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不如自助,在绝对竞争的环境中,狼族凭借坚韧、顽强、忠诚、合作、战斗、牺牲等自然界最优秀的个体素质与最卓越的团队精神,把自身的有限资源发挥到极限,成为了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种群。
传播是品牌的代言人,它建立起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是消费者认知品牌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树立品牌的形象。一直以低调、务实著称的华为,怎样有效地进行品牌传播呢?
华为宣传部门考虑,脑白金式的广告轰炸可以达到目的,蒙牛式的事件营销也是一种选择,但这些都不适合华为。一来,华为的主业是通讯设备,大范围的广告既没有必要,也缺少目标;二来,事件营销有着很大的风险,对于华为来说,没有必要去尝试。在各方面权衡之下,结合行业的特点和市场环境的现状,华为选择了一条更理性、更符合逻辑的品牌传播之路:选择终端,意在品牌普及。
华为进军终端已有一段历史。营销型品牌公关策划人彭旭知总结:2003年底,华为宣布进军小灵通市场就引起行业内的地震,质疑者和支持者皆有。经历了2002和2003的大发展,小灵通在当时的市场前景表现很不明朗,对于其市场潜力,业界大多不怎么看好。在这个时候涉水小灵通,就相当于被通知参加一场重要的宴席,而不知道是午宴还是晚宴。而另一部分人则从华为发展战略上考虑,认为华为进军小灵通醉翁之意旨在为3G练兵,不管小灵通的市场成败如何,在战略上都是成功的。而最终的结果,华为在小灵通上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2004年,华为小灵通手机销量超越300万台,进入国内前三强。
在小灵通市场的斩获,直接诱发了华为进军中国手机市场的冲动。2004年3月,华为将移动终端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深圳市华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即华为移动),该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包括产品规划及品牌管理等)、销售(分为国内和国外)、供应链(包括生产、采购)、售后服务机构。华为移动的业务范围包括:小灵通手机、CDMA手机、3G手机、GSM手机、固定台和数据卡,其中前三项是发展的重点。
2004年11月15日,华为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首批商用3G手机发布会,当天发布的WCDMA/GPRS手机U626,支持可视电话、流媒体,拥有强大的娱乐视听功能;U326是一款WCDMA单模手机产品,被称为“开启3G大门的钥匙”,E600数据卡可提供无线高速上网,并可在上网的同时进行语音通话。这两款3G手机和数据卡,在发布当天就接到了香港运营商Sunday和数据码通的订单。2004年12月初,U626手机在斯洛文尼亚喜获订单,使华为成为3G终端产品第一个在欧洲市场拓展成功的中国企业。2004年12月底,华为对外宣布,其终端业务的销售额已达4亿美元,其中,基于CDMA2000技术的450M和800M手机在中东、东欧等海外市场热销,前者几乎占据了俄罗斯CDMA450手机70%的市场。
以产品带动品牌一直是手机行业最流行的传播思路,在手机行业,我们很难发现一支只谈品牌不讲产品的广告。2002年初,夏新推出了第一部自主生产的手机———夏新A8。作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货,夏新A8受到了国人的特别关注。伴随着“会跳舞的手机”的广告,夏新A8闪亮登场,多年沉寂的夏新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创造了“一款手机盘活一家企业”的神话,凭借A8的市场表现,夏新越过了盈利的门槛,2003年5月摘掉戴了两年之久的“ST(特别处理)”帽子。华为选择终端产品,就是为自己选择了一种品牌传播方式。这样一来,华为就可以通过终端网络的铺展,实现终端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起到了充分扩展品牌的作用。
终端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有效结合,能够发挥强大的能量。自1999年开始,舒蕾投入巨额广告经费,在全国进行强势传播。如何把广告投放价值最大化,如何实现广告投放的利润回报,是舒蕾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舒蕾最后找到了,这个解决方案就是终端。借助强大的广告传播力度和威力,舒蕾开始在全国各舒蕾专柜派驻导购,导购人员向所有的消费群传递舒蕾大品牌的信息。另外,舒蕾的终端也被布置成一片红海,在长春舒蕾的一次促销活动上,商场的四周40多面挂旗,商场前广场上方4条横幅,商场主楼墙体上240平方米的巨幅广告,商场入口1米多高的堆头,通道周围从二楼垂下50多面广告旗,形成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这种强势的终端传播,结合同期强势的大众传播,一举颠覆了宝洁公司长达十数年的巨额广告积累,实现了广告拦截的功能。2000年,舒蕾硬是在宝洁公司的海飞丝、潘婷、飘柔、沙宣等四大品牌中抢占出20%的市场份额,在全国主要城市洗发水品牌中占到第三位。
较传统的品牌传播手段,终端传播有特有的优势,它突破了广告大众传播手段的种种先天或后天的局限性,大众广告传播只能是信息的轻度传播而很难进行信息的深度传播,很难与目标消费集群在没有太多噪音的情况下,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传播,实现传播意愿。这个时候,终端传播能够借力打力,把传播理念进行延伸、重复和具体化,做到四两拨千斤。
终端品牌宣传具有以下的特点:
(1)广告信息传播最大化。
终端传播相对于大众传播的短暂性特征来说,具永久性的优势。所有的传播目的、传播信息,只需一次投入,制作出相关的传播道具,就可以永久的进行渗透性的传播,可以以同一投入,对目标消费集群进行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循环刺激,从而达到传播的最终目的。
(2)广告信息传播互补性。
终端与目标消费集群面对面接触,有助于消费群与品牌进行深度沟通,更深层次的了解品牌、产品和其他信息。终端广告传播,可以弥补大众广告信息传播不充分的弊病,实现广告传播目标。
(3)广告拦截。
广告本身除了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还兼具消费拦截的重要作用。如果大众广告传播与终端结合得好,完全可以协助终端,实现消费拦截的功能。
通讯终端是华为进行品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品牌的各种信息包括技术、信誉、形象通过终端的某些元素得以延伸、加强和重复,帮助目标消费集群形成对品牌的具体印象。华为深谙此道,品牌的产品线向终端延伸,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品牌普及的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