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曾是新东方的中流砥柱,先后开创了雅思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等培训项目,后来却离开了新东方,同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直到半年以后重新走上讲台,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新东方的胡敏,而是“新航道”的掌门人。胡敏叫板俞敏洪,对新东方在业务上的开展是一个不小挑战,使新东方一下子陷入了情与利的衡量战。
坎里那些事儿
胡敏曾被认为是少年得志,人称“胡雅思”。他15岁上大学,24岁研究生毕业,25岁当湘潭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28岁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英语副教授,33岁赴英国做高级访问学者,随后成为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副主任,英语专业硕士生导师,38岁出任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其履历可谓一帆风顺,但是,胡敏真正扬名英语培训市场,却是在新东方。
在新东方,胡敏的成功是一个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故事,全凭个人实力。
想当年,当胡敏这个慢条斯理、内敛拘谨得笑起来都不出声的人出现在俞敏洪面前时,俞敏洪对这位岳阳才子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兴趣。胡敏掏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个人简历,期待着自己那骄人的业绩能博得俞敏洪的赏识。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俞敏洪看也没有看一眼简历,当下就塞进了口袋。不安的同时,胡敏内心又生出几分惊喜,这个细节传递出一个信息:新东方不会问你从哪里来,只能用实力证明自己。
事实上,胡敏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1995年,胡敏成为一名普通的兼职授课教师,从事托福考试的教学工作,并且很快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新东方的优秀老师到英语测试专家,再到总裁、校长,胡敏在新东方的历程可谓是顺风顺水。一位新东方的人士评价胡敏说,他冷静、勤奋和踏实,并具有商业头脑。
在发展早期,新东方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给授课教师的工资非常优厚。胡敏在新东方的第一次工资,就是俞敏洪亲自用一个黑色塑料袋装的,把胡敏吓了一跳。对于这种高薪授课的日子,很多老师都感到很满足,但胡敏却不满足于仅仅当一名好老师。他经过一番努力,先后开创了雅思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等培训项目。自2001年起,在新东方的收入构成上,这些培训项目已经与新东方传统强势培训项目GRE、托福等呈分庭抗礼之势。
2001年,新东方的“分封制”导致内部纷争不断,俞敏洪不得已启动了股份制改造。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新东方创业元老徐小平和王强对俞敏洪产生信任危机,“三驾马车”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此时,羽翼渐丰的胡敏站了出来,力挺俞敏洪。为平衡新东方的“政治”生态,俞敏洪将总股权的6%(当时价值2000万元)赠予胡敏。加上胡敏之前分配到的股份,他在新东方里的总股份达到8%以上,仅次于三位创业元老。而且除俞敏洪外,胡敏所持股份与徐小平和王强的相差并不大。这种高度是后来加入新东方的人所不可想象的。
随后,胡敏出任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第二年再兼任新东方集团总裁,集行政大权于一身。也许早就意识到新东方内部人事关系的复杂,接任总裁时,胡敏曾忧虑地表示,“在人才济济的新东方,虽然目前我可能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再过一两年,就会有更合适的新人出现,所以我只干三年。”
就在2004年,胡敏辞职离开了新东方,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直到大半年后,在北方工业大学,人称“中国雅思第一人”的胡敏重新站在了讲台上,向千余名听众讲述英语学习经验。只是这一次,讲座的主办方不是新东方,而是胡敏创办的与新东方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英语培训学校“新航道”。
为何胡敏要离开新东方,外界都纷纷猜测,一时之间,新东方困扰不断。在新东方这样一个年收入数亿、占据全国50%以上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超过20万人次的英语培训机构,胡敏的地位和贡献都是不可忽视的。他来到新东方后,曾为新东方开创了利润较大的四六级、考研、雅思等培训项目。新东方出版的70%图书,也都是由胡敏策划完成。
事情的导火索是2003年新东方学校业绩大幅下滑,集团连着三次让作为学校校长的胡敏解释原因。胡敏说:“有什么可解释的呢?2003年受非典影响,全国大班培训行业业绩都下滑。”2003年10月,他辞去总裁和校长职位,并接受集团副董事长的职务。
作为集团副董事长的胡敏主管集团文化、出版等业务,很多人认为副董事长的职位是明升暗降。在2003年年底的一次董事会上,胡敏拍案而起。之后,他正式提出辞去一切职务,2004年4月,胡敏离开。
离开新东方之后,胡敏另立门户——英语培训学校“新航道”诞生。胡敏说,“新航道”的50多位教师绝大部分来自新东方,如曾在新东方教授GRE、中学英语阅读等课程的英国牛津大学教育硕士徐卡嘉,曾任新东方学校雅思培训项目主任的张皓,原新东方雅思阅读首席主讲刘洪波等。为何这些教师会弃“新东方”而投奔“新航道”?曾在新东方任教的老师表示,在新东方感觉没有归属感,尤其是在个人发展上,看不到前途。
从2004年9月下旬开始,“新航道”开始大规模招生,招收的学员对象和新东方完全一致。这对于新东方的市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冲击,新东方的发展空间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俞敏洪的战术
胡敏不但离开了,而且还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下子俞敏洪有点坐不住了。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也为了杜绝以后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俞敏洪拿出了解决方案。
考虑增加“竞业限制”
当时由于俞敏洪正在外地,不便接受采访,特地委托公关部拟定了一份“文字说明”,其内容基本能代表新东方及俞敏洪的态度。
在这份“文字说明”中,新东方表示尊重员工的个人选择。并称,一些高层的离开是正常的人事流动,对新东方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说明中还说,新东方正在考虑,今后对于新东方的高层管理者,在坚持尊重其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将增加一定的“竞业限制”,即限定新东方股东和董事在离开新东方的一定时限内,不得从事和新东方有竞争关系的业务。
新东方还表示,中国的培训机构都很年轻,体制上、管理上存在问题不可避免,新东方从来不否认也不避讳,而且也一直在不断完善自己。
解释“竞业限制”,表示新东方不存在权力斗争
俞敏洪表示,新东方不存在什么权力斗争,因为任何一个总裁的权力都在董事会的控制之内。他还解释说,关于胡敏的离开,主要是因为他的管理理念、方法可能与董事会不一致。新东方之所以会加设“竞业限制”,并不是由于胡敏的影响力太大,担心对新东方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而是一种正常的企业规划。
坎外真经
建立适合企业的人才链管理系统
人才问题一直是所有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所有企业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只有少数企业具有良好的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思维和系统。企业人才链提供了企业规划人才需求、管理人才供给的新理念和视角。企业要在动态过程中管理人才,才能使人才得到成长,才能够真正留住人才。
在这方面,宝洁公司是学习的典范。宝洁公司以“造就成功,实现自我”(Where your Dreams Come True!)为主题,在中山大学等一些高校举办多场宝洁中大校友分享交流会。这些交流会由在宝沽任职的中山大学毕业生现身说法,因此引起了在校生的浓厚兴趣。比其他公司更进一步的是,2006年9月,宝洁已经开始在2007年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全职管理培训生”和在2008年应届毕业生中招聘2007年的暑期“实习生”。宝洁已经将其人才供应链的源头延伸到大学三年级,而不局限于当年的应届毕业生。
建立人才链的观念,从而取代“人才库”的概念。较多跨国公司和优秀的国内企业在人才链管理上已经不自觉地做了许多尝试,有些已经比较成熟和先进,国内企业可以大胆借鉴,建立适合本公司特点的企业人才链管理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