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问号
在课堂学习中,相信很多男孩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笔记做得条理分明,课程就学得深,记得牢;而不做笔记,即使当时记得很清楚很牢固,但是过一段时间记忆就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永辉的成绩非常棒,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在与同学们讨论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时,永辉说自己并不是班上最用功的学生,只是他从小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每次上完课他的本子上都会记得密密麻麻。
永辉的同桌石磊很佩服他,也想学他记课堂笔记,但他总是不知道上课应该记些什么。于是,石磊借来永辉的笔记本,想从中找找方法。
名家大智慧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
翻开永辉的笔记本,石磊看到了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学习笔记。笔记很精炼,第一、二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后面注释: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别回乡的伤感之情。第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后面注释: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引出了诗人的无穷感慨。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看似平淡的一问一答,却让诗人感到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
石磊想起来,这些就是老师上课时强调的重点。但自己只是听了听,却没有动手记下来,过后很快就忘了。想到这里,石磊不禁感觉有些惭愧。原来永辉就是这样做课堂笔记,保持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啊,自己要多向他学习才是。
心灵一点通
课堂笔记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会听课的同学,一般都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男孩应该高度认识做课堂笔记的意义,把做课堂笔记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养成习惯,持之以恒,而不是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
知识百宝箱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前期的诗人,又是著名的书法家。贺知章的诗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代表作有《咏柳》《回乡偶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