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沟通过程
沟通应该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人 (信息发送者) 与另一个人 (信息接收者) 交换信息。 接收者在对信息进行反应的时候, 同时也成为发送者, 反之亦然。 信息实际上包含了比字面上更多的含义。 我们也会通过行为向周围的人发送信息。 每种行为的形式, 在可以感知的范围内 (看到、 感觉到、 听到甚至意识到) 都对另一个人有信息价值。 我们都处于 (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故意还是无意) 与他人持续的互动中。 人们每天都在不断地交换信息, 并且都在持续地对他人施加影响。 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在不断进行着。 当你传达信息时, 他人同时在接收; 他人做出反应, 然后你来接收, 然后如此循环往复。 甚至没有反应 (如忽视) 也是一种反应, 想要没有任何行为是不可能的。 当然, 想在人群中不发送任何信息也是不可能的。 总之, 没有沟通是不可能的。
(二) 沟通的基本模型
沟通的基本模型如图5-1所示。
图5-1 沟通的基本模型
沟通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在这个过程中, 存在沟通主体、 沟通客体、 编码、 译码、 媒体、 噪声以及反馈7个要素。
1. 沟通主体
即信息源, 是信息的发出者, 是信息传递的主动方
2. 沟通客体
即信息接收者, 又称为信宿, 是信息传递的被动方。
3. 编码
编码是用少量、 简单的基本符号, 选用一定的组合规则, 来表示大量、 复杂、 多样的信息, 以方便信息的传递, 其形式可以是语言, 也可以是文字符号或其他符号。
4. 译码
译码是编码的相反过程, 是将按一定规则编排的信号解译为接收者可以理解的信息。
5. 媒体 (沟通渠道)
也称信道, 是传递信号的通路, 物理意义的信道多种多样, 如电磁扰动、 空气音波、光纤电缆或各种传媒介质的结合。
6. 噪声
噪声是指在沟通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不论使用哪一种信道传递信息, 都会受到噪声的干扰。 噪声干扰可能不止来自一个方面, 人际沟通的信息失真和阻碍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可能源自个体的态度、 知识和价值体系, 也可能受到社会文化系统的限制, 也可能纯粹是由于物理的原因。
7. 反馈
表明接收到信息并将个人对于原始信息的感受告知信息发送者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