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四川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史
盆地基底为前震旦系、部分地区有震旦系下统,为变质岩、岩浆岩,厚度达数千米、上万米。震旦系上统到中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寒武、奥陶、志留系在盆地内广泛分布,为台地型沉积。后期的加里东运动,使得川中古隆起部分地区的寒武、奥陶、志留系被剥蚀,其中志留系被剥蚀程度较大。泥盆系、石炭系沉积时期,杨子古陆大部分隆起,大部分地区缺失沉积,只有盆地边缘有齐全的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盆地内部拉张断层形成的地堑内也有部分沉积。二叠系为浅海台地沉积,四川盆地分布全区,晚二叠世初期有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总体上为拉张环境(罗志立,1984),在拉张断层上盘沉积生物礁。中下三叠统为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分布广泛。上三叠世开始,龙门山、大巴山造山运动开始,印支运动使得杨子台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明显反映盆地由海相向陆相转化过程。侏罗系到第三系为陆相红层沉积,为湖相、河流相碎屑岩(如表2-1所示)。表2-1概述了川西前陆盆地地层系统和构造环境,这一特征在后面的地震剖面有直观、清晰的表述(参见第六节)。
表2-1 川西前陆盆地地层系统和构造环境简表
沉积受基底构造格局控制,地块主体形成台地沉积或隆起,地块四周形成大陆边缘沉积。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形成海相稳定地台型沉积,并被加里东造陆运动分成震旦纪-志留纪、泥盆纪-中三叠世两个沉积构造旋回。加里东晚期,扬子板块的北缘为商丹缝合带。在海西早期转变为巨型的左型走滑断层,并向西延伸与昆仑带相连,控制了秦、昆海槽的发育,南秦岭再次成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从晚三叠纪开始,中国发生强烈的印支运动,南方板块在周边地壳消减-全方位挤压作用下,发生陆内汇聚作用,古老大断裂带全部复活;印支运动四川盆地全区抬起,地块四周成为造山带,地块内形成不同类型的前陆盆地和前陆隆起;在这种持续挤压作用下,除最西部的龙门山附近川中西部外,中燕山期都发生强烈挤压改造运动,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前陆盆地;燕山-喜马拉雅期发展为广泛分布的推覆带构造和大型走滑带,其中重要的推覆构造带有南秦岭带、龙门山-锦屏山带、江南带、湘桂滇带和闽浙带等。推覆方向随构造带而异,推覆距离除南秦岭带在一百公里以上外,其余带均为十至数十公里,所有推覆带均无蛇绿混杂岩伴生。陆内汇聚产生的推覆构造是典型的薄皮构造;晚白垩世一老第三纪发生喜山期拉张,形成江汉等断陷盆地;新第三纪开始又发生喜马拉雅山晚期构造反转,普遍抬升、改造(如表2-1所示)。
盆山耦合:指造山带和盆地之间的统一运动学过程和几何学样式。造山作用控制了盆地的发育,作为对造山作用的响应,盆地内的沉积记录了造山运动过程(吴根耀,1998)。按构造旋回,结合盆地沉积相特征,将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分述于下(罗志立,1994;中国石油志,1987;刘宝珺,1994;马力等,2004;万天丰,2003;张国伟,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