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领兵四十万救合肥。孙权的谋臣张昭认为曹操军马远来,必须先挫其锐气。东吴大将甘宁向孙权请战:“宁今夜只带一百人马去劫曹营;若折了一骑一人,也不算功。”孙权于是“调拨一百精锐骑兵给甘宁,又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赏赐军士”。
甘宁回到寨中,教一百人皆列坐,乃对百人曰:“今夜奉命劫寨,请诸公努力向前。”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甘宁见众人面有难色,乃拔剑在手,怒叱曰:“我为上将,且不惜命,汝等何得迟疑!”众人皆起拜曰:“愿效死力。”甘宁将酒肉与百人共饮食尽,约至二更时候,取出鹅翎百根,插在头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大喊一声,杀入寨中。甘宁百骑,左冲右突,在营内纵横驰骋,逢着便杀。曹兵也不知敌兵有多少,自相践踏。甘宁百骑杀入杀出,无人敢当,曹操恐有埋伏,不敢追袭,甘宁百人竟不折一人一骑。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精兵可以一当十。但是,这百员精兵战前也有怯意,若不是甘宁身先士卒,众人不会被激励起斗志,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桃李不言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树和李树,一点也不替自己宣传,但它们美丽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自然而然地吸引人们前来,以至于树下被走出一条路来。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必过分自我张扬,只要行为端正,品质高尚,就会形成榜样,人们自会慕名而来,投靠、效力。任何一个人不必到处自我宣传,只要从善如流,有学识,人们就愿意接近他,爱戴他。
宋代王安石说:“古之人以名为羞,以实为慊,不务服人之貌,而思有以服人之心。”服人必先服其心,而要服众人之心,首先必须“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作则。清朝扬州府兴化县河督魏源,在洪水暴发之时,为了保护即将收割的早稻,亲赴各坝,组织群众抗洪。大坝随时都有决口危险,他心急如焚,扑倒在堤上痛哭,宁愿老天爷要自己的命,也千万不要为难老百姓的几万亩早稻。全县数万乡民被其感动,全力抢险,经过几昼夜的奋战,终于闯过险关。魏源浑身泥水,双眼被风雨吹打得红肿如桃,见者无不感泣。其上司叹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岂不信然。”
古人云:“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可见,领导者的行为影响之大。领导者在利益得失上,在荣誉褒奖上,甚至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否则,部属必步其后尘,影响极坏。一位领导者,他的行为就是无言的号召力。遭遇困难时,裹足不前;危险时,退让避后;紧要关头,松弛懈怠,甚至贪财好色,这样领导的部属必萎靡不振,胸无斗志。而如果像甘宁那样,在困难时刻和紧要关头,勇往直前,与士卒同甘共苦,其部属必起而仿效,精神振奋。尧帝为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生活力求俭朴,与民同甘共苦,以其恭俭而称誉民间,遂成一代明君。大禹治水,身体力行,几次经过家门口都不回家看看。禹的功劳和行动,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于是老百姓推举他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王安石又说:“能自治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人为之用。”领导者行得正,把自己放在众人之中,坦诚对人,当众人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必然会给人留下亲切的形象。这些为人处世之道,说起来容易,做到并非易事。《孙子兵法》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春秋时齐国名将司马穰苴便是一位“视卒如婴”的将军,他带兵抵御晋国和燕国军队的入侵,十分关心部下,深受将士拥戴,部队士气高昂,阵势雄壮。晋、燕均看到齐军将贤兵勇,同仇敌忾,未经交战就退去了。领导者如同带兵的将帅,只要爱护员工,关心员工,“视卒如婴”,就能得到员工的信任和爱戴。无言的关怀,榜样的作用,常常胜过有言的命令和训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