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导读
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精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有限的精力产生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效率”。
有些人是劳作不休,一天做8个小时甚至更多,才辛辛苦苦完成工作;有些人则工作一会儿,休息一会儿,看似没有全神贯注,但却同样用8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很好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也就是说,同样的工作,有些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人则只需要花费少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就是做事方式的不同。
前者一头扎进工作之中,当身体已经有疲倦感时也不休息,而是强撑着继续工作;而后者当身体即将感到疲倦时,便稍做休息,比如起身去接杯水,原地做些小动作舒活一下筋骨,或是闭目养神几分钟,然后再继续工作。
表面看来,前者似乎是勤奋的好员工,后者似乎有些不安分,但从做事结果来看,却往往是后者更有办事效率。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好比是两个人去砍柴,一个不管刀有多钝,只管拼命地砍;另一个看到刀钝了就磨一磨,虽说费了些时间,但是用更加锋利的刀砍起柴来事半功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工作拼事业也是如此,盲目地劳作不是智者,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磨磨自己这把“刀”,让自己精力快速恢复再去工作,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故事一】
卡耐基在一本书中曾表述过自己在健康认识上的转变,他提到:
“也许是小时候身体过于强壮的缘故,不少人对我说要‘劳逸结合’‘按时吃饭’‘加强锻炼’,我总是当耳旁风。直到我遇到了一个人,以往的错误的生活观念才有所改变。
Jone是美国一家投资银行的副总裁,有着美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文凭,天主教徒。1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最初相识是因为他的职业,后来成了朋友,交往和聊得最多的却是职业之外的事情。
第一次参加他们的聚会,是在一个非常幽静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一个富人区。大约有一千人参加聚会,每个人都非常和蔼,亲切,对我非常友好和关照。
遗憾的是那时候我还不够成熟,工作一忙,一些好的生活方式又丢到脑后去了。以后又有许多的人和事不断强化了我的认识,我现在真正开始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并能够坚持下去的生活方式了。工作不再蛮干,变得有节奏,并基本选择了素食,同时每天坚持20分钟到半小时的锻炼,比如呼吸、冥想、打坐、瑜伽等。我感到精力充沛,心境非常平和,不再焦虑和急躁,恐怕算是开始享受生活了。”
这是卡耐基在其作品中的一段自述,讲述了自己在生活方式上思想理念的变化过程,最初时候的卡耐基并不太注重劳逸结合,和大多人一样,把身边亲人、朋友的关爱话语当作耳旁风,认为自己身体很强壮,不需要那些所谓的健康劝告。
再到后来,享受到了劳逸结合的好处,但却没有将之作为一种规律的生活方式,养成固有的习惯,一忙起工作来,依旧将所谓的劳逸结合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自己选择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时,“工作不再蛮干,变得有节奏,并基本选择了素食,同时每天坚持20分钟到半小时的锻炼,比如呼吸、冥想、打坐、瑜伽等”,卡耐基的感觉是:精力更加充沛,心境非常平和,不再焦虑和急躁。他觉得此时的自己才算是“开始享受生活”了。
的确,身体舒服了,精力才能更充沛,工作起来才能更有效率。当然,有些人觉得自己可以坚持,撑得下去,但这样做却未必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取得最好的效果。
【故事二】
李嘉诚有一个乐于称道的“醒脑”绝招,那便是闭目养神。
他的资产颇多,手头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常常堆积如山,可谓是日理万机。但即便如此繁忙,他也会每天至少保证闭目养神三次,把这当作必不可少的休息。
按李嘉诚的话讲,这个小妙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做起来十分容易,不论身处何地——家里、办公室里、饭局前后、车里……只要坐下来,闭上眼睛,然后将思想放空,什么也不去想,慢慢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逐渐放松下来就可以。整个过程一般只需10分钟左右。
李嘉诚的闭目养神法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据现代研究证明,人脑是“元神之府”,而眼球则是心灵的窗户,小小的视网膜上拥有上亿个神经元,可以将外界事物传递到人的大脑。如果阻断外界信息对大脑的干扰,大脑便可以得到休息,因此,闭目的确可以养神,尽管时间短暂,但却十分有效,10分钟足以让一个人精神焕发。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快速的“精力回升法”。
经常会在微博上看到一些年轻人抱怨自己在工作方面“常年无休”“超负荷工作”“天天加班”等,有些是抱怨,有些则是以此为荣,觉得自己很强大,因此很自豪。尤其是金融业、IT业和传媒业,更是被定义为“高危行业”。压力大,“连轴转”的不良工作状态已经像慢性毒药一般危害着上班族的健康。
偶尔让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歇一歇,尽可能地做到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精力更充沛,工作更有效率。
智慧点金
卡耐基说:“尽量在舒适的情况下工作。记住,身体的紧张会制造肩痛和精神疲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