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1岁丧父,自幼跟随做佣人的母亲移居到贫民区,从小就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后来在一位乡村老师的鼓励下,加缪参加了助学金考试,得以在1924年进入阿尔及尔的中学。
1930年,加缪进入哲学班学习,也是在那一年,他得了肺结核,生病的遭遇让他感受到了生命对人类的不公。1932年,加缪在《南方》杂志上第一次发表随笔作品。1933年,他进入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从1935年开始,加缪与戏剧结缘,这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937年,他出版了随笔集《反与正》,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他闪烁着光芒的思想,他的随笔涉及了人在被异化的世界里的孤独感,以及在面对自身罪恶和死亡时该如何抉择等话题。
1940年,加缪去了巴黎,在那里做编辑。不久后,巴黎被纳粹占据,他被迫来到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城。此后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一边做教师,一边酝酿自己的作品《鼠疫》。1942年,加缪再次前往巴黎,从事出版行业,后因小说《局外人》成名,书中他提到了存在主义关于“荒谬”的观念。随后,他开始撰写哲学随笔,并结识了波伏娃,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得他们成了亲密的朋友。
1951年,加缪因发表哲学论文《反抗者》遭到左派知识分子的攻击,这件事也使得他与萨特决裂。此时,他已成了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44岁的加缪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成为这个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1960年1月4日,加缪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年仅47岁。他的提包里,还有一本未完成的小说手稿《第一个人》。这个噩耗很快就成了欧美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当时《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加缪在荒诞的车祸中丧生,实属辛辣的哲学讽刺。因为他思想的中心是如何对人类处境做出一个思想深刻的正确回答……人们毫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时代接受了加缪的观点。血腥的再次世界大战,可怕的氢弹威胁,这一切使现代社会能够接受加缪严肃的哲学,并使之长存于人们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