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身上从小就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他很要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一定努力做到。他很喜欢计算机,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他选择了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在北大学习期间,为了能够到美国学习最好的计算机技术,他一有空就去计算机专业听课,课后也经常翻阅一些关于美国情报学的论文,希望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找到自己的机会。他还参加了各种活动和比赛,他享受着每一个代表学校比赛的机会,接触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了。他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个方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北大四年的大学生活,他学会了独立地思考问题。
后来到了美国,他分析了自己的条件,放弃了10年攻读博士的机会。他很明白,他喜欢的是做可以让很多人受益的事,而不是去研究别人已经研究了10多年的命题。1997年,他离开华尔街到了当时硅谷很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这里可以说是他成功的起点。他亲眼见到了当时最成功的搜索技术公司如何在股市上呼风唤雨,见识了每天支持上千万流量的大型工业界信息系统是怎样工作运转,同时他也见证了Info-seek后来的每况愈下和惨淡经营。最重要的是,他在硅谷发现了自己一生的兴趣所在。他深深感受到一个人与所需要的信息之间的距离只有轻点一下鼠标那么远,这感觉是多么的美妙。他在选择工作上就很成功,人从事一份工作,应该从“心”出发,而并非是社会期望你这么做,家人期望你这么做,朋友期望你这么做。
创业初期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他拿着200万美金建公司,原本只够半年的资金,他却做了一年的计划,于是推迟到了9月份才拿到第二笔公司的融资。他在花钱上很谨慎,如果当初一味地投入,百度不会走到今天。其次,在当时的背景下,人气质量定律的引擎要么遭人收购,要么推迟上市。李彦宏用独到的眼光和对商战敏锐的直觉打破常规,他自己总结自信心定律推出竞价排名。定律指出,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可进行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为这个排名付钱谁就排在前面。
大家真的很难想象,一个拥有2亿多用户,市值近47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每天都会遇到多少的诱惑,但是百度只专注一件事———中文搜索引擎。正如李彦宏所说:“百度能做一百件事,可我们只做一件,并且以后还会一直做下去。”
同很多硅谷技术人员的理想一样,李彦宏的理想是希望靠技术改变世界。他说:“我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让足够多的人受益,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无论当初做Infoseek,还是现在做百度,我看到每天有上千万的人在用自己的技术,大家从中受益了,我心里就特别高兴,觉得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合理,你对社会做出贡献了,社会也会给予你同样的回报。”
延伸阅读
李彦宏,1968年出生,山西阳泉人,研究生学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9年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回国创办百度,并将百度于2005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使之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