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静躁两不相干,远离喧嚣留一片平静天地

静躁两不相干,远离喧嚣留一片平静天地

时间:2023-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在进行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时,唯独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菜根谭》告诫大家的是要时时刻刻保持心的宁静,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被毫无关联的东西牵扯,导致失去了悠闲自得的生活。

原文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意译

一朵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毫无牵挂地在天空飘荡;一轮明月像镜子一样悬挂在天空,世间的安静或喧闹和它毫无关系。

清心智慧

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需要受到更多的如道德、法律、宗教等行为规范的约束限制。处在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精神上则相对显得公平自由。不过,当生存问题得到解决,私有制一出现,社会就开始有了种种矛盾。

一些制度、规范为适应人类社会生活而出现,又不断被人们扬弃其不适宜的部分,例如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等。既然是社会人,在整个制度环境下,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使人们一无所系、了无牵挂、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人们便寻求一种自我内心的平衡与调节,求得内心如流云,如朗月,使人世间的静躁与我无关,借以保持一份悠闲雅致。

保持宁静的心境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良好的标志,也是人们提升自我的重要实现途径。在生活节奏异常快速的今天,一个人只有保持静的心态才能思考问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站得高、看得远。诸葛亮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一间寺庙里,有一个新来的小和尚,对所有事情都非常好奇,所以总喜欢问个不停。秋天到了,一阵秋风过后,寺院里红叶纷纷落下,小和尚见状,跑去问住持:“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怎么不挂在树枝上呢?”

住持淡然一笑:“因为冬天快来了,树枝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冬天来了,小和尚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水缸中的水倒掉了,觉得可惜,又跑去问住持:“好好的水,为什么要倒掉呢?”

住持笑笑:“因为冬天冷,水结冻就会膨胀,这样就容易把缸撑破,所以要倒干净。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深冬时节,大雪纷飞,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积在几棵盆栽的龙柏上,住持吩咐几个徒弟把盆搬倒,让树躺下来。小和尚见了,又不解了,问住持:“龙柏好好的,为什么要放倒?”

住持一脸严肃:“谁说好好的?你没见雪把柏叶都压塌了吗?再压就断了。那不是‘放倒’,是‘放平’,是为了保护它,让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消融后再扶起来。”

冬季漫长,加上经济不景气,庙里的香油收入明显少了,小和尚不禁担心起来,就跑去问住持:“怎么办呢?这以后怎么过呢?”

“少你吃的了?还是少你穿的了?”住持瞪他一眼,“你去数数看!柜里还挂了多少衣服?柴房里还堆了多少柴?仓房里还积了多少土豆?别总想没有的,想想还有的;苦日子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你要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而是把心安顿好。”

没有人能够阻挡,春天果然来了,也许是因为冬天的雪水特别多,春花烂漫,更胜往年,寺院的香火又渐渐旺盛起来,小和尚高兴了,他觉得自己再也无忧了。可是一天,他发现住持要出远门了,小和尚就追到山门问:“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呢?”

住持笑着挥挥手:“你们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夸躁动的心绪开始滋长,所以在人生中我们或多或少留下遗憾:在学业上,由于我们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跟从别人的意见选定了“前景”和专业;在事业上,我们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社会的浪潮中,去选择那些热门的行业;在爱情上,我们常因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内心的声音,因经济、地位等非爱情因素而错误地选择了对象……在进行各种周密而细致的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时,唯独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孤云出岫,朗镜悬空,前者自在逍遥,率性而为,后者则无尘无俗,清朗明净。《菜根谭》告诫大家的是要时时刻刻保持心的宁静,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被毫无关联的东西牵扯,导致失去了悠闲自得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