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绝不让一个员工离开
以人性为出发点,因此而建立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方法,必然正确且强而有力。
——松下幸之助
松下电器在1927年、1928年这两年发展得很快。1929年经济危机前,松下电器已经拥有三处工厂,店员97名,员工380名,每月生产额已经达到20万日元,并且还在继续增长。在专利技术方面,专利品已经达到140件,平均每年提出专利申请达到30件。这时松下幸之助决定建设一个营业所和一个大工厂,这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工程,光占地就有1650平方米,土地价格为5万日元,购买设备要花费5万日元,再加上9万日元的建筑费,也就是说松下幸之助大概需要20万日元才能完成这项工程,可他手里只有5万日元的盈余,剩下的要向银行贷款。
1928年10月,松下幸之助找到了住友银行西野田分行经理,把计划和贷款需要告诉了他。经理竹田说:“松下先生,这几年您的事业发展得非常好,我们愿意给您这样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您需要多少钱呢?”
松下幸之助回答说:“土地收买费5.5万日元,建筑费9万日元,内部设备费5万日元,合计19.5万日元,大概需要20万日元。我们自己有5万日元,所以需要向银行贷款15万日元。盖工厂需要七八个月时间,我可以将这期间的利益作为周转金。”要知道,1927年日本银行业已经不景气,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企业很难从银行贷款,甚至连存款有时都难以取出。经济危机的前兆已经出现了,这时向银行贷款,银行会愿意贷给他吗?
松下幸之助一直有着良好的信用,也一直与银行保持着合作关系,他的信用成了最好的保证。尽管经济不景气,银行也同意了他的贷款申请。竹田甚至没有要求松下幸之助提供保证人,但需要时间向总行汇报,请他等两三天。
两三天后,竹田告诉松下幸之助:“我们同意借15万日元给您。但这个金额大,如果一点都没有抵押,银行承担的风险太大了。15万日元的贷款,至少也要20万日元以上的抵押品。但我想你们可能没有适当的抵押品,能不能把这一次要买的土地和建筑物抵押给银行。事实上,我们根本不想要不动产,但您是松下先生,我们愿意相信您。不过,我们没有办法给您提供长期贷款,最迟在两年以内,必须还清。您有没有把握呢?”
事实上,松下幸之助真正抵押给银行的,只是自己刚刚用5万日元买进来的土地。建筑先借钱,等盖好了以后才能抵押,等于是暂时没有任何抵押。银行给了他最大的方便,按理自己不应该再提条件了。可是,松下幸之助不想拿不动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不是担心无法还款,而是如果自己用不动产做抵押,就必须在银行登记。这样一来,别人就知道松下有负债了,这会影响工厂的信用。松下幸之助只好和银行再商量:“你刚才所说的,几乎等于是信用贷款,按理我应该同意。但拿不动产去登记,就会让人对松下电器的经营状况产生怀疑,这样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实在不好意思,能不能考虑无条件贷款的方式呢?我可以把土地的所有权书和将来盖好之后的建筑物所有权书,都放在银行保管,但不希望拿不动产去登记。请相信我的信用。”
松下幸之助凭借着自己的信用,真的贷到了所需要的资金。没有长期的良好信用,谁敢将这么大一笔钱不用任何抵押就贷出去呢?1929年2月,新的工厂动工了。在1927年后银行业如此不景气的时候,不用抵押也能贷款,不得不让人佩服,大家更相信松下电器的实力了。
1929年,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全世界都笼罩在了经济危机的阴云下。危机迅速蔓延到了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报纸上企业和工厂倒闭的消息比比皆是,各大企业纷纷裁员、降薪。日本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本来已经处在艰难中的日本雪上加霜。物价虽然持续下跌,人们的购买能力却急剧下降,大量产品出现了积压。经济不景气也导致了社会动荡,劳资纠纷不断。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恶化,松下电器也受到了影响。1930年底,松下电器也出现了销售锐减的情况,仓库里堆满了滞销品。新工厂刚刚完工不久,资金短缺,销售额又减少了一半,必须要采取措施了,裁员势在必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松下幸之助病倒了,医生要求他到西宫去修养。留守在公司的高层团队决定生产减半,将员工裁掉一半。当井植岁男和武久将这一方案交给松下幸之助做决定时,松下幸之助断然否决了这个方案。他不是不了解目前的困境,但他也知道,一旦裁员,那些员工的生活将马上陷入困顿之中,他不愿意看到这些曾经与公司共同发展的员工流离失所,自己有责任与他们共度难关。松下幸之助当即指示:“生产额立即减半,但员工一个也不许解雇。工厂勤务时间减为半天,但员工的薪资全额给付,不减薪。不过,员工们要帮助公司全力销售库存品。”
松下幸之助的提议得到了公司高层的支持,他们相信松下幸之助,也愿意同员工们共度难关。井植岁男马上将全体员工召集起来,宣布松下幸之助的决定。员工们已经做好了公司裁员的准备,但没想到,公司会如此照顾大家。不裁员,工资也不减少,公司肯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员工们决定一定要为公司分忧。大家热情高涨,上午的工作结束后,下午全部出去销售产品。奇迹发生了,不仅是原本滞销的库存品被销售一空,竟然出现了生产量不够销售的情况,创下公司历年来最大的销售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松下公司安然度过了危机。
经过危机的考验,员工们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愿意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松下电器从上到下形成了“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到底,最后一定会成功”的信念。
为了度过危机,日本政府实行了紧缩政策,劝导大家节约。政府各机关也将汽车停用,以身作则,为民表率。而松下幸之助的想法恰恰相反,他觉得正是因为经济危机,大家才更要消费,从而刺激经济的复苏。本来走路的地方,要改骑脚踏车;本来骑脚踏车的地方,要改开汽车,借此提高活动效率。东西用得愈多愈好,这样才能促进新旧产品的更新循环,工业技术才会更加提升,才能消除经济不景气。
一天,一位汽车推销员在劝松下幸之助买汽车时告诉他:“现在经济一点也不景气,说实话,我们的汽车根本卖不出去。政府机关原本有三辆汽车的,现在都改为两辆了。我们本来是推销新车的,现在却变成收购政府的旧车了。松下先生,请你帮帮忙,救救我们,就买一辆吧。”本来,松下电器并没有自用汽车,自己也不过是个小企业家,买汽车这样的事不是自己实力范围内的事情。但松下幸之助还是决定买一辆车,他认为,经济要想复苏,有能力的人必须多多买东西。
松下幸之助告诉推销员:“我同意买一辆车,但我确实没有那么强的经济实力。请你便宜一点卖给我。”对方很高兴,同意打对折卖给他。可这还是太贵了,最后,松下幸之助以5800日元的价格买下了这辆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