关头,都有朱木兰女士的智慧贡献。外界的关注焦点常常是赵锡成、赵小兰和赵安吉等,但在赵家,家中的焦点、家中的核心却是夫人和母亲朱木兰。
朱木兰为名门之后,祖籍安徽来安,因日军侵华,木兰家庭被迫迁往南京。1948年冬,为躲避战火,朱木兰从南京迁到嘉定,就读赵锡成母校嘉定一中。因为从大城市来,又是天生丽质、人见人爱,朱木兰刚到小城就引起轰动,人们口耳相传、驻足观望。
朱木兰天生兰心蕙质,她中学时发表在校刊上的小散文《雨》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我从小就爱雨天——霏霏的细雨与倾盆大雨觉得一样的可爱。连绵的春雨,狂暴的夏雨,潇潇的秋雨和掺着飞雪的冬雨。冬有冬的姿态也同样觉得可爱,并不是因为有什么逸致与雅兴,而是为有晴天就应该有雨天,雨天对晴天是一种调节。雨天虽然有许多情趣,如果您是流浪异乡或困顿逆旅的游子或多愁善感的人,那么,这婀娜的雨丝非但不能给你心底的安宁,反而会使人增加一份愁上愁。因此,有人歌颂雨,也有人咒骂雨。不过雨天究竟是值得歌颂的,它能平复你心头的烦闷,增添意境和情趣。更重要的是它能象征着晴朗的将来,所谓雨过天晴,犹似黑暗象征着光明莅临一样。”
那时已就读上海交大的赵锡成正秉持家训“读书报国”,爱情之于他还是很遥远的事。不过,一些长者和朋友觉得他青年倜傥、风华正茂,与朱木兰的大家闺秀、端庄婉约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极力为他们撮合。当赵锡成偶然见到朱木兰后,他才相信天下果真有“一见钟情”,从而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情长跑。
朱木兰恬静娴雅,举止有度。在她与赵锡成相恋而后失去联系一年多再度重逢时,她静静地听赵锡成述说自己如何费尽周折寻找,又是如何渡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但她没有表现出热烈与激动,尤其在告别时依旧略带矜持婉拒握手,着实让赵锡成小小失望了一次。只有她的闺蜜张正知道,朱木兰当时是多么的高兴。
在赵锡成与朱木兰组成家庭以后,朱木兰担起了全部家庭责任。
赵锡成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在海上漂泊数月后回到高雄,朱木兰高兴地带着两个幼女特地从台北坐了整夜火车赶到高雄与他相聚,但因为公司有急务,临时把他调另外一艘船上救急,朱木兰母女三人徒劳而返,大失所望。还不到五岁的小兰,给父亲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告诉他,妈妈回家后的确很难过,连晚饭都吃不下。赵锡成回信安慰她,答应下次回去一定在家多待几天。可三个月后再回航时,又因公司急事,他只停留了一天随即出航。当时,深感歉意的赵锡成,禁不住流了眼泪。他对朱木兰说:“你总是这么坚强,从不流泪,真让我感佩不尽!”朱木兰指着枕头说:“我的眼泪都在这枕头上”。赵锡成既感动又激动,暗下决志,此生将不遗余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在这枕头上的泪痕成为遗迹,而让木兰的愁容化解成笑容。
朱木兰睿智、眼光远大,有时远远超出赵锡成的想象。1958年赵锡成在面对去美国的机会时曾很犹豫,因为他已经有小兰、小琴两个孩子,朱木兰还有7个月的身孕,这让他十分担心。朱木兰却毅然决然地鼓励他去美国,家里的事由其一人担当。这让赵锡成感动至深,爱得至深。
赵锡成到美国后生活拮据,他与朱木兰就用一种很少邮资的“蓝信纸”(邮简)告诉对方自己生活的每一天。至今,赵锡成保留着他们当年的通信,厚厚的一沓,每一页每个角落都写满了字。也是在他去美国后不久,他得知了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独在异乡的他悲痛欲绝。也是朱木兰每天一封信给了他鼓励,给了他希望。朱木兰有信心,丈夫一定会成功。
朱木兰一直在付出,甚至是忍受种种艰难。1961年,朱木兰带着小兰、小琴、小美坐货船历时37天到达美国艾利斯岛,与赵锡成团聚。对幼小的赵小兰来说,这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旅程,船长和船员都喜欢她,和她一起下象棋下围棋,大海航行无比美好。没人知道朱木兰在船上经历了什么。船长对赵锡成说,在这次旅途中,小美发高烧,没有医生没有药物,高烧怎么也降不下来,大家都放弃了。但朱木兰没有放弃希望,抱着高烧昏迷的小美,浸在装满冷水的浴缸内,通宵达旦,熬红了眼,熬瘦了身,熬碎了心,助儿降温。经过三天三夜,朱木兰抢回了女儿的生命。船长向赵锡成竖大拇指说:“学嫂,木兰(花木兰)本质,令人敬佩!”
一家团圆后,日子依旧是艰难,但朱木兰治家有方。他们租住在皇后区的一间一居室公寓,一年后才搬进了隔壁楼的一套两居室公寓。家不大但从来都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非常温馨。朱木兰全部的事情就是照顾家,并教育好孩子们,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童年。赵小兰还记得,那时候买不到中国菜的食材,但妈妈照样能做出丰盛可口的中国菜。
赵家的孩子们上学时都有过文化障碍,让她们很沮丧。母亲朱木兰对她们说:“你们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你知道你是中国人,你的血管里流淌着悠久的历史,你有能力直面挑战,千万不要怀疑自己。”
家是避风港,也是直面外界挑战时力量的源泉。赵家六个女儿都毕业自顶尖大学,并兼得研究生学位,其中五位获知名学府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朱木兰无愧是赵家MBA的“无冕之王”。尤其是,六个孩子在各自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并深受母亲影响,有共同信念,愿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赵锡成的事业发展上,朱木兰最大的帮助是对赵锡成富有开创事业的信心,包括协助去中国的发展之路,为家族事业走进新境界打下基础。同时,她也是以个人名义赞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位美国华裔女性,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广为认可与尊敬。
作为一位母亲,她将平凡留给了自己,将伟大留给了丈夫和孩子们,而这也正是她的伟大之处。赵小兰记得,在她宣誓就任劳工部长时,母亲为她手捧《圣经》。那时她还不知道,母亲刚刚接受第一次淋巴癌的化疗,母亲当时承受着巨大痛苦竟然没人能察觉。
在经过7年抗癌后,2007年8月2日充满爱心的赵朱木兰被主接走。大女儿小兰在她最后时刻要陪她,她却说:“你现在不是应该在工作岗位吗?你肩负重任,国家和人民需要你”。在她人生最后的那个夜晚,连说话与呼吸都很困难时,她示意要毛毯。小女儿安吉赶紧起身拿来一条帮她盖好。她却吃力地摇摇头说:“不,你给Joginder(她的私人护士)盖上,这里很冷”。站在一旁的Joginder眼中噙满泪水,病房里的人无不被这一幕深深震撼。整个病房也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大家都努力克制着各自的情感,让感动的泪水化作默默的祝福。
赵朱木兰奉献一生,也终留得身后美名。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唁函中称赞朱木兰女士“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和心中充满仁爱的母亲。她的精神和宽容给孩子们和知道她的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则赞美她的一生“体现了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深受尊敬和爱戴”。
在赵朱木兰息劳归主周年纪念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了一册木兰纪念集,标题为《平凡与伟大——一代中华妇女的典范》。“家母是一位忠贞不渝的妻子,无私奉献的母亲,广施博爱的慈善家,亚洲文化学者。母亲温良谦恭,淑德兼备,是一代中华妇女的典范”。这是她大女儿赵小兰的感恩语录。
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于木兰仙逝五周年之际,特意摄制一部60分钟的记录片《木兰流芳》,以纪念及弘扬她的一生与她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在该纪录片中,美国前第一夫人布什·劳拉说:“赵朱木兰女士拥有非凡的毅力和一种平和的力量,她也用这种毅力与淋巴癌抗争。赵女士的精神,在他六个心爱的女儿身上得到了传承,她教导她们,同时也告诉了所有认识她的人,什么是信仰、勇气、决心和爱。”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说:“她是她家庭的护卫者,为她丈夫和孩子所获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的一生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鼓舞,她的精神将被传承下去,我们也将永远怀念她。”她的牧师罗博生博士(Dr. Arthur Robertson)则说:“通过赵朱木兰女士和她的家人,很多人都对许多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包括中国文化、勤劳敬业的工作精神,忠诚、教育以及坚定的信仰。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动摇。”
木兰依归天国,但精神长存。赵锡成与赵朱木兰情比鹣鲽六十载,他感谢、感恩木兰带给他的一切。在他获颁霍雷肖奖时他说:“我更要感激太太朱木兰女士……没有她,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可能实现我们的美国梦……她是我们全家的坚强基石……木兰毕生为那些莘莘学子提供奖学金,并竭力帮助他们,表映了霍雷肖奖的一贯精神。因此,我将这次接受本奖的荣誉献给她,以纪念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赵锡成的肺腑之言,获得了台下如潮掌声,这掌声献给他,也是献给赵朱木兰女士。
赵锡成说,朱木兰是除父母外,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位,他终生感恩能有她的爱及信任。60多年前他对朱木兰说:“请相信我,我会终生全心爱护你。”当斯人已去,他将像爱护木兰的生命一样,去爱护她的精神,并发扬光大。
以木兰之名 鼎力赞助中美两国教育事业
赵锡成和朱木兰女士所代表的赵氏家族为社会作出了诸多贡献,尤其在推展教育上,赵氏家族不遗余力、鼎力支持。朱木兰女士在世时,她是主要策划者和推动者之一。在她仙逝后,赵锡成则以木兰之名,继续将教育慈善推向前。
2008年8月27日,时任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参访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新校区时,与父亲赵锡成、学校领导及其他嘉宾在为纪念母亲赵朱木兰而命名的“木兰船建大楼”前合影
早在1984年,在朱木兰的提议和推动下,赵锡成和朱木兰以在厦门一家公司中所拥有的股金为基金,设立了“木兰基金委员会”,用股金的利息奖励中国航海院校优秀的学生和教研人员。赵锡成还特别建议,每年从基金会中拨出一部分专门奖励赵锡成母校嘉定一中和西封小学的优秀学生。
“木兰基金委员会”是中国大陆接受华裔以基金形式做慈善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加强运作,“木兰基金委员会”在2006年11月正式更名为“上海木兰教育基金会”。该基金已使包括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厦门集美大学及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内的5000多名学生受益,在教育和航运界享有盛誉。曾荣获“木兰教育基金”的学生们现已风华正茂,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朱木兰一片丹心为教育,即便在重病中依然念念不忘为上海海事大学兴建教学大楼之事。赵氏家族为该大楼建设捐资巨万,但等到大楼落成之日,朱木兰已驾鹤西去。上海海事大学为纪念她,特地将新落成的最现代化360度科技操作的航运仿真中心命名为“木兰航运仿真纪念中心”,并由校长于世成等校领导策划,专设“赵朱木兰展示厅”,供学生瞻仰学习。
与此类似,赵锡成母校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行政办公与实验大楼也是夫妇二人鼎力支持的公益项目。朱木兰与赵锡成不只是为该大楼建设承担了最重要最急需的资金,还为此投入了大量宝贵的精力和时间。为纪念赵朱木兰,上海交通大学在大楼2008年落成时将其命名为“木兰船建大楼”。同时,在该大楼的一楼设立“赵朱木兰纪念馆”,纪念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木兰船建大楼设计独特,又与上海交大整体建筑风格融合,落成即成为上海交大校园的新景观。更具非凡意义的是,木兰船建大楼对交大校友和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具有深远影响。上海交大精辟总结出“博爱、乐观、坚毅、进取”的木兰精神,号召广大校友和师生以她为人生典范,勇敢追梦,爱家爱国爱社会。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马德秀在木兰船建大楼落成五周年时致谢赵锡成:“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您大爱无疆、福泽社会的精神,深受海内外学子的敬仰和称颂。您鼎力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赤子情深,深刻阐释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相信在您和木兰学嫂的精神鼓舞下,全体交大人必将以‘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她诚挚邀请赵锡成和家人再访上海交大,看望其资助的莘莘学子,感受交大的新风貌。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说:“‘木兰精神’不仅对全校师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也令国内外来访宾客倍感鼓舞和启迪,已经成为交大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在木兰船建大楼落成那一年,赵锡成设立了上海交大赵朱木兰纪念基金即“赵朱木兰博士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经济条件较差的博士生。到2012年9月,累计有245名博士生获得奖励。很多博士生给赵锡成写信真诚问候并向他表示,一定会拼尽全力冲击科研新高度,也一定会以木兰精神为座右铭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上尽心尽力,在幼儿教育上,赵锡成也慷慨捐助。在他祖籍老家,他捐资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幼儿园,当地政府为表感谢,以其父“以仁”之名命名幼儿园。
赵锡成说:“我深受先父赵以仁先生的感召及培育之恩,素来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和内人朱木兰及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又受惠于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伦理道德的熏陶,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些微薄之力是我们的荣幸和共同心愿。”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2008年8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手书取自“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八个大字赠予赵锡成。这是温总理对赵锡成夫妇广做善事的衷心赞许,也祝愿赵家福泽长久、子孙贤达。
赵锡成在中国丹心回馈,在他事业崛起和给予他全家幸福的美国,他也走在很多成功的外来移民乃至美国精英的前面。
2012年10月12日,哈佛大学及哈佛商学院收到了赵锡成博士暨家族基金会捐献的4000万美元的赠礼,这份礼物谨献给已故的赵朱木兰夫人。在这笔捐赠中,500万美元用于设置“朱木兰及赵锡成家族奖学基金”,专门资助获奖的华裔学生;另3500万美元将用于兴建一座名为“赵朱木兰中心”的新型高管教育设施,将成为哈佛商学院新生以及企业界高管进修学员的门户楼及活动中心。该中心大楼将由著名的Goody Clancy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规划于2014年破土奠基,2015年落成。
这是哈佛大学375年校庆及哈佛商学院庆祝首位女生入学50周年纪念的重要节目之一。也是首次应用“女性及华裔”命名其大厦,以表彰朱木兰成功培育了四位女儿进入哈佛——这在该院建院百余年历史中独一无二,并纪念她终身从事发展教育事业的宏志及精神。
赵锡成说:“在我们携手共度的人生岁月中,木兰给予我无条件的爱、信任和坚定信心;我永远感激木兰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的梦想及所付出的努力,并在生命中任何阶段所给予我的鼓励。因为木兰毕尽其生致力追求并推动优质教育及强化中美文化交流,充分符合及展现了哈佛大学崇尚学习的教育精神。因此,本人谨藉此捐献纪念爱妻暨知音朱木兰女士,并聊表对她无尽的思念及敬意。”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这个中心(赵朱木兰中心)将成为商学院管理教育的基地,每年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约9000人聚集于此,这是我们第一次收到来自华裔的捐赠,它将成为商学院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
哈佛商学院院长诺利亚(Nitin Nohria)致辞时说:“赵氏家族是对美国梦的最好诠释和体现。这份厚礼别具深意之处,是它背后赵氏家族的故事。他们移民到美国后重建生活,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充分展现了赵博士及夫人的果敢与坚毅。”
在今年的5月16日哈佛商学院大纽约俱乐部第46届年度晚宴上,哈佛商学院院长诺瑞亚(Nitin Nogria)颁赠2013年怀海德社会事业奖(2013 John C. Whitehead Social Enterprise Award)给赵锡成博士和赵小兰,表达对赵氏家族的敬意。
赵小兰曾经自豪地说过:“如果要我发表成功感言,我只会说是因为我背后一直有个坚强的男人,他就是我的父亲赵锡成。”
赵氏家族两代人知恩、感恩,并以此走出一条人生和社会皆美好的和谐之路,荣耀之路。赵朱木兰为家族荣耀开了一个好头,赵锡成则在荣耀木兰之名,人们也可以期待,精英荟萃的第二代势必会让家族荣耀之路一片光明。
杨忠礼 马来西亚杨忠礼机构执行董事长
2005年9月9日,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实业家,正式出任马来西亚沙巴国立马来西亚大学名誉副校长。这是马来西亚建国以来,政府首次授予华裔企业界的最高荣誉。首位接受这个殊荣的人就是马来西亚著名华人实业家——杨忠礼机构(YTL)执行董事长丹斯里杨忠礼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