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导读
每个人总有迷茫的时候,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十分渴望寻求一条更快获得成功的捷径。成功是需要付出汗水的,选一条对的路,加以坚持,那么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遇见成功。对此,有些人有幸找到了,有些人则总在寻寻觅觅,觉得哪条路都不合适,有些人则面对的选择太多,就像站在岔路口,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条路,于是本该坚决果断的大男人顿时变得优柔寡断。
很多时候,人们的身边不乏一些“声音”,或来自亲人,或来自朋友,他们或用自己的成功告诉你,他们所走的路,也许你也可以走;或用别人的经验来告诉你:“还创什么业啊,现在炒股最赚钱”“我有好多朋友都办签证去国外打工,来钱快”“那XXX做服装批发做发了,你也可以找个门路……”
对于他人友善的建议,我们要学会倾听,但是却决不能一味地盲从。别人说炒股赚钱,就立马投身股市,赔了以后,又眼红别人办签证去国外打工,结果钱没赚着,还要先垫付高额的中介费用,真正到了国外吃苦受累,与家人分离,才领悟这并非长久之计。如此,他人说东你往东,他人说西你往西,最终奔波掉的是你宝贵的时间,却很难真正有一番成就。
这个社会也许到处充斥着机会,但却不一定每个都适合自己,所以,不妨用心思考,问问自己真正适合自己的到底是什么,然后确定方向并坚持走下去。
有时候,离成功最近的路,恰恰是走的人最少的路。
【故事】
SOHO中国在商业模式上与其他房地产大相径庭。首先SOHO中国不搞大规模的土地储备,再次SOHO中国“不整售”,这些特立独行的做法引发了同行的质疑声一片,更招致一些批评。
然而,当就“为什么SOHO中国不整售”这一问题来询问董事长潘石屹时,他表示这就是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不需要非得和大家一样。
他说:“为什么不整售呢?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十年时间根据市场反馈做出的选择。在SOHO中国开发的65座大楼中,销售之前,总有许多机构要来洽谈,整栋购买。这种机构整栋购买常带有一些额外的、公司不能允许的附加条件。我们也看到其他公司整栋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项目没有一座销售给机构。同时,我们也看到,机构整栋购买的数量相对较少,更多具备购买力的客户仍是中小型客户,从最早的投资几百万的客户,发展到现在有投资几千万的客户。这反映了中国市场处在发展和财富积累的阶段,还远没有发达国家那样财富集中,我们的市场定位不能超越中国财富积累的历史阶段。通俗地说,把大楼看成一个西瓜,在中国的市场中,能买得起一个西瓜的人极少,但如果把这个西瓜切开来卖,能买得起的人就会呈几何数增长,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分享到我们的产品和资产的升值。”
这便是潘石屹的大智慧。房地产这个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固有的模式,这是长时间的磨合发展所形成的结果。这就好像为后来者划了一个流程图,照着它走,才能在房地产界里生存并赢得一席之地。
然而,潘石屹却有着自己的考虑,他并不是不知道行业里原有的模式,只是他不愿做盲从者,而是要做创新者,他要创出一条全新的路。创新可能是冒险,但也可能意味着收获比传统模式更为巨大的利益与成就。
潘石屹曾经说过一句话:“做生意不能看一群人说得怎么样,而要靠嗅觉,但这些往往说不出来。”这就是告诉走在成功路上的年轻人,做事时要有主见,有时身边的声音太多,尽管可能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却未必适合自己。
毕竟,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选哪条路,怎么走,应当遵从自己的内心,已然十分拥挤的路不妨放弃,选择开辟一条新的路,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智慧点金
潘石屹说:“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素质,第一是定力,不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第二是化解危机的能力,能够在危机和矛盾中抓住机遇反败为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