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为什么要持续行动

我们为什么要持续行动

时间:2023-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我们不从现在着手的话,那么未来就会沿着现在的“将就”轨道继续前行,未来会继续还现在欠下的债。这其实是一种通过持续行动为自己的成长“复利”的行为。我们的成长也应该如此,通过持续行动、投入时间构建自己的优势。努力之后有了新的环境,而基于这个环境,再通过持续行动获得更多优势,于是可以把以前积累的优势进一步利用起来,这叫“用持续行动为成长复利”。

我们为什么要持续行动呢?

首先,我们的成长是朴素的,所以由成长带来的改变也应该是朴素的。

“朴”为专一,“素”为纯粹。成长也如此。

如果这个想法成立,那就意味着我们生下来的每天都应该有进步,因为不进步的话,其他人的进步就会让我们变得落后。古语有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我相信未必所有人都会认可这样一种想法,例如可能有一些朋友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每天一杯茶和一份报纸然后就可以按点下班。这种工作既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危机迫近,于是身心非常舒畅。我们会给这样的状态起很多美好的称呼,比如“工作生活平衡”“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当然,关于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我相信前文所描述的一些朋友想要的生活形式,不会是“热爱生活”的唯一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全世界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工作,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安逸和舒适。那么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总会有一小撮人喜欢搞一些创新或者发明,他们可能会捣鼓出一些新东西。这些新东西许多可能会成为废铁,但是也有可能正好有一小撮新玩意,具备以下特点:极大地改进了原有的生产技术流程,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或者可以大量节省人工成本,从而使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再退一步,哪怕是论证了一种新思路的可行性,从而让另外一撮人看到了新的世界,有了新的启发,于是诞生了新的发现……

而这样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一旦出现,就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传播,只要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之后它会逐渐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取代原有的工作方式。这可以算是技术革新或者技术革命,而你无法保证在未来某一天,这个革新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行业。于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可能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一直采取不进步、不变革的方式,“舒舒服服”过日子,“安安乐乐”享受生活,可能的确在一个小的范围或时间段内会非常舒适,但是全球那么多行业,那么多人,我们无法保证在未来某一天,新技术、新方法不会席卷我们的行业,取代原有的工作方式,以至于最后我们成了被淘汰者。

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技术技能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潮流,那么我们一直依赖的那些非常舒适的工作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到时候可能连这样一个企业或者这样一种机制都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可以看到诺基亚从如日中天到丢掉市场,其实并没有经历多少年;再看以前的柯达,现在也只是存在于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了。

我相信在信息时代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我觉得我们作为这个大浪潮中的一员很难幸免或者独善其身。所以,在这个时代,所有有志于成长的人需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生而为成长。我们生下来就应该带有成长的心,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因为如果我们不成长,就意味着我们在凋亡。

面对这个变化的时代,最好的策略也许就是自己参与并投入到塑造未来形态的队伍中去,用自己的成长在未来的争夺战中,抢得一席之地。

其次,我们的现状都是从沉淀中而来的,所以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环境都承载了所有前辈的过去,包括出生的家庭环境、所处的城市,都是前辈逐渐积攒下来的结果。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默认参数”,我们一出生,身上就带了这些参数,需要背着它不断去优化,走完此生。

所以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毕竟我们生活在时间不可逆转的三维空间。为一些不可改变的事情唉声叹气,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但是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却是可以重构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现在开始,去影响未来的轨迹。

陶渊明有一句话叫作“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意思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只有现在、未来才是可以触及的。如果我们想要重构现在和未来的话,就像我们的过去被定义的方式一样,都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想改变,但改变的效果要显现,也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

我经常说一句话:“我们的现状有多痛苦,那么我们的持续行动就应该有多深入。”也许很多人会在深夜决心行动,但是早上起来一切照旧。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人,对现状不满意,对未来感到渺茫,压力很大,负能量缠身……

而且我们往往会把这些现状当成原因,来引导我们的行动。因为我迷茫、压力大、不开心,所以我要如何如何。其实这些看上去是一种现象,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是结果而非原因,我们只是在还过去欠下的债而已。过去的某个时刻我们没有全力投入,没有付出更多的心思,没有做更多的事情,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于是我们就按照一种“将就”“默认”的配置,穿越时空,来到我们的当下。如果我们不从现在着手的话,那么未来就会沿着现在的“将就”轨道继续前行,未来会继续还现在欠下的债。如此循环,延续下去……所以,如果现在你感觉每天都在凑合、不开心,那么一定要行动起来,如果不额外做点什么,在未来,这种感觉一定会继续下去……

再次,持续行动是一种战略能力储备,尤其是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个社会本来就有许多阶层,只是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同时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就好像一个国家的有钱人都和你出现在同一个社交网络上。而相比之下,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

我想说的是,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能选择的也就是每天都行动了。这是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因为唯一相对公平的筹码就是每个人的时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投入某个方面,不断积累、提升形成优势,然后去市场上做交换。我们要把时间持续地、长期稳定地专注在一个点上,并且在这一点上形成自己的优势资源。这其实是一种通过持续行动为自己的成长“复利”的行为。“复利”一词来自金融,指的是把一个计息周期产生的利息算成本金,在一个新的周期可以产生下一期的利息,于是利滚利,钱可以享受到时间的复利收益。

我们的成长也应该如此,通过持续行动、投入时间构建自己的优势。努力之后有了新的环境,而基于这个环境,再通过持续行动获得更多优势,于是可以把以前积累的优势进一步利用起来,这叫“用持续行动为成长复利”。这样你的竞争壁垒会越来越高,因为在三维空间里时间无法逾越。就像你看到我的文字时,我已经持续行动,写了1000多天,而这1000天你无法通过“秒懂”“干货”等方式瞬间获得,但是我可以在后续的工作中,享受这段时间的投入带给我的复利。如果你说想要超越我的话,要么也这样写(但是我已经做完了),要么扭曲时空(譬如打游戏时为了取胜而开挂)。

在互联网时代,一夜暴富的故事往往撩动人心,现实却是高额的房价在拉大人们资产规模的差距,于是有人开始大喊“阶层要固化啦”“拼爹时代来啦”。如果你认为这是个“拼爹时代”而自己又没有办法拼爹的话,那么就只能拼持续性,拼自己的进步了。拼完一轮下来,尽管你仍然被各种二代碾压,但回头看时也会发现自己已经从一粒小沙子变成稍微大一点的石子了,而这就是成长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持续行动”是一种战略能力储备。一个国家需要自己的战略储备,一个公司需要自己的未来发展战略,那么对我们个人来说,为了自己的发展,也同样需要储备这样一种战略级能力。现在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持续稳定地做一件事情,是否有做出成效的能力和经验呢?这种能力可以说是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我们无法保证生活时时刻刻一帆风顺。如果想让自己的一生不虚度,想让自己从困境中驶出,在逆境中勃发,在成就中清醒,我相信大家还是需要这种持续行动能力的。

请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们是否需要跳出每天应急响应式的生活,抽出时间构想自己的未来?还是纯粹陷入每天忙个不停的持续救火生涯中,并感觉自己很充实?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我们有怎样的选择能力?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比如北京即将有一场严重的雾霾,你能买一张机票马上逃离吗?还是等等,我先要请领导批个假,手里有活抽不开身?我们能有多大的自由度?比如说我临时需要一笔钱,这个额度最大能有多少?或者我需要大量时间,我最多能抽出多长时间?付出多少代价?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谈安全感。工作能给你安全感,所以你一定要进体制;房子能给你安全感,所以拼死也要供一个;伴侣能给你安全感,所以手机密码必须上交。但是真实的一面是,安全感来自自身的价值,而非外界的给予,因为外界不可控。你管得住人的身体,却控不住人的心,只有把安全建立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把安全放在一个你无法掌控的第三方手里,是永远没有办法得到安全感的。个人安全如此,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也是如此。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持续行动的更宏大的命题。

我们对这个社会,能提供什么价值?或者最后能够处在什么样的阶层?在这个时代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的。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能给予普通个体这么多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尽情成长、尽情伸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们在这个时代,至少要通过持续行动,在时光中努力刻画一些东西。

不管最后结果怎样,至少我们应该留下一些痕迹,哪怕是挣扎的痕迹。在时空里,在千百年的时光流逝中,我们至少应该有一些东西不被后人遗忘,哪怕是自己的DNA,也要持续地传下去。这样的话也算自己创造了一些价值,不枉在这个岁月里,用“持续行动”的方式走了一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