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下午,第五届“中美商业领袖圆桌会议”在纽约第一大道曼哈顿广场举行。这是2013年10月18日,复星国际宣布以7.25亿美元,从摩根大通手中收购这座“纽约市地标建筑”之后,在该大厦内首次主办的中美大型经济交流活动。作为东道主的郭广昌亲临现场,欢迎到会的200多位中美商界领袖嘉宾。
不久之后的2014年5月15日,北京。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共同见证下,郭广昌与葡萄牙国有银行CGD签署了项目交割的相关文件。这标志着复星以约10.38亿欧元,收购葡萄牙最大保险集团大部分股权及投票权正式完成。它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收购境外保险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保险领域走出去的一个有益尝试。
一贯低调而不张扬的郭广昌,就这样让全球工商界感受着复星的每一个重要决策,看到复星的辉煌崛起。复星也渐渐成为中国商界的新标杆,在世界商业舞台备受瞩目。
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这是郭广昌和复星最新的投资理念和模式。郭广昌解释道:“所谓的中国动力,一是巨大人口带来的巨大个人消费市场;二是与个人投资需求有关的投资品市场;三是城市化带来的基建和住房需求;四是全球产业转移给中国制造带来的机会。”而复星的目标则是要通过对“中国动力”的创新实践,将其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资源相结合,努力打造全新的市场发展模式。复星则成为具备全球运作能力的市场资源专家。
“中国动力”是郭广昌和复星创造的新词汇,也是他们已经弹奏多年的主旋律。从早期的自发,到后来的自觉,复星多年经营所形成的地产、医药、钢铁、矿业、零售等版块无一不与“中国动力”有关。
郭广昌曾说:“做投资,看似把钱放在一起,但其核心是把价值和价值观聚在一起。”在复星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与裂变过程中,世界见证了复星价值观的定位与产业价值的飞速增长。
2009年,复星集团开始进军世界,开始将资本国际化拓展。也正是在这一年9月,复星集团遇到了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一个是想要进军国际市场的新兴力量,一个是拥有“总统俱乐部”之称的国际投资集团,在这个看似平凡的9月份,复星和凯雷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中国最大的婴幼儿奶粉企业——广东雅士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雅士利”),并且两个投资集团都花大价钱投资了这个企业。在这次交易中,复星谱润股权投资和凯雷亚洲基金分别获得了雅士利6%和17.3%的股份。成为了雅士利的战略性股东,也是这一次相同的战略性交易,让两个投资集团有了首次近距离接触。通过这次难得的接触,双方萌生了合作之意。
2010年2月24日,复星集团和凯雷投资集团在上海金茂大厦大宴会厅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当时,复星的CEO梁信军就说:“这是一场‘一见钟情’的联姻,凯雷和复星几乎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让我们一拍即合。”郭广昌也表示:“复星将在下一步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投资平台,而这只是开始。”
郭广昌近照
不久,复星和凯雷便发起成立了一家由双方共同投资、管理且具有联合品牌的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双方各出资50%,并成为联合管理人。2010年2月,凭借着“复星凯雷基金”积累的资金与市场认知基础,复星集团对世界地中海俱乐部投资近2.1亿元人民币,持股约10%,一举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
自此,复星集团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复星保德信基金成立。同年,复星投资希腊奢侈时尚品牌Folli Follie集团,并帮助其在华开拓市场,销售网点翻一番。2013年,复星集团又收购了多家海外公司的股权:美国女性时装奢侈品牌St.John;从事医疗美容器械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的以色列企业Alma Lasers;专注于个性化药物剂量诊断化验的美国企业Saladax……
细细观察,不难发现。复星进军海外市场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复星投资的国外企业,都是可以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拓发展的品牌企业,也就是复星借着资本的力量,将国外资源转为中国市场所用。郭广昌毫不讳言地说:“海外资本配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以一个合适的价格买到一个合适的股份,然后参与其中,使其在中国更好发展。同时,在每个投资项目中,都能结识更多新的朋友,与这些非常优秀的人士在一起,学习更多的东西。”事实证明,这些当时看似闲棋冷子的投资最后都变成在热点行业的巧妙布局。
郭广昌认为:“复星要让‘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就需要海外市场的资源,而海外市场也需要中国市场的土壤。复星可以把两个市场做一个完美的嫁接,这对两个市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2013年,复星集团又迎来一个写入历史的收购案例。这一年,复星在纽约完成了对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的收购,集团以7.25亿美元最终签订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纽约最大手笔的写字楼收购案。该写字楼是洛克菲勒家族最有名的两栋地标性建筑之一,而这座写字楼的地理位置也极其优越,位于美联储街对面,美国国际集团(AIG)总部附近,堪称纽约的“楼王”。
当年,《纽约时报》曾经报道了摩根大通希望出售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摩根大通聘请了世邦魏理仕代理其出售事宜,具体由经纪人Darcy Stacom及Bill Shanahan操作。《纽约时报》当时说,摩根大通方面期待将会卖出10亿美元甚至更多。
但最后,复星却仅仅以7.25亿美元就买入了它,这不得不让国际投资界对郭广昌、对复星集团刮目相看。后来,郭广昌解释,这其实是有战略原因的:
首先,曼哈顿广场虽然历史悠久,但经不住时间磨砺的设施设备已经进入老化的阶段。据当时的调查信息显示,很多周边新楼的租金价格都超过了这座写字楼租金价格的40%左右。而《纽约时报》当时报道摩根大通银行会在大厦出售后撤离的新闻,也让大厦的价格大打折扣,因为摩根大通银行在大厦租用了大部分建筑面积。一个长期稳定的高质量的大租客撤离,对写字楼价格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金融危机之后,这个地区的优质客户正变得越来越少,而这一竞争也正在加剧。当时郭广昌得到消息,纽约市政府对该地区的改造计划,使周围高档写字楼正在增多,比如新世贸中心一、四号大楼的完工。作为曼哈顿最高的建筑物,新世贸中心一号楼的出租率依然有了55%。这种区域间的竞争极有可能导致办公楼租金的进一步贬值。
所以,郭广昌在综合了市场的调查研究之后,以自己认为最合适的7.25亿美元,令摩根大通低价出手。
或许,很多人会问,既然这是一个贬值的交易,复星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来购买?这时,睿智的郭广昌就会用手推推他鼻梁上的眼镜框,笑眯眯地看着你说:“在收购的时候,复星已经与摩根大通达成谈判,而谈判的结果就是,摩根大通会有一个租用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恰恰给了复星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复星要在租户到期后,对大厦进行装修和提价。所以,这不仅不是一个贬值的交易,而是一个新的机遇,一个跳往更高处的有力跳板。”
对此,郭广昌表示,复星此次投资与一贯的投资逻辑完全一致,复星的真正底牌,仍是一贯的全球投资理念——中国动力,即便这次在纽约。
进入2014年,复星的海外扩张也进入了加速前进的阶段,仅仅上半年,复星就公布了海外收购五个大单,这让世界资本不禁对中国市场冲出的资本集团愕然。
2014年7月17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0656.HK)在上海宣布,旗下的复星中国动力基金,投资西班牙著名火腿及酒类制造商Osborne集团,并获得20%股份。至此,复星2014年下半年的海外扩张也拉开了序幕。
这一次,复星将“中国动力”的触角延伸至伊比利亚半岛的收购战。此次,复星与西班牙老牌食品饮料家族企业携手,进一步扩展了复星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据复星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动力基金联席总裁钱建农表示:“此次复星的入股比例为20%,而入股后,复星还将获得Osborne集团的一个董事席位。”
实际上,Osborne是一家拥有24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创始于1772年。Osborne旗下有西班牙雪利酒和部分烈酒的第一品牌,而公司的100%纯种伊比利亚火腿在西班牙市场占有率高达80%。甚至, Osborne的LOGO出现在西班牙的旅游纪念品中,被誉为西班牙的象征。现在,Osborne集团的产品已经在全球50多个国家、300多个免税店和自有连锁餐厅大量销售。
Osborne是2010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而集团也将中国市场作为了重点业务开发区域。一直看好快消品行业的郭广昌很快便嗅到了浓郁的商业气息,郭广昌表示:“中高端食品在中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在未来,中国将会拥有最大的中产阶级消费人群,而这就是市场实实在在的需要。”
Osborne集团主席Tomás Osborne表示:“200多年,这是Osborne家族第一次寻求全球合作伙伴。”
实际上,这次合作,复星与Osborne的谈判持续了一段时间。Tomás Osborne表示:“之所以谈判持续了这么久,是因为Osborne希望找到的是符合要求的战略联盟伙伴,以获得Osborne在国际市场的更大推动力,而不是简单地的资本注入。”谈判期间,Osborne对复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就是这种“谨慎”的深入了解,让复星最终被Osborne认可。郭广昌表示:“像Osborne这样的合作伙伴,要的就是确定的市场发展要求,而复星就可以建立这样的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复星全球投资能力和渠道资源,助力Osborne集团受益于中国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给Osborne创造最大协同效益。”
此后,为了促成这次合作的顺利,Osborne表示,集团还将派任国际项目负责人常驻上海,推进Osborne中国区管理业务的发展。
有人说,郭广昌步子走得很大,但却很稳。回顾这一连串迅速而庞大的海外投资收购行为,正是郭广昌“中国企业主动出海,反向整合全球资源”思想的具体体现。从复星在海外的投资成果来看,国外成熟的市场体系,为国内的企业海外投资扩张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土壤。尤其是复星具有优势的产业资产平台,让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有了权威而全面的展示,国际投资世界也因为复星的崛起而开始对中国投资集团予以高度关注。
哲学少年“蜕变”集团大鳄
1985年,郭广昌还青葱年少,是一个爱好读书、喜欢哲学的人。当年,郭广昌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他回忆说:“那时候,和复旦校园里的青年人一样,大谈超越马克思。正所谓,青春无畏。”
毕业后,各方面表现优秀的郭广昌得以留校,进入了复旦大学团委。那个时候,骑自行车远行是郭广昌最大的爱好。因此,1988年,他便激情澎湃地组织了12名同学,骑自行车奔赴海南,在放飞青春的同时,感受着海岸线边城的火热经济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大批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主动下海创业,其中就有郭广昌。当时,郭广昌本打算用自己4500美元的积蓄到美国去做研究深造,但是大环境的改变,让他嗅到了新的商机,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去美国留学,与同学梁信军一起辞职创业。
他们为自己的公司取名为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复星的雏形便在这里起步。“1992的创业很忙很辛苦,那个时候公司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台386电脑。但当时大家都很年轻,这就是奋斗的资本呀。青春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个了。凭着这股劲,我们给复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广昌说。
当时,郭广昌为了跑业务,经常骑着他自己的28式“横梁”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也就是在那一年,25岁的郭广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郭广昌为元祖、太阳神、乐凯胶卷等公司做市场调查报告,认真的他凭借着自己在大街小巷的穿梭与坚持,得到了所有公司的认可。当年年底,公司账户上就有了整整100万元。
1993年,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更名为复星。也就是在这一年,郭广昌的大学同学复旦遗传工程系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陆续加入郭广昌的创业团队。凭借着汪群斌、谈剑、范伟的遗传工程专业知识,复星公司的业务开始转向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药。随后,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的问世,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自此,复星成立了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开始生产胰岛素、心血管药等产品。
当然,复星的扩张之路并不是没有挫折。1994年,内地保健品市场异军突起,昂立一号、乐百氏的“生命核能”等疯狂轰炸市场。此时,为了争夺市场,扩展复星业务。公司生产了一种叫做“咕咚糖”的不含蔗糖糖果。“咕咚糖”投放市场后,购买的人很少。这次保健品的尝试,让复星亏损了数百万元。
多年以后,郭广昌回忆起当时的情境说:“当时的自己,在市场发展来临之际,陷入了人性的弱点——贪婪之中,而这场投资实际上是在跟自己的贪婪做斗争。”
经过这一次的投资经历,郭广昌的投资变得更加理性。在复星以后的产业发展中,郭广昌秉持中国哲学中“循序渐进”的思想,让每一个决策都表现出最大的市场价值,而不是迎合市场热闹的假象,以致迷失在市场浪潮中。郭广昌说:“后来,复星集团所有的并购中,即使前期有了完善的考察,也还是要实行逐步控股的办法。即先参股,然后控股,再到绝对控股。”郭广昌介绍:“因为这种逐步控股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双方合作过程中加深了解和信任,有利于最后的整合。”
在以后的发展中,郭广昌逐渐将自己打磨成为公司的两个重要角色——企业发展战略的“总设计师”和投资项目“最后的把关人”。而在复星内部,也逐渐形成了“以郭广昌的引领,梁信军的对外交流,汪群斌和范伟的企业运营管理”为核心的“四剑客”管理团队。在“四剑客”的共同努力下,复星开始进军房地产业、生物医药业、钢铁产业、保险业、媒体业以及金融投资业。
郭广昌曾笑谈:“自己的团队中,要的是各有所长,互取所需,共同进步。我擅长哲学思辨,那我就分析市场的变化,把握市场的走向,为复星的每一步打好坚实的基础。”尽管,哲学并不是一个专业性特别强的学科,但却正是有了郭广昌的哲学运作思维,复星才走得一步一个脚印,避免了商场中巨浪的侵袭,避免了更多冒险、激进的决定。郭广昌举了一个例子说:“复星的成长就像一个算数——0.99的365次方几乎接近于0,而1.01的365次方却等于37.78。复星做的就是这个扎扎实实。”
在复星集团,除了郭广昌不可替代的决策思维,企业团队理念也非常重要。当然,这不仅仅是几个决策人的思维,郭广昌是希望每一个复星的员工都有一种决策人的思维方式——碰到问题,能创造性地去解决、想办法解决它,而不是抱怨推诿。除此之外,郭广昌还要求自己的团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团队。郭广昌曾经明确给自己的员工举例——在复星集团众多的业务中,像地产行业,恒大、绿地就是复星需要学习的对象;而投资行业,国外的投资企业就是复星的标杆。郭广昌说,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更强大。
现在,复星已经从一条小舟,成为了综合性产业的商业航母。船上除了舵手郭广昌要时刻保持意识的高度清醒,更需要这艘航母各个岗位的水手享受商业海洋的考验。此外,郭广昌还站在全球产业的高度寻找新的资源、技术和人才。郭广昌说:“复星需要引进更强的团队。但这些引进的团队,还是以中国为主。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要培养出具有全球思维和眼光的人才,来一起推进复星前进的步伐。”
在这个波澜诡异的商业大潮中,郭广昌的存在,就像是复星的一个灯塔,指引着复星这艘商业航母在茫茫商海中有条不紊地前行着。也正是有这样一位掌舵者,复星才在稳步中逐渐壮大。
重塑自我 制胜产业资本
随着复星规模的扩大,集团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也越来越大。2002年前后,外部环境给了复星一个全新的投资机会。当时,地方政府的投资约束机制欠缺,国有商业银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股改压力,不良贷款率亟待解决,从而倾向于做大贷款,这就让复星找到了投资产业的外部资金支持。复星享受着环境的便利,从2001年年底到2003年,复星集团在钢铁、地产、零售、医药、金融等多个产业领域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投资。其中包括:2001年,投资北京金象、兴业投资,收购豫园商城13.3%国有股权;2002年,投资建龙、重庆医工院、重庆药友、德邦证券、兴业投资,进一步收购豫园商城6.8%股权;2003年,投资宁波建龙钢铁、国药控股、广西花红、海翔药业,合资成立南钢联。
郭广昌近照
随着这一轮密集性的投资,2004年2月,上海复地在香港上市,并成功融资17亿港元。
2006年4月,郭广昌前往香港拜会李嘉诚,这时的李嘉诚已经拥有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因此,成为郭广昌的取经人选。郭广昌求教李嘉诚如何管理一家综合型企业。李嘉诚回答他:一要不断学习,二要一个人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保持一种新鲜感。
这看似简单的回答却富有深意,深深地印在了郭广昌的脑海里。同年6月,韦尔奇来华。郭广昌参加论坛,并“七问韦尔奇”——考证被奉为经典的“韦尔奇商业理论”在中国民营企业当中的运用。
李嘉诚及杰克·韦尔奇都是郭广昌极为尊敬的商界前辈。那个时候,郭广昌为了找寻复星进军国际投资市场的商业模式与正确道路,不顾一切,汲取商业经验。郭广昌表示,自己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除了团队努力与自己的哲学思辨思维的掌舵外,世界范围的商业巨人都给了自己巨大的商业启发,带来了复星跨越式的发展。
不久,郭广昌在自己最喜欢的《巴菲特》传记中,找到了复星集团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转型为“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这是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也是郭广昌为复星集团找到的新的战略支撑。而那本贡献了战略思维的英文版《巴菲特》,人们还能在郭广昌的身边看见它的身影,不同的是它上面被翻阅的痕迹越来越多。
郭广昌说:“巴菲特将70%以上的资金配置在保险业这一点,但复星不能像巴菲特一样运营。复星可以取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但是在进行市场操作时,复星必须根据自己‘产业运营+投资+资产管理+保险’的运作模式,制定更为合适的投资运作模式。”
其实,早在2004年,国内就有寿险公司曾找复星入股,但当时郭广昌以“看不懂”保险市场为由拒绝了。不过,真实的原因是郭广昌有意进军,只不过还在研究进军的模式与路线。因此,在郭广昌稳扎稳打的性格下,2007年,他终于找到了切入保险市场的契机。1996年成立于西安的永安保险,在2007年出现严重的偿付能力危机,面临着被保监会接管的风险,郭广昌在考察了永安保险与市场环境之后,毅然决然地下令复星参与其增资扩股。2008年2月,永安保险第一轮增资开始,复星集团让当时注册资本金由3.1亿元的永安保险骤增至16.632亿元。2010年,永安保险在第二轮增资以后,复星持股19.93%。到2011年年底,永安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7%。
成功入股永安保险后,复星获批与美国保德信合资筹建寿险公司。这为郭广昌的复星集团“产业+投资+保险”模式的道路开启了全新的进程。2009年9月,复星集团副董事长梁信军与保德信副董事长马克·格瑞尔会面。这次会面,让复星与保德信集团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随后,复星集团与保德信的母公司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筹建一只6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并于2011年,双方共同出资5亿元人民币成立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各占50%股权。这次战略合作成功后,郭广昌表示:“复星与保德信,之后在其他的投资领域都将会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郭广昌说:“进行‘产业+投资+保险’的集团运作模式,是复星的一个新的尝试,但也是高投资能力加低成本资金的市场对自己商业观察的考验,这是巴菲特的理念,也是复星整合这个理念的全新应用。”
事实上,复星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投资保险的运作,得益于前期大量的产业运营投资,通过复星的产业投资平台,合作伙伴也可以找到更多的客户与产业链资源。这也是其他国际金融保险集团愿意与复星合作的原因。与其说郭广昌借用了巴菲特的思维,不如讲是郭广昌重新塑造了全新的复星。
2013年1月9日,复星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在香港地区成立鼎睿再保险公司。至此,复星形成了财险、寿险、再保险“三驾马车”的保险业投资布局,也完成了复星集团产业重置的转型,复星的“产业+投资+保险”的集团运作模式也臻于成熟。
“现在,复星3000亿元左右的资产,有30%〜40%来自保险产业。”郭广昌说,“尽管复星的投资逻辑就是对标巴菲特模式,但不是完全照搬,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投资未来 把握时代脉搏
细数复星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复星集团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发展变化的。中国改革开放从1992年开始,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1992年到1998年,政策开放准入和流动性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资金和土地开始进入市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开始了快速发展;1998年到2008年,中国重化工业开始起飞;2008年起,中国进入了内需和金融服务快速成长阶段。
复星的发展抓住了每个时代的转变与市场机遇。在政策开放与流动性增加的年代,复星从市场调查进入医药健康和房地产行业,成立了复星医药和复地;在中国重工业起飞的时间,复星投资了钢铁和矿业,参控股的企业如南京钢铁、海南矿业、招远黄金、唐山建龙、金安矿业等;在中国内需与金融服务快速成长的时期,复星开始进军消费及消费升级、金融服务、能源资源和制造业升级。
这几年,互联网时代大门打开,全球化加剧,复星集团也顺应时代发展,加入全球化大潮。走进世界范围之后,郭广昌的角度就改变了,学会了根据当下全球化飞速发展的环境,让复星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复星投资Folli Follie集团、St.John时装品牌、以色列的激光美容设备Alma时,郭广昌说:“自己投资的每一个产业都能带动在中国的发展。每一次决策都是站在全球化的范围和当下中国形势下考量的。”经历了最初的企业品牌建立,全球化的进程也促使复星全球品牌效应的彰显,以致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愿意与复星合作。
对于未来,郭广昌认为金融、环保和互联网三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拥抱互联网也成为了顺应时代的变革。郭广昌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趋势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更会渗透到千家万户。而金融产品的互联网转变将会使信息会越来越透明。
郭广昌说:“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打破了原先的信息壁垒。以前在互联网并不普及的情况下,垄断性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壁垒赚取利润。但互联网的到来,让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成本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而且,互联网金融把不该赚的那部分中介费用消灭掉了,更多地让利于消费者和客户。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透明商业运作,应该是将来的主流商业模式。”
郭广昌表示,像复星这样以产业为基础的集团公司,应该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一个产业链平台,主动放弃一些暴利性行业,打通平台资源,寻找产业链里的价值创造机会。比如,本来一条产业链上有五个价值点,原来每个价值点都要赚取2%的利润,加起来利润额就是10%。但若是打通产业链,合并其中的四个价值点,产业仍然可以很好地运行,那一条产业链只赚2%就够了,对客户来说就省了8%的利润,这就是产业链的健康商业模式。
郭广昌在华尔街复星之夜致辞
为复星提出了“移动复星”的概念,郭广昌表示要在跨界、迭代、免费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把复星的商业结构重新建立在移动互联网上。
郭广昌说:“在这样的时代,复星必须与更多投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优势企业合作。”而复星也确实在践行着这样的理念,比如投资完美世界,完成分众传媒的私有化,参股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络菜鸟等。而在这之后,复星要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精神来对集团进行内外部的重新改造与打通。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是“马云们”在开拓性推动发展;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以实业为基础的企业,反向推动互联网的发展。
当然,除了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国家发展方向也让复星重新定位了产业方向。尤其是环保产业和金融业,这将会成为今后郭广昌重点的投资领域。而在海外投资方面,复星亦会有一系列的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消费品、金融和旅游等行业,地域目前定位在欧美地区。
现今,复星就已经开始了消费品的欧洲市场开拓。2014年7月30日,在德国汉堡,复星决定携手TOM TAILOR控股公司的管理层,从原主要股东Versorgungs-und Förderungsstiftung,Vaduz/Liechtenstein收购了其23.16%的股权。
据悉,TOM TAILOR集团是一家国际性的时尚生活品牌公司,通过旗下品牌TOM TAILOR和BONITA提供中等价位的个性休闲服饰及饰品。这一将产品销售到35个国家的时尚生活产品,如今将与复星携手,一起开拓中国的广阔市场。
TOM TAILOR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Dieter Holzer表示:“复星的加入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复星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投资者,它对不同国际市场的认知,让TOM TAILOR极为佩服。”同时, Dieter Holzer还表示,“复星的加盟是对TOM TAILOR集团的认可,这也可以很好地推动TOM TAILOR不断赢利增长。”
而睿智的郭广昌则说:“这是未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所在,我只是将这种需求及时地把握在手中。”
截至目前,复星集团已经有42家上市公司,据复星集团的数据显示:目前,上交所12家、深交所16家、港交所9家、纳斯达克2家、纽交所和巴黎交易所及雅典交易所各1家。复星集团的上市公司已经在全世界遍地开花。
纵观复星集团的发展脚步,它确实扎扎实实地踩在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上,站在了时代的浪潮上。也因此,郭广昌才会笃定地说:“投资未来,你就要跟上未来的发展。”
身肩责任 热心公益社会
有人说,中国30年的发展,浓缩了海外成熟国家一百年发展的历程。郭广昌就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和时代一起飞速向前。当他站在国际投资集团的制高点时,他不忘这一路的辛苦攀登,更牢记着这一路的社会帮扶与贡献。郭广昌说:“现在,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了复星,也为了投资的企业、政府和当地民众。”
带领着复星走到今天,郭广昌感叹友人的助力,也感恩这个社会的机会。作为奔走在商业前沿的人,郭广昌表示,要让企业肩负起奉献社会的责任。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郭广昌携手15位中国民营企业家建设运营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记录下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百年历史,让中国民营企业以一种光彩的形象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同时,郭广昌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身兼中国光彩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YBC青年创业基金会的副理事长职位。作为这么多基金会的副理事长,郭广昌时刻关注社会所需,并及时做出决策。
2007年7月25日,复星国际香港上市暨光彩事业捐赠仪式晚宴在北京举行。晚宴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接受了郭广昌向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捐赠的1300万元支票。这已经是复星集团第二次捐赠中国光彩基金会,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晚宴上,黄孟复表示,这1300万元,其中1100万元将用于海南的防沙防洪和义务教育,另外两百万元则分别捐给上海特奥会和复旦视觉艺术学院。
2007年8月15日,复星集团设立的总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的海南省复星光彩教育奖励基金正式启动。这项基金在未来的20年中,将奖励或捐助近6800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
2008年5月,四川遭遇汶川地震天灾,复星果断实施救援,在第一时间内对外宣布捐助1000万元,还紧急自辟航空运输渠道,将药品及时送往灾区。迄今为止,复星集团捐赠的物资超4000万元,员工个人捐款超360万元。
郭广昌始终致力于推广太极文化
2010年4月17日,青海地震发生,郭广昌携复星医药向灾区先期紧急捐赠价值100万元的救灾药品,并通过海南航空的专机火速运往灾区。与此同时,复星医药在成都和重庆的制药、销售网点也紧急组织了救灾药品货源。
2010年8月18日,甘肃舟曲受泥石流所害,复星集团通过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定向捐赠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援甘肃舟曲受灾群众抗灾抢险。
还是在2010年,西南地区的旱灾爆发。复星集团向受灾严重的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重庆彭水县捐助价值100万元的不锈钢储水柜等物资,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活饮水困难。据事后统计,复星捐助的储水柜每天解决至少40万人次的饮水问题。
现在,复星集团为社会事业捐赠款物累计人民币逾6亿元。郭广昌因此表示:“公益社会,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家的个人修养。”
为了将改革开放一代实业家的拼搏进取、为国争光的形象展示给后来者,由中国金融城控股集团、中国财团联盟董事长刘臧秦担任总策划的电影——《新财团》,将充分展现当代金融家、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中的战胜自我、实现人生理想以及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复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崇高精神。郭广昌也参与其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与体会。
郭广昌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传承却能将精神一直延续下去。就像巴菲特创造了投资界的神话,我领悟到了,并为己所用。现在,我也必将不断精进,让更多的后来者来传承。”
刘宇环 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
刘宇环是亚洲风险投资领域的先锋人物。
他不仅与合作伙伴在新加坡与台湾地区创建了当地最早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更一手创立了在大中华区居于领导者地位的美国中经合集团。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中经合在历时21年、专注早期及扩张期企业的投资深耕中,已经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投资服务,并推动数十家企业成功上市,蜕变为风险投资领域坚实的行业领导者。
与此同时,刘宇环带领中经合积极促进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间的沟通交流,致力于通过搭建整合技术、专利、资金与行销通路的资源网络与平台,最大限度地推动大中华地区科技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因此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誉为“硅谷与亚洲的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