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危机再度来临
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
——理查德·帕斯卡尔
1907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已经70岁了。在他5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凭着敏锐的感觉,他已经嗅到了美国经济空气中的不寻常的气息。此时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罗斯福总统对铁路采取更激进的政策,这种政策对摩根所掌握的庞大的铁路公司的经营和效益带来负面的影响。于是在3月的时候,约翰·摩根来到华盛顿与总统见面,他们谈了两个多小时。作为金融寡头,他试图对总统施加影响,使政策向有利于他的方向倾斜,但我们并不知道这次会谈的结果。随后,约翰·摩根又拜访了财政部的官员,想了解当时市场和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的消息并不乐观。但他并没有对此太过在意,他认为自己还是可以做自己的生意,他所垄断的金融、铁路、钢铁目前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依然可以通过垄断获得高额的利润。
会谈的第二天,3月12日,约翰·摩根就乘坐私人游轮去了欧洲旅游,但此时美国国内的形势在显著地恶化。3月13日,美国股指大幅下跌,越是下跌,人们就越担心,急于抛售手中的股票,结果导致股票价格一路下滑。随之而来的是商品价格下降,经纪人公司关闭,利率被抬高。道琼斯平均指数下跌近25%,从1月份的96点下降到3月份的75点。人们预感到,一场更大的金融风暴已经近在眼前了。
8月19日,约翰·摩根回到了纽约。虽然在欧洲的时候,他的那些年轻的高级合伙人也会不停地向他汇报他那庞大的金融和产业帝国的经营状况,但他没有想到,他的生意会、陷入如此不堪的困境,部分海外市场的生意甚至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到了1907年的秋天,形势进一步恶化,约翰·摩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他本应安享晚年的时候,不得不再次面对这种困难局面。
10月的前三周,约翰·摩根在里士满参加教会活动,但是他对纽约股票市场的行情没有一丝的放松,他让他的合伙人每隔几个小时就给他发一份电报,通报纽约股市和银行业的状况。每一份电报他都会仔细阅读,然后陷入长时间的沉思,没有人能够打断他,他在想办法、想对策。他知道自己在银行业的重要地位,纽约股市一旦发生大的变故,他就必须伸出援手,不仅是为了他自己庞大的生意,也为这个国家。如果整个国家都陷入灾难中,他的生意也不可能完好无损。
华尔街的银行家们都希望约翰·摩根能尽快回到纽约,毕竟,他是美国银行业的中心人物,过去他曾经带头挽救了处于危机之中的银行业,现在整个银行业处于更危险的境况,他理应出现在华尔街,把大家团结起来,集中一切力量解决眼前的问题。有几位银行家不停地往华尔街23号打电话,请求约翰·摩根的高级合伙人敦促约翰·摩根尽早回到纽约。但是,约翰·摩根并不想提前结束里士满的事务,因为他认为华尔街那些人难免会夸大事实,如果他突然改变计划返回华尔街可能会招致更大的恐慌,毕竟在那样的非常时刻,这位大银行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带来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因此,尽管华尔街风雨飘摇,他也一直待在里士满。
情况确实是非常危险的。10月16日星期四,一份来自华尔街的加急电报送到约翰·摩根手上,约翰·摩根才得知尼克博克信托公司陷入了危机。这家本来资金雄厚、信誉良好的公司的危机牵涉面到底有多广,现在他还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少数几家公司的事,如果再多几家公司卷入,情况可就非常糟糕了。
约翰·摩根原本打算星期日回去,如今他不得不提前一天,星期六就走。回到纽约后,约翰·摩根与他的合伙人、朋友、银行总裁及信托公司的老板们谈话,他真切地体会到事情比预想的要糟糕得多,公众不再信任银行,疯狂地从银行提取现金,一家又一家银行的现金都被存款者取走了,人人都想从他那里得到帮助。但他当时更关心的是美国金融行业的整体情况,是不是已经造成了大范围的恐慌情绪。在巨大灾难降临的时候,每个人都束手无策,都将期待的目光投向这位年过70的老人。他要怎么做呢?现在,他稍感安慰的是,他的摩根银行运行平稳,但是如果整个美国金融体系都崩溃了,那么摩根银行也在劫难逃。
就在这天的上午,尼克博克信托公司已经濒临崩溃,储户纷纷将钱从这家银行取出,总裁巴尼被迫辞职。当天下午,曾经一直为尼克博克信托公司兑换票据的国家商业银行突然宣布不再为该公司兑换票据。于是,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一位董事来请求约翰·摩根帮助。约翰·摩根是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股东,他自己公司的一部分资金也存在这家公司里,但自己能不能帮到这家公司,他还不确定,现在各个公司又极其缺少现金,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毫无挽回余地的公司上显然是浪费。
第二天,尼克博克公司开门营业。门一开,人们便挤了进来,要求提款的人挤满了营业大厅,并且疯狂地提取现款。在这样危机的时候,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钱打水漂。到当天下午两点,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的所有存款已经被全部取走,可依然有不少存款者要求提取现金,被逼无奈,公司宣布破产。
在这场狂风暴雨中,规模巨大的尼克博克信托公司第一个倒下了。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每一位银行家,尤其是信托公司的总裁,都清楚自己的银行可能是第二个尼克博克。这场危机使得整个纽约上空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