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小米在“双十一”活动当天销售手机116万部,销售额15.6亿元,创造了单一平台日销售额的世界纪录。
这或许算不得热闻。但在随后的72小时之内,他们便完成了包括手机在内的162万笔订单的物流工作。不少消费者在第二天一早,便收到了凌晨订购的小米手机。
速度的背后,“MI”生态圈功不可没,凭借移动互联网,雷军正加速改变着国人的生活。
与此同时,他还将触角延伸至国际。今年开始,小米先后布局包括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在内的10个国家。因为销售势头强劲,在印度等地区,小米已经着手“外产外销”,在消费国设立生产工厂。种种利好条件之下,小米提出的2015年销售1亿部手机的目标,已成必然事件。
主导这一切的雷军,从被羡慕,到被嫉妒。不喜欢但却经常被媒体称为“雷布斯”的他,对成为“中国的乔布斯”没有兴趣,但和乔布斯一样,对改变世界却充满热忱。
小米奇迹:4年400亿美元
这是一家需要用每个月、每个星期甚至每天来考量其发展演变的公司,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最奇葩公司之一。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
2011年7月,公司正式宣布进军手机市场,并发布旗下3款产品——MIUI、米聊、小米手机;9月5日,小米手机开放网络预订,两天内预订超过30万台;12月18日,小米手机第一轮开放购买,3小时内10万台库存销售一空。
2012年3月初,第100万台小米手机售出;4月6日,公司两周年庆典“米粉节”期间,10万台小米手机开放购买,6分钟售罄;6月7日,小米第300万台手机售出;8月16日发布小米1S和小米2两款新品。整个2012年,小米公司销售手机719万台,实现营收126.5亿元,纳税19亿元人民币。
一不留神之间,甚至还没有被行业巨头正视过的小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史无前例的成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史无前例的搅局者——成功的搅局者。小米,在争议中也开始被神化。
真正让轻视者和质疑者刮目甚至开始仰望并放下成见虚心学习的是,就在一些人还在质疑小米已有的成功时,小米已用更快的速度刷新纪录,创造出崭新的历史,并且不断地刷新着、创造着——
2013年7月31日,小米发布一款定价为799元人民币的红米手机,并将QQ空间作为预约和抢购入口,从发布到首轮开放购买的两周内,红米手机获得了745万人预约,最终首批10万台红米手机在90秒内被抢空,刷新了小米手机的最快销售纪录,这在全球商业世界都称得上是极致的成就。
小米手机3发布
2013年9月24日消息,小米创始人雷军发布微博称,小米2/2A/2S上市11个月,销量突破了1000万台。
2013年,10月15日中午12点,小米手机3与小米电视正式开始售卖,其中10万台小米手机3在1分26秒的时间内售罄,3000台小米电视也在1分58秒内被抢购一空。
以火箭升空般的速度,小米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搅局者成为新领军者。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三星、苹果、小米三家厂商瓜分了60%的销售份额。而在这3家中,只有小米一家依然在快速地增长——三星的市场占有率由上季度的34%小幅下降到30.7%,苹果则由24.7%大幅下降到13.8%,而小米则由6.6%大涨至12.7%,几乎翻了一倍。与此同时,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整个2013年,小米销售手机1870万台,实现营收316亿元,比2012增长约160%。
时至2014年,小米已经顺理成章地发展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龙头。第一季度,他们便卖出了1040万部手机,超越苹果位居榜单次席;第二季度,销售数字增长至1510万,超越三星成为中国第一大手机制造商;到了第三季度,这一数字又蹿升至1900万。同时,据市场调研公司HISi Suppli的最新报告显示,小米已经超越其他公司,跃升至全球手机市场的第三位,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与销量和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小米公司的价值增长奇迹。2010年年底,小米完成41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2.5亿美元;2011年年底,小米完成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2012年6月底,小米完成2.16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40亿美元;2013年8月23日,雷军在微博上证实,小米已经完成第四轮融资,公司整体估值为100亿美元。而据信息源透露,在2014年最新一轮融资中,小米的估值已经增长至420亿美元。
“我觉得这个速度远远超过预期。”雷军坦诚说。而且,他在接受采访中,依然惯于用“小公司”“新公司”来定位小米,并且强调在外人看起来疯狂的增长中,小米一直在克制自己。“我希望大家理解,小米是一个很小很小,只有两三年的公司。如果我们冒进的话,也有可能这个公司一不小心就翻船了。”他在回应一些人质疑其为什么总是卖断货也不提前加大库存准备时说。
2013年9月26日,《财富》(中文版)正式公布201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成立仅3年的小米公司登上全明星榜单,排名超过招商银行、万科等国内知名企业,成为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榜公司。《财富》(中文版)对小米公司的评价是:“小米科技是本榜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榜公司,最近刚完成第四轮融资,其整体估值已达到百亿美元,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三年时间中。小米科技凭借其互联网属性的硬件生产,或将重新定义互联网领域的格局”。
雷军个人也因为小米的成就分别获得“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3中国创新人物奖”科技类奖,以及“201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2014年2月,雷军首次以280亿元财富进入“胡润全球富豪榜”,跃居大中华区第57名,全球排名第339位。
顺势而为 台风口的捕风者
创办小米之前,雷军已从上市公司金山软件CEO岗位上“退休”3年,从“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到舞台中间的新传奇缔造者,雷军认为自己能够带领小米“升天”的关键是——顺势而为,站在了“台风口”。
具体来说,是顺了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势,站在了中国人,尤其是草根阶层激情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台风口”。2010年,小米一出道就赶上了微博大爆炸的黄金时期,很多年轻人都扔掉旧手机而换上智能手机,引领智能手机的大爆发;2011年,小米又赶上了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大浪潮,以及互联网电商爆发式增长的顺风车,让其不设渠道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大行其道……
站上这个“台风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背后,是几十年行业深耕的专业经验和市场直觉,是对社会及产业趋势的敏锐把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精准判断,以及布局未来时抽丝剥茧、百密无疏的规划和执行。
现在不过才45岁的雷军是中国信息产业界的元老级人物。大学一年级时,修读计算机专业的他通过《硅谷之火》,了解到了乔布斯等一群美国硅谷英雄在计算机产业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故事,并且被点燃了创业的激情。
“那时我18岁,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像他们一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雷军说,从此,他想做一个伟大的人。
1988年,还在大学读书的雷军参与创办了金山软件并在10年后成为金山软件CEO,当时,金山软件是中国最红火和成功的软件科技公司之一,而且业务方向很多,从办公软件到安全软件再到网络游戏,都极大地满足了雷军的“创新折腾”精神。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总裁兼CEO职务,担任公司副董事长,由此开始“退休生活”。担任金山软件总裁期间,除做好金山之外,他还小小地不务正业一把——于1999年创办了卓越网(Joyo.com),然后在2004年以7500万美元将其卖给了寻求在华扩张的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离开金山之后,雷军也并没有完全退休,而是作为投资人投资了包括凡客诚品、UC手机浏览器、YY语音在内的20来家以互联网为主的科技创新公司。
但直到创办小米之前,雷军虽然一直很勤奋,却始终没有感到自己正在“成为一个伟大的人”。“90年代我们还挺火,但互联网这个‘台风口’来时,我们忙着做WPS,忙着对抗微软,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无暇顾及。当我们2003年环顾四周,发现我们远远地落后了。”他回忆说,干了25年,好像离世界越行越远,与世界一流越行越远。“压力非常大,几乎每天都在想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团队不够好,技术不够好,不够努力?我雷军能力不行,不够聪明,不够勤奋?”
雷军说,那时他常被称为是“IT界的劳模”,起初他还对此暗自开心,但几年下来,他开始感到“劳模就是无能,有本事就不用做劳模了”。在这么努力却这么不如意的苦苦思索中,雷军说自己想明白了两个道理——
第一,要获得大的成功,仅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大市场,顺势而为。“换句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找一个最肥的市场,然后等待台风,就是我们讲的‘台风口’。有了‘台风口’以后才会靠本事,就是你怎么能飞着不掉下来,那是本事,但是要想飞起来,最重要的是‘台风口’,没有台风的时候,无论怎么努力,你要飞也是试一试。”
第二,所谓的战略,最重要的是在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其实对于一般的企业家来说,做对的事情是很容易判断的,做对的事情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情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雷军说。
之后,已对金山没有兴奋感的雷军开始寻找“台风口”。那时,他已感觉到移动互联网将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机会,根据自己的用户体验,他把目光锁定在浏览器行业,并于2006年12月以天使投资人身份投资了UC优视,并一路伴随其成长至今日全球领先移动互联网开放服务平台提供商的地位。在此期间,雷军因而对移动互联网有了更深更客观的了解。“明白了是谁在用移动互联网,它跟互联网正好相关,互联网是精英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是草根的平台。草根人群更希望用手机来接触这个世界。”或许,这可以算是后来小米把智能手机的“台风口”锁定在面向广大普通收入群体的开端。“当你看到一个大的趋势,一定要立刻去做。”雷军说,他自己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立刻去做,不懂就跟别人去学。”
雷军进入移动互联网后,世界很快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是2007年1月i Phone的发布,颠覆了所有对智能手机的定义。“i Phone给我自己的震撼是极大的,我觉得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紧接着,一件更大的事情发生了,也带给雷军更大的震撼——2008年9月Android发布了,2008年10月第一部Android手机HTC的G1发布了。“我当时在香港高价买上,用完以后,觉得又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雷军回忆说,在看到Android的第一眼时,他就已经想到了苹果的IMAC和PC之战,“i Phone的确很好,有点像30年前的IMAC,在市场上有极高的平台,有极好的口碑,但是在个人电脑时代, PC胜出了。”也就是在那一刻,雷军意识到, i Phone的IOS与Android的对决,将是30年前IMAC和PC的历史重演,并且坚信一个巨大的机会开始了。“这个世界最终会属于Android。就像今天大家不怀疑这个结论。”他回忆说。
也就是在那一刻,用完G1的第一瞬间,雷军找到了真正的“台风口”——要做Android手机,而且要直接以移动互联网为对标,要用互联网哲学去做Android手机。他开始以投资人的身份去和业界的人接触、交流,但很遗憾,几年下来都是知音难觅。“我觉得大家离这个概念差距很远很远,理解得很远。”
转眼已是2010年,雷军已经对检验自己用互联网哲学做Android手机进而赢得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迫不及待了。江湖上找不到知音,他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可以从头做起。“在我整整40岁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可不可以再试一下。如果你的想法是颠覆性的,你觉得是买一家去改造还是从零开始干?从零开始肯定会更好,虽然你知道这样会很辛苦,但是你后来会发现改变一个人的‘三观’很难。”他面临着输不起的障碍,自己在外面当创业导师,如果自己创业搞砸了,那是一件令人感到羞耻的事情。
最终,18年前看到《硅谷之火》时被点燃的“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做一个伟大的人”这一梦想,唤醒并鼓舞了他,让他决定重新上场。“我仔细想过了,我说OK,我愿意去试一下,哪怕身败名裂。”
于是,没有任何声张,极其低调地,2010年4月6日,雷军非常保密地开始了他的以互联网哲学创新Android手机的计划。而且,一出手就瞄准的是世界级的战争。到2011年7月首次曝光时,他和小米已经准备好了打擂的一切。
幸运的是,这一次,他真的站到了“台风口”上,而且风来得比他想象的大。
幸运,这也是雷军在回望过去3年不可思议的轨迹时发自内心的声音。经过岁月的历练,曾经也有人定胜天的英雄主义情结的他,今天与那些真诚的求道者和聆听者分享最多的,就是“顺势而为”,就是要找到属于你的“台风口”。“中国传统教育太强大,我们教育所有人要勤奋,要努力,要拼命,要没日没夜,但是光有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把握战略点,把握时机,这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雷军说,往往越能干、越有才华的人越有自己的观点,越喜欢标新立异,越喜欢逆天。“当我们经过这个社会的很多坎坷以后才知道,其实有时候反而一般的人可能更容易成功。滚雪球总是从坡上往坡下滚,容易啊!我们原来说这个不具挑战性,一定要从山下运石头到山上,其实你完成的东西是一样的。你得跟着大势走,不要试图逆天。势不对的时候能不能成?也能成,容易小成。你付了一百倍的努力,获得了一个小成,你的内心会很纠结,势头不对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我们看了这么多成败,觉得最最核心的原因是大势。”
“顺势而为,它看起来不够情怀,不够有英雄气概,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但这是成功的真谛。” 2013年12月11日,雷军与刘德华被邀请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将人生变成战场”的对话,当着许多清华学子的面,他再次强调不要太相信自己,要相信趋势比人强的道理。“清华学子绝顶聪明,这群人自信,自信过了之后就会自负。我年轻的时候很自负,做了很多逆天的事情。40多岁之后,我领悟到顺势而为。”他甚至极端地强调道,“要想大成的话,必须要站在‘台风口’,台风来了,就是一头猪都能飞得起来。”
铁人三项 群众路线
事实上,猪是飞不起来的。姑且不说猪能否撞到“台风口”,就算撞到,要飞得高,飞得久,也是不可能的。
站在移动互联网爆发浪潮之上的,想要飞起来的不只是小米公司,为什么小米可以飞得这么高,这么快?答案很简单,因为只有小米是真正一开始就在用互联网的方式,更确切地说,是用互联网的哲学在发展的公司。雷军不但是首创互联网手机模式的人,而且是真正找到了“支点”的市场撬动者。
什么叫互联网手机模式,小米模式的核心又是什么?雷军的总结是,用互联网哲学来做硬件。互联网哲学包含很多内容,雷军认为其中最最重要的内容是借助互联网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优势,让数百万人跟你一起干。
在互联网的哲学下,雷军找到引领小米快速发展的5个核心点:第一是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小米用足电子商务的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这节省了渠道成本和销售成本。第二是利用社交媒体的力量,小米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进行营销,并且利用这个人群进行口碑营销,大大节省了营销成本。第三,小米从一开始就按照电脑的思维做手机,要做互联网手机,直接结合互联网用户对手机的功能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为用户实现互联网生活提供最佳硬件解决方案,为此,小米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订制、开发了自己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MIUI。第四,也是小米最强大的,从一开始,小米就注重建立自己的用户局域,通过利用包括自己建立的各种社交和社区系统建立起强大的粉丝群和拥趸者队伍,并以此发起粉丝群众运动。这在当时完全是颠覆性的想法。第五,综合上述特点优势,小米给自己的用户群进行了独特的定位且由此衍生出独特的用户群建立和维护方式,并最早规模化运营,把自己的支持者变成自己的消费者,也把自己的消费者变成自己的拥趸者,进而把很多人在惦记但没有落地的“粉丝经济”从梦想变成现实,赢得了超出预期的效应。
从这5个核心点中,雷军为他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确立了制胜的三板斧,也是他称为“铁人三项”的关键着力点:互联网服务、软件、硬件。而且,这些运作逻辑是在小米诞生之初就已既定的。因此,雷军常说,从创业的角度而言,小米更像是一个硅谷式的创业,“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一组很彪悍的人,再拿钱堆,一登场就是世界级的玩法。”
但要真正练好这“铁人三项”,赢在互联网,却是艰难的挑战。小米围绕此三项,下足功夫。雷军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成功的哲学是——专注、极致、口碑、快。用“专注、极致、口碑、快”来做硬件、做软件、做互联网服务,把“专注、极致、口碑、快”贯穿到整个小米作业的链条,使其成为小米的习惯和性格特征。
小米的专注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专注在一个行业,更是专注在很少但很有前途的事情之上。他们首先把自己的工作和价值锁定在产品研发、营销和服务之上,只做“微笑曲线”两端的事情。他们自己没有一个工厂,也没有一个工人,但可以用世界最好的工厂和工人一起发展共赢,而在研发和营销服务领域,他们又专注在互联网的思维上,基本只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一切,进而把围绕实体店建设渠道的一系列繁琐流程也都节省下来了,专注在互联网模式里。
在产品上,小米也把专注做到极致。这是一个至繁归于至简的过程。他们通过对市场的全方位分析和研判,结合互联网模式的爆发点,对自己的市场有精准而专注的定位,他们从来不准备赢得所有人的喜欢,并且不会因为自己定位之外有人不喜欢就改变自己,小米会在自己的定位内为满足消费者而全力以赴,甚至倾听其中每个人的意见并且完善自己。当小米推出手机时,他们错开与苹果、三星等巨头在高端价格市场的竞争,以最广大的中低价格市场和最具活力,也最能被互联网传播改变和引领的年轻消费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力,并且集中力量在这个价格的市场区间,做出最极致的产品,集中别人做几十款产品的力量,做一款或者几款产品。比如,小米最新发布的Mi3手机价格为人民币1999元,相当于苹果公司新款低价手机i Phone 5C的近一半,而且也低于三星电子等手机巨头生产的具备类似功能的手机,但这款手机在满足用户互联网使用需求和体验上却并不输于这些竞争者,而且也是委托全球最顶尖代工厂采购最好的零部件制造。用尽力气做一款最好的产品,然后让这个产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或许才是雷军所说的“专注”的核心要义。
当小米进入电视领域时,雷军更将专注发挥到极致。“当我决定做电视的时候,我一看,每个电视机厂每年都已经100个型号的电视,我说我做47寸,我一看,我们这些同行47寸都有四五个型号,我说这个型号都是很长的,数字加英文根本记不住,也不知道差别在哪儿。我的想法就是做一款电视,只面对年轻人。我们整个公司,好几千人,只做一款电视,每个人都在提意见,每个人都在琢磨。我的商业理念是什么呢?我不奢求每一个用户都能喜欢我的产品,我只需要我最在乎的那群用户去喜欢就行了。”最终,小米以2999元的价格推出47寸的高清电视,一出手就卖断货,并且让买到的用户兴奋到发微博、发微信,像展示战利品一样来展示自己抢货成功。
雷军说,专注的好处,不但在于前端的研发力量可以为一个产品而聚集,更在于后端更敏锐地把握市场反馈、用户体验进而自我超越,做出更极致的产品。“我今天在卖的可能就只有两款手机,我至少每天都可以用,有什么问题我一定比用户更加知道,如果我做了50款手机,我都没用过,我怎么放心地卖呢?”雷军说,说到专注,其实就这么简单,就是当你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一个型号、一个产品上的时候,其实这个竞争力是很强的,这是压强能力。
小米制胜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极致,干到自己能干到的极限。小米2013年刚刚发布的定价为799元人民币的红米手机,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90秒内就卖掉了首批推出的10万部,而预约人数超过了745万人,这成功的背后正是极致的作用——小米用不可能的价格做出了不可能的产品。雷军说,他自己是一个手机的发烧友,因此做小米是按照发烧友的需求来做的,要求高性能,很酷,在高性能前提下做最有性价比的手机,而且每代小米发布都是那个时间点全球速度最快的手机,并且采购全球最好的供应链产品。但2012年7月,当看到国内包括台湾供应商们提供的产品性能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时,他开始想,是不是可以利用国内的成本优势,面向千元以下的市场为更普通的老百姓制作一款高性能的互联网手机?之后,小米经过与下游厂商进行多个产品版本的研发更迭,进而推出了被雷军试用后称赞为远远超过想象的红米,并且以799元的价格推出了这款被人形容为“像一把刀一样插在中国智能机行业心坎儿”的产品,让整个千元价格以下的智能手机市场,在性能和品质上不得不整体进步。
到了2014年,雷军在被认为是极致的空间内再进一步。“双11”前一天,红米手机移动4G版降到599元,红米Note移动4G增强版降到899元,红米Note联通4G增强版也降到899元。在这样的段位里,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已无敌手。
至今,还有人以为小米是以低价和营销取胜。这是对小米最大的误会,也是一些以此为出发点去模仿小米的人并不能成功的原因。事实上小米真正的核心思想是,用更低的价格作出更好的产品,或者说,把最高端的产品做到最低端的价格。其实,市场上比小米手机便宜的比比皆是,甚至在本土市场,小米的均价不但不便宜,相反还更贵。以红米为例,雷军说,自己最大的出发点是,“要改变普通老百姓对千元机就是低端机,就是品质不好,就是上网不方便或者速度不够快的看法。”而在其他小米系列手机上,小米也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最顶级供应商、元器件、工厂来制造的企业。“我们一上来就买全世界最贵、速度最快的CPU,用了最贵的生产线,用了最贵的屏幕。以前我们的国产都是以便宜著称,用比较便宜的材料、比较便宜的供应商,做比较便宜的产品。我觉得小米是第一家旗帜鲜明地做最好产品的公司。”雷军说。而在小米3的发布会上,NVIDIA全球CEO,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等产业链里最顶尖企业家也都到场祝贺。
在小米,雷军自己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他天天用自己的产品,并在一线紧盯产品和用户反馈,不惜代价满足用户需求。雷军曾在接受采访中发现,很多记者使用的手机,录音时遇到电话便被打断、录音时间太长便容易中断等问题,在公司MIUI V5的设计中,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MIUI录音机的产品经理,设计了MIUI V5的录音机产品,很受好评。
小米之所以能以最高端产品做出最低价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互联网直销模式。他们省掉了渠道、批发、零售的成本以及这些实体存在的利润,而且他们把这些节约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让给了消费者,而不是变成自己的利润。
但这并不代表小米要做商业上的活雷锋,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对利润的其他追求方式。雷军的互联网哲学的另外一个核心是——不只经营产品,更加经营用户。小米已经拥有2000多万用户以及这些用户在互联网新生活上的消费潜力,一定会是雷军跟投资人阐述小米为什么可以值100亿美元时不忘强调的原因。小米一直致力于通过软件提供手机应用程序和电影等服务来赚钱,并且将其网站作为主要销售平台,面向小米用户提供各种配件,从彩色电源、手机外壳到帽子,甚至是小米的卡通形象米兔玩偶。截至2013年年底,小米仅米兔玩偶就卖出68万个,而每卖掉一个米兔甚至比卖掉一台手机获利更多。2012年9月,小米开始做自己的生态系统,到目前为止,跟内容相关的各个入口都已经非常完善,如主题市场、音乐、视频、图书、浏览器皆已全部具备,而且在每一个生态链相关的领域里面都处在市场前沿。因为小米卖的全是高性能手机,上网的活跃度特别高,这给雷军继续服务米粉的生活搭建了快速通道。
专注、极致之外,小米还强调口碑,强调快。雷军经常说,最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营销,而这其中的桥梁就是口碑。最好的产品赢得最好的口碑,用户之间的口碑相传进而成就最好的营销。“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投广告,原来我们不投广告。不投广告的核心是,只有不投广告你才知道你产品的口碑好不好,才更能测试你的产品的口碑。”而对于“快”的重要性,不光是在互联网,在所有产业、行业,以致对当今世界而言,都是无需强调的话题。
凭借专注做出极致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由此获得的口碑,雷军把他的群众路线演绎到中国商界史无前例的精彩。每次小米的发布会,都是万众欢腾的场面,而且很多米粉都是购票入场的。事实上不善在公众场合高谈阔论和作秀表演的雷军,每次出场,也都受到明星一样的追捧。这得益于他对用户的尊重、欣赏,甚至依赖。比如,小米每周都会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对MIUI系统进行改进然后升级,用户的意见被采纳后小米还会通知用户,让用户享受成就感。关于用户,雷军有句名言,不要把用户当上帝,上帝是不存在的,更不要把用户当数字,要把用户当朋友。这是小米对用户的基本态度,他们用这个态度,为用户做一切。
紧密依靠用户,雷军发起“人民战争”帮助小米快速腾飞。“小米就是发挥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做成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雷军说,他把这个问题想透了,“其实这就是动员,就是怎么通过互联网发动足够多的人一起帮你出主意,帮你推广,一起做,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的一切,用互联网哲学来思考你的一切。我一天到晚琢磨说,我创业没钱,也没多少人,我们怎么动员足够多的人,帮助我们把产品做好。最后全世界的‘米粉’帮我,翻译了25个国家的语言版本,帮我在17个国家建立了办事站,帮助我做了一千套主题,一万种问答方案,帮助我在我的论坛里发1.3亿帖,小米论坛今年每天20万帖,我估计在整个互联网上,比我们规模大的应该不多了。我们在互联网上,把人民群众全部发动起来。”
这其实才是雷军心目中小米成功的真正原因。“说得直白一点,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
相信互联网模式 相信未来
为什么小米可以把产业梦想化为现实,把铁人三项,把“专注、极致、口碑、快”玩出世界级水准?
2013年9月30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4周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前往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其间,雷军被邀请作为科技产业界的代表,向总书记和政治局讲解了小米公司首创的互联网手机模式,并且把他在小米公司诞生之初就提出的“互联网服务、软件、硬件”的铁人三项概念阐述给了总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问了雷军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以前是做什么的?第二个是,你合伙人以前是做什么的?在回答习总书记问题时,他坦陈,自己成功“最重要的是靠人”。
雷军曾介绍说,因为心怀伟大目标,所以一开始他就决定组建超强的团队,而不是一般的团队。但这是一件相当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创业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都在保密状态下运行,不能公开公司真正的发展目标,不和人说清楚要干什么,却要人来,这不容易。最终,在前半年他花了至少80%时间找人。在其努力下,到公司创办2年时,小米团队从14个人扩张到约400人。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支真正的精英队伍,整个团队平均年龄高达33岁,几乎所有主要的员工都来自谷歌、微软、金山、摩托罗拉等公司,拥有5~7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其中的前100人,对每个人雷军都会亲自见面并沟通,甚至有一个硬件工程师被“面试”了整整12个小时。
雷军找到的一帮联合创始人也都是业内的顶尖高手。其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曾先后担任微软公司主任工程师、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开发经理、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以及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歌全球工程总监等职务。先后参与了包括Windows Vista、IE8等产品的研发工作,并全权负责过谷歌中国移动搜索与Android本地化应用的团队组建及工程研发工作。小米手机营销负责人、小米公司副总裁黎万强曾任金山词霸总经理,是国内最早从事人机界面设计的专业人员之一。小米手机团队负责人,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光平曾是摩托罗拉最畅销机型“明”的硬件研发负责人,历任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摩托罗拉个人通讯事业部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及硬件部总监、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通信专利委员会副主席、摩托罗拉亚太区手机质量副主席等职,而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黄江吉也曾是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先后负责微软商务服务器高性能数据分析系统、B2B系统Biztalk自动物流分布系统,微软中国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7多媒体、浏览器、即时通讯等项目研发。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如洪锋、王川、刘德也都是在技术领域卓有建树,并且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运营经验的精英。
管理好这些优秀的人才也相当有挑战性。雷军的办法是,尽量不管。在小米,即使到今天几千人的队伍,也没有复杂的层级,而且这些在世界级大公司历练出来的人,竟然抛弃了KPI这个所谓的管理神器。在小米团队中,没有冗长无聊的会议和流程,每一位小米人都在平等、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享受与技术、产品、设计等各领域顶尖人才共同创业成长的快意。“如果你按MBA的教程来教,可能你的灾难就开始了。”在管理上,雷军也强调专注,强调集中火力,就是少管事、少做事,但要“少但更好,少但极致”。
《全球商业经典》曾从人和管理的角度找出小米成功玩转铁人三项的一个重要原因——组织和管理的扁平化、用户扭曲力场和产品的尖叫。而其中,最最核心的,是组织扁平化。这是小米速度的保证,也是小米在速度之下追求其他一切的核心支撑。一位曾经在百度担任技术主管而现在就职于小米公司的员工感叹说,小米和百度在管理上的最大差异,就是组织扁平化。至今,小米的组织架构没有层级,基本上是三级:七个核心创始人—部门leader—员工。每个创始人负责一个具体的领域,并在自己的领域内负责到底。小米公司的办公布局也因此设置,一层是做产品的、一层是做营销的、一层是做硬件的、一层是做电商的,每层都由一名创始人坐镇,然后直接面向自己的部门和员工发号施令。
因此,小米不但营销成本低,而且管理成本也很低。除了每周一的例会之外,公司很少开会,成立3年多的时间里,7位合伙人也只开过三次集体大会,这样的管理制度减少了层级之间互相汇报而浪费的时间。这为小米的“快”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12年8·15电商大战时,从8月15日早上10点半决定参加电商大战准备降价,从策划、设计、开发到供应链,小米仅用了不到24小时的准备,第二天早上8点就上线了,上线后微博转发量近10万次,销售量将近20万台。
扁平化,而且不搞KPI,是因为雷军相信同志们的“革命自觉性”。而同志们能够自觉则是因为小米的事业为大家提供了动力。在小米上班是一件很带劲的事情,一是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也是小米搞群众运动、搞让人尖叫的产品、搞粉丝经济的产物,消费者买了你的东西还会谢谢你,让你觉得不是乙方,而是被尊重,小米人都喜欢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这也正好和小米互联网模式相吻合,因而能在精神上如鱼得水。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小米创造了一套透明的利益分享机制。小米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推行了全员持股、全员投资的计划。要和员工一起分享利益,尽可能多地分享利益。这是小米公司的一个核心理念。
目前,小米420亿美元的估值,已经超过了诺基亚、黑莓分别达成被收购交易时的估值,更远超索尼195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私人科技公司,同时跻身全球最具价值设备制造商行列。
但在手机领域,小米还大有可为。雷军强调,与全球对手相比,小米还有自己的薄弱部分,但也在相当一些领域超过了他们,而且相信2年以后,小米手机在质量方面会完全超越国际竞争对手的产品。因此,他有信心届时把现在属于国际巨头的市场也争夺一部分过来。在最新的展望里,雷军预计,至少还要两到三年,小米才会真正将目前形成的模式和理念,以及练就的本领真正地展现出来,到那时,小米会将营收做到千亿元的规模,也只有到那时,人们也才会明白小米这一整套商业模式真正厉害的地方。至于如何实现,他还是强调:“只要能做出让大家能够尖叫的产品,其他的都会纷至沓来。”而就2014年前三季度营收看来,小米完成千亿目标,已是可预期的事件。
依托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成功,小米已经开始布局海外业务的拓展。2013年8月,小米宣布原谷歌安卓业务高管巴拉(Hugo Barra)已经加盟公司,并将负责开拓国际业务及推进与谷歌的合作。2013年12月初,小米的1万台红米手机在台湾正式开卖,不到10分钟就售罄,在台湾产业界引起极大的震动;也就在当天,红米手机正式登陆香港。紧随其后,Hugo Barra在台湾出席一场新闻发布会时宣布,小米打算“尽快将业务拓展至东南亚”,在之后的2014年年初,小米便先后进军新加坡、印度等国家,而在印度,因为销售势头强劲,小米还顺势改变战略,计划于印度设立工厂。
另外,小米的野心也不只在手机领域,它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重塑消费电子领域。目前,雷军已经在手机之外开辟了电视的市场,而且打响旗号。将来,在更多的消费电子领域出现小米的身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小米也并不会在很多领域或者产品冒进发力,因为专注始终是雷军强调的事情。雷军有一个扩张的核心逻辑叫“单点切入,逐点扩大”。其中,单点切入,是成功的基础。
按照智能化和高品质低价化的方式去塑造其硬体,可能会是雷军重塑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核心思路。这已经在电视上得到反映。“智能硬件的核心思想是电脑化,其实智能手机越做越像电脑,而且我一上来就把智能手机当电脑来做,当我做智能电视的时候也是把智能电视当电脑来做。”雷军说。他认为未来整个发展路径就是三条,第一条是电脑化,第二条是可连接,第三条是这些硬件会越做越高品质化。他说:“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不缺少商品,但是缺少好产品,更重要的是缺少又好又便宜的产品。所以,小米的目标是做又好又便宜的产品,并且沿着三个方向走,就是电脑化可连接,还有高品质。”
相比手机而言,在未来新的领域,雷军会更注重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来实现其重塑产业的构想。“因为小米是个非常小的公司,我们极其强调专注。所以,像小米电源都是小米的仓储公司做的,小米非常专注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但是我们会和更多的合作伙伴完成我们的商业构想。”他说。
2013年12月12日,雷军获颁“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在颁奖现场,他与同样获得奖项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关于彼此发展模式及前景”的讨论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董明珠在现场说,“刚刚在后台,雷军说五年后能超过我,我在这里回应,不可能。”而雷军则坚定地表示,自己只专注自己擅长的“研发和营销”的互联网模式,一定会超越格力什么事情都做的模式。
或许这场辩论只是企业家间的思维交流,但在外界看来,“赌局”之后,雷军的互联网模式愈发锐利。2014年11月6日,小米出资1.03亿元购入联芯科技SDR1860平台授权许可,在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11月12日,优酷土豆集团又宣布与小米公司达成资本和业务方面的战略合作,将共同研发视频移动端播放技术,并且小米公司将向优酷土豆投资并在自制内容及联合制作、出品和发行方面紧密合作。
而在此之前,小米已经入资3亿元,占股约10%成为爱奇艺唯一大股东。雷军提出的“10亿美元投资互联网内容”的计划,已经迅速转现为成果。连续布局,也让外界普遍认为小米有机会成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外的第四极。
雷军坚定于互联网模式,相信未来五年、十年,用互联网哲学重塑产业依然是在“台风口”的产业。当然,他更相信,4年前就已经把互联网模式下的成功哲学看透了的小米,也一定能够继续必然的成功,并且成为“台风口”上飞得最高的人,起码是“之一”。
董明珠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从当初默默无闻的组装厂发展到如今掌握核心科技的空调龙头企业,并连续9年摘取全球空调业销量冠军,创出了“中国制造”的一个奇迹。一手实现这个奇迹的企业掌舵人就是董明珠。
从不隐藏自己真实想法的董明珠,以敢担责任、作风强硬、工作踏实、追求完美著称于业界。她要求自己也要求格力人有章必依、言出必行,使得格力创造之路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她的人生和事业目标始终如一——就是以领先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新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