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环保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由此也催生了大批环保企业。2002年诞生于马来西亚的兴业工业,自创立伊始,便始终走在开发创新、回收利用技术的最前沿。他们由零起步,历经十余年磨砺,共推出八个突破性技术,产品驰骋于欧美、澳洲、中东等25个国家,在行业内的领先之举与卓然贡献为其赢得多个殊荣:2011年,荣获马来西亚外贸部颁发的唯一一个“产品优越奖”;同年,又在纽约荣获了“International Quality Summit Award”。
面对形形色色的垃圾,谢建豪以及兴业集团员工的使命是:要把它们的价值挖掘出来,把死的东西变成活的。在他们眼中,环保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把负面的情绪和态度重新回收,通过不断的再循环来提升自己,这才是做环保的精华所在。
结缘环保开辟行业新“蓝海”
塑料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广泛应用在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生态问题——“白色污染”。它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易腐烂。变成垃圾后,日积月累会严重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使它成为环保的头号大敌。
事实上,被人避之不及的白色垃圾,并非百无一用。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借助现代科技,轻松地将它变成价值不菲的宝藏。谢建豪便是其中一位。
谢建豪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大家庭,祖籍福建。像许多闯南洋的华人一样,谢建豪的父母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白手起家,靠做钢铁和废品生意维持生计。9岁时,谢建豪便开始帮父亲回收废品。在别人眼中,这是一份十分卑微的工作,常会被别人瞧不起,重要的是他们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尤其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更觉得丢脸。但同时,这也在谢建豪那个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坚强的工作信念。
谢建豪近照
一天早上,他醒来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伸手就能碰到塑料做的各种东西,这些塑料产品使用过后还可以循环再利用,这是件有趣的事情。他想起父母的工作不被人理解,想起那些鄙夷他们的眼神,脑海中遂想起自己跟人辩解的话来——中国有句古话:行行出状元,怎么可以瞧不起人?但当真的被人问到“你们这一行出过哪个状元”时,谢建豪常常哑口无言。
为客户量身订制的塑料颜色
那一天,谢建豪开始思考:为什么在环保行业没有状元。思考的结果是,既然没有,那就自己来尝试。如果他能做好,就会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行业,也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个行业来,将塑料废品再利用当成事业来做,可谓意义非常。就在那一天,谢建豪心中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自此,他的人生和环保紧密相连。
有了梦想,谢建豪便开始向着既定目标迈进。他首先对马来西亚的塑料回收行业做了全面的市场调查,统计出许多调查数据。
不久,聪慧且好学的谢建豪得到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攻读机械工程专业,从此专注于塑胶循环工程的研究。2000年,学业突出的他获得了研究发展方面的富布赖特奖学金(the Fulbright Scholarhsip)。两年后,他拿到了美国雷鸟商学院的MBA学位。
2002年2月,MBA毕业后的谢建豪舍弃了在美国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马来西亚,创办了自己的兴业工业,为实现他的梦想继续前行。但是梦想之路并不平坦,第一次创业的谢建豪手中只有一份研究报告,在念书时并没有想到怎样去执行,在真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谢建豪有些茫然。
那时,马来西亚的塑胶循环行业由六种不同的公司组成,并分别负责不同的分工:回收、分类、破碎、清洗、混合、生产,谢建豪将这个过程称之为ABCDEF。这样分配虽然能各司其职,但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比如会需要雇佣大量员工,也会产生大量运输工作,导致成本的增加。最严重的是这几个环节相互之间缺乏沟通。
问题就是机会,只有自己创新这个技术才能将这几个环节用桥梁联系起来。嗅到商机的谢建豪决定自己去突破,他要把它们串联起来,从A做到F。尽管异常艰难,但他利用这方面的知识及对环保的信念,特别设计了塑胶在循环工业里一套完整的供应系统。另外,谢建豪没有依据当时的工业状况,而是独辟蹊径,自己规划出一个蓝图,整个运作模式都是从零开始。
起初,公司只有4名员工,工作非常辛苦,擅长讲大道理的谢建豪用他的道理让员工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看到员工如此,创业的艰辛感也少了许多,甚至在挫折困难中,他常可以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他说,那段时间在工厂的整个流程教会了他很多东西,让他对这个行业了解得更加透彻,也给了他和员工打成一片的机会,为他以后的事业发展做足了功课。
兴业集团研发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塑料产品
在谢建豪的带领下,兴业集团的产品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在纯度方面,兴业集团和美国的公司合作,使用红外线来自动检验产品,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会自动分出来,而且能达到极高的纯度。
二是搅拌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在创业初期,混料公司的混料机器一次只能混合500公斤。当谢建豪提出500公斤不够,他想要一次混合30吨的时候,受到了行业内的嘲笑。他们并没有把谢建豪放在眼里,只是认为他年轻气盛,而做这样的改进根本没必要。他们甚至多次将他拒之门外。连谢建豪的员工也认为,没有必要理会这个问题,因为这个行业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每个人的游戏规则都一样的话,他们也不需要改变游戏规则。谢建豪则坚决反对这样的态度,他认为市场的游戏规则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客户需不需要,如果客户需要,我们就一定要研发。
谢建豪从机械部、研发部等不同部门挑选出多个工作人员来参与此次技术突破。当时有一个部门的同事提出了“重力式混料仓”的概念,他用红豆、黄豆、黑豆等来做试验,并取得成功。后来经过大家的共同研发和创新,最终研制出了18米高的重力式混料仓。一次可以混合30吨,扩大了60倍,大大提高了原料搅拌的纯度。
当兴业集团把几个环节连贯起来的时候,产品品质也远远领先于同行。从公司创办到第一款产品快速循环聚丙烯材料的问世,只历经6个月的时间。这款产品能减少50%以上的循环时间。产品推向市场后很快受到热捧。
经过不懈的努力,谢建豪带领员工最终解决了一个一个的技术困难,这些创新和创举使得管理系统减少了40%的人力资源,也减少超过60%的运输费用。为塑胶产品创造了新的商机。他研究的新产品通过了所有环境和产品的测试,成为了全新的智慧塑胶产品。这些困难解决后,在竞争激烈的地产“红海”迅速冲杀出来,并开辟了一片新的“蓝海”。
借力创新抢滩海外市场
旗开得胜后,谢建豪又带领着团队奋勇前行,在普通产品的基础上,研发了附有特别功能的产品。
最具代表性的是抗菌类产品,目前,美国最大的一家快餐店正在使用这款产品来做运输用的篮子。抗菌塑料外面有很薄的一层薄膜,一有细菌出现就会马上自动杀菌,可以抵御细菌侵袭。脏了后还可以清洗,这层薄膜被洗掉后,原料又会分泌出新的薄膜而覆在表面,有效使用期为3〜5年,可以连续分泌,直到过了有效期为止。兴业集团还向美国的一家大玩具公司提供抗菌原料,防止小朋友在玩玩具时被细菌感染。
此外,兴业集团将一种可以分解塑料的细菌加在塑料里,将塑料变成能分解的塑料;还将树脂和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生产出可以导电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无论附加什么特殊功能,所有的产品都是用再生塑料做出来的,这让谢建豪一直引以为豪。
当今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兴业集团除了占尽价格优势外,他们更讲求价值的存在。谢建豪说,“兴业集团的每一种产品不单是一种产品,最重要的它还是一种智能产品,这些导电的和抗菌的塑料,本质上都是智能塑料”,这也成为集团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有了产品,如何打开市场就成为当务之急。彼时,马来西亚的市场更重视价格,当兴业集团的产品在国内上市时,销售业绩不佳,而国外市场则看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价值,经过深思熟虑,谢建豪决定走国外路线。
在跑国外市场时,兴业集团花了很大的精力。集团首先给产品做了认证,先后获得了ISO9001和ISO14001认证;在马来西亚也获得了MIGHT颁发的A等级认证;在新加坡,获得了新加坡环境理事会环境委员会颁发的绿色环保认证。符合资格认证的产品必须有至少50%的再生含量,同时要保持较高的工业品质。一系列的产品认证无异于为兴业集团的产品做了品质保障,客户就容易对其产生信任。
接下来,谢建豪又在不同国家找了一些会“讲故事”的人——具有多年行业经验或有很高影响力的行家,当客户有任何技术上的问题时,他们能及时赶到现场,并给客户提供技术上的服务和提升。
经过团队的齐心协力,兴业集团的产品最终成功打入国外市场。目前,兴业集团的产品9成以上都是销往国外,主要销往欧美,包括英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波兰等25个国家;亚洲国家包括日本和韩国;在澳洲、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渐渐形成了销售网络。
在商业模式上,兴业集团也进行了创新,在再生原料行业领域首次使用量身订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要研发不同的产品和特质。此前,许多厂商需要自己买原料,再加上颜色和特殊功能,价格就会提高六七成。而兴业集团根据客户要求的规格、颜色、材料对产品进行量身订做,不仅更好地配合客户需求,而且做到了价廉物美。
为了严控产品的品质,兴业集团从产品的源头——原料抓起,回收回来的原料经过人工筛选和自动筛选两道关口,这样就会保证原料的基本品质,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保证很好的纯度,如此以来,材料的稳定性就会有所保障。
第二个重要的环节是配方。一个产品所需的材料、添加剂和系统,系统与原料搭或者不搭,相配还是相克,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员工对配方了如指掌。
塑料抽粒环节
18米高的重力式混料仓
最后一道关口在于加工条件。原料加工过程中,要什么样的配方、材料以及添加剂的添加顺序、温度的高低,都需要控制得十分到位。
兴业集团精工打造的产品构成了兴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此外,兴业集团尤其重视产品的价值。当他们把原料做到极致化的时候,需要找对客户。只要一个客户对其产品认可,它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不同的产品会寻找不同的客户,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对智能塑料产品大加赞赏,并亲笔签名留念
速度也是兴业集团的一个竞争优势。他们重视的不是数量,而是速度。量身订做让兴业集团每生产一种产品,都知道客户是谁,而且能精准地根据客户的口味调出产品,这样就避免了库存。产品生产出来后,48小时内就会发走。
谢建豪说:“我们的核心就是态度,价值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价钱是死的,价值是活的,所以把死的产品做成活的产品,生意就会活过来,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兴业集团早期的产品主要为家具提供原料,如今聚焦在家电行业,日本和韩国的电冰箱、洗衣机厂商,都开始用它们的产品。接下来,兴业集团也开始进军汽车行业。此外,针对马来西亚客户,兴业集团也研发出防静电塑料,未来还会做成包装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
目前,兴业集团已经步入第四个里程碑。塑料本身所含的化学成分可以发电,做成绿色能源,在这个方面,兴业集团也得到一些突破。谢建豪说,任何塑料对他来说,都能变成非常好的材料,或者能完全、有效地把它转化成绿色能源。
如今,在行业内已经成为领军者的兴业集团,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从以前出去找客户,到现在很多国外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事业的蒸蒸日上并没有让谢建豪以及他的团队成员停滞不前,他们深知竞争的残酷,也本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将产品做到精益求精。
中西合璧铸就特色管理
如今的马来西亚,仍是一个很东方、很传统的社会,虽具有东方美德要求,却也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人情社会体系。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而言,兴业集团在企业管理人的制度方面也在慢慢转变,既保留了西方管理系统,也将东方良好传统融入到公司文化上,让二者平衡兼容,也才让公司效益在这些年来拥有上佳表现。
谢建豪非常重视人才。在人才管理方面,兴业集团并没有分很多层次,员工的配置像卫星似的,大家都在同一个轨道都激发出不同的创新。谢建豪认为,如果公司分很多层次,上一层没法把下一层员工想法的精髓表达出来,所以很多时候创新到一半就牺牲掉了。如果用“卫星”的方式,每个人有新的创新都会直接带到公司,公司也就可以很快地吸收这些创新,放在产品里。这些产品吸收这些营养越快,产品本身的生命力和灵活力就越强。这不但对公司本身,而对客户也非常重要。
目前,兴业集团拥有300名员工。每天,员工都会报告当天的工作业绩,这样,管理层就会对每个部门的工作清晰明了,哪个部门做得好,哪个部门需要加强,一目了然,这个良性的公开的报告方式,也产生了激励和肯定的效应。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兴业集团对待人才的方式却独具匠心,那就是以好奇心留住人才。集团的管理层都很年轻,也很有魄力,但他们在进入公司之前,对环保行业的知识知之甚少。进入公司后,他们会惊讶于垃圾能造出很多不可能的奇迹。而集团又会不断创新技术,这就让员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下一步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只有勤奋加上创新,才能把产品做得更活、更妙、更绚。工作之余,他们会突然间冒出新奇的想法,当他们把这些想法带到公司,并把它们变成产品后,就会得到集团的奖励。
在激励员工方面,兴业集团遵循“海豚式效应”原则。当训练师训练海豚时,通常会拿一个圈叫海豚跳过去,海豚从圈中跳过去后,训练师会拿一条鱼作为奖励扔给它。久而久之,海豚就形成了条件反射,知道跳过去就会有鱼吃。同样,在兴业集团,员工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时,就马上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就提高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精髓。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一箭易断,十箭难折,谢建豪深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008年,当金融海啸来袭时,兴业集团的客户还集中在欧洲国家,对欧洲的依赖性很强。欧元贬值,造成公司亏损。为了应对困局,有一部分员工分头往不同的方向努力,以降低成本。一批人去亚洲、澳洲开拓新市场,谢建豪则亲自去欧洲国家见老客户,希望对方能调高价钱。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他还没去欧洲,就发现有些公司自动调高了价钱。因为对方认同兴业集团的价值,所以他们愿意用更高的价钱来买他们的产品。面对这意外的惊喜,员工们又集思广益,创新出更多不同的产品。加上在市场一线的同事们开辟出的新市场,对集团整个业绩也起到了平衡作用。“虽然很困难,但是有一个很好的团队配合,再大的风浪也不怕”,谢建豪说。
除了人才以外,谢建豪仍然强调“价值”二字。目前,兴业集团已经把回收原料的网络建得阔而深,甚至有些同行不能处理的原料也会交给他们来处理,使得集团业务继续向纵深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现在兴业集团多了很多国外的合作伙伴,使整个生意的网络更大,谢建豪坚信,接下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早期是他们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现在多了些门当户对的伙伴,他相信未来擦出来的火花一定非常有趣。谈及未来,谢建豪非常兴奋,“与国外的架桥做得越快,就会越好地挖掘出它的精髓,届时将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说不定很多人到处去挖垃圾。那我们就可以把地球上面对的一些问题更快、更有效地解决。”
截至2013年年底,集团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美金。目前兴业集团的营业额每年都会呈双位数增长,其财力也为扩充他们的蓝图做更强有力的支撑。谢建豪说,他会选择一个最佳时机带领兴业集团上市。为此,他也在积极筹备,每年都会用不同的语言在不同国家作演讲。此外,兴业集团也在为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努力做功课,希望2014年能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上分出一杯羹。
提升自我崇尚环保生活方式
除了环保以外,谢建豪也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其中,Starfish Program(海星活动)是一个为底层人群提供指导及帮助,让他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公益项目。之所以命名为“海星活动”,是源于一个关于海星的动人故事。
谢建豪荣膺2012“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
2012年,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MITI)向谢建豪颁发“优秀产品奖”,图为谢建豪与两兄弟及妹妹于颁奖现场合影
有位老爷爷沿着海滩欣赏落日时,看到有个小女孩把被海水冲上岸边的海星逐一捡起来抛回海中。老爷爷好奇地追问,小女孩解释缘由:现在是退潮时分,如果我不把这些海星丢回海中,它们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在这里。老爷爷惊诧地问到:海滩上的海星多如恒河沙粒,以你一个人的力量来做这事,并不能改变什么呀!小女孩说道,“爷爷,我知道我不可能救活所有的海星,但我知道当我捡起一只海星并把它丢进海里的时候,我已经改变了它的命运。”
2013年谢建豪荣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谢建豪在2013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颁奖现场
“海星活动”就是要帮助那些底层的、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以及没有身份证的人,帮他们争取公民权,力所能及地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谢建豪现在正在资助一个考入马来西亚医科大学的男孩,他因为没有能力支付学费,而被迫停课。谢建豪资助的方式也很特别:由兴业集团自己出资,但却用它的一个客户的公司和兴业集团两家公司的名义,来共同帮助这个男孩。这不仅能支持男孩顺利读完大学,还得到了客户的赞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奖杯
谢建豪以不断创新和持续追寻学问的热诚、对环保的贡献以及社会责任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社会各界的认同。2013年,凭着对塑胶循环事业的超凡贡献和永续经营理念,谢建豪荣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同年,谢建豪从逾百提名者中脱颖而出,评审标准则是这些企业是否符合联合国全球契约及企业社会责任,旨在表扬积极且有创意地转变自己业务的18岁至40岁国内青年企业家。同时,谢建豪还是马来西亚唯一的一个比利时塑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职责是通过会议讨论市场的方向,探讨产品的突破难题和如何去创新,打开更宽广的市场,并向委员会汇报和总结。
兴业集团废品回收中心
由当地政府成立的市政垃圾回收公司
谢建豪坚信,成功需要磨练。而对于时下的年轻人,谢建豪给他们的忠告是要肯牺牲,如果以后想得到更多的认同,就要把现在的自尊放下,不耻下问,牺牲一点,会获得更多机会。不要贪图享受而放走一些机会,一旦机会被别人拿走,就可能会比你跑得快。只有先牺牲一些时间和自由才会得到。
在谢建豪眼中,环保生意就像个老师,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也让他做得很开心。他认为环保的概念很大,它不仅限于物品和原料,还包括生活当中的很多方面,比如思想、行为和态度,怎样把负面的情绪和态度重新回收,成为动力,这才是做环保的精华。在做环保的过程中,他本人也有不同层次的成长,因此,做环保的时间越久,他就越爱环保。
“很多人对环保的生意不了解或者有很多误解,其实环保不是一种生意,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价值,如果当你把它当成价钱或者生意来看的时候,它就是生意。当你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时候,从价值出发,你会发现它里面暗藏了很多机会。如果你没有花很大努力去了解它本身的特质,它就是一种通用品,价值都一样,完全没有特性。当你了解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有自己的特性,当你把它的特性挖掘出来时,它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所以,做环保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只追求价钱,就会在红海里面,如果你追求的是价值,你就会看到很多不同的创新空间和理念、灵感。人也一样,通过环保,把自己不断地再循环,来提升自己,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终点。”谢建豪说。
为宣传环保,谢建豪常去校园演讲。他鼓励小朋友,有灵感一定要抓住。他的车上总会备有一些零食,每次他遇到回收废品的小朋友,他都会把车上的零食发给他们,并鼓励他们说:“叔叔以前也和你们一样,你一定要给这些垃圾一个很好的第二次机会,我可以肯定地说,它一定会好好回报你。”谢建豪说,自己小时候完全没有想过今天所做的事情和所接触的人。他认为,垃圾不是终点,它只是被卡在那里,当我们给它第二次机会让它延续它的生命的时候,它就会绵延不息。
谢建豪认为,任何一个城市,只要能自给自足,然后有效地消化掉垃圾,他相信下一代的天空比这一代更蓝。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今后他仍会将个人精力放在垃圾上。垃圾形形色色,他一定要把它们的价值挖掘出来,把死的东西变成活的。未来集团的原料将不局限于废铁、塑料,还会往其他再循环材料上发展和扩张。
谢建豪说,他有一个“淘金梦”,只不过不是从金矿里挖真正的金子,而是从垃圾堆里挖出“黄金”。
张静文
晋兆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纸杯业深耕多年的张静文,十多年前发现传统纸杯居然也会释出塑化剂,便立即停掉传统纸杯制造,转而开发耐高温、耐酸碱、可微波、防烫隔热且不释出塑化剂的新一代纸杯。他用八年的执著付出,终于颠覆产业,成功开发新一代纸杯——“发笑杯jolly cup”,而且一举打入欧美、日本、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市场。
对于一兆亿新台币规模的塑料(含纸杯)容器市场来说,张静文才刚刚出发。而且,他启动的这片蓝海市场,不仅仅关系纸杯行业本身,更关系全球消费者的饮食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