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排得身心俱疲明明很清楚继续排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可不知为何却又不愿放弃“想炒股赚钱”“还想稳赚不赔”越这样想反而赔得越多
你打算趁休息日去人气颇高的展览会转转,顺便约个会。可是预售票已经卖光了,不过如果展览馆内的客流情况允许的话,也可以持当日现场票入馆参观,更幸运的是,现场票比预售票还要便宜些许。
于是你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售票处,可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队。
你打算先排上一会儿看看情况,转眼30分钟过去了,队伍似乎也前进了不少,所以你决定再排会儿看看。
然而,又过去了一个小时,你依然没能排到售票窗口,闭馆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是继续排下去,还是离开?此刻你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是宁可再排上一个小时,也要争取入馆参观呢?
还是彻底忘掉这已经浪费掉的一个半小时,选择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考虑到之前队伍的前进状况,能入馆的可能性貌似已经很低了。
那么,你会放弃排队吗?
越是劳心费力,就越难以收手,人类就是这样。
“等都等了这么久了,再稍微排一会儿也没什么差别。无所谓的啦。”
“现在放弃,未免太可惜了。之前不就白坚持那么长时间了么。”
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坚持排了那么久的队,费了那么大工夫,总该得到一点成果、报酬,也就是“回报”才行。
因为放弃排队,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回报”,所以即使我们脑子里很清楚,放弃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那么做。
并且,放弃“回报”,也相当于彻底否定了之前所付出的努力,我们也不得不去承认,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愚蠢。
所以,与其承认自己是白费工夫,倒不如在能够获得“回报”的些微可能性上赌一把,这就是人类的心理。
而且,倾注的劳力、时间和金钱越多,与之相应的,我们也就越难从中脱身。
如果排队只排了不到30分钟,那么转身离去或许算不上什么难事,可一旦排上一个半小时,我们就会对“回报”越来越执着了。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越陷越深,最终陷人没有退路的境地。
最后你还是没有脱离队伍。排着排着就到了闭馆时间,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售票处的大门在面前缓缓关闭。
上文中讲述的这种心理纠葛估计谁都经历过吧。
都在家里闭门苦学了三年了,怎能这么轻易放弃成为律师的梦想呢?
都在这辆心爱的汽车上砸了那么多钱了,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为了成为演员,我都已经坚持到这把岁数了,怎么可以就这么一蹶不振下去呢?
明知已到急流勇退之时,但之前付出得越多,就越难以放弃,真是痛苦的纠葛啊!而且,即使艰难地选择了放弃,凭借自己的意识从队伍中转身离去,过后也会不住地在心里念叨“再稍微排一会儿兴许就能进去了”,始终恋恋不舍,后悔不已。
人总是格外心疼自己付出的东西
这种心理纠葛,可以说是格外棘手。此类心理用专业术语来讲,叫做“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s)”。
“沉没成本”的意思是指“对不可回收的事物投人的费用”。
自己的投资量(时间、劳动力、金钱、精力)越多,想回收投资的愿望就越强烈,从而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最终无法脱身。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下面这则实验的数据证明了这种心理效应。
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唐纳·伯恩(Donna M.Boehne)主持了该实验,实验对象是191位学生。
学生们先假设自己是投资人,接下来他们需要认真地考虑,是否对某个网球俱乐部产业追加投资。
实验中,他们给一半学生提供的情况是“开发计划已经完成了90%”,而剩下一半学生掌握的情况则是“开发计划只进展了不到10%”。
最终,前者有85%的人追加了投资;后者只有33%的人追加了投资,大部分人都拒绝继续投资。
那么从这个实验结果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投资越多,就越会产生为了回收投入的资本,进一步加大投资额度的倾向。即使意识上想尽早收手退出,实际上却往往难以脱身。
但是,如果投资金额尚少,那么就算打了水漂也基本无关痛痒,所以我们反而能果断选择退出。
还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学生们做出判断的依据,并非是这个网球俱乐部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实验中并没有让学生们阅读任何有关开发计划的具体内容,或者开发前景之类会影响他们做出判断的资料,只向他们提供了“开发进展如何”这唯一一个情报。
也就是说,一直以来的投人是多是少,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人做出追加投资与否的判断。
是否继续投资,要不要坚持排队,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其实与最终获取成功的可能性是高还是低并无太大关系。
相反的,一直以来的投资额和付出的劳动力才是影响判断的关键。
接下来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个典型的失败案例,也就是超音速客机协和飞机的开发计划。协和飞机为英法两国斥巨资合力研发制造,可惜我们现在已经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它了。想当年英法首脑乘坐协和飞机访日之际,人们可是蜂拥而至,只为了在机场一睹协和飞机的风采。
其实,协和飞机早在研发阶段就已经预料到,这一产品将来会陷人严重的赤字。
然而,因为已经投人了难以想象的巨额资金,也就无法贸然做出停止研发工作的决定。这就叫做“协和效应(concorde effect)”。
落入“心理陷阱”且越陷越深
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其他的实验数据。
现住纽约的心理学家乔尔·布鲁克纳(Joel Brockner)给了实验的参与者们每人五美元,并以玩一次三美元的价格,让他们参加“猜中卡片上的数字,就能再获得三美元奖励”的猜数字游戏。
结果,参与者们越输反而越对游戏欲罢不能,即使偶尔能稍稍挽回点损失,他们也不收手,而是继续投人更多的钱玩下去。
这个实验也可以证明,“为回收投资成本,而选择继续追加投资”的协和效应。
另外,根据布鲁克纳的调查,对社会表现出的不安感越强烈的人,更容易身陷急于追回损失的陷阱,而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人,则更多地表现出,甫一蒙受损失就会尽早从游戏中收手的倾向。
也就是说,经常蒙受损失的人,反而更愿意采取容易造成损失的行为。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圈套(entrapment)”机制。
即使清楚会遭受损失、无法获利,却依然无法否定自己,非要冥顽不化地死撑下去,从而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最终身陷“心理陷阱”之中无法自拔。
执着于自己的投人,对可能获得的回报贪恋不已,最终导致无法对事实情况展开冷静的分析,反而进一步加大了投人。
此外,容易陷人“圈套”的人大多怀有强烈的不安情绪,并且总是对过去的失败感到懊悔,久久难以释怀。
总愿意打肿脸充胖子,或者总是自视甚高等性格上的原因,导致他们不断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他们总是在不断遭受损失,所以也就无法获得安稳的社会生活。
反之,不过分执着于自己的投人的人,即使得不到回报也会果断放弃,他们敢于否定自己的行为,也就能在增加无谓的投人之前及早收手。
过后,他们会借鉴这次经验教训,将其用于下一次投资之际,这样一来,最终便可将成功纳人囊中。
[不要为排队付出的那点辛苦纠结了,还是冷静想想排这个队到底有没有可能获得成功吧。]
最终陷入无法抽身的窘境
投资炒股的人中,想必有不少都在为同一件事发愁,那就是,赔得多,赚得少。
于是有的人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跑去听专家的意见分析,有的人则买了不少专业的参考书籍,可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失败。
这是因为,炒股失败的最大原因,并不在于技巧和经验不足,而是在于投资者的心理。
“想炒股赚钱”,“还想稳赚不赔”,这种心理本身,就会招致失败。
炒股失败的典型案例
炒股本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如果想赚钱的愿望不够强烈,自然也就不会对高风险的股票出手了。
理儿倒是这个理儿,可一旦买了股票,还是会不由得陷人“要是跌了可怎么办啊”,“会不会赔啊,简直担心死了”的情绪中,并为之焦虑不已。
那么是不是只要股票涨了就没问题了呢?也并非如此。
人们常会因为总惦记着“兴许还能再涨点”,而错过了逢高卖出的时机,又会因为担心“万一跌了怎么办,心里太没底了,赶紧卖了吧”,刚见到点利润就早早卖掉了。
错过了卖出时机,股票开始下跌了,这时“不想赔钱”的心理又开始作祟,“再等等兴许就能涨回去了,赔的份儿就能回本了”,这种毫无根据的期待,却鬼使神差地让我们将股票留在了手中。
其实,股价产生回落倾向的时候,做好赔钱的心理准备及早卖掉(止损),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才是常规的做法,是较为合理的判断。
不过,因为“止损”就等于确定了亏损,这与“不想赔钱”的心情可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想做出这个决断可没那么简单。
犹豫之间,股价愈跌愈烈,损失也越来越大。
最终面对这个后果,也只能无奈感慨“当时为什么没能早些止损”而悔恨不已了。我们的心理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不合理的想法所支配。
“坚持着不卖都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了,干脆就这么等着它反弹吧”,面对越来越大的损失,我们反而会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判断,将错就错下去。
然而,股价真的能重新涨回来吗?损失真的可以挽回吗?其实根本没人能够保证得了。因为不愿认可自己的损失而不愿做出决断,一拖再拖,其结果也只是让自己被牢牢套住罢了,你的那些乐观情绪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尽管如此,“总有一天会涨回去”的期待还是会悄然在你的内心深处占据那么一块位置。
只有勇于与自己的心理做斗争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两位心理学家给我们这种心理活动命名为“展望(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这个理论的意思是,我们在利益面前会选择优先规避风险,而在损失面前,反而会为了挽回损失而采取冒险的行动,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如果以这个理论进行推定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说,炒股就是注定会赔钱的。
那么接下来,请你假设自己是一位投资人,当你面临下述情况时,是会继续投资,还是就此收手呢?请做出判断。
A.目前,你投资获利100万日元。如继续加大投资,将有80%的概率把利润提高至130万日元,20%的概率利润归零。
B.目前,你投资亏损100万日元。如继续加大投资,将有80%的概率使损失扩大到130万日元,20%的概率回收全部损失。
从合理的角度考虑,A的情况下应该继续投资,在提高利润的那80%的可能性上赌一把。即使投资失败,也只是利润归零,而且概率是很低的,只有20%。
而B的情况下,选择将损失控制在目前的范围之内,才是较为合理的决定。继续投资也只会让损失进一步扩大,为了避免更为严重的损失,果断“割肉”才是明智的选择。虽然也有将全部损失挽回的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也只有区区20%,实在少得可怜。
那么,你会做出怎样的投资选择呢?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做出与合理判断背道而驰的投资选择。
也就是说,A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停止投资确保既得利益,而在B的情况下,反而会继续投资。
用展望理论来解释的话,就是我们在已经获利的A情况下会选择优先规避风险,而在已经产生亏损的B情况下,反而会追逐风险。因此会做出这种完全不合常理的举动。
只要这种心理活动仍在继续,想通过炒股赚钱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很可能只会落个满盘皆输的结局。
能在股市里淘金成功的,也许只有少数勇于与人类的自然心理做斗争的商业精英吧。
[循心声而行则损,逆心声而行则盈。]
从众则安心跟专家走准没错正是这种想法总让你蒙受损失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探究证券投资活动中的心理因素与盈亏的关系。
首先,炒股是从购买股票开始的,那么具体要购买哪一只股票就成为最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从起步就开始跌跟头的人可多得惊人。
我的意思是,外行很容易在股价较高时发生购买行为,也就是所谓的“逢高买人”。
本以为一只个股行情颇好,便欣而购人,结果自己买人的时期恰恰是这只股票价格的最高点,这类让人完全笑不出来的事情总是频频发生。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欲哭无泪的结果呢?
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购人的都是绩优股。
初人股市的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自主进行个股分析的能力。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更会产生“绩优股肯定没问题”,“大家都买了,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这只个股可是证券公司推荐的,肯定靠谱”的错觉。
可是,正因为是业绩优良的绩优股,所以股票价格早已水涨船高,处于高位,很难保证它的价格还会进一步攀升。
这种只要与周围的人采取同样的行动就会产生安心感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从众行为(conformity)”。
当你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在陌生的大街上找地方吃饭时,大抵会选择门庭若市的店面,而不会选择无人问津的店面吧。
公司里在搞募捐活动,本来你是打算视而不见的,可一旦有人提醒你“整个部门的可都捐款了”,你也就乖乖地跟着掏钱了。
上述现象都是人们为了与周围保持一致,以避免被孤立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
原本,从众行为是我们为了自身的安全而采取的选择,可我们也因此反受其害。
那么按照上文的说法,最终得出的结论岂不是,外行就是不应该碰股票了吗?
非也非也,看了下面的文字你就明白了。
专家的预测并不靠谱
过去的投资研究领域里普遍认为,经常根据错误的情报展开行动的外行人的财富,将来必定会赔得血本无归。
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外行投资者们往往会依据错误的情报,或者出处不明的情报而做出行动。因此,这些极易被噪声(noise)所迷惑的外行投资者,被人赋予了一个颇具调侃意味的称呼——“噪声交易者(noise trader)”。
曾任美国财政部长以及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就曾指出,虽然不能说噪声交易者们是市场上的常胜将军,但也不能断言他们一定就会失败,并最终退出市场。
正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获得的情报是“噪声”,所以反而会积极地参与对风险的投资。因此,有时他们也会从中赚取到巨额的回报。
也就是说,与专业投资者采取了不同行动的外行,有时反而会比专业人士获利还要丰厚。
另外,还有这么一件有趣的事。
«华尔街日报»曾因为证券专家们预测的准头太差,搞了这么个实验。实验让四位专家各选一只自己看好的股票,然后观察其行情走势。
接着又用扔飞镖的方式,在个股一览表上随便射中了四只股票,然后将这几只股票的成绩与专家精心挑选而出的股票进行对比。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用飞镖射中的股票的总成绩竟然要更好一些。
实际上,如果专家们的预测都值得信赖的话,那么投资者们只要都跟着专家的意见走,就全躺着赚钱了。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好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能百分百预测准确的专家,根本不存在于世。
«日本经济新闻»也曾经发表类似的报道,证明了外行比专家预测得更为准确(2014年3月29日电子报)。
自2013年3月月末起的11个月间,该报邀请了包括专业投资人、分析师、经济学家在内的五位专家,让几位专家与一项由电子报读者参与的,旨在预测市场行情的栏目“行情大竞猜”的预测结果展开一场较量。
最终,预测结果接近实际行情次数最多的竟然是读者,也就是说,外行占据了优势,不仅如此,读者们的预测平均结果也要优于专家的预测。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甚至连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偏差幅度较大的,也是专家。
也就是说,既能获取内部情报,又能通过各种工具进行高水平分析的专家们所做出的判断,竟然比经济新闻的读者们的判断还要糟糕,这个结果真是够让人瞠目结舌的。
专家的意见如此不靠谱,但“噪声交易者”们做出的判断也没有参考价值。
也许,在股票交易中始终保持着“没有任何人的判断是可信的”的心态,才是最为安全的。
[切记,不跟着专家的权威预测试水才是明智之举。]
面对诱惑斩断了一时欲望当这个机会再度降临时我们还是会无动于衷地放机会再次溜走
假设你买的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了。
纠结了大半天是否要卖掉之后,最终你还是决定再等一天,先把股票留在手里看看行情。然而,之后股价始终维持在低位纹丝不动,既没持续下跌也没反弹。
那么现在,你其实应该重新审视之前做出的“把股票留在手里看看情况”的判断,继续考虑下一步的对策。
可实际上你又是否能够做到呢?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收回此前的判断,而是选择了维持现状。
正常来说,如果第二天行情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从道理上讲,也应该将该结果视做新的情况,将其纳人自己的考量范围之内,并立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此前的判断。
然而,想彻底推翻自己曾经做出的“不卖出”的决策,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只要行情不发生太大变化,你还是会遵循着自己之前做出的判断,“把股票继续留在手里看看情况”。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读者要提出反驳了,谁会干这种蠢事啊。要是连重新审视自己判断的能力都没有的话,还炒什么股啊。
那么,看了下面这个例子,你又会做何感想呢?
你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名牌门店里转了转,从店员口中得知,有一款包正在搞特惠促销,打五折,且仅有一件可以享受该优惠。
可是,就算打了五折还是很贵啊,你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含泪离去了。
一周之后,你在其他分店看到同款包也在打五折。
那么,这次你会买下它吗,还是会再次放弃呢?
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一旦第一次决定了“不购买”,那么即使再碰到同样的机会,也并不会改变之前的想法,还是不会下手购买。
面对再次幸运降临的良机,却无动于衷,眼看着机会白白跑掉。这种心理,想必你也并不陌生。
有一个跟踪调查刚好可以证明这种心理现象,接下来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奥莉特·蒂科钦斯基(Orit E.Tykocinski)博士筛选出了一批顾客,这些顾客在面对打二点五折的促销商品时,最终没有发生购买行为,实验小组因此对他们展开了跟踪调查。三天后,实验小组故意让这些顾客再次接触到同样的二点五折促销活动。
然而,这次他们还是没有购买这些特价商品。
其实从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即使上次决定“不购买”,但当绝好的机会再次降临时,还是应该重新考虑、重新做出判断才是。
重新斟酌一番的话,就有可能会做出“购买”的决定了。因为他们遇到的确确实实是个颇具吸引力的好机会。
可是他们却并没有重新判断。他们没有推翻此前自己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才艰难做出的“不购买”决策,而是选择了维持此前的判断。
面对再次到来的良机,却眼睁睁地任其溜走,这是多么不合理的行为啊!
“不行动”的判断具有长期持续性
人们到底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不合理的行为呢?
事实上,我们一旦选择了“不做某件事”的不作为的消极行动后,惯性就会开始从中作祟,这种不作为就会不断持续下去,即使再有机会遭遇同样的情况,重新开始“行动”的可能性也极低。这被称为“不作为惯性(inaction inertia)”。
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尽管万般不舍还是没有买下,选择这种“不作为”行为的你,即使再次面对这种绝佳机会,也依然不为所动。
正是因为“已经做出了判断”,“早就定下来了”,所以你才能毫不犹豫地选择“不购买”。
然而,这种判断可绝称不上合理。它会让你无视难得的好机会,反而将“自己在上一次做出的判断”置于优先位置,并拒绝做出新的判断。
只要有好机会到来,我们都应该好好把握,仔细斟酌,这才是合情合理的。正因为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才总是无法将机会牢牢握在手中。
接下来,让我们看下另一个例子。
A.平时售价20万日元的欧洲旅行套餐,现在正在搞特价秒杀活动,活动中该套餐售价10万日元(限售5份)。
你本想预订,可是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最终你还是没有定下来。
一周之后,你发现推出了售价15万日元,而且内容完全相同的新套餐。
那么,这次你会预订吗?
B.平时售价20万日元的欧洲旅行套餐,现在正在搞特价秒杀活动,活动中该套餐售价15万日元(限售20份)。
你本想预订,可是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最终你还是没有定下来。
一周之后,你发现推出了售价17万日元,而且内容完全相同的新套餐。
那么,这次你会预订吗?
在比利时心理学家玛雷伊卡·冯·皮腾(Marijke van Putten)博士组织的一项心理实验中,她请146人阅读了上述题目(但是为了让题目行文更加简洁易懂,实际的文章有稍许润色)。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A的情况。10万日元的半价套餐确实极具吸引力,可最终你还是没有预订。
也就是说,一开始你就做出了“不预订”这一“不作为”的选择。于是当你再次碰上15万日元的优惠活动时,也就再提不起预订的兴致了。
而实际的实验数据也显示,倾向于预订的心理指数只有4.9分(满分10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那就是,我们一旦在面对诱惑时做出了“不作为”的选择,就很容易表现出愈发强烈的“不作为”倾向。
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忍痛放弃了无比心仪的商品,随后这种决心竟愈发坚定,即使再次碰到相同的机会,也再不会下手了。
而B的情况,结果则稍有不同。
相比A的情况,15万日元的套餐并不具备那么大的诱惑力,因此“没预订上”的不甘之情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因此,你反倒会觉得17万日元的套餐也还算优惠,便重新考虑起了预订的问题。
实际上,倾向于预订该套餐的心理指数竟达到了8.4分,比前者要高出许多。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正因为极具诱惑力的事物过于强烈地挑起了你的欲望,所以当你面对它做出了“不作为”的选择之后,这个选择就很难再次动摇了。反之,如果该事物并没有那么强的诱惑力,你反而会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就有可能停止“不作为”,并产生新的想法。
在我们眼中极具魅力的事物,自然就具有无比强大的诱惑力。然而,一旦我们抵住了诱惑,这份决心就会持续下去,促使我们继续贯彻“不作为”,以抵挡诱惑再次到来。
即使不作为的决策会让我们遭受损失,我们也不愿再次在诱惑面前伤透脑筋,这就是人类的心理。
[始终坚持曾经做出的“不作为”决策,乃不利己之行为。]
只有近期才具有现实意义远期不过是非现实的这种想法只会让你不断蒙受损失
说到投资行业,我们可以有证券、基金、贵金属、外汇以及美术品和古玩等多种选择。
那么这项投资今后的估算价值,将来的行情预测,长期前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那么请你思考一下,如果有下述两只个股A和B的话,你会选择买人哪只呢?
A.短期内上涨的可能性极高,但从长线上看,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跌的风险较大。
B.短期内下跌的风险极高,但从长线上看,存在利好因素,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会选择A。
因为选择A股票,在短期内并不会蒙受损失,只要在有收益时及时将股票卖掉就万事大吉了,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另一方面,选择B股票的话,是会立刻产生亏损的,而我们的心理总是会倾向于尽可能地规避损失。即使脑子里很清楚,目前B股票的股价正处于最低点,过阵子肯定会触底反弹,却还是很难对尚未明确的未来抱有期待。
也就是说,在对未来进行预测时,我们往往会优先考虑短期前景,而忽视长期前景。
在面对未来发展空间完全相反的A和B两只股票时,我们所做出的选择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但从理性的角度考虑的话,优先选择有可能扩大未来的收益空间的B股票,才是正确的。
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因为,设想许久以后才能获得的收益实在太缺乏现实感,所以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去优先追求摆在眼前的好处。
长期计划缺乏实在感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这组实验数据。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古尔登·乌尔古门(GüldenÜlkümen)副教授,将学生们分为两组,并向第一组提出了“在下个月的某一周里,你预计会在饮食和娱乐上有多大开销?”这个问题。
最终学生们给出的平均预计消费金额为403美元。
而另一组拿到的问题则是:“在明年的某一周里,你预计会在饮食和娱乐上有多大开销?”
这一次,学生们交出的平均预计消费金额上升到了607美元。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这是因为,当我们面对眼前的问题时,会表现出较为苛刻的态度,这就促使我们做出较为现实的判断,也就不会有浪费的想法了。
而当面对的是很久以后才会到来的问题时,则因为缺乏切身的实在感,于是紧迫感也就随之消失了,我们便会开始放纵自己。
下个月就要去海外旅行了,这可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想到这里,你立刻就有了紧迫感,开始省吃俭用。
可如果只是因为有“将来要去海外旅行”的打算,才决定为了这个目标而开始节约的话,那么因为这次实在太过遥远的海外旅行,全然不会让我们产生现实感,所以我们还是会继续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过下去。
不过,正是由于缺乏放眼长期的前瞻性,利益才总是从我们指尖溜走。
“要是没马上卖掉,再在手里多放一会儿的话,就能再多赚点儿了。”
“要是那天下手的话,就能抄个底了,买赔了。”
“那天要是卖了的话,就能抢个高点大赚上一笔了,错过机会了。”
“想卖却没卖出去,被套牢了,现在也懒得管它了,就让它被套着吧。反正总有一天会涨回来的。”
这些后悔和牢骚,都是我们轻视对长期行情的预估,只为眼前利益疲于奔命所造成的结果。
[一旦成了“近视”,就只能瞅见那点眼前利益了。]
右手无名指比食指长的人更适合证券投资
请看一眼你的右手。
你的食指和无名指,哪根更长一些呢?
如果你是食指更长的话,那我就奉劝你一句,今后可千万别沾股票和赌博了。
我的意思是说啊,这些东西根本不适合你。
这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科茨(John Coates)所提出的观点。
科茨通过对部分金融交易员的研究发现,无名指与食指的长度比,与交易成功率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结果证明,在优秀的交易员中,无名指比食指长的男性所占比例较大。
最近也有研究指出,无名指长的男性要更为激进强硬,也更擅长运动和交易。
日本的动物行为学研究者竹内久美子女士曾写过一篇颇具知名度的文章,其中也对此有所涉及,或许你也曾有所耳闻。
无名指长的男性具有攻击性
一般来说,男性的无名指普遍比食指长,而女性的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则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食指和无名指长度的差异,是由我们胎儿时期接触到的、影响胎儿性别的雄激素所决定的。
受雄激素影响较大,胎儿的性格特征就会变得更有男性特征。而无名指的长短,则显示出胎儿受雄激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无名指比食指长的人,空间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较强,更擅长体育,更为激进强硬,更有冒险倾向。
此外,还有无名指长的男性更受欢迎,精子数量更多,具备更优秀的基因等等各种各样的说法。
反之,无名指较短的人性格温厚,拥有更强的语言能力,规避风险的倾向更强,因此不适合参与赌博或者交易。也有种说法,认为此类女性更容易受孕,也更愿意选择婚姻。
失败者总是在寻找借口
总有那么一些人,一旦炒股失败了,就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百般辩解。
“我是听了证券公司的推荐才买的。”
“现在这股价根本没反映出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
实话说,总愿意找借口的人,将永远是失败者,绝不可能有翻身的一天。
为什么人们在参与炒股或者赌博时,即使失败不断,却仍乐此不疲,不愿收手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
于是他找来29名大学生,请他们对本赛季NFL(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的简称,即国家美式橄榄球大联盟)联赛的胜负赛果进行竞猜(也就是所谓的赌球)。当然,只是为了实验而进行的虚拟赌博罢了。
然后,当每次比赛结束后,询问这些参与者的看法时,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们赌输时要比赌赢时谈论自己看法的时间更长。
具体得出的数据是,赌赢时平均每人谈论自己看法的时间为10.70秒,而赌输时每人则要说上17.66秒。
那么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人在失败时会变得更加能言善辩,更愿意寻找借口。
确实,如果能够老实承认自己的失败的话,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辩解和借口了:
“要是四分卫不犯那个失误的话就能赢下来了!”
“那个犯规吹得根本没道理啊!”
“只是偶尔运气不好罢了,我的预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像这样,编造一些让自己容易接受的说法,用这些借口自我安慰,借此逃避失败的现实。
对于这个实验结果,季洛维奇解释道,人即使在赌博中失败了,也会找个借口,以歪曲自己遭遇失败的现实,进而放纵自己不停地赌下去。
这说明,不愿坦率承认自己失败的人,或者动不动就找各种借口进行自我辩护的人,还是远离股市和赌博比较好。
否则,你只会在不断找借口的过程中,损失越来越大。
试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愿意找借口的人不适合证券投资,而无法成为旁观者的人,也不适合参与这类投资。
那么所谓的“成为旁观者”,又是什么意思呢?
举例来说,当你没有参与任何投资时,往往能对股市和外汇行情做出很准确的预测,可一旦自己也参与了交易,却立刻失去了准头,这种事应该并不少见吧。
这是因为,当你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时,能够以冷静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市场行情,一旦成为当事者,我们就会失去原来作为旁观者时的客观性,导致判断失误,预测也失去了准头。
此外,在人际关系上,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
当朋友向你咨询恋爱问题时,正因为你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之上,才往往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建议。
“你还真是没有挑男人的眼光啊!”
“你就这么做吧,女孩子肯定不会反感的。”
想必你肯定有给出类似的建议之后,被朋友感谢一番的经历吧。
然而,一旦自己开始恋爱了,就变得无法冷静地看待现实,开始不停地跌跟头。
“我这个人啊,真是只会看上渣男,真是没救了。哪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
“虽然脑子里清楚应该这么做,但还是没有勇气付诸行动,我真是没用啊!”
就像这样,做出与理想背道而驰的行动。
明明作为旁观者,我们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的,可一旦成为当事者,就会立刻被真相蒙蔽了双眼,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接下来的实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Ethan Kross)博士在实验中,向57名大学生提出了一个经济学问题,即什么样的措施能有效应对经济衰退。
实验中,他要求一半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而另一半学生则以“旁观者”的身份,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思考这个问题。
随后将他们的答案交予专家评分,结果,以旁观者的角度给出的答案更为行之有效,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并没有真正成为事实上的当事者,只是假装自己是当事者,或者旁观者,并站在相应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并且,从这个实验中还可以得出,只要成为当事者,就会因各种无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判断力降低。
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始终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之上,尽量以旁观者的心态思考问题。
不管是炒股还是赌博,只要我们成了当事者,就只能立足于当时所处的立场上做出判断。
然而,就像我之前解释的那样,这时我们的判断能力肯定是要比旁观者低下的。
既然如此,不妨使自己成为旁观者,让发热的头脑降降温,冷静、客观地重新审视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将成功牢牢掌握在手中。
[不找借口,保持客观,善于自我反省,乃成功之秘诀。]
明知已经搞砸了却不愿意面对现实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金钱跑掉
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90%的个人投资者,都无法在证券投资中获得预期的收益。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遭受失败呢?
这是因为,很多人都不愿去追究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从而导致不断地重蹈覆辙。
例如,自己在股票下跌时错过了抛售止损的机会,此后账面损失越来越大,最终陷人了被牢牢“套死”的状态。
然而这时,你却开始用“将来肯定会涨回去的”,或者“从长线投资的角度讲,这可算不上是被套住了,只不过是一个中间过程罢了”之类的说法自我催眠,而不敢去正视自己的失败。
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保证将来股价一定会反弹,所以你也清楚这些借口根本毫无意义,可就是无论如何都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不肯去面对。
同样,对待已脱手的股票,我们也会表现出一种有趣的态度。
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让我们先思考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今天早上你将某只股票卖掉了。
可就在你脱手之后,这只股票却开始快速上涨。
那么,你会将这只股票再买回来吗?
虽然已经将该股票脱手,但如果其上涨势头强劲的话,理性的做法自然是着手回购,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然而我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据美国旧金山金门大学市场营销学部副教授米凯尔·斯特拉海列维兹(Michal Strahilevitz)的调查显示,对于自己曾经卖掉的股票,即使过后其股价再次上涨,大多数投资者们也不会选择回购。
这又是为什么呢?
现在请你想象一下,你发现该股的股价回升了,于是心道“不好”,急急忙忙地准备着手回购,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里又会是什么滋味呢?
想必你肯定会在心中暗骂:“该死!之前怎么就犯蠢卖掉了呢,搞砸了!”满心后悔和失望。也就是说,一旦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就会被负面情绪所控制,陷人强烈的自我谴责之中。
这种情绪可没人愿意感受吧。所以我们只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地逃离这种情绪。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选择无视那只上涨的股票。
与其不断受到后悔之念的煎熬,倒不如将这件事彻底抛诸脑后。对不愿面对的事物视而不见,以免被后悔之情牵着鼻子走。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也就是,人类会倾向于只面对自己想面对的事物,而无视自己不想面对的事物,做出无意识的选择行为。
用该理论解释投资者们的行为的话就是,因为眼中只看了自己想面对的东西,所以即使该股价持续上升,他们也会选择性地无视这个事实,而不会回购。
然而,这种行为只是在逃避承认自己的失败,而无法从失败中汲取任何的教训。
因此,就会导致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同样的失败,无论多久都无法得到自己所期待的结果。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判断永远正确
对自己买下的个股总是抱有莫名其妙的自信,总是坚信它“肯定会涨起来”,投资者们普遍都具有这样的心理倾向。
明明根本没有确凿的根据,也无人能为自己提供任何保证,却仍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行动是正确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过度自信(over confidence)效应”。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心理学家布莱恩·伯恩斯坦(Brian Bornstein),进行了下面这个关于过度自信效应的实验。
首先他们要求接受实验的大学生们,解答一些四选一的常识性问题。
随后询问他们“对自己的答案有多大的把握”,最终结果显示,学生们的自信指数达到了47%。
可实际上答案的正确率只有31%,这说明,学生们对自己的答案表现出了16%的“过度自信”。
假设,在你挑选股票的时候,向你提供了A、B、C三只备选股,虽然没有什么自信,但你还是下意识地觉得“A应该比较靠谱”,于是就选择了A。
可是假如你始终对自己的决断持有怀疑的态度的话,就会愈发不安,甚至会长时间地被后悔的念头所煎熬。
也许你就会成天想着,会不会下跌啊,该什么时候卖掉啊,会不会赔啊,日日心惊胆战,不得安生。我想任谁也不愿意陷人这种糟糕精神状态之中吧。
于是,我们就会产生“选择A的决策,是没有错的”这种“愿望”。
慢慢地,我们就会觉得“貌似只有A才是正确的选择”,进而产生“B和C都没什么前途,非A不可”的想法,不安渐渐转化为“自信”。
更进一步,我们就会开始为自己选择A的决定寻找正当的理由,尽可能地让自己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抱有更加坚定的自信。
也就是说,我们无视了否定A的材料,只着眼于支持自己判断的材料上。
只能看见自己想看(想了解)的东西,对不想看(不想了解)的东西视而不见,就会产生“过度自信”的行为。
[无法否定自己的判断,就无法避免再次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