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问号
有些男孩虽然知道课前应该预习一下,但他们对预习的认知却非常肤浅。他们觉得,把课文草草看一遍就算预习了,真是这样吗?其实,预习课文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但要研究课本,还要做预习笔记,这样才能保证预习有效果。
硕鹏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为此,硕鹏的父母非常着急,因为照这样下去,硕鹏就考不上市重点高中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硕鹏的母亲从同事那儿了解到有一位特级教师刚从某校退休,现在家里做教育咨询指导。于是母亲带着硕鹏一起来到这位特级教师家里。
这位老教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在了解了硕鹏的学习情况后,很快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笑着问道:“硕鹏,你在每次上新课之前,是不是没有做好预习啊?”
“我都预习了啊。”硕鹏说。
“是吗?那你把预习的笔记给我看看。”老师伸出了手。
“预习笔记?”硕鹏怔了怔,说,“我没做预习笔记,就是提前把要学的课文看一遍,把课后题浏览一下。”
听了硕鹏的回答,这位老教师点了点头说:“问题也许就出在这里,你的预习不到位,导致你听课的时候不能抓住要点,难以深入理解。这样你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就会感觉吃力,甚至根本不会做,学习成绩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名家大智慧
从哲学中,我至少学会了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命运。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
硕鹏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是这种情况,于是向老教师请教正确的预习方法。
老教师告诉他:“首先,预习课文要仔细,前面的序言,下面的注解,后面的习题,都要看到;其次,要在课文中做标注,画出你认为的重点和难点;最后,还要做预习笔记,记录你的预习成果,写出你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待课上解决。”
在新方法的指导下,硕鹏的成绩果然有了飞速提高,他尝到了科学预习的甜头,就一直坚持了下去。到了六年级下学期,硕鹏的成绩跃居班级前10名,最终顺利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重点中学。
心灵一点通
预习太过粗略,不但不能取得预习的效果,还可能导致课上思维懈怠,不能集中注意力,反而影响课堂听课效果。所以,男孩一定要重视预习的质量,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既可针对不同的课程选择使用,也可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自己喜爱的和适宜的方法,从而取得最佳预习效果。
知识百宝箱
“特级教师”是一种荣誉称号,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