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爱与欲求的区别

爱与欲求的区别

时间:2023-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哲学上说,奥古斯丁坚持希腊古典的目的论和幸福论,认为人是一种寻求幸福的理性存在。与之相区别的是,奥古斯丁的“至善”是上帝,而不是善的理念。奥古斯丁进一步指出,人的“至善”需符合两个条件:其一,它不可能是低于人自己的东西;其二,它必须是某种在我们不愿意的情况下不会丧失的东西。在《论三位一体》中,奥古斯丁不止一次谈到真正的爱与欲求的区别。

从哲学上说,奥古斯丁坚持希腊古典的目的论和幸福论,认为人是一种寻求幸福的理性存在。他说:“所有能够在任何程度上使用理性的人都渴望幸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和柏拉图主义者一样,认为爱的目的是为了幸福,且只有永恒不变的“至善”才能满足人的幸福。与之相区别的是,奥古斯丁的“至善”是上帝,而不是善的理念。

奥古斯丁进一步指出,人的“至善”需符合两个条件:其一,它不可能是低于人自己的东西;其二,它必须是某种在我们不愿意的情况下不会丧失的东西。所以,人只有把意志转向永恒不变的上帝,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两种:当爱的对象向下指向被造之物的时候,这种爱就是“贪爱”;当爱的对象向上指向创造者的时候,这种爱就是“纯爱”。“贪爱”是对世界的爱,短暂易逝;“纯爱”是对上帝的爱,永恒不变。因此,当人爱世界的时候,他就陷入了比自己低级的被造界;当人爱上上帝的时候,他就向上升腾。

在《论三位一体》中,奥古斯丁不止一次谈到真正的爱与欲求的区别。他说:“是真实的被称为爱,否则就是欲求;那些欲求的人被不适当地说成是在爱,正如那些爱的人被不适当地说成是在欲求。但是,只有坚持真理,按照公义生活,从而鄙弃一切与爱人相对的世间事物,才是真正的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