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制造商,是我国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它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专业自动化公司。它于1993年初创,2007年入选全球过程自动化50强,2008年在美国上市,是2011—2012年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目前,和利时全体员工数量超过4000人,年经营额超过30亿元,是我国自动化企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人类由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之后,科技进步的速度相比之前更是飞快,原来从未想过的概念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比如说“自动化”。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经历过整个国家的阵痛以后,深藏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顽强与坚韧再次喷薄而出,涌现出了一大批振兴民族经济的优秀个人和单位。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振兴民族经济的势头更猛了,一些视野高远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先进科技,尤其是电子科技。和利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信息化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将如何提高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推上了讨论的制高点,与此同时,国外知名自动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抢占和控制愈加激烈。对此,唯有用心才能更生产出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 唯有创新,才能有效开拓并维持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作为国内领先的自动化企业,和利时在创立之初就以自主设计和制造的理念确定了以后的发展道路: 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
一、孕育之初的自主决心
首先是团队的领导者要具有自主创新的观念,因为领导者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其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直接影响着团队文化,而一个团队则往往会呈现出其领导者的特色。领导者内敛,团队低调; 领导者开放,团队高调; 领导者谨小慎微,团队保守沉稳; 领导者胆大心细,团队稳中求进。和利时集团是由王常力博士一手创办并领导至今的,而王常力的身上最不缺的就是发展民族企业的决心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以及坚信中国人本来就不差的民族信心。这就决定了他在当时国外企业完全垄断中国自动化控制市场的情况下,一定会选择通过自主创新的道路生产出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1993年,自动化事业部成立,初始人员只有42个,启动资金也只有30万元,但承载于其上的则是巨大的决心和野心。正如公司创办时的口号中所表达的那样: 要做别人不做的事和别人做不了的事。王常力选择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公司的技术研发方向是大胆的,他看重的只有前景好坏,丝毫不惧实现的难度。
其次是企业的员工要有自主创新的主动性。所谓主动性,就是在非强制的条件下自发产生的去做某事的意愿。个体主动去做某事的前提是认可他将做的事,因此,个体员工有没有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就取决于企业内部有没有这种氛围,企业内部氛围则取决于企业文化。在和利时分类详细的企业文化里,有两项子文化与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直接相关,一项是团队要求,一项是工作方针。“敬业自律,正直学习,创新成长,开心合作”的团队要求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成长提供了空间条件,“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一次到位”的工作方针则为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成长之中的创新实践
居于首位的是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利时自主创新的理念是与生俱来的,还在电子六所的时候,王常力就有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的想法。
1990年,与美国西屋公司合作武钢能源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的项目时,依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超高的技术能力,王常力不但提前半年完成了项目设计任务,还在业余时间完成了HS-DCS-1000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这次经历给了他更大的信心,让他意识到即使在基础薄弱的高科技上,中国人也不会比外国人做得差,更让他意识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回国之后,他就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征程,并在一年后成功地开发出我国第一套具有独立版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HS-DCS-1000,填补了我国DCS的空白。这一自主研发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国外DCS系统在中国垄断市场的局面,而且在精神上和技术上提升了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推动了自动化领域的科技发展进程。
等而次之的是主打产品的持续创新。作为一家明确定位要在自动化控制领域自主设计和研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科技公司,和利时的主营业务清晰明确: 以DCS为主线的过程自动化业务,以PLC为主体的工厂自动化业务和以交通安全为主线的轨道交通自动化业务。这是主流控制的三个大类,和利时的主打产品也出自其中。
在和利时起步的同时,国外的控制系统在产品成熟度和市场占有率以及消费信誉度上都早已奠定了有利地位。此时,和利时面临着两个可以选择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做国外品牌的代理,来钱快,风险低; 另一个是做自己的主打产品。最终,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王常力选择了后者。在他看来,制造业的命脉是控制系统,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就必须先有成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否则,核心技术的不独立带来的将是全面的技术依赖,到时就只能任人摆布了。在完全自主开发出我国第一台DCS的样机之后,和利时在主打产品上自主创新的传统就定了下来,如今和利时已经自主研发到第四代控制系统了。正如王常力回想当初的艰辛与辉煌时所说: “现在回想起来,由于第一套设备100%是自己开发的,播下了很好的基因,企业的发展才有了很好的基础。”
基于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利时的经营业务得以从工业自动化的初级领域进一步跨入高速铁路、核电等高级领域。在核电领域,和利时享有绝对的自主知识产权的DCS在2007年第一次应用于百万千瓦的核电主控系统,我国核电主控系统被国外垄断多年的局面从此结束; 在火电领域,和利时制造了中国火电6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机组的“中国脑”,在60万千瓦及以上主流机组的控制系统上实现了国产化; 其他诸如信号处理、网络通信、软件开发、自控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自主创新则为和利时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源动力,并为其市场竞争提供了不败保证。
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体制创新。王常力曾在采访中说: “体制创新是最有效的创新,是所有创新的基础。因为创新是需要投入很多资源、承担很多风险的,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体制,那创新肯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创新一定要为企业战略服务,否则就肯定还是停留在口号上。”的确,人们在企业的发展中提创新,大多是指技术创新,但事实上,创新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企业运作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比如说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利时在体制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上的新颖灵活,一个是人才使用上的不拘一格。
在管理上,采取管理模式随企业规模成长的策略,在公司架构较小、产品较单一的时候实行常规的单一企业管理,在公司架构大、控股和参股公司多,且公司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实行集团化管理。即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搭建不同的管理架构。此外,管理过程中还注重以引导配合激励。虽然仅靠激励机制就足以完成短期内的目标,而长期目标可以通过分割成短期目标再以激励的方式去完成,然而,这种激励如果没有了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使整个团队唯利是图,忽略企业发展的终极意义和责任。因此,正确的引导与明确的激励机制是和利时在管理上的一把利剑。
在人才的使用上,和利时选择了最简单的也是最自然的方式,给员工足够的成长空间和足够的价值目标。在和利时的企业文化中,有一条明确要求,就是公司要为员工创造价值,包括提供给员工自我实现的舞台、合理多样的报酬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在王常力看来,人是一切的根本,人和是一切发展的前提,这也是和利时名字寓意中“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一条。这种理念自和利时创办起就从未磨灭过,从企业的一把手到各级领导,从企业文化到员工价值,从思想理念到业务践行,人尽其责,用足够的空间发挥足够的价值都是一条不变的真理。正如王常力自己所言: “我擅长于搞技术而不是搞权术,也不想把公司变成权力场,所以我和周围的人都很简单。和利时为员工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才能,而不用担心复杂的人际关系。”
三、壮大之后的创新责任
和利时在自动化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研发实现了我国自动化系统控制的技术独立,为自动化时代我国工业经济的独立提供了技术保障,但同时,和利时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成就也是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保护的结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和利时已有足够的资本去回馈社会,正如它当初怀抱使民族企业做到核心技术独立的激情一样,如今,和利时同样以关注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的方式回报社会。
2010年10月23日,和利时成立了“自动化创新基地”。一方面,为附近各大高校和研究所提供设备齐全的开放实验室,在设备和设施上助力自动化潜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将“自动化创新基地”做成一个能够使创新技术快速产业化的孵化器。依靠这个孵化器,促进那些在市场上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技术的销售,具体的方法就是利用和利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和服务网点; 帮助上市公司和一些小企业融资,解决资金困难; 吸引有创业意向的人才孵化出新的实体企业。
2012年,和利时以“践行社会责任、回馈教育事业”为宗旨,举办了多场“和利时杯”电气控制应用大赛校园宣讲会,走进江苏、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各所高校,与广大师生共同交流、分享PLC技术应用经验。这代表着公司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同时也是对年轻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点评
和利时的创立和发展占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公司从一支没有业绩、没有运营经验的研究所课题组发展为一家在几个领域能够提供自主研发、制造的控制系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和利时的成功与其企业文化有很大关系。和利时公司发展极快,董事长王常力胆大心细,这也是公司壮大的关键之一。公司以人为本,重视人才,重视人文关怀,为员工创造价值,同时员工也为公司创造价值,推进公司的发展。公司发展目标清晰,公司上下一致是和利时前进的动力。重视自主研发,走高新产品路线是和利时发展的根基。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国际形势难以预料,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给市场环境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这也就要求各个企业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创新,才能顺应发展。和利时就是这样一家愿意创新,愿意变革,充当时代先锋的企业。
和利时大事记
1993—1996“孵化阶段”
1993年,和利时创业开始;
1996年,成立北京市和利时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996—1999“雏鹰试飞”
1999年,改制为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999—2009“成功上市”
2000年,公司迁入位于北京西三旗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和利时西三旗大厦;
2003年,成立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2004年,公司成为自动化领域中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05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和利时合资组建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007年,公司确立了“集团化、产品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2008年,成立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9年,确定“用自动化改进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环境”的公司宗旨;
2010年,成立和利时科技集团、北京和利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和利康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成立西安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机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收购新加坡CONCORD公司;
2012年,成立杭州和利时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全资收购新加坡BOND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