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很喜欢用激将法来激发将军的斗志。张飞、关羽、魏延、黄忠等人都曾在诸葛亮的激将法下使出浑身解数,立下赫赫战功。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学学诸葛亮,用激将法说服孩子积极进取。
语文课上,当刘老师让王明读课文的时候,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武侠小说,根本不知道老师讲到了哪儿。刘老师很生气,说:“王明,你真没出息,你不仅糟蹋你爸妈的钱,还在浪费自己的青春,你要是能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面对刘老师的嘲讽,王明“噌”地跳起来对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一定考上大学给你看。”说完,就把武侠小说扔出了窗外。结果王明第一年高考差了50多分,但他每想起当年老师的话都觉得是一把刀刺在心上,便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第二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
升入大学后的王明很想再见刘老师,并告诉她自己成功了。后来他收到一封刘老师的信:“有的学生,鼓励会使他们更努力;而有的学生,鼓励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这时老师就会用‘锋利的刀子’为他们的心灵‘做手术’。别人的歧视往往能激发他们心底最坚强的力量,而你就属于后者,很高兴我的手术成功了。”此时此刻,王明才明白刘老师用善意的歧视挽救了他。
孩子毕竟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在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放弃。我们对那些乖巧的孩子说些表扬、鼓励,甚至是具有煽动性的话,确实可以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可是对于有些争强好胜的孩子,有时说些消极、刺激的话反而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我们在运用激将法时要看准对象,主要是那些过于自负、有能力、眼高手低、努力程度不够的孩子,说话时要掌握火候,不能过于激烈,过分的话语反而会加强孩子逆反心理,不当的激将法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
我们要学用激将法的语言技巧来教育孩子,将孩子自身的潜能调动起来,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