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机智应对下属的“小报告”

机智应对下属的“小报告”

时间:2023-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说到下属向领导打的“小报告”,很多领导都感到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由于员工经常会把打“小报告”冠以“汇报工作”和“提建议”的名头来合理化,这样会让领导在面对下属的“小报告”时就不好拒绝了。可以说,“小报告”危害极大,一定要予以制止。由此看来,下属的“小报告”能否得逞,除了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关外,关键也在于领导的处理方式。

说到下属向领导打的“小报告”,很多领导都感到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由于员工经常会把打“小报告”冠以“汇报工作”和“提建议”的名头来合理化,这样会让领导在面对下属的“小报告”时就不好拒绝了。毕竟,作为领导,是不能拒绝下属“汇报工作”或“提建议”的。

实际上,下属打“小报告”在古时就已经存在了,但那时候人们一般习惯称之为“进谗”。所谓“谗”,就是说别人的坏话。在历史上,性格果断、英明的汉武大帝,就因为一些宦官的“小报告”而作出了杀子亡妻的憾事;武则天时代,有许多人就是靠着“小报告”来迫害朝臣的;清朝的风闻听事、风闻断事,导致冤假错案层出不穷。可以说,“小报告”危害极大,一定要予以制止。在一个组织中,如果这种风气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任其蔓延的话,会让下属之间互相猜忌、人人自危,非常不利于公司内部的团结。如果企业领导者在用人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依靠“小报告”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忠诚,决定一个人的升迁、待遇,可想而知这个企业的前途将会是如何糟糕。因此,对领导者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为什么“小报告”有这么大作用呢?领导者就这么好忽悠、这么爱听“小报告”吗?

“小报告”,别看前面有个“小”字,其实厉害得很!从现代公司里那些爱打“小报告”的实例中,我们可以作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能力超强的员工,如果在公司里不被信任、不被重用、被人排挤乃至被辞掉,很多时候就是被“小报告”所害的。在一些公司,有的领导者或是老板,需要有一帮他们信任的“耳目”混在员工中间,好让他们时刻掌握一线所有信息。而他们的“耳目”则擅长利用这一优势来对付他们想要对付的人。

有的企业不容许搞公司政治,打“小报告”的人也就没了市场,这和一个企业的文化有关,开放、健康的企业文化是可以杜绝这种打“小报告”的人的。以中外企业的文化为例,国企关注的是走上层路线,即一切围着领导转,而成功的外企会更多地关注员工,以员工利益为主。

十多年前,高严在一家IT企业任HR经理,当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刚刚成立,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只有他一人直接向老总汇报。后来因为工作难度增加,需要一个助手,于是他打算从行政部门找人。

新找的下属比高严早来公司一年,成为高严的下属后,高严和他相处很放松,经常和他在一起吃饭。高严想,对他好些,他就能帮自己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了。在一起时,高严还会对他说:“公司刚成立不久,只要你表现出色,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被高严的热情所打动,干活也很积极。高严很高兴,认为有这样的下属以后肯定能一起把工作做好。

但后来事实证明不是这样。高严渐渐发现这个下属做事很不“地道”,经常在老总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开始时高严并没在意,以为和这样的下属相处总要有一段磨合期,可后来他的做法变本加厉了,他用尽一切办法向老总靠拢,将各处搜罗来的小道消息报告给老板,导致公司内包括中层经理一级的员工人人自危。而在高严面前,他也经常挑拨与部门其他同事的关系。

对于他的这种表现,高严委婉地向他提出这样越级汇报不好。那是他第一次以上司的口吻跟他沟通,他非常不满意地说道:“你才来几天,公司的事你还不了解呢。”

高严通过观察发现,这位下属在他面前逢迎拍马,而在老总面前却没少告他的黑状,更让高严生气的是,他对高严安排给他的工作也不买账,还总拿老总来压高严。这期间高严多次找他沟通,都没有效果,无奈之下只好对他来个置之不理。

但这并没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高严的老总好像也爱听他的这些小报告,平时还亲自安排给他一些任务,这让高严渐渐地有种被架空的感觉。

高严无计可施,就辞退了这个下属。但老总对高严的这一做法十分不满,以至于当高严提出想重新招人时都不同意。此时高严也清楚,自己这个HR经理已经成了摆设。

后来,高严离开了那家公司。这次职场失利的经验告诉他,造成那样的局面,自己有很大的责任。下属爱不爱打“小报告”,取决于上司的态度,正是自己当时“冷处理”的做法,才让下属变得有恃无恐,觉得自己是老总的人,直接上司不敢把他怎么样。

不久,高严进入一家跨国集团任人力资源部总监。在这里,他发现有几个下属喜欢在他面前打同事的小报告,就决定吸取上次的教训来杜绝这种恶习。当时部门刚好空下一个薪酬经理的职位,下属为了争到这个职位,就在他面前争相讨好。为了让下属公平竞争,他就在下属面前订了一条规则:“凡进我的办公室,不谈人,只谈事,而且汇报的与人有关的事情必须是确凿的事实。”同时,还把这句话打印在纸上,贴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当下属看到他这么做时,自然不敢在他面前再打“小报告”了。

由此看来,下属的“小报告”能否得逞,除了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关外,关键也在于领导的处理方式。因此,当一个公司里有下属爱打“小报告”时,领导就应该主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如果领导能够想办法机智应对,平时给下属广开言路的机会,加强上下级间的沟通。那么这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下属就少了。

国外有一家公司曾专门针对“企业的用人价值观”展开过一次大讨论,其中一个老总说:“只要有人在我跟前打小报告,我就会明确地拒绝他。”另一老总的做法与前一位老总截然相反,他说:“对于下属的‘小报告’,我们可以博采众家之长,什么样的下属意见都要听,然后从诸多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但前提是对事不对人。”由此可见,打“小报告”的现象和这种下属是不可能被杜绝的。那么,作为打“小报告”下属的直接领导者,如何正确引导自己的下属呢?下面就为你提供几种应对的方法:

(1)要敢于揭穿下属打“小报告”的动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这种打“小报告”的下属,领导决不能碍于情面而一味忍耐,一定要找合适的机会当面揭穿他。对方的不轨之心一旦被揭穿,他就会有所收敛。

(2)要多给下属谏言的机会。有些下属打“小报告”,是因为平时得不到跟上级说话的机会。所以,领导要注意多和下属沟通,并及时把下属的意见整理汇报给上级领导,让下属感觉到自己的建议受到了重视。当你发现下属越过你与老总汇报时,你要及早找下属沟通,但此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通过面谈来表示你的诚意和决心。一起吃午餐是个很好的方式,既不会受到其他同事的干扰,又能和下属作最直接有效的沟通,然后逐步引导他,并告诉他以后再有此类事情应先和部门领导沟通。如果下属的行为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严重后果,那就要严肃处理。

(3)要与下属保持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这里所说的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就是要把话题放在工作、生活上,而不是办公室政治上。同时要记住,不要和一两个下属在工作外有过多交往,对待下属一定要一视同仁,否则会让其他没有打小报告习惯的员工担心在你面前没有地位,也变得爱打“小报告”。

(4)要学会向爱打“小报告”的下属“示弱”。这里的“示弱”,基本的一条是要学会与其相处,如果领导不想和自己过不去,最好就不要和这种下属过不去。但前提是“示弱”也要有原则,即不能让“小报告”影响你的领导工作。

(5)要让打你“小报告”的下属明白,上司是信任你的。作为领导,无论何种原因“得罪”了那些爱打小报告的下属,你都不要向你的上司诉苦,更不能向上司说这个下属的坏话,而是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聪明的做法就是让这个下属知道,上司信任你胜过信任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