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国家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大部分地产商都纷纷选择了降价促销,以此来回笼资金。然而,在8月即将结束之际,潘石屹语出惊人,称SOHO中国从2008年9月1日起,将对旗下所有在售项目全面提价。
此语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间对于潘石屹涨价的评论漫天飞舞,褒贬不一。潘石屹陷入了一场房地产“涨价风波”。对于潘石屹来说,涨价究竟是一个房地产市场低迷时刻的突围措施,还是潘石屹的又一个公关营销呢?
坎里那些事儿
2008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奥运会。然而,奥运会的炫目辉煌并不能掩盖此时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陷入了销售低迷,大部分房地产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局面,为了回笼资金,地产商希望通过降价来获得销售量。奥运会结束之后,传统的房地产成交的“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人们纷纷猜测,房地产商应该会大规模降价来促进成交。果不其然,地产龙头万科在降价、富力在降价、建业在降价……
然而,就在这一片“降声”中,有一个声音却打破了沉寂,显得异常响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宣布,公司将在9月1日对旗下所有在售项目全面提价。此语一出,业界为之震动。对于涨价的原因,潘石屹解释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潘石屹所建项目使用的钢材价格上涨了70%,水泥价格上涨了30%,潘石屹希望用涨价来抵消建筑成本的提高。
潘石屹逆势而行,在这个关口亮出涨价大旗,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业界人士、各路专家、广大消费者和网友纷纷发表意见。不过,由于立场不同,大家对于潘石屹此举的评价各异。
很多房地产商和专业人士支持潘石屹的涨价行为,因为在他们看来,每个公司的项目都是不一样的,其他公司在降价,并不意味着自己也要降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潘石屹旗下的项目多集中于商业地产,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有着明显区别。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住宅地产的需求大幅降低,但是商业地产的市场需求受到的影响却比较小。因为决定商业地产长期发展的主要是零售行业的繁荣程度,其租赁市场并没有受住宅楼市影响而出现明显波动,购买高端商业地产的投资者往往资金实力雄厚。而且,潘石屹的项目全部都在北京,北京每年零售业增长势头很好,这对潘石屹的高端商业地产影响很小。因此,潘石屹的提价并不是完全的毫无根据。时任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在其新书《任我评说》的发布会上就对潘石屹的涨价行为表示理解,称“提价很正常”。
潘石屹逆势涨价的行为,甚至被很多地产商尤其是中小地产商认为是自己的福音。由于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在房地产商普遍降价的环境中,消费者都倾向于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因此,普遍的降价并没有带来成交量的大幅上升,房地产商的资金回笼依然没有实现。而潘石屹的逆势涨价似乎在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房地产市场依然未达到见底的程度,房价依然会继续上涨,因此消费者以及地产投资客们应该赶紧购买。
不过,总体而言,由于潘石屹此举过于耀眼,遭到的讨伐声还是居多。此举被质疑是借机炒作:只不过是为吸引众人眼球的又一次公关秀而已。在很多人看来,潘石屹关于涨价的原因分析根本站不住脚,作为巨额营利性质的房地产行业,房价早已脱离成本,以建筑材料涨价为由在低迷的市场中涨价很难被众人接受,而且在整个房地产行业普遍降价的环境中,潘石屹逆势而行,被认为是典型的销售策略。
更给那些讨伐者以口实的是,2008年9月1日,潘石屹的楼盘没有实际进行提价销售,反而还有一些楼盘比前期的售价降低了,而且不少楼盘都出现了打折销售的情况。一时间,批评的声音更是接踵而至,似乎大家都认定潘石屹的涨价言论只是他导演的一场公关秀甚至是一场闹剧而已。
面对这些评论和质疑,潘石屹陷入了一场“涨价风波”之中,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潘石屹这回又该如何渡过危机并再一次营销自己呢?
潘石屹的战术
1.信心满满,将“涨价”进行到底
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潘石屹泰然自若、毫不慌乱,他对涨价信心满满:一来是自己经营的主要是高端商业地产,它的需求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减少;二来是长期以来,潘石屹有比较牢固的客户群体,在这些客户群体中有不少是山西的煤老板,这些煤老板的收益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手中有钱的他们也希望在金融危机之时,找到一个让自己的资产增值保值的途径,投资房地产成为他们的选择;还有就是,潘石屹自身资金充裕,这让他没有需要通过降价赢得销售量来回笼资金的压力。
潘石屹通过自己的微博向社会发出将“涨价”进行到底的信号。在潘石屹看来,在全国范围内,涨价的绝不止自己一家。国家权威机构得到的数据显示,2008年1至7月份,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楼盘价格是上涨的,并不是SOHO中国一家在涨价。“没有任何部门,也没有任何领导给我们打招呼不让我们涨价。其实在三里屯SOHO销售的过程中,前面已经几次提价。”潘石屹表示,“这次的价格涨幅是一个合理的幅度。从我们接触到的客户来看,市场的反应还是非常正面、良好的。”
2.趁热打铁,再放豪言
对于一些媒体和公众对于潘石屹涨价的指责和质疑,潘石屹一一做出了解释澄清。由于SOHO中国的销售部门2008年9月1日处于全体休假状态,所以,9月1日当天,并没有及时涨价。SOHO中国项目的涨价是从2008年9月2日才全面开始的。对于打折言论,潘石屹称,这是一种一贯的销售手段,打折不等于降价。2008年9月2日SOHO中国旗下产品销售价格上调,销售状况稳定。
对风波解释完之后,潘石屹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趁热打铁,向《上海证券报》再放豪言,将投百亿元资金入市抄底。而他所称的“抄底”意为在房地产市场短期低迷的情况下,手中握有资金者已经迎来最佳入场时机。潘石屹称,未来一年左右,SOHO中国将再斥资百亿元寻找投资项目,2008年SOHO中国的项目投资额已经达到90亿元。
坎外真经
1.不做大多数,就冒大风险
收益总是和风险并存的,收益越大,风险就越大。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就不能做大多数。潘石屹一直以来都声称“永远不做大多数”。别人都争相拿地,而他却只做房地产下游;大家都警言慎行,而他总是语出惊人;大家都无奈降价,而他却逆势涨价……
其实,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冒着风险的,但是要获得成功、获得别人没有的收益,就必须去冒这个险。不做大多数,就意味着不按常理“出牌”,甘冒风险需要技巧、经验和灵活的头脑,更需要勇气。
不做大多数,是一条冒险之道,也是一种营销之道。因为人们记住的也正是这些少数人。做大多数可能生活安逸,但终难成为焦点;而做少数,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要经历更多坎坷,但是最终可成为英雄。所以,不做多数,也是一种营销之道。
2.商人“表演”的营销之道
古语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不过这个道理并不适用于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商场如战场,再好的产品,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宣传,就不会被消费者所了解,就获得不了市场;再好的理念,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宣传,就不会被大众熟知,就不会得到认同;再好的企业,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宣传,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将一直默默无闻……可以说,现代市场的竞争决定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企业家和商人要想让自己的产品和理念被社会熟知和认同,就应该加大公关宣传、加大营销推广。
公关宣传、营销推广有很多方法,其中“表演”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营销之道。“表演”并不意味着欺诈,并不意味着夸张虚假宣传,而是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让大家更加充分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产品、认识自己的理念。在房地产行业中,潘石屹算得上是一个好演员。不甘寂寞的他,2012年11月还跨界做起了网络脱口秀主持人,更为时尚和娱乐的是,他还邀请龚琳娜共同跳起了时下最火爆的“骑马舞”。这只是潘石屹“表演”营销的一个缩影,他总是能利用自己敏锐的判断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对自己的产品和理念进行宣传营销。
这次逆势涨价,也可以说是潘石屹的一次“表演”营销。在整个行业都陷入低迷,纷纷降价之时,他却异杆而起,宣布全面提价,一时之间,吸引了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和热炒,引发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评论。可以说,不管最终潘石屹的楼盘是涨是跌,或者涨能维持多久,都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潘石屹利用这次机会已经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
潘石屹自己也说:“房地产本身早已经走到了表演时代。说我善于表演,其实质是商业的需要。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卖不出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